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价值链模型研究与实践

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价值链模型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12-15 13:15:02 来源:网友投稿

舒建伟 韩景倜

国资委2022年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如果财务管理手段落后于技术进步,将与新时期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匹配,不适应,提出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的要求。文件要求强化集团化税务管理,实现规范高效,建立税务政策、资源、信息、数据的统筹调度和使用机制,完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税务管理工作流程、政策解读、计税规则等事项的统一,提高自动化处理水平。开展税务数据分析,挖掘税务数据价值,加强税务风险防控。做到“应缴尽缴,应享尽享”。还要求技术赋能,主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充分发挥财务作为天然数据中心的优势,推动财务管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以核算场景为基础向业务场景为核心转换,努力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推动者,为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注智赋能。

近年来,国税总局依托“金税工程”实现了税务部门税务管理从单机向网络的转变,将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全过程实现网络运行,增值税发票电子化也在快速推广应用。金税四期的启动,预示着税务信息化数字化已成趋势。在此背景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 2020 年税收征管论坛(FTA)上正式提出《税收征管3.0:税收征管的数字化转型》的理念、目标和具体措施,针对税收征管2.0 的不足以及数字经济对现有税收征管模式冲击,旨在构建“嵌入式”税收征管模式。局端税务信息化程度之高,发展之快,给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将线下手工管理转化为系统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流程,以实现业财票税一体化;
如何通过快速的数字化转型让税务管理风险变得可知、可视、可控,从而提高内控质量,加强合规遵从。上述挑战无论在专业上还是技术上都有相当难度。

集团企业正在按照建设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目标进行企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而信息化是其中重要和关键的一环。ERP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架构中最基础和核心的系统,是企业顶层设计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和管控手段。建设ERP系统是集团公司规范基础业务、加强业务集中管控、防范重大风险、实现智能审计监督、加强内控管理等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必然选择。集团税务管理系统建设是在国家进一步加强“以数治税”的税务监管大背景下建设的,为未来一体化管控业务模式下税务核算提供支持,并对集团未来税务管理打下基础。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系统功能处理税务管理业务,可以与ERP系统采购、销售、生产、财务、共享平台、报账系统、合同等系统集成,实现由税务核算为基础向业务场景为核心的转换。随着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深化及金税四期“以数治税”的启动,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税务管理水平以跟上征管步伐,本文从技术赋能的角度,解析对大型集团企业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的系统处理税务管理业务的研究,以数据为主,以价值链模型为工具,解析建立企业级税务内控管理体系,推动集团企业税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落地实践。

1.数据采集难。企业税务管理中首要的痛点是数据的采集。涉税数据散落在不同的业务系统,包括采购系统、生产系统、研发系统、财务系统、票据系统、费控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形成了“数据孤岛”。手工采集容易造成数据采集不全,如能打通这些系统并实现自动采集,将从源头上控制漏洞。

2.计税不规则。会计处理是相对标准的,而税务处理因场景不同而难以标准化,因此计税不规则是实现计税自动化的最大考验。这需要对税法及各项税务政策有深度的理解和解析,才能把税会差异背后的数字逻辑梳理清楚,标准化规则配置,才能实现自动计税,减少主观判断的压力和失误风险。

3.知识管理难。税务知识有复杂且变动的特点,涉税从业人员不仅需要会计和税务知识,还需要海关、外汇、公司法及外国的相关税务知识。虽然各种各样的法规库提供了搜索的便捷,但在计税判断时难以提供在线帮助。在知识管理方面,涉税人员需要较强的专业性,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提升。

4.税务数据分析难。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流程控制、知识管理方面缺乏大数据分析。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在业、财、税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的涉税数据,这些数据的储藏缺乏数据仓,缺乏有效的价值挖掘,只有通过数据治理、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将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和输出,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应用于实际的税务管理过程中,才能为税务风险控制和税务流程管控形成数据支撑,从而形成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手段。

5.缺少电子档案管理。企业涉税的财务报表、票据凭证、纳税调整工作底稿、各种税务优惠资质、与税局往来信件等都散落在各处,遇到税局调查时无法提供相关资料,遇到人员变动时工作对接不上,以往形成的工作底稿和报表不能自动存档,因为缺失不能做环比分析。

6.管理个性化。随着税务征管政策不断针对不同的企业业态、地区、场景等要素进行差异化管理,企业的计税规则和企业的税务管理诉求千企千面。对于大型集团性公司来说,进行统一的税务管控又需要兼顾下属公司在税务管理上的差异化诉求是一大痛点。在税务管控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进行“抓起来”和“放下去”非常需要税务管理的智慧。

(一)业财票税一体化——着力化解数据采集难

涉税数据散落在不同的业务系统,包括采购、生产、研发、合同管理等系统,税务系统需要同时同步从各个系统收集各个环节产生的涉税数据,然后传递到相关的纳税申报表,比如发票数据传递到增值税申报表,财务数据传递到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申报表,合同数据传递到印花税申报报表,资产数据传递到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表。在国家能源集团的税务信息化实践过程中,通过集成10多个业务系统,涉及2100多个数据集成点,将数据自动化对接到超过170张自动计税表单中,最终实现业财票税数据的自动化集成。这就要求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涉税数据全场景梳理,如采购、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标签化和结构化,在税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打上计税标签,便于涉税数据流转和基于税法规则执行计税动作。

以产品销售的增值税为例,按照不同商品名称、不同税率、客户的不同纳税身份(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不同计税方法(一般、简易、免税)等维度进行计税标签标记,在会计处理的同时,自动生成涉税数据,进入相关科目统计余额,并在月度增值税申报时传递到报表中。国家能源集团涉及1700多个纳税主体,涉及能源、电力、航运等8大行业,通过300多个税务标签和100多个票务标签,实现数据的涉税标签化。

对于标签化之后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建模和数据清洗加工,形成结构化的模型数据。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将数据基于不同的来源和用途进行主体划分,对数据进行清洗、聚合等处理,再结合主体之间的汇总纳税关系、关联往来造成的合并抵消等业务模型进行数据转换和加工,最终形成标准化的税基数据。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构建总账、资产、发票、法务合同、销售、物资6大业财主题的数据模型,形成计税需要的账务、资产、合同、折旧等11类标准化税基数据,并通过自动取数引擎采集到各个税种申报表中。

(二)规则引擎可配置化——着力化解计税不规则

会计处理原则是标准化的,但是税务是基于法律、法规及各项征管政策形成的计税基础,税收政策不时变动,各地区税务政策还有差异,如企业所得税,税务和会计处理差异就有70多项,税会差异越来越多,需要重新计算调整。可利用云计算、低代码技术,打造先进的税务信息化技术底座。随着云计算、分布式等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和扩展能力,让税务的计税、风控预警等提供海量数据处理和实时计算能力,能够在业务发生的过程中,无时无刻进行计算和预警。基于低代码技术,进行计税规则可视、可配、可在线运营,能够最快速的进行数据集成、计税规则、填报规则、校验规则的调整和发布,实现实时更新的新一代税务系统。

计税规则可配制化,规则引擎配置用于维护各税种的计税规则,包括税目、税率、税基,形成规则全集供纳税主体勾选使用;
税表配置用于配置不同税种不同申报表的样式;
字典管理用于维护不同数据类型进行管理。

引擎中心可分为6个子引擎:采集引擎,负责与企业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从相应的系统中采集数据;
计算引擎,负责对采集税收对象数据联合计税中心相关政策参数计算出税收项目;
校验引擎,顾名思义就是设置规则库,对税收项目按照规则库形成校验报告;
风险引擎,根据风险因子做相应的风险预警;
分析引擎,形成分析的指标库,为企业的税务分析打好数据基础;
页面配置引擎,通过前端的页面配置形成纳税申报数表数据。

校验规则如发票的金额与会计的收入和采购金额的交叉核对,增值税报表里的收入和所得税报表里的收入交叉核对,系统会自动执行这些校验规则,每个报表的格子剪辑能够会计溯源。一旦出现差异,风险系统会自动预警。

作业平台可支持各税种的税基采集、纳税调整、税款计算和纳税申报。在日常申报中,自动采集涉税基本信息、涉税数据、台账等税基数据,基于计税引擎自动形成各个税种和关联交易的纳税调整和税款计算,最终生成各税种申报表进行纳税申报。作业平台是系统的中枢,对于复用度高的进行提炼和封装,对外提供标准的组件化服务,最终形成了税务架构中心、引擎中心、计税中心、税务服务中心4中心的核心系统设计布局。

(三)嵌入式法规库——着力化解知识管理难

知识平台上集成了政策法规库、税务案例库和在线知识交流。政策法规库24小时实时收集税收、海关、外汇、会计、商务、上市、跨境等全方位的政策法规信息,并进行了丰富的标签化管理,能够提供各种维度的检索和分类管理能力,是企业监控和获取税务政策法规最高效的工具,可以让税务人员及时高效、精准了解税务动态及最新税务政策,有效降低税务人员的法规梳理和学习成本。税务案例库收集了各地税务部门在处理税收争议案例上的处理方案,为企业重大税务事件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也能方便税务人员进行学习参考,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参考建议。企业可在知识平台上学习税法知识,解决企业疑难问题。

通过在税务信息化平台计税规则的及时维护、纳税填报的精准指引、税务重大事件管理的处置参考和税务分析与规划的个性化推荐等场景与税务信息化平台的深度融合,将知识管理进行场景化、智能化,发挥最大的价值。

1.政策法规库提供了对政策法规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控的能力,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并在企业适用政策的条件、生效期间、地区范围、税种等维度进行标签化,实现靶向定位政策影响的能力,帮助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快速定位到因为政策法规变化受到影响的企业范围和具体内容,并进一步进行梳理成规则配置到系统中,从而实现系统化自动计税规则的及时更新和持续有效。

2.将具体的政策法规进行专业解读,并提供专业建议,然后将信息进行结构化,并嵌入到计税的具体表格中;
让税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计税、复核等操作时,实时对照政策依据和处理建议,实现精准指引和政策溯源,降低人为出错的风险,提升税务遵从管理效果。

3.在企业特别是集团型企业的税务重大事件管理中,在遇到税务稽查、税收争议等事件时,通过在数字化案例库中自动匹配出相似场景的处理案例,有效帮助企业快速制定处置方案,从容应对。同时,案例库能够帮助企业进行风险学习和完善风险预警规则。

4.在企业税务分析与筹划过程中,基于企业的行业、业务特征、地区、规模、资质等维度进行企业画像,并通过系统实时与最新的政策法规标签进行对碰,可以实现税务优惠等机会点的实时发现与提醒,并在税务筹划和决策过程中,参考案例库制定方案和做出决策。帮助企业有效提升税务分析与决策的精准度和效率。

(四)可视化数据仓——着力化解税务数据分析难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业财票税一体化的数据仓库,利用分析模型和决策支持算法,实现税务管理智慧大脑。通过对税务领域的数据模型搭建、数据的清洗、数据加工转换形成最终的税务主题数据集市,通过数据视图,可以提供给税务数据分析与展示。税务数据需要和财务数据做到同源、数据维度的互通,这样可以形成财税一体的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指标化和标签化,形成对数据的实时监控,并通过搭建多层次网络化的指标体系,真正做到对税务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可控。

智能分析基于指标监控、问题分析、方案决策、数据可视化四个方面提供数字化能力,首先,基于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目标形成指标体系,同时基于行业数据形成参考系,结合形成企业指标监控规则,比如,通过对企业税负率的变动进行在时间维度上的自我对比,通过与行业税负率的差异分析,形成内外对比;
通过对税务指标的直观展示和监控,快速检测自身税务管理是否健康。其次,通过搭建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通过下钻分析、杜邦分析、漏斗分析、因素分析等模型,快速定位指标异常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第三,通过搭建智能化的测算平台,帮助企业评估不同处理方案下的优劣,形成分析结果报告,提供决策支持,比如,基于计税规则形成税负预测平台,基于不同的财务处理方式,进行预测计算,形成不同方案下的税负结果。另一方面,数据的展示基于指标看板、主题分析和明细数据报表三个层面进行呈现,提供不同税务管理角色和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支撑。

以国家能源集团实施为例,通过对业财数据进行了标准化数据治理,完成了超过400个数据标签的标记,并在总账、资产、发票、法务合同等6大业财主题仓库的基础上,将税务数据回流到数仓,形成业财票税一体化的7大主题数仓。分申报地图、纳税税负、减免优惠、纳税主体、税收贡献、开票收票6个分析主题,在板块、时间、地区、行业、二级单位等各个维度进行深度分析,并形成集团综合分析、二级单位分析、基层单位数据分析多层次看板,能够总览税务各项指标。同时,在税务组织架构、纳税主体分析、税负分析、减免优惠分析、税收贡献分析等形成数据清单报表。形成多层次数据分析和展示,通过多维度分析全集团税负变化趋势,保持税负合理稳定;
实时掌握全集团各单位、版块、地域优惠享受情况,实现优惠应享尽享;
基于地域、板块、信用多维分析纳税主体,有效管理全集团纳税主体资质、评级、申报性质等基本情况。

(五)文档电子化——着力化解档案管理难

电子档案可收集并储存企业跟税务相关的所有文件,比如财务报表、税表、工作底稿、文书档案等。首先,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电子归档,并实现安全、标准化的管理,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其次,通过对文档进行标签化,实现分类管理和高效检索,通过对文档的标签和文本内容的索引化,可以进一步提升文件检索的效率,即使是复杂、海量的电子文档,也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并提供高效的检索功能。

此外,财务报表、税表等电子档案中的数据可以进行结构化处理,结构化的数据不仅能够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和检索,还能将数据推送到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块进行更多样化的数据呈现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再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溯源到原始文档。比如,支持快速定位税负率偏高的相关底稿、税表和财务报表档案;
也能支持基于时间、地区、业务板块等各种维度的数据分析结果,方便溯源到原始档案文件。

(六)管理标准化可视化——着力化解管理个性化

集团税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在符合国家税收法规制度下,满足税务合规性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税务安排,降低税务风险。集团税务管理主要包括申报管理、风险管理等。

1.申报管理。在税务申报管理上,涉税部门要实时跟进政策法规变动,确保企业各项业务都遵从税法规定,依法纳税。对内,涉税部门要制定并完善涉税管理制度并推动落地,具体包括发票管理、纳税事项管理等;
对外,涉税部门要向各个监管机构推送信息完成申报义务,如增值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财产行为税申报表、主体文档及国别报告、重点税源数据等。

通过数字化的申报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线上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税基与台账管理、申报过程管理、对外报送管理。首先,纳税申报需要基于账务、财务报表、合同、资产等业财数据,通过系统集成相关业财系统,整合跨部门、跨公司的涉税数据,形成统一标准的税基数据和台账数据管理。其次,通过统一的填报平台和规范,将税务政策分析和计税规则的维护集中共享,通过批量操作和自动化操作,形成税务共享模式,并结合财务、税务相关审批流程和会计处理,形成会税一体化的申报过程管理。第三,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申报,通过税企直连、RPA等方式,实现批量一键申报。国家能源集团的税务管控平台中,实现了全集团、全税种统一的纳税申报,其中增值税、资源税等税种实现超过90%的自动化率,大幅提升税务人员工作效率。

2.风险管理。在税务风险管理上,企业要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并积极应对税务机关、稽查局等政府单位的检查,确保税企沟通顺畅。在日常工作中,税务部门要主动实施对税务风险的全流程防控,监控并跟踪管理各项风险指标,并推进有风险的各业务部门进行整改。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处置三个环节,形成管理闭环。首先,风险识别需要千企千面的差异化精准识别。针对企业所属行业板块、财务特征、业务范围、规模等方面形成企业画像,并针对形成差异化的风险点和风险指标,设置风险规则和阈值,实现差异化的风险识别,并对风险点进行分级管理,形成风险地图。其次,风险需要及时预警,通过系统自动运算识别,在申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并预警,形成可视化的风险预警看板和报告,让税务管理人员实时发现税务风险,快速介入。第三,风险预警结果需要快速推送给相应的税务人员进行处置,并对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追踪和管理。此外,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税务系统,通过对业务、财务等相关系统的梳理和改造,将税务风险的管理延申到业财端,真正做到全链条全场景的风险管控。

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基于其业务实际和风险管控需要,共梳理出250余个风控点,从业务范围覆盖业务层、财务层、申报层,从分析类别覆盖税负分析、一致性分析、合理性分析和趋势分析,比如,通过税负率变动及与同行业对比分析,能识别税负率异常风险;
通过所得税、增值税、财务报表收入对比分析,能识别申报数据风险;
通过预收账款比率、视同销售收入比率等识别财务数据合理性风险;
通过税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变动率,识别数据波动风险。从风险防控方式上,60%以上的风控点,通过系统自动控制,其中包括通过业财系统规范,包括物料编码、合同录入等业务控制,财务辅助核算、税码等财务标准控制,税务系统的申报表校验控制等跨系统的自动控制;
还包括通过风险管理模块进行申报风险预警、历史风险扫描、人工风险排查等多种手段的系统控制;
此外,通过业、财、税务端的系统审核流程梳理,形成线上审查控制。实现全流程税务风险有效管控,总部税务风险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多维度管控。

通过企业税务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自动化流程,实现全税种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税务人员由事务性工作向风险控制和分析型发展奠定基础。集成前端的业务系统,通过各环节的实时交互共享和数据贯通,实现“业财税银票一体化”,提高全税种管理效率与质量,实现税务风险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以“合规遵从、业务协同、价值提升”为导向,构建数字化税务管控平台,最终实现“数字税务,创造价值”的愿景。

对于大型企业的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诸多痛点,要实现合规遵从、风险防控、效率提升、统一协同、数据挖掘、价值提升六大系统目标,必须从业务标准制定、数字化平台建设、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管理方法应用三大步骤进行实施:

1.统一业务标准制定。首先基于集团公司下辖典型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基于不同业态、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特征和管理要求,结合集团统一的税务管理要求,进行统一的业务标准制定,从数据标准、业务标准、集成标准三方面,完成包括税务架构、会计核算体系、纳税填报的规范、分析指标体系、风控管理、流程管控等板块,构建统一的集团税务管理业务架构,为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提供业务基础。

2.数字化平台建设。从功能设计方面,基于“全税种、全覆盖、全自动”的建设理念,对数据采集、计税、申报、数据校验、风险巡检与预警等环节实现全自动化计算和管理。基于税务协同和共享作业需求提供批量、协同式操作模式。基于集团统一系统运营管理考虑,提供配置管理平台。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应用”的原则,提供统一框架下的差异化业务兼容。通过大家税费分析模块,提供集团统一的税务分析决策平台,支持集团进行税务统筹规划。

从系统架构规划方面,对系统技术架构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基于税务系统的特点及快速的更新与个性化管理诉求,搭建高度配置化与灵活性的系统底层架构,实现报表配置化、计税规则配置化、数据集成配置化和管理流程配置化,通过4个配置化做到根据政策变化实时更新系统计税规则。同时,通过多版本计税规则管理,在集团统一的平台上,支持不同业务板块、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特征的差异化、个性化税务管理需求。

从数据管理方面,通过对业、财、票、税等领域的数据统一数据来源、数据清洗、数据模型搭建和数据维度管理,搭建包含7大主题的一体化数仓,为数据能够进行深度的分析价值挖掘提供基础,实现集团税务分析指标和风险指标的统一加工和管理。

从系统集成方面,不仅体现在业财系统群与税务系统的深度集成,这里的集成是双向的关系,业财系统需要向税务系统提供税基数据,税务系统也需要向前端业务系统提供强大的管控规则支撑,让税务管理嵌入到前端业财系统中。

3.税务管理与信息化平台协同。税务信息化平台是税务管控强大的支撑,如何利用税务数字化手段提升整体的税务管理水平,需要在税务管理制度、手段等各方面与数字平台进行整合协同,才能让数字化平台用的起来、用的有效果,真正变成税务管理的数字化利器。同时,税务部门的职能进行重大转型,由传统的基础工作为主,变为以税务政策维护、分析与决策为主。

总之,通过以上系统实施路径,国家能源集团基于数智化的税务管理理念,搭建起系统的功能架构,形成基础平台、知识平台、作业平台、管理平台、分析平台五大功能区。已初步完成覆盖1700余个主体、36个地方电子税局、全业态、全税种的自动计税功能;
完成10多个系统和模块的集成和业财票税一体化数仓搭建,实现集团统一的分析、筹划、风控平台;
并实现政策法规库,可实时更新政策法规动态。集团税务遵从得到有力保障,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税务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

猜你喜欢计税税务管理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税务动态山西财税(2022年4期)2022-05-23年终奖税收优惠再延两年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1期)2022-01-22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年9期)2021-10-14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3期)2021-07-21●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同时用于一般计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其租金对应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全额抵扣?税收征纳(2020年1期)2020-02-23●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同时用于一般计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这笔租金对应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全额抵扣?税收征纳(2019年11期)2019-02-19“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营改增计税条件下选择项目分供商及付款需注意的问题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9期)2016-01-22

推荐访问:数字化 转型 价值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