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心得体会 >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1篇)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1篇)

时间:2023-05-28 17: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1篇),供大家参考。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1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整个初中三年吃住都在爷爷(叶连平)家里,即使后来到县城里读高中,每周放假都还是回爷爷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的很多事情都是爷爷在帮我操办。”叶连平的悉心照料,使这份师生之情变成了亲情,在杨鸿雁心里,叶连平是除了父母之外最亲的人。

20__年9月份大学新生报到,杨鸿雁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回不来,叶连平在去送杨鸿雁上学回来的路上,由于没买到从南京回和县的车票,便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桥洞下待了一整晚。

“他从来没跟我提过这回事,很多年后从别人的口中我才得知他那天住在桥洞下,真的特别感谢能遇到这样一位爷爷。”说到这里,杨鸿雁泣不成声。

叶连平的爱心善举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__年,叶连平拿出部分退休金,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专门鼓励优秀学生。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叶连平,知道留守儿童之家,知道叶连平奖学金基金会。有人把叶连平形容为乡村教育上永不熄灭的烛光,面对铺天盖地的赞扬,叶老却认为自己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萤火虫而已,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发光发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出自《出师表》中的一句话,在叶连平这里变成了“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叶连平说,这个“不已”是指,如果走在老伴前面,除了留下一定的生活费,他会将全部积蓄捐给叶连平奖学基金会,帮助更多的困难的学生。其次是,叶连平决定将遗体捐献给安徽医科大学。

在被评为中国好人时,有人问到,为什么你会被评为中国好人?叶连平说:“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里,生活在好人的中间。”

1955年被下放,1978年二次上岗,到现在整整40周年,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40年来,在叶连平手下经过的学生数以千计,有从事教育工作的,有在机关工作的,还有的创业,“我看到这些成绩我很高兴。当你播下去的种子得到了丰收,我想任何一个人都应当是快乐的。”

对于叶连平来说被下放的23年,现在要加倍的把它弥补回来,“40年的工作,我为那么多的孩子解决了困难,如果把这23年还给我,请问,我能为党为人民多教多少孩子?我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啊!”叶连平说。

“我现在90多岁了,能赶上现在难得的机遇,赶上这么好的时代。这是我的幸运,不谈过去,要往前看。”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据x报道,半个多世纪以来,九师一六一团老党员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1起涉外事件。

在了不起的人生“数字清单”背后,是魏德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高地的默默坚守,是魏德友作为一名兵团人对老兵精神、兵团精神的有力传承,对党中央赋予的维稳戍边神圣使命的忠诚履行。

坚守一阵子,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在魏德友50多年的戍边生涯中,且不说艰苦无比的自然环境、紧张异常的边境形势、数次经历的生死考验,仅仅那种空旷无比的孤独和寂寞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的。而这不正是坚守的沉潜力量吗?这不正是魏德友的伟大之处吗?

在社会流动性日益加剧的今天,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一个地方,不羡慕别处的风光,是多么的不容易;在物质诱惑日益增多的当下,内心不为城市的繁华所躁动,甘于清贫如水、寂寞单调的日子,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思想观念多元多变的今天,初衷不改,矢志不移,是多么令人敬佩!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坚守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试想,如果内心没有对祖国强烈的爱,怎能把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地献给为国戍边事业?如果内心缺乏对党的坚定信仰,怎能耐得住内心的寂寞、物质的清贫、环境的考验?如果没有把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利益的自觉,怎能在单调的生活中仍能获得心灵的富足?如果内心缺乏对屯垦戍边事业的担当,怎能克服种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迸发出如此强烈的感人力量?

远行的人常常是孤独的,但那孤独并非就是苦痛。如果那远方的路是属于自己的,路边的树是自己栽下的,目的地是自己内心向往的,那么远行者就会甘之如饴、锲而不舍、风雨兼程。

尽管一路坎坷,但如果再次选择,相信魏德友也仍会毅然选择坚守,走上义无反顾的戍边之路,因为在他的骨子里镌刻着对祖国的忠诚,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对屯垦戍边事业的热爱。

兵团人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极具感召力的英雄群体。60多年来,为了新疆的发展稳定,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祖国的安全统一,他们坚守脚下的土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奉献不休、战斗不止。在这一过程中,孕育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兵团精神是兵团人履行使命的强大精神支柱。她是凝聚力,聚沙成塔,集孤弱为伟大;她是生命力,自强不息,使绝地发新芽;她是战斗力,砥柱中流,挽狂澜于既倒。以魏德友为代表的维稳戍边人是兵团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更是兵团精神的传承人、代言人。

而今,新疆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召唤着兵团人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召唤着兵团人担当起维稳戍边的神圣使命,召唤着兵团人充分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一句话,形势和使命召唤着兵团人更好地坚守、更好地担当,从而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应有贡献,让老兵精神、兵团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辈子很短,用它来求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而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的大局、人民的利益,就会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生命,在岁月深处写下崇高。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常言,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自人类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又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足以体现粮食于人们而言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灾祸来临,饥荒严重,人们的生活遭遇严峻考验。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对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学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漫漫研究长路。他,就是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颧骨突出。青丝间染上了白雪的颜色。手掌宽大粗糙。衣着朴素。话并不多。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却朴实得像个平凡的农民。他亦笑称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个农民”。

不同于别的院士坐在室内、享受国家的津贴,袁隆平是实实在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

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拥有博爱,宽厚的胸怀,怜悯苍生,以己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时,袁隆平为了寻找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间,头顶毒阳,脚踏烂泥,一穗一穗的仔细寻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抚过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倾诉梦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增,获得了全国无数农民大力称赞。之后,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引进种植。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养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袁老说过,他信奉这样一条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首先,知识——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其次,汗水——几十年如一日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其三,灵感——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论证出“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其四,机遇——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这几点,他都具备了,所以他成功了。而这四点其中,最可贵的莫过于“汗水”,试问有谁能坚持把一生的时间都花在田里?若是几个月,或许有人能坚持,若是几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专注而敬业的。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没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长了,要到田里去了。”是这般的朴质的话语,满溢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本业的钻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动!如今的人们,已经被社会上的浮华迷失了眼睛,灵魂覆满尘埃,空洞而贫乏。袁隆平获得成功的道理与我们能否获得成功,本质上是相通的,我们企望获得成功,却总是不愿付出,与成功屡屡擦身而过,终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说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为过。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他泽被苍生的胸怀。

这位老人,现已过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烛光照亮着世界,关注着农业,将一生献之天下苍生。在他身上,彰显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盛而不衰的传统美德——孜孜以求,钻之弥坚的探索精神,博爱无私,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他用他的智慧,支撑了世界以亿计的人民!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发明,很难想象我们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最诚挚的谢意与最真挚的感动,向袁老致敬!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__是民大医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春节期间正好在心内科值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医院大年三十便成立了隔离病区,专门收治疑似、确诊病患。曾在icu病房工作3年,有护理危急重症患者及传染病人经验的__便想着前往防疫一线工作,但苦于心内科没人替班。

正月初二,休年假的医护人员全部返院上班。一下夜班,__便找到护士长、科室主任,口头请愿前往一线。

“我也要到隔离病区的岗位去。我是男子汉,应该有担当和责任。”正月初三,还没得到消息的__拿着“请战书”直接找到了院护理部。

正月初四,__如愿被分配到隔离病区。但隔离区护士长__一直在重症病房,无法为他安排工作,__只能在外围做一些服务工作。

“护士长一出来,请第一时间让她跟我打电话。”当天下班时,__留下了手机号。

“我是__。马上有一个呼吸机插管病人,你在icu工作过,现在需要你,你多久能赶到?”当晚_时_分,在家中待命的__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电话。

“10分钟内到。”挂断电话,__快速出门,8分钟后出现在__面前。

尽管有心理预期,进入隔离病区后__的第一感受是“比想象中严峻”,他迅速调整心态,开始战斗。

“进病房时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口罩、帽子、护目镜、手术衣、防护服等一样也不能少。”__说。由于全身上下裹得严实不透气,口罩戴久了有时感觉出气困难,还会留下勒痕。难受的时候,“恨不得一把将口罩抓下来”。

尽管护理工作繁琐辛苦,但对患者的细致照顾不会减少。护理中,__尽量多和患者说说话,给他们打气。

“两名患者治愈出院,我要把好消息告诉每一名病人,让他们看到希望。”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与时间赛跑的先锋——读张定宇院长事迹有感

李沛园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在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的先锋英雄。在这个肺炎病毒肆虐的冬春之交,这位先锋英雄出现了。他带领他的团队和死神抢时间,抢救了许多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他就是武汉市金银潭银院的张定宇院长。

读着他的事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是一位渐冻症患者,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他完全可以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后安心静养,但是他毅然选择了逆行,义无反顾地冲到一线。用他渐冻的生命,为患者带来温暖、信心和希望;用他有限的生命,给病人带来无限的宽慰;与时间赛跑,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个时候,我们常常会情绪低落、不想面对,会想方设法逃避。但是这些困难与张定宇院长的困难对比起来实在是太渺小了。我们应该像张院长学习,学习他无私无畏,学习他的积极乐观。

我还知道还有许多医护人员也像张院长一样,他们放弃了假期、放弃了和亲人团聚、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坚守在一线。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佩,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国的力量。我向他们致敬,为他们自豪。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向张院长和所有逆行抗疫的医护人员学习,更加热爱祖国;遇到挫折也不气馁;珍惜时间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许兴龙同志197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分配到经济不发达的常山,在常山一中默默工作了20多年。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讨价还价。相继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副书记等职务。兼任衢州市中学数学研究会副会长、衢州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常山县数理化协会会长、常山县教育学会数学分会副会长、常山县科技协会委员,常山县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20__年6月调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涉及普通教育的各层次岗位上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许兴龙同志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一整套数学教学、数学竞赛和指导高考复习的成功经验。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他所任教的班级参加省会考、全国高考,其学科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二人获省三等奖,多人次获衢州市赛区一、二、三等奖。在优质搞好数学课教学的同时,他广泛从事教材教法、解题技巧、复习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多篇论文在市、县学会上交流,其中有1篇论文获衢州市一等奖、2篇获二等奖,多篇获优秀奖。他致力于教学创新,探索数学课教学的最佳途径,勇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大胆推行开放型教学,使教育效果、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主编的《初中代数解题方法与同步测试》、参与编写的《中学数学单元知识和能力自测》等书均由贵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参与编写的《高中会考题型分析与研究》一书由华东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一文在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杂志上发表。

许兴龙同志如醉如痴地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学生,把全部心血都抛洒在教书育人上,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以火热的激情感召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出各类合格人才。在形成良好班集体,培养优秀学生班干部、转化后进生等方面都总结积累出丰富的经验,并多次在市、县介绍,得以普遍推广。当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他不但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给学生以帮助,还组织学生互助给以解决,许多接受过他捐助和关怀的学生在来信中说:“许老师您比父母还亲,我将永远怀念您”。

许兴龙同志是一个乐于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经常为全市、全县数学教师讲学、辅导,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多次参与衢州市数学学会组织的《高三数学复习与测试》教材编写工作,负责研究的课题《中学生数学科研意识的培养研究》获衢州市三等奖。目前,他正在负责市级立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和参与省级重点立项课题《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并获得阶段性成果,对提高常山县和衢州市数学课教学质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许兴龙同志在担任常山一中教务主任、副校长、副书记期间,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校长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相继出台了10多个管理制度和评比条例,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大幅度提高和顺利通过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验收立下汗马功劳,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集体。他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使青年教师很快适应教学,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小发明、小创作等科技活动和其他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辅导学生参加省小发明比赛有三项获省三等奖,学校已连续15年荣获县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许兴龙同志因工作需要,调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工作后,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和难度。积极主张确立教学中心意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效益意识和教学改革意识。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按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为师生服务三个层面,紧紧围绕教法、学法、考法进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坚持调查研究,做求真务实的楷模。每学期直接调研和进行教学视导的学校都在20所以上,听课不少于60节。此外,还经常与外地教研部门和学校加强联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如到义乌新课改实验区学习培训时,曾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到义乌稠州中学考察调研,从早上五点半学生起床,到晚上九点三十分熄灯,每个环节都细心观察,不肯放过,回来后在多次会议上进行汇报,引起领导的重视,为加强常山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借鉴经验。目前又承担着常山县高中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常山县职业技术教育情况调研和常山县初中毕业生外流情况调研分析等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许兴龙同志情系常山,扎根常山。常山县属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义乌老家相比,差距很大,当初与他一同来常山的近30多位老乡都陆续离开常山,到杭州、义乌等发达地区工作,他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多次为他在发达地区找到工作条件优越、经济收入丰厚的单位,但他并不为此所动摇,带着他对常山教育事业的热爱,带着对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紧紧扎在常山的土地上。从教近30年,没有搞过有偿家教,没有从事过第二职业,2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因私事请假,既使结婚也放在周末举行,不请婚假。脚受伤,打着石膏达半个月,拄着拐杖照常坚持上班。

许兴龙同志的工作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深得家长、学生的信任。被评为常山县首批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多次被评为常山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获常山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评为衢州市新时期好形象教师,两次评为浙江省教育系统单项先进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劳动模范,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授予浙江省第__届“春蚕奖”。目前,被省总工会推荐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

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常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自勉,自强不息,勇于开拓,为实现常山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断追求。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黄伟红同志是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营业部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刻苦努力,勤奋工作,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自己的青春,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在黄伟红同志的心中,金融服务工作不仅仅是谋生职业,更是一种毕生热爱的事业,是她一生执着的追求。

一、勤思善行,钻研业务当标兵

该同志在担任分行营业部主任以来,为了适应广发银行的业务快速发展,提升全行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对于接二连三的新系统上线,如内部户系统、流程银行系统、商票系统、表外系统、新对公业务系统等等都会先自行学习和专研,一定把所有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学习透彻,再对前台柜员进行培训,对其业务操作进行现场指导。分行营业部在该同志的领导下,是惠州分行业务量增长最快、业务量最大的网点,而且是广发惠州分行品牌服务的优质窗口。从以下几方面可以体现出来,一是通过合理优化人员配置,人日均业务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日均叫号达到400人次;二是营业部的现场检查差错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本控制在0.05%以内,排名由原来分行倒数的几名提高到分行的二、三名;三是贵宾客户等候率显著降低,由原来的45%控制为零等候率,获得了广大贵宾客户的称赞;四是对账单签约回收率由70%提高到99%,总共1037户签订,完成了1031户。

二、爱岗敬业,以营业部为家

该同志在营业部主任的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她深知自己肩负着营业部各项业务发展,风险管理是否到位的责任,所以对前台业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操作手续都认真对待,始终坚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旺盛劳动热情和良好精神状态、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无论月末、年中、年末会计核算报表是否赶上节假日,她都克服一切困难,坚守上岗,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如20xx年中旬营业部工作十分繁重,她儿子要参加中考,需要她照顾和帮助,该同志耐心做好儿子的思想工作,得到儿子的理解和支持。她一方面夜间检查儿子学习功课,一方面白天按时上班,没有向领导申请过一天假,她说,不能因为我儿子要参加重大考试,而耽误银行工作,受到领导和同志们一致好评。

三、牢记宗旨,亲情服务入人心

该同志努力学习业务,开拓进取,不断满足顾客的需要,为顾客提供优质快捷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从事银行工作20多年的她,一直力争与每一位客户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她把微笑式的服务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那就是亲情式的服务。20xx年11月份,有位客户想替她90多岁行动不便的父亲办理社保业务,由于其父亲之前在社保局登记的名字有误,一直以来看病报销的钱都无法打进其个人账户,按照人民银行管理的规定,这类业务必须要本人过来办理或是提供有效的证明资料,而客户比较急躁,不愿意提供有限证明,以为是经办柜员故意不给办理,对经办柜员特别不满,甚至拍打玻璃窗,爆粗口。黄伟红同志发现情况后,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微笑将客户引导至理财室,亲自为客户倒茶,然后耐心地听客户说明情况,再说明银行的相关规定,一起为客户所面的困难相出解决办法,并亲自去社保局找相关领导,请求协助解决,最后社会局领导给予特殊处理,由黄伟红同志亲自开车去到陈江片区客户的家里核实情况,最终帮客户解决了问题,这样的亲情服务让客户深受感动,并对之前的冲动向黄伟红同志表示歉意,称赞我们广发银行服务特别周到,深入人心。12月份,该客户在营业部开立个人存款账户,存入40万,成为了我行的贵宾客户。

黄伟红同志心系客户,多年来一直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在其的领导下,营业部没有遭到客户的一宗投诉,她一直坚信“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比别人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真诚,就一定可以做的更加好!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20多年来,翟树全默默地践行着“案结事了、胜败皆服”的司法理念,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自觉地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全过程。他致力于钻研调解艺术,针对不同矛盾的特点、不同的当事人,采取有效的调解方式开展工作,使许多反目成仇的当事人握手言和,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学习了翟树全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翟树全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和优秀。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一定要以翟树全同志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一、要学他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学习翟树全,就是要学习他秉公执法、情系为民的公仆情怀;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翟树全同志始终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案结事了,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哈拉海法庭辖区范围大,农村人口多,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相对单薄,易因婚姻家庭等细微琐事产生矛盾纠纷。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翟树全耐心听取双方的理由,深入了解案情,用公正的审判服务群众。他的真情唤醒了当事人的理智,因为他付出的温暖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翟树全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翟树全同志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翟树全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待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一是要务实,就是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就是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翟树全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翟树全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标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连日来,八师石河子市文体局党委全面开展向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学习的活动,掀起文体系统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热潮。通过学习程永革同志的事迹,大家进一步坚定了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2月19日,石河子市歌舞话剧团召开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学习程永革同志对艺术的追求精神,学习他用生命诠释“戏比天大”的人生意境。通过专题学习,与会人员普遍感受到程永革同志作为身边的榜样,事迹真实、生动、亲切、感人,更具有感召力、凝聚力。

石河子市歌舞话剧团团长李向阳说:“永革是我们身边的优秀党员,台上,他是英雄人物;台下,他是一位好领导、好演员。戏里,他唱的是一腔正气;戏外,他行的是刚直不阿、廉洁奉公。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领导干部,永革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他为人低调、做人严谨,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把他敬业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多出优秀的作品,用心为打造‘文化名城’名片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1987年就和程永革一起共事的歌舞话剧团演唱队队长骆汉泉含泪说道:“永革是我的好兄弟,这么多年,我们一起排练、演出,他的敬业精神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他的艺术才华和人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艺术人才,他尽职尽责,用自己的生命演绎出人生的追求。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难能可贵的责任担当和执着敬业的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他为榜样,演好戏、做好人。”

2月20日,石河子市群艺馆党支部组织召开学习程永革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石河子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曹文号召全馆人员要学习程永革同志表里如一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学习他“戏比天大”的责任担当,学习他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

石河子市群艺馆办公室主任关山海说:“程永革同志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树得起的好榜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基层领导干部,程永革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他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只讲组织纪律、不要组织照顾、舍己为民的优秀党员形象。”

据了解,在程永革同志生前工作过的石河子市豫剧团,全团上下都以他为榜样,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石河子市豫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任桂花说:“永革同志曾经是我的搭档,我们从认识开始,我就觉得永革同志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敬业,生活当中也是真诚对人。这么多年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发扬、传承下去。”

石河子市豫剧团演员队队长王水林说:“程书记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爱岗敬业、戏比天大这种文艺工作者的优良品质,我觉得对于我们现在的文化工作者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年8月12日凌晨4时41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89年生命历程永远定格的时刻。作为作物遗传学家,他保存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作为华农老校长,破格晋升“华农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作为一个身上仍留有传统风骨印迹的知识分子,他在临别之际捐出880余万元毕生积蓄......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卢永根出生的上世纪30年代,正是中华民族饱受战乱苦难的时期。1941年,香港沦陷,他被父亲送回乡下避难,也因此对侵华日军之残暴、纷乱战火之无情,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也为他日后的革命之路埋下了伏笔。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在党组织安排下就读岭南大学的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的首届学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学术上和人生中的重要导师,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

1956年,时年68岁的丁颖在卢永根的鼓励支持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卢永根也始终传承着丁颖的学术思想,他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观点对水稻育种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还培育了30多个水稻新品种,累积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卢永根的座右铭之一。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极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面对家人的百思不解,“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是卢永根唯一的回答。

1983年起,卢永根开始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一干就是12年。上任之初,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谈到自己的党员、校长、教授三个角色关系时表示,要坚持“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的原则。

卢永根:倾其所有的“布衣院士”

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担任校长期间,卢老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南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华农原校办主任卢吉祥回忆道。

1987年,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人才断层困局,破除论资排辈风气。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温思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农原校长骆世明……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早已在各自领域耕耘出一片天地。

“回顾50多年的科教生涯,我有几点体会:要把教学科研工作看作一种事业;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魅力在于人格力量;教师和科学工作者也要讲政治;要淡泊名利;要不断努力学习。”在本报20__年10月30日刊发的署名文章中,卢永根写道。

__年3月,87岁的卢永根和夫人徐雪宾将十多个存折内的毕生积蓄一笔又一笔地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算上每笔转账输入密码、签名的时间,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而当时的卢永根,已是一名尚在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

880万9446元,当看到卢永根颤颤巍巍地掏出用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叠存折时,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热泪盈眶。这是华农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献身科教业,桃李竞芬芳。严谨为治学,潜心研稻香。平生唯节俭,一世恨铺张。老病捐积蓄,精神播远扬。”华农总会计师蒋育燕的诗,满是一位后辈的质朴情感。

卢永根夫妇住的房子,依然是华农的房改房,位于五层,还保留着上世纪的装修,室内的陈设也非常简单。原来夫妇俩都是自己打扫卫生,近年来才请了个钟点工,定时到家里帮助清理。“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

“作为中科院院士的杰出代表,卢永根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诠释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科技价值观,彰显了中科院院士称号的荣誉所在。”在给卢永根的慰问信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写道。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xx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xx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1篇)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1篇)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