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通用6篇)

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通用6篇)

时间:2022-05-22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语出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西人嗜糖嗜其白,贱买赤砂改机制。”在社会学中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6篇

【篇1】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

香港的基层治理体制和社区建设模式

经验借鉴

一个国家的基层治理体制和社区建设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国家的兴盛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的安定幸福。日前,笔者有幸赴港进行访问学习,对香港在居民自治和公民社会方面建立的一整套完善体系印象深刻。本文简要介绍香港的行政架构、基层治理体制及社区建设模式,并结合国内实际探讨香港的可借鉴经验。

一、香港的政府架构及其特点

(一)政府架构

香港的政治体制是以“三权分立”为核心架构的:一是以行政长官以及行政会议成员为首,由公务员组成的行政机构,负责政策制定以及执行工作;二是负责监督政府,通过法例及政府预算的立法会;三是根据法例而进行独立审判,防止行政机关越权滥权,保障个人权力的司法机构。

在行政机构设置方面,香港特区政府的理念清晰,横向分为三司,经济职能由财政司管理,政府管理职能由政务司负责,律政职能由律政司负责。纵向分为“司-局-署(处)”三个层次。战略决策是行政长官和三大司长,具体的不同范畴的政策制定由局级机构负责,各个署(处)负责执行。此外,廉政公署、审计署、申诉专员公署等机构则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起到监察的作用。目前香港政府一共有3个司、12个政策局(包括公务员事务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教育局、环境局、食物及卫生局、民政事务局、劳工及福利局、保安局、运输及房屋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以及69个执行部门(处、署)。

(二)政府架构的特点

1、以法制为基础。

香港是法制社会,社会一切行为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包括政府行为。法制是香港一切体系、制度、规则得以运行与实施的基础和保证。

2、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运行模式。

香港政府是典型的“小政府”运行模式:整个政府公务员人数16.3万人,占香港700万总人口的2.3%;政府的公共开支仅占GDP的17%。这些数字相比全球其它国家都是非常低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效率较高。

二、香港基层治理体制及其特点

(一)基层治理和社区建设模式

香港是一级政府管理模式,只有特区政府这一级。整个香港虽然也划分为18个区,但“区”并不构成一级政府,没有类似我们区政府的机构设置。政府只在每个区设立了民政事务专员,负责协调处理地区行政事务。其它政策局也都在每个区设立办事机构,方便民众办事。

香港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十分注重建立基层民主制度,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区事务管理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全香港有18个区议会,65个分区委员会、2793个互助委员会和8848个业主立案法团。

政府在18个区设立了地区管理委员会,由地区民政事务专员召集,各个局在地区的代表参加,共同讨论地区的相关行政事务。区议会的主席、副主席列席会议,并反映区内民众的意愿以及监督参会的政府官员执行情况。通过这种形式,使得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民主有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并促使政府行政更加合理高效。

香港社区的社会服务主要由不以营利为目的的NGO(非政府组织)提供。全香港目前有NGO机构345个,全职员工超过4万人,提供超过90%的社会服务。它们中的一半以上接受政府资金的资助,2008-09年度香港政府津贴给NGO机构的款项达77亿元。

(二)基层治理的特点:

1、没有区一级政府,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与资源来管理和服务社区。

2、重视基层民主建设,通过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形式联系政府各部门和社区民众,以更好地进行社区建设。

3、由非政府机构和社工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政府只承担资金提供和效果监管之职责,提高了服务效率。

4、由于没有区一级政府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民政事务专员和各个局的地区代表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因此这种管理体制下也存在部门之间沟通问题,政令在地区实施的统一性仍需加强。

三、香港经验对于我们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以及社区建设和服务的投入力度

香港的贫富悬殊很大,基尼系数高达0.533,但是社会依然和谐稳定,治安很好。这得益于政府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及完善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香港政府用于各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开支占到整个公共开支的近60%,对民生的投入非常大。同时,香港社区的服务项目较为完善,大体包括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康复服务、医务社会服务、安老服务、社区发展及违法者服务等七大类,基本涵盖了居民物质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使有需要的人得到及时必要的帮助。借鉴香港的经验,我们需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以及社区建设和服务的投入力度,迅速提高社区的建设和服务水平。这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发展基层民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香港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包括区议会、分区委员会、互助委员会和业主立案法团等)在社区事务管理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着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中间人和缓冲器的角色。借鉴香港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经验,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有畅通的诉求渠道,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大大减轻目前我们基层政府面对的信访压力。进一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真正发挥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使其真正成为群众自治性组织,调解本社区遇到的问题,在社区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理和居民自治的有机统一。

(三)区分不同的社区环境,对社区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

当前国内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城市、近郊和乡村的差异非常大,各自社区的情况和特点也不一样。而我们现在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和标准是一样的。统一的标准是一种不现实的要求,各种指标只会使社区管理和服务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借鉴香港的经验,对于不同情况和特点的社区(社区大小、新老社区等)进行分类管理,并针对居民的具体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是更加科学的做法。以深圳为例,在福田、罗湖等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可以更多地提供家庭和安老服务;在宝安、龙岗流动人口较多、居民收入较低的社区,更多地提供职业培训和青少年辅导等等。

(四)大力发展非政府福利性机构和组织,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及群体。

香港高效、优质的社区服务主要提供者是非政府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的骨干力量是庞大的高素质、专业化社工队伍。在我们的基层治理过程中,应鼓励和培育发展非营利性的NGO组织,它们不仅可以承担社区部分管理与服务工作,还能够吸纳大量社会就业。同时,政府要建立起对非政府组织完善的监督和考核体系。目前,我们的社工专业化之路刚刚开始,在社会价值和收入待遇等多个方面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多保障是政府需要做的。

香港目前的基层治理体制和社区建设模式是经过多年发展,不断演进,不断完善而来的。这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管理是非常有效且高效的。我们与香港政治制度不同,在法制基础、经济水平、社会环境与居民素质等各方面有较大差距。因此,香港经验无法照搬,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内的基层治理体制和社区建设模式。

【篇2】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

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到达基层末梢

  郑东新区划分成几百个网格,专门配备网格长、网格员、“全要素网格通”手机,构建信息流转闭环——“网格化+信息化”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郑东新区网格员通过“全要素网格通”手机上报:路一处涵洞上的路面损坏,影响群众出行。当日下午,该街道路办和街道水务站组织人员机械对路面进行重新浇筑,次日路面恢复正常通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街道,这一目标要求已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行动。今年起,该街道强化“网格化+信息化”融合,推动服务管理资源下沉入“网”,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积极探索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新实践。

 

  加强基层治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城街道融合发展和街道村振兴战略的必要路径。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有序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社会治理工作,持续提升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水平。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 “五统一”要求,总体谋划、统筹推进,不断提升全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要加强队伍建设,整合公安机关人口协管员、数字化城管监督员等队伍,组建好专职网格员队伍。要加强信息采集,健全完善预测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格内基础数据的动态采集与实时研判。要加强数据整合,进一步打通数据共享渠道,推进政法、人社、公安大数据中心以及 “12345”热线、数字化城管等系统有机整合。要加强综合执法,在街道镇(街道)层面对执法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推动社会治理向末梢延伸。

 

  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责任担当,把主体责任始终扛在肩上。要落实多元责任,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强化协调联动,形成纵向市县镇村联动、横向部门互动的工作格局。要加强考核监督,将网格化精细化社会治理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要认真总结评估,力争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问题导向,在全市积极部署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并通过加强智能化建设,融合吸收上海、北京等地精细化城市管理经验,以产品化理念打造了具有郑州特色的“网格化精细化社会治理”工作。

 

  目前,全市综治、维稳、公安、民政、城管等多部门服务,通过智能信息化等手段被整合到5969个“全要素”网格之中,由14326名专兼职网格员组成的“全科式”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24小时不打烊、点对点到家”的全方位服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去年,全省城市治理与服务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专门介绍推广该市经验。

 

  有“网”、有人,还要有信息化作为支撑。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郑东新区从构建信息流转闭环入手,全力打通社会治理实体闭环。

 

  信息流转闭环包含上报、受理、办理、交办、处理、反馈等环节,运转基础是‘三平台、一系统’,即‘全要素网格通’手机、‘平安郑州’APP、网格微信群以及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化系统。网格员发现路面损坏,利用‘全要素网格通’手机上报情况,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平台管理员在电脑端进行受理和交办,乡有关部门和村收到交办单后,立即组织应急处置和修复,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反馈。

 

  完整的线下处理过程,形成了一次社会治理实体闭环。而信息闭环和实体闭环的流畅运转,离不开“网”内行政资源的集聚。郑东新区明确将司法、综治、信访等12个职能部门的60条权力事项整合入“网”,并对所有第一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开展培训,确保他们准确掌握相关权力事项的业务办理流程、政策口径等。“网格化+信息化”触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新变革。

【篇3】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

什么叫机制?什么叫体制?

(2007-12-27 15:17:02)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解释名词及新名词

成天谈机制,现在连机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都还不清楚。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的: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mechanism 指机械和机能的互相作用、过程、功能等等。社会科学也常使用,可以理解为机构和制度。
机制有多重含义,例如用机器制造的;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等等。与我们常说的机制相近的含义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但又不等同于这个意思。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首先,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因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随意改变的。其次,机制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体现为个人做事的一种偏好或经验。例如监督机制,不仅指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而且应该包括各种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第三,机制是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的,而方式、方法往往只是做事的一种形式和思路。机制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单纯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则因人而异,并不要求上升到理论高度。第四,机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的,而方式、方法可以是单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党的建设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

“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
什么叫体制
体制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
1.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
2.体裁;格局
3. 艺术作品的体裁风格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差不多,比较简单

具体可以理解为:体制为制度的中间层次:
制度,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本制度、体制制度和具体制度。根本制度属宏观层次,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封建宗法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体制制度属中观层次,可以是某些社会分系统方面的制度,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整体意义上的组织制度,如领导体制、学校体制等;具体制度属微观层次,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财务制度、工作制度等。

第一,公认性。社会制度必须得到其适用范围内人们的公认,并得到大家的共同遵守。

第二,强制性。社会制度作为制约人们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体系,对社会成员的作用具有强制性。

第三,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保持其相对稳定的面貌。

第四,系统性。是指某个特定形态的社会制度都是围绕某一核心制度或基本制度而形成的、各种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系统

【篇4】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

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农村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加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农村。当前既是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相对较多的时期。农民增收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维稳日趋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在创新社会治理的特殊形势背景下,要以基层农村为重要载体,深入探索实践符合地方实际的社会治理新思路、新模式,为地区社会经济实现新跨越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一、镇农村社会治理现状

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户籍人口总数3万余,农村人口2万。是典型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新城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领导,以组织实施基层社会管理规范化建设年为载体,切实强化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基层防控工作体系,加强镇、村、组三级综治维稳机构建设,所辖镇村全部由党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任综治维稳办主任,配齐配强了专职工作人员。搭建镇村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将社会管理服务有关内容全部纳入其中,使人民群众能够得到一站式服务。建立维护稳定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社情民意收集与研判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了基层治保调解组织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建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二、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中不断探索新思路,也不断挖掘和总结出一些好的典型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在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农村宅基地管理中仍然存在大量矛盾纠纷,农村道路建设、劳动就业、学前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环境脏乱差治理等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需求,流动人口增多、失地农民增加导致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导致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缺位。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减少了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面对面的接触机会,农村干部与群众联系越来越少,导致基层组织作用缺位。二是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淡漠。村民自治以来,村民的投工投劳、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参与公共服务、维护集体利益等公共意识越来越淡漠。三是农村社会管理方式手段单一。村“两委”沿用老一套社会管理方式不管用,新的管理方式尚未建立,村民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认识不到位。四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尽管近几年各级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但直接用于农民和农村的乡村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仍供给不足,致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农村文化活动、学前教育、医疗卫生、村庄道路建设、交通出行等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五是农村法治宣传实效差。农村法治宣传形式、手段单一,实效差,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在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和集体利益方面知之甚少,从而奉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动不动就上访。六是由于行政执法不到位导致农村资源管理混乱。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当前突出的是土地特别是宅基地管理混乱,有法不依、任意违法占地建房、买卖土地等现象突出,并由此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七是农村社会治理基础相对薄弱。虽然我们的农村综治维稳工作站都已经建立,但是相对于“1+3+N”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要求,普遍存在农村的其它社会组织发育迟缓,即使按照要求成立了一些社会组织,也都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重要作用,农村社会管理重要力量比较薄弱。八是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会治理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尚未真正建立。乡镇在主动为农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进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方面,明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农村社会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需求。对比过去,现在的农村社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的群体其利益需求也有很大差异。过去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单一的农民,现在不仅有纯粹农民,还有一些已经被征地拆迁的农村,在主要开发区域的农民,大多已经变成了百万富翁。同时,还有大量涌入的农民工,有新经济组织成员,有个体工商业者等;过去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催耕催种,现在不仅要管催耕催种,还要管创业就业,管社会保障,管民生民意,要为不同社会阶层提供更适用、全方位、有效益的服务;过去的管理手段主要是面对面的、简单化、手工式管理,现在是信息社会,农村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多而广、新而杂,对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所有这些,都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农村社会利益需求增加。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农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满怀信心地奔向小康。温饱的概念是相对单一的,小康的概念则是全方位的,温饱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而小康则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谋求自身发展、维护自身权益、保障自身利益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一种新追求。三是农村社会风险防范乏力。我镇正处于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大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农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不一一直是我区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我镇的农村社会进入到矛盾凸显期。同时,推进农民市民化需要安置大量人口,农村信息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相互依存关系,加上一些突发性灾害的出现,这些无疑都会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风险,也导致农村社会治理的重心偏移,工作乏力,以至于部分地方因失控而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对于我镇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基础,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仅仅关系到县委新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更关系到我镇建设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经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思考与分析,对如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有如下对策和建议:一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使两委班子对本村社会治理能够控得了、稳得住;建全包括党组织、农民自治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和个体工商业者及农民在内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网络,实现网格化社会治理;建立健全以农村党组织牵头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整合农村农业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收入。二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劳动就业、养老保险、环境脏乱差治理等等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培养技能型人才,支持乡村文化建设,抓好文体工程建设;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彻底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吃药难、转诊处置难的现实问题;建立健全村级社会管理服务站,充分体现便民利民原则,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捷省心;搭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加强乡村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陈规陋习,打造绿色生态、清新怡人的和谐乡村新环境。三要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和人口信息基础台帐,完善人力资源、人口民情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抓好人力资源和人口民情信息动态管理;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精神病患者、吸毒人员和邪教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加大社区、村矫正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重点人群管理无缝对接制度,切实解决这个群体的实际困难;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老人的救助帮扶工作,建立健全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智障家庭和流浪乞讨人员帮扶救助机制,认真落实闲散青少年、尤其是问题青少年各项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四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将三项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纳入常规工作,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解决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突出问题。健全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建立以包村民警、专职治安员、农村治保力量为骨干,以退休党员干部、老年协会为辅的社会治安联防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加强综治管理,构建点、线、面三维立体防控模式,提升农村地区治安防控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发生在农村的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和食品药品领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和谐法治村屯建设;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严禁农用车违章载人;加大农村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农村公共资源特别是土地管理。五要加强社会文明环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治意识;正确引导农村社会舆论,积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六要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把握最农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注重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来电、领导干部接访日、领导干部下访等诉求表达方式,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七要增加农村社会治理投入。切实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抓好村公共基础设施和集体财产安全管护;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要鼓励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群体积极开展创业,引导鼓励农民成片规划,科学布局,精心种植,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建设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生态产业的新路子。

总之,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理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篇5】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

xx机制完善基层治理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

建立“六联机制”,要尊重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人民群众在“文明联创、卫生联洁、治安联防、应急联动、困难联帮、产业联带”方面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形成党组织领导、党员干部引导、人民群众互动的基层系统治理模式,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全县改革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推动依法治县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联动方式

按照区域就近原则,在村(社区)以相邻的12户城乡居民住户(业主)为基本单位组成一个联动小组,实施“文明联创、卫生联洁、治安联防、应急联动、困难联帮、产业联带”。联动小组实行每月每户轮流值班负责制度,监督每户落实情况。

三、主要内容

(一)xx联创

1.联创目标。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2.联创内容。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改变陈规陋习,传播现代文明。

(二)卫生联洁

1.联洁目标。房前屋后整齐卫生。

2.联洁内容。落实门前“五包”等。

3.联洁措施。各村(社区)定期检查指导各联洁小组辖区内卫生情况,确保环境整齐有序。

(三)xx联防

1.联防目标。自我防范、自我管理、邻里互助、群防群治。

2.联防内容。协调劝解民事纠纷,收集报告突发事件信息,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帮助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不良青少年转化提高,监督流动人口,做好防火、防盗、防汛安全,做好辖区内公共设施保护等。

3.联防措施。每月轮值户要组织住户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落实自防联防责任。

(四)应急联动

1.联动目标。及时联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切实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联动内容。负责排查安全隐患、处置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涝、大风、火灾、雷电、冰雪等自然灾害,斗殴、抢劫、投毒、违规用电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疫情、食物中毒等群体性事件),并及时向各村(社区)报告。

3.联动措施。轮值户牵头落实辖区住户的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并进行督促检查。(五)困难联帮

1.联帮目标。增强困难互助和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实现困难和灾害面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救助。

2.联帮内容。加强互助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受灾群众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情绪安抚、进行心理疏导。

3.联帮措施。坚持“1户有事、11户响应”。

(六)产业联带

1.联带目标。先富带后富,户户能致富。

2.联带内容。联动小组中已经富起来或已有致富门路的自愿帮助和带动其余户找准致富门路。

3.联带措施。实行大户带动制,由小组成员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产业发展示范户,通过示范户带动其余11户发展产业,实现城乡居民安定增收。

四、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职责。我镇成立了以为组长,、有为副组长的“六联”机制办公室,成员有,办公室主任。要求各村(社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建立“六联机制”纳入严重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

(二)坚持社会参与。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形式,扩大群众知晓面,营造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刻氛围,调动群众广博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六联机制”无盲区,实现工作全覆盖。

(三)突出示范带动。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注重挖掘工作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总结优秀经验,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加大推广力度。要集中打造一批“六联机制”示范点、示范片,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面推进。

(四)落实督查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常态督查制度,对各村(社区)“六联机制”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六项xx评比活动参评材料

六项xx评比活动参评材料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班的班风和学风,同时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在班委的带领下,营造了深刻的学习氛围,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增强了自身的知识,每一位同学都积极进取,认真对待早操、早读和课堂,更加促进同学们学习的劲头;当然,大家也非常注重日常的宿舍、就餐、行为文明,丰盛了集体生活的色彩,增添了许多优美的、愉乐的风景线。以下是对我班一月份各项文明情况的介绍:

xx早操、xx早读

本学期,我班没有安排早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三上学期即将接近尾声,此时,等待我们的不是玩乐,而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等级考试和期末考试。面对这些考试,同学们以乐天的心态认真对待,虽然没有了中学时的早操广播声,但我班的同学依旧坚持早起做早操,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随身携带书本,操后便开始早读。有些同学单独行动,也有的同学是几个结伴而行,相互督促,使得共同进步。变没有早读为有早读,靠的是每一位同学自觉以及集体的学习气氛,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班级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xx课堂

都说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这就存在一个名词——课堂。所谓的课堂,就是由老师与学生建造而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双方互动起来的一种学习环境,两者缺一不可。课堂是教师授课的灵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优良与否是衡量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的严重指标之一。因此,在文明课堂方面,我们班提倡的是班委以及各宿舍舍长的带头作用下,结合全班同学维护好课堂的纪律,督促同学不迟到、不早退、课上不趴台睡觉、不玩手机,让大家都融入到勤学好问的课堂当中,大胆发言和提问,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促进师生间的感情。大家不仅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仍旧积极研究课题,发现问题,主动向老师请教,尔后解决问题。同学们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xx宿舍

学生宿舍是学习、生活、休息的严重场所。我班历来强调班级结合、宿舍调和。

在宿舍文化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主题班会,相互交流宿舍用电安全、防盗安全、如何逃生等,以此提高大家的宿舍安全意识。

本着加强舍友之间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创造舒畅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调和的宿舍文化氛围的原则,我班各宿舍同学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互帮互助,互相勉励,积极进取,取得了优良成就。多个宿舍多次获“文明宿舍”称号。

我班宿舍还积极响应学校开展“学生党员示范宿舍”活动,组织实施“学生党员示范宿舍”创建工作,采取各项措施努力使班级各宿舍达到:宿舍成员政治素质过硬;道德素质优良;学习风气深刻;内务整齐、卫生;党员作用突出等五项指标。努力为宿舍、为班级争取荣誉。各宿舍还递交了相关的自评材料和优秀事迹材料。

五个党员宿舍接受了院党支部的卫生检查,检查结果较为优良。这些都充分说明,我班各党员宿舍较高的的活动积极性。通过抓住学校创建“学生党员示范宿舍”这一契机,我们班的宿舍文化更加成熟,宿舍文明更加深入。

◆xx就餐

“民以食为天”,我们常说学生在校“三点一线”的单调规律生活的除了去教室学习、回宿舍就寝,就是进食堂就餐了。在这一环节上,我们努力做到康健饮食、文明就餐。

1、文明就餐,买饭时自觉排队,不插队,不拥挤。

2、就餐时,不大声说笑,不高声喧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3、爱护餐厅卫生,就餐后自觉把餐盘拿到指定的回收地方。4、节约用水,自觉关上开着的水龙头。

◆xx行为

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往往要通过言行举止来表现,而一个优良班集体的素质修养则要通过每一位同学的一言一行来反映。因此,不管是在宿舍、教室、食堂,或是校园,亦或是在校外,我们班的同学都极其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代表的是数科院08信本的形象,我们要维护自己的班级荣誉,时刻不忘08信本一份子。例如课堂上、团课上,数科院的大会上,文艺演出中等等,在每一项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了我班的优良作风,给院领导以及其他班级留下了好的印象。

从以上的材料来看,我班的六项文明工作做得可以,当然,我们也存在些许的不够,对于缺点,我们会改进,好的方面,我们会继续弘扬,以更好地建设我班级,无论是个人还是班集体,都希望一同进步,为我校更名大学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篇6】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包括什么

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一方面,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镇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原民办教师、老村干部、老知青等特定人群。二是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增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9.2万个,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近40万个。另一方面,政社不分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不足,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三是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全国发生安全事故33万起,造成7.2万人死亡。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恶性案件和极端事件有所增多,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信息网络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我国有5.64亿网民,4.2亿手机上网用户,是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外部势力千方百计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经济层面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大批人员需要下岗转岗,以多种形式创业就业;随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加;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组织形式需要作出相应变动;工业用地、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容易产生大量矛盾;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引发不少社会问题。二是从社会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单位、街居、社队联系群众、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三是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一方面,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四是从工作层面看,一些部门和地方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

因此,《决定》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创新。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旨在形成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既要符合社会管理的一般规律,又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简单照抄外国的东西,更不能离开中国自己的土壤。

    社会管理包括“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三大内容。其中的“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都与社会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从这三大方面入手。

创新“管什么”:形成国家与社会协调运转机制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理念:由指挥型政府向协调型政府转变,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转变,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等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未来我国社会管理范畴的调整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必须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向基层倾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另一方面,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创新“谁来管”:健全多主体构成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应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四部分组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党委领导主要表现为统筹兼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总揽全局,全面筹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实行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过程中,政府应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的职能作用,负责具体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实现社会协同,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公众参与既有利于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得到群众的支持,又能有效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依靠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是我们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依靠公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也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形式。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也是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目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主攻方向是:在全局性社会管理和局域性社会管理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创新“怎样管”:建立优化社会利益博弈的互动机制

    社会管理在于优化不同社会成员社会权益和利益的博弈。社会管理“怎么管”,关键在于建立和运用各种社会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这要遵循完整性、便捷性、有效性的原则。完整性,是指能够全面准确收集情况,即所谓兼听则明;便捷性,是指诉求渠道的便捷通畅、低成本;有效性,是指群众诉求能够到达相应的层面,并获得响应。在表达渠道的方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成果和大众化的方式,在保留原有信访主渠道的同时,创新融合,综合与专项并存,开辟出多样化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约束和规范人们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行为,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需求,科学选择利益行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引导机制,让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三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调整各利益集团或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四要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一要优化已有的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形成反应灵敏、运作有力、高效的工作链条。具体地讲,就是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要让群众有地方及时表达诉求,有关部门对合理的诉求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诉求要耐心解释,对不合理的诉求要进行疏导。对一些带倾向性和事关重大的问题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发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二要着力推行领导干部接待制度,在完善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形势,搭建多种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和加强工作网络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诉求表达制度安排。三要建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有关地方和责任部门及单位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群众利益诉求问题,分析群众利益诉求情况,认真对待群众利益诉求问题。

    第四,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一要积极开展源头治理,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二要完善各项制度,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工作机制;三要加大资源整合,全面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网络建设;四要围绕创新工作,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水平。

第五,完善公民权益保障机制。其重点在于维护好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一是社会保障权,今后尤其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保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免除人民最迫切的后顾之忧。二是保障就业权,将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落到实处,特别要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三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权,未来尤其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四是保障受教育权,当前首先须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尽快促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应着力于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五是政治参与权,要保障公民拥有良好有效的政治参与权利,还须注意其在各领域的民主权利的发挥。比如发展民主协商,协调各方利益;加强民主监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规范公权力的运行范围和使用方向等。通过逐步丰富和完善民主的实现形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的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在清华大学非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名委员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论述。这位多年从事社会治理研究的“老委员”,每年都会提出很多这方面的提案。在他今年的24个提案中,居然有16个与社会治理有关。对于社会治理创新,他有自己的理解——

促进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

今年2月,国家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从法规层面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的标志。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很快,但是,在各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群众符合救助的条件却没有申请,而另外一些群众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救助但实际上却不符合政策条件。在救助实践中,为节约行政成本,政府救助多以最低生活救助为基础,各种单项救助普遍与最低生活保障进行捆绑,造成社会救助的“悬崖效应”。此外,政府救助难以覆盖到人的权利、精神和能力等方面,无法满足救助对象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议促进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充分意识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多种合作方式,建立慈善事业与政府救助的衔接机制。积极探索直接外包、内部交易、购买者自由选择等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多种方式,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慈善事业与政府救助的衔接机制。

把属于社会的还给社会

社会体制改革包含三大改革,其目的是把属于社会的还给社会。一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启动,目标是“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也就是把“组织”还给社会,让更多的社会组织成长起来,激发活力,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二是以事业单位为核心的社会服务体制改革,要改革现行的事业单位体制,改变社会服务由政府垄断性供给的格局,建构主体多元、机制灵活、覆盖广泛、开放竞争的现代社会服务体制,说到底,是把“服务”还给社会。三是以人民团体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要改革现行的人民团体体制,建立基于法治、人民本位、社会主体、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也就是把“治理”还给社会。

这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现在全国有50万家社会组织、130万家事业单位、700多万家人民团体。如果只有第一方面的改革,没有社会服务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即使社会组织成长起来,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上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无法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要激活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让它们充满生机。要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社会服务主体,人民团体真正成为社会治理主体。

构建现代社会组织支持体系

这套支持体系首先指的是国家关于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扶植推动、优惠补贴等各种支持性政策和制度的总和,包括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制度、优先参与购买服务等扶植推动制度、优惠税收制度等。除了国家公权力之外,其他社会力量也会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各种关系,例如公民的志愿服务、企业和大型基金会的捐助与资助、社会力量创办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等。这些社会力量对社会组织的支持,也需要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之中,使得社会组织的支持体系能够规范而健康地运作。

在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之下,可以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之间,建立一种重叠强度低的组织生态位,这意味着会增强组织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因而有利于促进组织的设立与发展,即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广泛的合作关系,构建健康、开放的社会组织生态系统。

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

幸福不等于“被幸福”

  有人分析二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的变化时得出结论认为,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好,但人们却并没有觉得更加幸福——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住房面积、汽车人均拥有量、每年旅行次数等都在提高,但体现人们内心感受的幸福指数却并没有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

  中国的情况似乎也不例外。许多经济数据看起来都相当耀眼,但对许多人来说,内心的幸福与安宁却成了奢求。盖洛普公司公布的2010年全球幸福调查结果显示,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所期待的人们幸福感增加相反的是,只有12%的中国人感觉生活“美满”,71%的中国人感觉生活“艰难”,还有 17%的人觉得生活“困苦”。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

  今年以来,“幸福”成为中国的流行语,“幸福指数”也正在步GDP后尘,被当做一项新的政绩指标。然而,不少地方虽然将“幸福指数”作为工作内容,却仍将“GDP翻番”作为“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很少提及居民收入翻番或增长。也有地方强调要通过改善民生来增加人民幸福,这种提法和思路固然不错,但政府“包办幸福”的色彩依然较为浓重。幸福不等于“被幸福”。要避免“被幸福”,就要彻底摒弃“替民做主”的思想,变“为民做主”为“让人民自己做主”。这就意味着要让人民感到幸福,至少要立足长远,建立一种让民众知情、表达、参与的制度平台。

  幸福与需求的梯度满足

  幸福是需求被开发和满足过程的心理体验。人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提出了关于人类集体生活的种种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之上。经济学家有“理性经济人”的假说,政治学家有“人是政治动物”的命题,社会学家还有“社会人”或“文化人”的说法,这些假说、命题和说法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的某一方面的需求和特性。实际上,更多的理论倾向于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它不仅要求满足个体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求过一种体面的、有尊严的、自主的、文明的社会生活。

  人的需求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而且是心理层面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最具影响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

  根据马斯洛的分析,在人的五种需要中,人的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最优先的需求,它包括饥饿、干渴、栖身、性和其他身体需求,这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可以想见,一个人在吃饭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他对食物的兴趣将远远大于对艺术享受的兴趣。安全需要指的是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伤害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工作的稳定性、劳动保护、保险、喜欢与熟人而不是陌生人交往等等,以保证自己免于危险、灾难。社会需要指超越个体安全的社会需求,包括爱的需要,归属的需求、被接纳和友谊的需求。毫无疑问,人要过集体生活,往往渴望获得温暖和友谊,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尊重需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外部尊重和内部尊重,外部尊重包括获得社会地位和名誉,受他人关注、推崇和认可,而内部尊重则主要指个体的自我尊重,如独立、自主和自由。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处于这一需求层次的人往往努力于追求个人能力的极限,包括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高层次和低层次之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求,而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则属于高层次的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依次排列的,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人首先追求的是低层次的需要,为了生存,人首先需要吃饭、穿衣、住所,需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需要保证人身安全不受威胁。而一旦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人就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需要与人交往,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希望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时,低层次的需要相对处于次要的地位,而高层次的需要则变成了主要的需求。

  政治参与植根于人性的需要

  如果把马斯洛关于个体需求的心理分析应用到社会政治理论当中,完全可以得出富有新意的结论。说到底,低层次的需求更带有个人性的特点,而高层次的需求则更具有公共性特征。换句话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主要依赖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国家强力的保护,而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更多地依赖于个人对于公共生活的参与和互动。如此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在个人需求和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及民主体系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如果说,生理需求的满足有赖于自由市场机制、安全需求的满足有赖于政府依法保护,那么,作为高层次需求的社会交往、社会尊重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则有赖于个人对于公共事务和集体生活的积极参与,通过公共交往和参与,体现个人尊严,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公民责任意识。而要实现公民参与,就要为每个个体成员提供开放的、拥有自由参与机会的社会组织体系,这个组织体系以自主、自决和自治为价值和原则,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民主政治。

  毫无疑问,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它们在当今时代都演化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承载了多重价值和原则。但是,从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做出简化的理解:市场经济反映了个体的人面对社会资源和经济需求的矛盾时,要求自由公平地处理经济事务的态度;民主政治体现了个体的人在组织集体生活的时候,希望平等自主地参与集体决策和公共生活的诉求。市场经济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确保交换的公平竞争,促进财富产值的最大化,以保证人们经济上的独立自足。政治民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确保共同体成员不被排除在公共交往活动之外,保证公共资源和财富不为少数强势寡头所垄断,以促进福利分配的相对公平性。

  换句话说,经济富裕和政治参与植根于人性的需求,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则是现代社会实现人性的上述两种需求的基本保障。对于个体的人来说,过一种富裕的个人生活与过一种有归属感的集体生活,这是两种相互不可替代的诉求。“人不可能为了满足经济上的要求而彻底放弃对政治上的民主和自由的诉求,即使人们在现实环境中没有提出要求政治上民主自由的主张,民主和自由的观念仍然无法从人的内心根除。同样,也不可能要求人们为了政治上的民主支付无限的成本以至于以牺牲经济的发展为代价,两者都是人类欲求达到的目标,只有两方面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人才会感到幸福”。

  经济富裕不能替代民主诉求

  当然,正如马斯洛所分析的那样,人们对经济富裕和政治参与的需求可能存在先后顺序。尽管不能非常严格地证明经济富裕程度与政治民主化之间的必然关系,也很难用准确数据确定市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才会出现民主化的转机。但是,从长期的经验观察的角度看,并不能否认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民主政治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既得到了理论的支持,也得到了事实的检验。20世纪80年代实现民主转变的国家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高速发展的权威主义体制在政治上实行集权高压,但在经济上发展出市场经济,从而一度形成了所谓“我关心我的政治,你们只管你们的商务”的局面。但是,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民主政治的诉求就被百姓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极端匮乏的经济条件下,生存需求的满足超过了政治参与的要求,因此,为生存而奔波的人们很少会提出民主的要求。但是,当经济和社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克服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的时候,人们将不再单纯满足于衣食住行条件的些微改善,而会要求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于是,人们的要求就会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形成对政治参与的强烈欲求。

  上述分析说明,经济富裕不仅不能替代民主诉求,相反,它为民主诉求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催生了民主政治的种种要素,为民主的孕育提供了温床。市场机制条件下的经济富裕对于这些条件的形成都有重大贡献。我们之所以对民主不应有根本的怀疑,是因为,现代世界的人们更加珍视自由和民主,更加不愿意容忍自身权利遭到践踏,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经济发展只能激发人们对民主自由的需求,而不是相反。历史反复印证,单方面的GDP的增长并不能取代或抵消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即使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经济生活的改善,物质需求的满足,不仅不会抑制权利意识,反而会激发权利意识。如此看来,那种指望通过维持经济富裕来替代民主诉求的想法恐怕是不切实际的。

推荐访问:基层 治理 体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