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微观史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微观史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时间:2024-01-21 17: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林美云

摘 要:微觀史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途径,将微观史学的方法引入高中历史课堂,能够以微观史学的视角以小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凸显历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人文底蕴。本文以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为例,探讨微观史学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观史学;以小见大;向社会主义过渡

历史是由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微观历史构成的。然而教科书受篇幅限制,往往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只局限于教科书,只局限于宏观历史的建构,生动的历史只会变成一个个知识点的框架,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实现不了有效的课堂教学。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兴起微观史学潮流,其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生活,具体细致,以小见大。微观史学将研究对象转向下层民众或普通团体,在课堂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事件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史料与探究课题,引导学生围绕主线探究史料,体会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感悟历史人物的复杂背景,学生就能够通过自身的探究实践感悟真理。

一、显微镜下放大历史

微观史学理论研究材料丰富,可以为高中历史课的学习提供相关资料,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一方面通过缩小范围,使在许多情况下其他史学门类难以想象的“真实生活”得以重建;另一方面,它提出了去研究那些能够反映人们鲜活生活经历的无形结构[1]。专属于某个时代、某个特定群体、特定情境的文化想象需要细腻入微的历史解释,而这些都可以借用微观史学的阐释性叙事,对历史事实有更多体验性理解。

二、微观史学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微观历史对教科书的宏观历史具有很强的证实性、补充性,还原历史本真。看似非重要的小事件、小人物背后通常隐含远远超过其本身的深层结构、广阔的历史语境,以及宏大的历史目标[2]。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笔者尝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宣传画为切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达到“以小见大”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笔者选取了一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宣传画,即《数他劳动强》《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创设不同时间段农村劳动情境,导入新课。《数他劳动强》是1953年由画家尚沪生创作,生产队社员们陆续放工,劳动受到夸赞,表达了社员群众热爱集体、勤奋劳动、思想进步、作风朴实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是顾生岳1955年创作的年画,村社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拖拉机对人民来说,是希望,含有特殊情感,串联人们的心声与国家的憧憬,它反映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迫切想要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以及农民迫切想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想法。这组宣传画从互帮组到合作社,再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农村生产变迁,反映国家和人民对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追求。它们不仅反映了建国初期农业生产方式、社会观念的变化,也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历程。1953年农村生产关系为何变革,采用什么形式,与国家工业化发展有何内在关联,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选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难与成果。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微观视角,建构复合情境,激起学生共鸣,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主线引领,重点探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继续在新解放区推进土地改革工作,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同1949年相比,中国经济结构内部公私经济比重发生变化,部分领域社会主义力量已经超过资本主义力量,这个变化是逐步演进的。中央根据实际发展,做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让改造和建设同时并行,热气腾腾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全面铺开。这个过程因何推进,如何推进,效果如何,课堂围绕该主线展开讨论。

1.改造兴业:人民政权的建设

材料1:土改后,农村渐趋于中农化,少量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初步拉开了贫富差距。中农们说:“这个国家好,就是组织起来不好”,觉得“单干才能发财,有穷有富才能发财”。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能力的差别,各阶层对互助合作抱有不同的态度,老解放区原有的互助组织因不利于个人劳动发家而开始趋于涣散。中共党内不少人产生忧虑,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中国农村向何处去?

——据林蕴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1953—1955)向社会主义过渡》

问题1:党内忧虑什么?如果你是党中央负责农村工作的干部,对此你有何建议?

土改结束后,农村中出现一类情形,要求脱离互助组织,当时领导人对农村冒出的这种“半截子革命”思想感到担忧。在社会主义目标牵引和实际力量对比的估计中,中央决定开展生产关系变革,同步推进工业化建设。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当时中央做出在符合农村现有条件下出台相关政策所必须考虑到的综合因素。当时中央顾虑到“五反”中揭露出来的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消极面,害怕有农村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危险,把国营企业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绝对化。农村中互助合作的发展,集体经济比重不断上升,增加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程度对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能够顺利在中国建立起决定性作用,中央提出正确的奋斗目标,在强大的动员和整合能力下把全国建设力量集中起来发展生产。

材料2:工业化能否在新民主主义制度内推进,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类型。选择从轻工业开始的传统工业化类型,自然可以依托市场经济和自由企业制度。然而,国内外都有学者指出,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必然导致对市场的排斥和对计划的依赖。

——萧冬连《筚路维坚——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問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必然导致对市场的排斥和对计划的依赖”?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1952年12月22日)提及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要求学生联系当时国内外环境,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放置于冷战的经济封锁,以及中国原有工业基础不占优势背景下,考虑如何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并提供资源保障。基于消费与积累、有限资源与重点建设、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等多维角度综合考虑,不可能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只能诉诸国家控制,依托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这是苏联人走过的道路,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

2.建制立基:人民政权的过渡

在农业集体化的推进下,依赖强大的工人阶级力量,采用和平政策,并且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情怀中,在工商业领域得以快速推进合作化浪潮。要求学生绘制过渡期时间轴,更加清晰把握时代发展规律,认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内外保障,理解国家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境。

材料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在中国,无产阶级应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夺取政权,第一步先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多种所有制并存),实现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第二步才可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并据此通过了《共同纲领》。会间,有代表问要多久的时间才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回答说:“大概二三十年吧。”

——林蕴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1953—1955)向社会主义过渡》

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实践与构想有何不同?并对其加以评析。

关于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和实际践行的时间差,可以看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落后民主国家为了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而做出的时代抉择。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没有非常成体系的认知,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过于求“纯”的消极影响;但从政治的角度,尤其是在当时冷战形势和受苏联的影响下,其形成有一定的合理性。学生在评析过程中形成客观、历史、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历史意识。1953年中央之所以急于在农村区域开展生产合作社运动,除考虑到为快速推进工业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外,还考虑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54年《宪法》肯定过渡时期、初期探索成果,为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保驾护航。

3.立威固本:人民政权的巩固

如何保障在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力发展已取得的成就,这考验新生政权的执政能力,第一代领导人必须要交付人民满意的答卷,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稳步向前。

材料4:处于传统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获得政治上的翻身,以土地改革积极分子为主体、高度认同新政权的政治精英开始成长,国家权力成功楔入乡村社会。……也根除了在其他社会中很难根除的社会黑恶势力,大量以乞讨、偷窃、诈骗、赌博及其他不正当手段维生的城市游民被收容改造,……政府取缔各种会道门,取缔妓院,全面禁烟、禁毒,废除封建把头,切断国内宗教与国外的联系。

——萧冬连《筚路维坚——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问题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中共在全国城乡发动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与彻底的社会改造运动。处于传统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获得政治上的翻身,以土地改革积极分子为主体、高度认同新政权的政治精英开始成长,国家权力成功楔入乡村社会。国家还通过三大政治制度重新组建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建构各党派之间、各民族之间的民主和谐局面。新中国不仅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的名义更加广泛,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学生综合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所有建设事业环环相扣,互相成就,以及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感悟升华,总结规律

经过前面环节的讨论,学生对本课知识接受已经十分充足,在错综复杂中对其背景的考察中,形成了新的历史解释和新的研究领域。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入手,厘清过渡时期建立新制度与发展经济相互成就,感知在过渡时期每个人的价值与使命感,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新中国许多时期处于草创时期,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缺乏成熟的经验;它的基本格局一旦确定下来,对中国日后的发展就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3]。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这样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放置于近代百年求索的时段中,更加凸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三、在微观与宏观之间

通过本课可以看出微观史学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利导价值,以“小切口”表达“大历史”,是符合新课程理念与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值得一线历史教师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师立足教材的宏观建构,增加微观细描的史料叙述,拓宽历史课程资源,提升历史课堂的价值。在微观与宏观之间,课堂在具体的、细节的历史要素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需要关注微观史学应用于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从历史解释层面来说,微观史学过度关注细节,在解释历史突发事件时其关注的核心往往局限于“短时段”因素,需要关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从关注对象而言,微观史学局限某个特殊的地域,研究适应于某个地区的历史发展。第三,从研究领域而言,微观史学多是小范围的历史,是人们生活普通细节的记录,这需要大量严谨资料支撑。面对以上问题,教师要理解微观史学并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局部的、具体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最终也是为大的历史背景提供补充说明。教师加强对微观史学的理论学习,透过小历史关照大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期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

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结合高中生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其中微观史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引入,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有很大帮助,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微观史学方法的优势,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全面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兵.显微镜下放大历史:微观史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7(2):38-43.

[2]邓京力.微观史学的理论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2016(1):153-160.

[3]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第三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97.

本文系厦门市“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微观史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课题编号:21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以小见大高中历史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民族文汇(2022年2期)2022-03-21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0年2期)2020-06-29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7年11期)2017-12-12往事并不如烟历史教学·中学版(2016年4期)2017-03-23赤峰山金红岭有色矿业宣传思想工作“以小见大”浅析科学与财富(2017年5期)2017-03-17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教资料(2016年29期)2017-02-23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考试周刊(2016年56期)2016-08-01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期)2016-02-03

推荐访问:史学 微观 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