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血清尿酸检验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意义

血清尿酸检验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意义

时间:2023-12-07 15:00:05 来源:网友投稿

姜 元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业达医院检验科,山东 烟台,26400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CHD)患病人数与病死人数有明显增加,是当前危害我国老年居民身心健康的一类心血管疾病[1-2]。

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中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虽已取得初步疗效,但仍旧面临着心血管病患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严峻挑战,根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2.9亿,其中CHD患者约有1 100万,其仍是危害我国公民健康的第一杀手[3]。当前对CHD疾病诊疗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但由于部分早期CHD患者症状并不明显,易出现病情诊断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故而需有效提升老年CHD诊断准确性。CHD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血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脂质沉积等,此外还有一些新发因素,如血小板体积较小、高血尿酸等,均需要引起重视[4-5]。李宇等[6]80分析岁以上高龄脑血小管病患者的总负荷特征发现,血清尿酸与高龄患者脑血小管病总负荷存在独立相关性。另外,在刘聪聪等[7]的研究中表示,尿酸水平偏高以及变异性是CHD疾病发病的风险因素。提示临床在对CHD患者进行诊治时,可进行相关检查,如观察患者的尿酸水平变化,以进行辅助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分析探讨应用血清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156例,以2020年7月—2021年3月在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业达医院进行诊治的CHD患者76例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一时间段进行体检的健康老人80名为健康组。健康组男54例(67.50%),女26例(32.50%);
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7.14±2.89)岁;
身体质量指数(BMI) 22~28 kg/m2,平均BMI(24.29±1.26)kg/m2。病例组男51例(67.11%),女25例(32.89%);
年 龄61~78岁,平 均 年龄(67.74±2.87)岁;
BMI 22~28 kg/m2,平均BMI(24.27±1.25)kg/m2;
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74±1.74)年;
疾病类型:不稳定心绞痛27例,稳定性心绞痛17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19例,非急性Q波心肌梗死13例;
心功能分级:Ⅰ级19例,Ⅱ级27例,Ⅲ级19例,Ⅳ级11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包括男女比例构成、年龄等信息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业达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研究所纳入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例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②年龄>60岁;
③在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业达医院建档立卡,个人信息资料完整;
④精神状态良好,能配合检查。

排除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
②近期接受过CHD疾病治疗者;
③具有高尿素症患者;
④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视听障碍者;
⑤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前需熟知注意事项,8 h进食,4 h禁饮,保持处于空腹状态。医务工作者需保持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4~5 mL,放入抗凝管中。将血样以3 000 r/min的离心速率离心10 min后,将上层血清置于抗凝试剂管待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企业:济南泰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BIOBASE)进行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尿酸水平采用尿酸酶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另外,还要对病例组患者集体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业达医院2名临床经验10年以上的心内科专家进行评估判断。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病例组和健康组血清尿酸及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

②对病例组和健康组血清尿酸与胆红素阳性率进行分析,并进行差异比较。血清尿酸水平>420 μmol/L时为阳性;
直接胆红素 <8.55 μmol/L、总胆红素 <22.24 μmol/L、间接胆红素 <10.2 μmol/L为阳性。

③病例组患者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动脉狭窄程度分为1%~25%、26%~50%、51%~75%、76%~90%、91%~99%和100%,分别计1分、2分、4分、8分、6分和32分。根据评分分为4个等级,Ⅰ~Ⅳ级,Ⅰ级0~12分,Ⅱ级13~20分,Ⅲ级21~40分,Ⅳ级 >40分,观察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变化[8]。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比较

与健康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尿酸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比较 (±s,μmol/L)

表1 两组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比较 (±s,μmol/L)

组别 例数 尿酸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健康组 80 242.31±25.19 7.13±1.05 11.23±1.37 18.21±1.29病例组 76 392.34±27.31 3.37±0.94 5.03±1.25 10.23±1.22 t 35.615 23.589 29.551 39.709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

病例组各项血清尿酸以及胆红素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 [n(%)]

2.3 病例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比较

病例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组,Ⅰ组15例、Ⅱ组25例、Ⅲ组28例、Ⅳ组8例。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患者血尿酸水平有明显上升,血清胆红素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病例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比较 (±s,μmol/L)

表3 病例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比较 (±s,μmol/L)

组别 例数 血清尿酸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Ⅰ组 15 271.34±25.37 6.35±1.13 9.13±1.05 16.05±1.74Ⅱ组 25 319.24±25.17 5.37±1.05 7.81±1.31 13.67±1.61Ⅲ组 28 372.36±25.33 4.13±1.23 7.03±1.11 11.89±1.83Ⅳ组 8 425.19±25.46 3.11±1.01 5.74±1.13 9.77±1.57 F 87.950 20.730 17.700 30.340 P<0.001 <0.001 <0.001 <0.001 t/P(Ⅰ组vs Ⅱ组) 5.810/<0.001 2.778/0.009 3.311/0.002 4.392/<0.001 t/P(Ⅰ组vs Ⅲ组) 12.457/<0.001 5.797/<0.001 6.022/<0.001 8.092/<0.001 t/P(Ⅰ组vs Ⅳ组) 13.835/<0.001 6.780/<0.001 7.188/<0.001 8.512/<0.001 t/P(Ⅱ组vsⅢ组) 7.644/<0.001 3.923/<0.001 2.062/0.046 3.739/0.001 t/P(Ⅱ组vsⅣ组) 10.336/<0.001 5.344/<0.001 7.008/<0.001 4.539/<0.001 t/P(Ⅲ组vs Ⅳ组) 5.197/<0.001 2.142/0.040 2.888/0.007 2.972/0.005

苏健康等[9]研究表示,血清高尿酸水平与诸多冠心病易感风险因素有密切联系,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血清尿酸、胆红素等可为CH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HD的发生除了高龄、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外,尿酸水平异常升高也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10]。因生活方式的改变,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越来越多。疾病主要与饮食结构异常、饮酒、吸烟等有关,患者大多保持高嘌呤及高蛋白饮食,会提高血清尿酸水平,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增加血浆过氧化酶、内皮素水平,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增多,且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氧化低密度蛋白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会形成泡沫细胞,其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1-12]。另外,尿酸水平也与血小板活性有关,其会促进血小板激活,诱导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黏附情况,导致冠状动脉血栓,诱发CHD。此外,尿酸水平偏高还会促进生成较多的氧自由基,易加重内皮损伤,导致细胞炎症反应加剧,会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小板会有黏附和聚集情况,从而生成冠状动脉斑块或血栓,故而病例组患者血尿酸水平高,阳性检出率高[13-14]。本研究结果表示,与健康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老年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偏低。胆红素作为一种生理性抗氧化剂,不仅能避免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还能抑制补体活性,降低CHD发生风险[15]。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患者血尿酸水平有明显上升,血清胆红素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会影响机体血清尿酸与胆红素指标。尿酸在尿液中含量较低,无异常情况下为72 μmol/L左右,机体尿酸的生产与排泄维持在良好的平衡状态,但当平衡状态出现异常时,会导致尿酸水平异常升高,当血清尿酸水平>420 μmol/L时,会影响细胞功能,若未能得到有效调节,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增加治疗负担[16]。血尿酸水平较高,会明显提高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性,冠状动脉血栓生成风险会明显增加,且尿酸在血液中溶解度较低,析出的结晶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损伤动脉内膜,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患者病情加剧[17]。在高明喜等[18]的研究中提到,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可能越严重。故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血尿酸水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减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与冠心病联系密切,血糖水平偏高,会加速冠状动脉硬化速度,增加CHD易感性;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也是增加老年CHD疾病易感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影响HDL-C表达,削弱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进而会增加CHD疾病发生风险,故而在对CHD疾病进行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并加强控制,减少诱发风险[19-20]。

综上所述,老年CHD的诊断可通过应用血清尿酸检测方法对冠心病进行诊断,且还能及时发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疾病治疗时机以及方案的制订提高有利依据。

猜你喜欢血尿酸胆红素尿酸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19期)2022-11-04血尿酸高了怎么办?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喝茶能降尿酸吗?茶道(2022年3期)2022-04-27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6期)2021-07-31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2期)2021-03-29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益寿宝典(2018年5期)2018-01-28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20期)2016-03-01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6期)2016-01-20

推荐访问:尿酸 血清 冠心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