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学党史弘扬奉献精神范文三篇

学党史弘扬奉献精神范文三篇

时间:2022-05-22 08:10:02 来源:网友投稿

弘扬:汉语词语弘扬:品牌弘扬:《你好呀!故宫——听见你的600年》主题曲弘扬:《你好呀!故宫-听见你的600年》主题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党史弘扬奉献精神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党史弘扬奉献精神3篇

【篇一】学党史弘扬奉献精神

采取主动性行为的可能,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奉献的主体,奉献行为是属于大家的,而不专属于某个模范代表或英雄人物。奉献应是一种主动自愿、不计回报的行为。把奉献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觉主动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而这正是螺丝钉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员工对企业最大的奉献,就是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没有这一点的话,任何所谓的奉献都只不过是虚伪的口号而已。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队伍整体奉献意识的强弱是决定一个行业或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因素。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劳动纪律严明、工作作风优良、奉献意识强烈的员工队伍,是促进企业发展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推进行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个员工的奉献意识与其自身的内在素质、行业或企业的文明现代程度、其工作生活的大环境大气候等因素有关。从大的环境来看,基层员工要有较强的奉献意识,对工作要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持久性,员工的奉献意识要真正在心里扎根。牺牲精神和奉献意识,表现在工作中,要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视企业为家,除对本职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之外,应该还有开拓创新的热情和激情,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要有责任心,既要讲求速度,也要讲求质量和效率,工作任务上兢兢业业,不怕辛苦,多学习、多做事、多加班、多思考、多研究、多创新、保持着员工自己所在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主动、自觉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对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损害企业形象、利益、声誉的人和事要态度(转载自文秘家园>

【篇二】学党史弘扬奉献精神

谈在本质岗位弘扬 奉献精神

张有才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使人们对奉献及奉献精神有了新的诠释,也对奉献的行为有了新的感触。同时,整个社会也对奉献与职责的区别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弘扬奉献精神,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话题。

我们所说的奉献,是一方为了满足另一方的合理需要而自愿采取的合理、合法、非职责范围的付出行动,是真诚的、自愿的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体现着一种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奉献应该是一个人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最真诚的馈赠,不管其具体形式如何,都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最持久、最伟大的能源。奉献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也是一种不计回报、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真正的奉献者不计得失,哪怕是付出最宝贵的生命。奉献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统一,是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奉献主体的行为对自己是有损失的,是以满足客体的需要为目的,而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奉献是不同的,其不同就在于奉献的价值和方式,奉献又是相同的,其相同就在于其奉献的无私和崇高。奉献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奉献一生才是最可贵的。在社会生活中,既需要英雄的奉献,也需要平凡的奉献,平凡的奉献同样可贵。

多少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检验检疫工作者,默默无闻、尽职尽责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检验检疫事业的健康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为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奉献是一种责任,奉献的动力是社会责任感。我们倡导敬业奉献,就说明职责与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奉献的基础。社会上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责任,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

普通人对社会的责任更多体现在具体工作上,每个人都充分做好份内工作,社会才能顺利发展。

奉献,最常见的就是岗位奉献,奉献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奉献的人生才是快乐的。每一个人,无论在什么行业、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能力大小,只要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干一行爱一行,就可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做出奉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要看对社会有没有奉献,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不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奉献。

社会发展到今天,其分工已经是越来越细,岗位职责越来越明晰,监管制约机制也越来越透明有效等等,这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强调的是责任、是依法治国--建立完善制度和机制,并以此来明确责任、规范责任、落实责任。从这一角度而言,尽职尽责并不是完全的奉献,而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当然,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够做到尽职尽责,社会必然会更加祥和、更加透明,管理会必然更加规范、有效,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更加和谐、健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尽义务、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与奉献精神背道而驰的,是我们所要摒弃的陋习。

作为当代的检验检疫工作者,肩负着把关服务、保国安民的神圣职责,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奉献的意识和精神,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为检验检疫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祖国的兴旺发达奉献自己一生,这才能使我们人生更加辉煌、更加有意义。

奉献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奉献精神有境界和层次之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助人为乐是奉献的基本层次。助人为乐、志愿行动、爱心活动等都属于奉献精神的基本层次。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国家和社会的事,尽管是小事,但积善成德,小事也能体现出对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精神。当然,在倡导奉献精神的同时,我们必须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要弘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树立榜样,鼓励先进;也要从现实生活实际和道德水平出发,鼓励各种层次的奉献,使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能够循序渐进,逐渐上升到最高层次。

其二,爱岗敬业是奉献的第二层次,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的重要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奉献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精神中。一个人在自己工作中,就应当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是应尽的义务。但作为体现奉献精神的“爱岗敬业”,还要求一个人必须对自己工作有一种极端负责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出现了危险甚至可能危及个人安全的时候,就更应从忠于职守的要求出发,力求在困难和逆境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可以说,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岗位的热爱,已经突破了在岗从业的范围,超越了按劳分配的界限,升华了完成任务的局限,具有了更高层次的责任意识,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通过努力才能做到、并可以做到的。在更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来为社会做奉献,这对我们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经济的发展、道德的提升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三,无私奉献是奉献的最高层次。无私奉献是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贡献自己的一切。以其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道德、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境界,为国家、人民、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境界已超越了一切功利、舍弃了个人利益、不计较任何报酬,把保障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安宁、谋取他人幸福作为自己整个人生的目的,它不但是一种精神,而且是一种人格,是一种境界,是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见义勇为,乐于牺牲个人利益以换取整体利益,因此,不论其奉献的形式、大小如何,都是同样崇高的。

当然,对奉献划分层次性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对人性的提升和指引:低者知不足,高者同共勉。这也激励我们检验检疫人要加强自身修养,纯化思想境界,努力提高奉献的层次。

奉献作为一种精神,不可能只停留在思想或动机上。奉献精神是以社会效果(物质的或精神的)来衡量其价值,奉献精神对社会的积极效应,既有物质方面的价值,更有精神方面价值。奉献精神是有源头的,不是凭空而生的,只有站在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奉献、理解奉献,人生的奉献才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辉煌的价值。

弘扬奉献精神,宣传教育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鼓励奉献、保护奉献的氛围,通过舆论导向来促进人们勇于奉献、甘于奉献。让奉献精神走进更多人的心灵世界,拨亮更多人的自觉奉献的心灵灯盏。

弘扬奉献精神,形成人人奉献的社会风气,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虽然,具有奉献精神的英模人物不断地在社会上涌现,先进的榜样总是在鼓舞着人们,但是,我们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机制推动社会发展。如果没有社会和国家对奉献精神的支持、鼓励和报偿,奉献精神就难以避免发扬光大。为此,我们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机制,包括物质鼓励机制,来营造一个有利于奉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

弘扬奉献精神,还需要社会要大力提倡、鼓励、褒扬体现时代要求的奉献精神,特别是那些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方式,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统一起来,满腔热情地考虑无私奉献者在各方面的需要和困难,一方面提倡无私奉献,为国家、为他人、为人民作出牺牲;另一方面,要避免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和好人总是吃亏的局面,只有这样,奉献精神才能在社会上形成风尚,才能不断发展,长盛不衰。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我国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新的背景下,作为国门卫士的检验检疫人员,更要以兴检兴国为己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勇于奉献,乐于奉献;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纯洁思想,净化灵魂,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用我们自身的响亮的行动,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让奉献之花在祖国的大地上愈开愈艳!

【篇三】学党史弘扬奉献精神

[关于奉献精神的几点新认]奉献精神

关于奉献精神的几点新认奉献精神关于奉献精神的几点新认奉献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你我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在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怎么能同奉献协调。奉献者是否可以向社会索取回报。甚至还有人提出,市场经济时代再提奉献,岂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诸如此类的看法,表明了在现阶段人们对奉献精神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其实奉献精神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概念。

1,中国古代舍生取义。在中国古代"奉"和"献"两字原义都有祭神的含义,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奉献"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省的精神,为了道德理想可以献出一切。孟子言"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可见,这种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在古代社会是一种圣人的道德规范,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由特定的人物才能达到的道德境界。

2,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英雄主义。在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者把革命英雄主义同献身精神统一起来,形成了为人民的利益、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中国共产党通过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培育和提升,使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具有了英雄主义的内涵。这种英雄主义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协作奉献。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使更多的人能自觉主动地做出许多超出本职工作责任的事情,能自觉认识到自身利益与社会、国家、民族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钱学森、钟南山等一大批杰出奉献者,特别是在九八特大洪灾面前和抗击非典斗争,各条战线上处处都可以看到奉献精神所转化的伟大力量。这种协作奉献精神既不同于传统文化中为仁行义和圣人内省,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交换原则,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民族文化和民族凝聚力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又一次升华,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撑。

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思想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它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它的最高层次是无私奉献。它是以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道德,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二层次是爱岗敬业,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的重要要求。作为体现奉献精神的"爱岗敬业",则要求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极端负责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当工作中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能从忠于职守的要求出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基本层次是助人为乐。中国有句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多做有利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事情,如参加"志愿者行动"、"爱心救助活动",尽管这些事都属于小事,但却体现出一个公民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所以目前可从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和道德水平出发,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倡导不同的奉献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到更高的奉献层次。

按劳分配与奉献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按劳分配和奉献精神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倡导奉献精神不是否认按劳分配,不是否认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奉献者在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时,不是以"有无报酬"、"报酬多少"为前提的,当国家、人民利益需要时,奉献者能够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它是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超越按劳分配而形成的一种崇高境界。事实证明在我国不仅在物质上对奉献者给予一定的补偿,而且还在人格、精神上给予相应的荣誉。国家和社会愈是能及时充分全面对奉献精神支持、鼓励和补偿,就愈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弘扬奉献精神的氛围,社会上发扬奉献精神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并存的,两种效益的协调既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有赖于道德的调节作用,通过道德力量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人的进取奉献精神,如西部大开发、扶贫工作、抢险救灾活动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等等,都说明了奉献精神在市场经济下的调节作用。

推荐访问:党史 奉献精神 三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