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系统观念视域下新时代对台工作:回顾、谋划和展望

系统观念视域下新时代对台工作:回顾、谋划和展望

时间:2023-12-20 10:30:02 来源:网友投稿

祝 捷,陶丹凤

(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1]20系统观念是推进各领域工作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应当运用于解决时代面临的各项课题中。[2]充分认识到解决台湾问题的系统性,充分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系统观念贯穿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就台湾问题多次作出系统性重要论述,提出并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系统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运用系统观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新征程认识和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本文尝试贯穿新时代十年党对台工作伟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论述、新时代新征程对台工作总体部署,在系统观念视域下论述和阐释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新时代十年注重增强战略思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突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地位,拓展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3]31战略思维要求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4]286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布局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策略,将解决台湾问题与民族复兴战略联系起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考虑祖国统一问题,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角度来思考和把握两岸关系。[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6]20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6]406,深刻揭示了台湾问题同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规律性认识的再次升华。站在战略思维的高度,解决台湾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复归统一的过程,还是一个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统性问题,必须进行体系化思考和整体性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以战略思维统筹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等基于民族认同的标识性概念和话语,强调“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6]406增强战略思维,把台湾问题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地联系起来,强化了对解决台湾问题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也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夯实了认识基础。

新时代十年强化历史思维,牢牢把握台湾问题产生历史的是非曲直,阐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经纬,坚定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重申:“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从历史和现实层面阐释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组成部分,正本清源,进而点明“任何歪曲事实、否定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将以失败告终”。[7]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角度阐释“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8],用历史观照现实,进而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政方针。新时代更加重视把握历史主动,推动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直接对话沟通;
推进大陆与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人士开展对话协商,在两岸政治交往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6]405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3]411新时代十年不断增强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在历史和现实的联结中不断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夯实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基础。

新时代十年重视运用辩证思维处理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台湾问题的本质,避免片面化和极端化的倾向。[4]28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系统性工程千头万绪,牵涉历史和现实、政治和法理、国内和境外、公权力和民间等多层次关系,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新时代十年始终坚持辩证思维,以完整、发展、全面的视野观察和剖析两岸关系,妥善处理好两岸关系发展的各种矛盾,牢牢把握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动权。新时代十年聚焦反“独”和促统两大根本任务,善于抓住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的根本环节,把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和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结合起来,把反“独”寓于促统之中,以促统带动反“独”。新时代十年牢牢把握对台斗争和融合发展的主要对象,抓住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对台斗争方面,明确把“台独”势力和境外势力的分裂活动作为主要对象,聚焦打击范围,精准反“独”遏“独”。在融合发展方面,既尽最大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又重点团结台湾青年群体、中下层民众,始终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毫不动摇。由于台湾地区内部政治局势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新时代十年多次遭遇两岸关系重大波折的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思维,不断以发展眼光看待两岸关系,有效运用反“独”和促统的各类政策工具,妥善解决对台关系中“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实现对台方略同两岸关系发展同频共振。

新时代十年坚持系统思维,注重对台方针政策的系统性架构,形成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构建起对台工作系统框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9]该论述要求,在解决台湾问题进程中,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新时代十年坚持在国家整体发展进步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部署对台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通过国家发展的影响力增强对台的感召力。新时代十年间,国际形势和台湾岛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陆在对台工作中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取得积极进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同志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10]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实践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全局角度构建了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系统框架,为对台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家统一观,标志着我们党的国家统一政策和理论更加成熟。

新时代十年发挥创新思维的能动作用,探索以“两制”台湾方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理念,以创新思维“识变”“应变”“求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一国两制”推进国家统一,明确提出“两制”台湾方案的重大创新,对“一国两制”在台湾地区的具体表现形式作出了创新性论述。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对“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丰富和发展;
[1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提出对台政策五项重大主张,其第二项主张的标题就是“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6]406,这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两制”台湾方案。这一政治倡议极具诚意和创意,同时,在两岸尚未统一的情境下,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可以为统一之后的顺利对接以及维持台湾社会繁荣与稳定打下坚实基础。[12]在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岸融合发展”和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等创新性政策理念,对台工作从“追求统一”进入更加具体的“落实统一”阶段。[13]“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探索国家统一路径、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新政策新理念。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重点论述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内涵,并提出了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实现“新四通”等新要求。[6]408“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理念也对国家统一目标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14]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均提及了对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要求,创造性地拓展了国家统一的内涵和标准,强调人心在国家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实现了国家统一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新时代十年更加突出了法治思维在对台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并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法治思维是制度性思维、规则性思维与程序性思维的辩证统一。[15]1新时代十年一向重视用法治思维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国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16]这是党的纲领性文献首次将法治方式作为对台策略运筹中的一种重要方式。[17]35具体实践中,大陆积极探索促进新时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制度安排,陆续发布了《海峡两岸仲裁中心仲裁规则》《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关于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司法服务的若干措施》等,通过制度保障台胞同等待遇,引导更多台湾同胞融入国家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陆同样注重将法治思维运用在反对“台独”分裂势力过程中。《反分裂国家法》作为一部宪法性法律,是宪法原则的具体化[18],规定了两岸关系的法理架构,新时代十年,大陆愈发重视《反分裂国家法》的实践性价值。国台办在出台“台独”顽固分子清单时明确表示,大陆方面将依法对“台独”顽固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终身有效。[19]2022年8月3日,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杨某实施刑事拘传审查,该案成为以涉嫌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依法追究岛内“台独”分子刑事责任的首例案件,意味着大陆方面开始使用《刑法》中的“两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刑事惩戒“台独”分裂分子[20],宣示了大陆决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行径、切实追究“台独”分裂分子刑事责任的态度。

新时代十年筑牢底线思维,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反对“台独”的底线,在台湾问题上重视设置底线、坚守底线,抓住根本、守住根基。[15]1新时代十年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反对“台独”分裂作为筑牢底线思维的两个重要面向。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思维。[4]28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一个中国原则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内涵的“九二共识”是对台工作的原则底线,是推进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一原则底线作出进一步论述,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地位和内涵。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6]44在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中,“九二共识”被清晰明白地定义为“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是两岸关系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之一[6]404,为长期以来被台湾岛内政治势力刻意模糊的“九二共识”明晰了内涵、划定了底线。“九二共识”的底线作用在新时代十年愈发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九二共识”对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开展对话协商、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9]新时代十年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遏制“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对台政策中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敌我关系认知愈发明确。[2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任何”,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守底线的决心。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3]4102022年8月,《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重申了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的决心,体现了将反分裂工作贯穿于对台政策始终的态度。[7]新时代十年筑牢底线思维,始终以底线思维思考和研判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关系在正确轨道上前行,为争取两岸关系更好前景夯实了根基。

战略思维标定台湾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高度,历史思维明晰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底蕴,辩证思维形成妥善解决台湾问题中各类矛盾的重要方法,系统思维形成解决台湾问题的系统架构,创新思维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崭新路径,法治思维律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模式和具体路径,底线思维保证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方向。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深入地体现在新时代十年解决台湾问题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新时代十年对台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十年对台工作在思想方法上的重要密码。

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台论述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通过高度凝练、内涵丰富、重点突出的文字,就对台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此次报告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确立为系统方略,建构起以实现国家统一为主轴线,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基本方针,以推动两岸协商、坚持统一战线、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坚决反干涉和反“台独”分裂为着力点的框架体系,部署了对台工作的系统性安排。

(一)确立解决台湾问题的系统性方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立足国家统一的历史方位,结合新时代国家发展全局和国内国际新形势统筹对台工作。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1]25解决台湾问题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部分,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大陆综合实力的提升等关键因素息息相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国内外整体形势中理解和发展对台政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推进对台工作。

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引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作为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体现了对台政策的连续性。“一国两制”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祖国统一和保持台湾地区原有制度两个问题灵活统一起来,有利于最大程度满足台湾同胞的利益诉求,保证台湾地区繁荣与稳定,既观照台湾地区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的长治久安,最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将涉台港澳部分的标题命为“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增加了完善“一国两制”的要求,体现出“一国两制”的内涵要根据具体形势的变化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两制”台湾方案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和可塑性,其具体实现形式应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建议,充分照顾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7]大陆务实地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明“和平统一”是一个辩证的问题,最大程度追求和平统一不意味着放弃非和平手段维护国家统一的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台论述清晰地擘画了国家统一的路径,特点突出。报告站在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历史高度和战略高度,将解决台湾问题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连结在一起;
坚定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释放出足够的诚意和善意;
阐明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对外部干涉和“台独”问题划出红线,同时又团结一切爱国统一力量,明确尊重、关爱和造福台湾同胞;
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完成国家统一的决心与能力,“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是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号召,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宣誓,为新时代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二)部署对台工作的系统性安排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和具体政策的创新性,对具体工作的部署有重点、有亮点,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根本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台论述围绕如何推动国家统一进程、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而展开,部署了对台工作的系统性安排,包括: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推进大陆与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深入协商,从而助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坚持发挥党的统一战线在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中的战略作用,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
尊重、关爱和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灵活发挥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以及其他必要措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核心利益时的作用。

在推动两岸协商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注重将两岸广泛的协商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工程。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两岸沟通形式从“对话、协商”发展到强调“广泛深入协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岸“对话、协商”是为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消除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的障碍,目标是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广泛深入协商”的目标发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更加突出了围绕“推进祖国统一”这一主轴的对台工作部署。

在坚持统一战线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强调“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重视发挥党的统一战线在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中的战略作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1]39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指针,坚持统一战线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旨在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和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一起推动国家统一进程。在对台工作中,坚持统一战线能为岛内爱国力量提供必要支持,提振爱国同胞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心,巩固已有爱国统一力量;
同时也能团结更多台湾同胞,进一步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两岸广泛深入协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汇聚起磅礴力量。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两岸一家亲”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关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升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尊重、关爱和造福台湾同胞”这一保护台胞权益的完整体系,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注重“造福台湾同胞”,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和逐步落实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政策方针,成为新时代国家统一进程中对待台湾同胞的基本宗旨。“尊重、关爱”台胞需要理解台胞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愿景以及其他合情合理的要求,重视保护台胞基本权利和利益;
而“造福台湾同胞”则进一步要求为台胞参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好条件,共享发展成果。新时代对台政策继续致力于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是两岸增强互信共识的重要实践途径,也是两岸和平统一过程中的准备工程,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要求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进两岸统一进程离不开两岸同胞的共同参与和坚定支持,更要让越来越多的台胞正确认识大陆,建立起共同体意识,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统一后的社会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24]

在反干涉和反分裂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台海局势,提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这一论断有力地回击了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明确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的内部事务,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进而宣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解决好台湾问题,同时提醒和警告外部势力和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中国有能力应对一切外来干涉和分裂活动。此次报告更是将外部势力干扰放在“台独”分裂活动的前面,凸显外部势力干扰和破坏的严重性。外部干涉势力除了直接介入台湾问题,还持续支持岛内“台独”势力发展壮大,是祖国完全统一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障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外部势力干涉画红线,体现两岸统一兼具国际法和国内法上的正当性与必然性。党的二十大报告还突出了“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的表述,这是结合当前台海局势的针对性论述,体现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的特征。其中“一切必要措施”包括非和平方式但不仅限于非和平方式,凸显反干涉和反分裂过程的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指明,一切必要措施“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表达了大陆对台最大程度的善意,也避免了部分人误读误判和有心歪曲。

系统观念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想方法,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25]作为立场,系统观念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全面完整的观察视角和全局理念;
作为观点,系统观念要求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并由此推动形成一系列涉及全局、事关长远、覆盖全面的重大创新性认识和原创性观点;
作为方法,系统观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可靠、有效的方法论。系统观念作为一种立场观点方法是完整有机的整体,相互衔接、相互支撑,有利于助推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进程中各项方针政策的系统谋划。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过程中,既应当加强前瞻性思考,筑牢解决台湾问题的制度基础,又应当务求全局性谋划,处理好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的多对关系,还应当确保整体性推进,观照好国家统一进程中的多层因素,切实把握好推进国家统一的关键期和机遇期。

(一)前瞻性思考:筑牢解决台湾问题的制度基础

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应重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安排不应是未来式,而应是进行时。[26]应通过前瞻性思考,完善两岸和平发展制度体系、构建反对国家分裂法律机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制度支持和理论指引。

完善两岸和平发展制度体系,需积极推动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展制度化协商,为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17]35其具体内容包括: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制度安排,减少两岸融合的制度障碍,重点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福利等领域的制度机制,保障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健全台胞权益保护规范,为广大台胞台企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创造制度条件。[27]完善两岸司法互助机制,增强两岸司法互信,健全两岸司法互助机构建设,适时拓宽两岸司法互助范围,通过构建多元解纷机制等模式创新互助形式,更好地解决涉台事务的争议纠纷,推进两岸在各领域深度合作。[28]优化利益分配制度机制,健全惠台政策的利益公平分配的问题,妥善处理台胞待遇问题,周全考虑岛内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的利益分配以及两岸间的公平分配;
扩大政策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增强民众的获得感。[29]

构建反分裂国家法律机制,应充分发挥《反分裂国家法》《国家安全法》《刑法》等现有法律规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反分裂的法律体系,坚决遏制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2022年10月26日,在被问及“对于未来是否还会出台相关法规或更加明确的制裁措施”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应称:“将持续加强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出台法治新举措。”[30]有学者认为,目前,反分裂立法滞后于两岸关系发展实际,反分裂相关法律规范性和实践性不足,反分裂规范体系尚未形成。[31]在此背景下,可考虑通过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实施细则》或《国家统一法》等方式完善反“独”促统法律体系,细化法律实施机制、衔接实体和程序规范、填补相关法律空白,从根本上强化对“台独”分裂势力的震慑和打击力度,发挥其对于促进国家完全统一的针对性作用,进一步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二)全局性谋划:处理好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的多对关系

在推进国家统一事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将面对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和台海形势,对于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的多对复杂关系,必须自发地坚持系统观念,重视全局性谋划,运用辩证思维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辩证、理性地驾驭好祖国统一进程中各类盘根错节的关系。

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关系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一论述回答了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时代命题,也体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前进的关系。台湾问题产生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和外部势力持续干涉的背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为国家完全统一做好物质和精神的准备,国家统一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更需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民族复兴过程必然要实现国家统一,但国家统一进程采取的具体措施需要考虑到民族复兴战略的整体进程和总体利益要求,要衡量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具体影响,即解决台湾问题的实际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民族复兴的整体战略。[32]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应协调考虑保持战略定力和有所作为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有序推进。[33]

在反“独”和促统的辩证关系上,反“独”和促统是一体的两面,反“独”本身包含着促统,促统本身也包含着反“独”;
从现实来看,“台独”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最大破坏性因素之一,要推动祖国统一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34]统一就是同“台独”分裂势力和外来干涉势力不断斗争直至最终胜利的过程。[23]518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要将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势力和外来干涉图谋的斗争精神与携手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团结奋斗精神辩证统一起来,既要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又要重视巩固反“独”成果,与其他促统措施齐头并进,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在台湾同胞和“台独”分裂势力的关系上,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区分台湾同胞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强调两者有着本质不同。前者是需要团结的力量,后者是遏制和打击对象。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破坏者,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敌人。在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同样要将斗争和团结有机统一,既要反对、打击“台独”势力,又要尊重、关爱和造福台湾同胞。其中,要特别关注对“台独”分裂分子的判断问题,真正的“台独”分子数量是极少的。一部分台湾同胞缺乏对大陆的了解,甚至可能对大陆存在误解和敌意,但这与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的谋“独”行为有着本质区别。对于绝大多数台湾同胞来说,求和平与求发展是共同的愿望。我们应劝告和提醒广大台湾同胞要跟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做切割,也应表达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和诚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的关系上,过去很多论述会将“和平方式”(“和统”)和“非和平方式”(“武统”)作两极化处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大陆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辩证关系,即“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和平统一”不意味着完全放弃非和平手段维护国家统一的选择;
反之亦然。新时代实现祖国统一过程需要把握好“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的辩证关系,同时认清“非和平方式”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台独”分裂活动,将国际反华势力、岛内“台独”势力与台湾同胞作明确区分。

(三)整体性推进:观照好国家统一进程的多层因素

国家统一的过程涉及多层次因素,目前我国要完成祖国完全统一尚需从“尚未统一”经“不稳定统一”到实现“理想统一”状态。[35]5在这一复杂进程中,应观照好领导体制、沟通对话机制、合作领域,以及深层次因素等多个议题,整体推进国家统一进程。

确立领导体制,坚持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集中统一领导,提供统一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内容写入党章,再次明确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党的领导是对台工作的关键所在,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整体性推进解决台湾问题的各项工作,把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对台工作效能。在祖国统一进程中,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大陆对台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具体实践还可以尝试将成熟化的对台政策方针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完善两岸和平发展制度体系,进而巩固党对涉台工作的领导[17]35,统筹全国一盘棋的对台工作格局,为推进统一大业提供更为强大的合力。[23]514

构建沟通对话机制,完善两岸民主协商体系,稳步推进祖国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两岸开展广泛深入协商的要求。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指引下,应建立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主协商体系,具体包括:明确两岸协商的原则立场,两岸的沟通对话必须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
在涉及政治议题时,大陆需牢牢把握协商的主导权和主动权,确保台湾问题的政治方向。注重民主协商形式和对象的灵活性,利用官方和非官方、正式和非正式等途径,重视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的作用;
通过民主协商充分地提供台湾民众表达想法和意见的渠道[32]1,通过对话沟通交换意见、寻求共识。建立逐步拓展议题的运作机制,提高两岸民主协商的可持续性,通过低敏感领域的协商增进两岸互信,巩固民主协商成果、积累民主协商经验,进而发展深层次的政治协商谈判,推动实现国家完全统一。[36]

拓宽两岸合作领域,推动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社会基础。两岸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融合发展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特别是两岸经济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存,经济融合发展意味着两岸经济深度整合和两岸民众利益广泛联结[37],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挑战。[38]两岸统一前的融合发展可以“经济融合”为主,辅以“社会融合”和“文化融合”,尝试创新做法,推动两岸超越障碍、重启交流。[39]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应尝试“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政策方案,推动建立两岸合作的示范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制度;
应关注利益引导机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推动台企在大陆深度融入[40],落实两岸同等待遇,由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等方面扩大到人力、资本与技术等生产要素[41],逐步实现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资源共享的普惠化、便捷化;
同时应重视心灵契合与推进两岸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关系,只有通过持续的双向心灵沟通才能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顺利推动社会融合。[24]58

解决两岸统一进程中的深层次因素,重塑台湾同胞的政治和文化认同体系,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是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要求,是统一的价值追求。解决两岸统一进程的深层次因素需要扭转台湾同胞的认同异化趋势,设计符合台湾地区实际情况、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方案:在内容上,应尽可能破除台湾当局人为制造的所谓台湾“四大族群”的叙事结构,重塑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5]5,可通过综合性叙事结构提供可靠的知识理论供给,引导台湾同胞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风俗习惯、仪式符号、制度体系等基础知识,从而产生自觉的归属感。[42]在途径上,除了构建叙事共同体外,还可通过推进普惠式合作来强化认同,通过带动台胞就业、提升台胞所得、供给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以及改善社会再分配等政策,引导台湾同胞产生自觉的认同感。[43]

党的二十大报告运用系统观念对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谋划,再次重申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念,对推进国家统一、反对“台独”分裂等问题部署了新的工作安排,是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运用系统观念解决时代问题的典范。坚持系统观念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科学方法,整体性地运用系统观念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是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更加深入的讨论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猜你喜欢台湾同胞二十大台独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斥“台独”狂人大江南北(2022年1期)2022-10-20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刘毕新东坡赤壁诗词(2022年1期)2022-02-25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世界知识(2019年3期)2019-02-25大陆领导人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台声(2016年4期)2016-09-16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环球时报(2014-06-17)2014-06-17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推荐访问:视域 谋划 新时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