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

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

时间:2023-12-31 11:45:02 来源:网友投稿

王 铁 王 勤 葛明月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易复发,分为急性期、亚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可出现丘疹、瘙痒、红斑、水疱渗出以及糜烂;
亚急性期渗出减轻,出现鳞屑及结痂;
慢性期主要症状为粗糙肥厚及苔藓样变[1]。女阴湿疹属于特殊部位的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外阴皮肤病,发病时伴有明显瘙痒且易反复发作,表现为皮肤损害,对称发生,瘙痒剧烈,大多数患者无法耐受而随意搔抓,分泌物及月经的刺激可使病程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2-3]。西替利嗪与西咪替丁是临床常用药物,西替利嗪是H1受体拮抗剂,长期服用会伤害身体。西咪替丁可缓解皮肤瘙痒,其含有的甲氰咪胍可增强免疫功能。基于此,本研究就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女阴湿疹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年龄25~39 岁,平均(31.96±1.68)岁;
病程3~20 个月,平均(14.32±1.52)个月;
瘙痒程度:轻度瘙痒15例;
中度瘙痒21 例,严重瘙痒3 例;
疾病类型:急性期湿疹9 例,慢性期湿疹30 例。对照组年龄24~38 岁,平均(31.24±1.56)岁;
病程4~22 个月,平均(13.69±1.28)个月;
瘙痒程度:轻度瘙痒14例,中度瘙痒20 例,严重瘙痒5 例;
疾病类型:急性期湿疹11 例,慢性期湿疹28 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瘙痒程度、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湿疹中西医诊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
2)经病理等检查确诊为女阴湿疹;
3)精神正常,可正常交流沟通。排除标准:1)伴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感染性疾病;
2)恶性肿瘤;
3)伴肝、肾、心、肺等严重疾病;
4)低钾血症、肌病及醛固酮症;
5)合并病毒感染;
6)细菌性、滴虫性及念珠菌性阴道炎;
7)妊娠期或哺乳期。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口服西替利嗪片(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738)治疗,10 mg/次,1 次/d,根据患者病情对症下药,如急性期患者予以冷湿敷3%浓度硼酸,之后涂抹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慢性期患者,单独涂抹曲安奈德乳膏即可,连续治疗2 周。

观察组予以口服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吉林金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316)治疗,西替利嗪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西替利嗪片,0.2 g/次,1 次/d,连续治疗2 周。治疗期间禁辛辣,患处禁止使用热水、肥皂水等刺激物。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估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EASI-治疗后EASI)/治疗前EASI×100%。显效:瘙痒、皮损面积、红肿情况基本消失,疗效指数为≥60%;
缓解:瘙痒、皮损面积、红肿情况有所改善,疗效指数为20%~59%;
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疗效。2)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变化。采用症状评分表,每项指标总分10 分,评分越高,症状体征越严重,0 分表示完全治愈。3)复发率。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乏力瞌睡、头晕、刺痛或灼热感、红斑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前,两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瘙痒程度 皮损面积 红肿情况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8.56±1.12 3.67±0.82 8.58±1.14 4.03±0.85 7.37±1.12 3.77±1.02观察组 39 8.23±1.03 1.25±0.34 8.64±1.16 1.36±0.39 7.42±1.03 1.66±0.25 t 值 1.354 17.025 0.230 17.830 0.205 12.547 P 值 0.180 0.001 0.818 0.001 0.838 0.001

2.3 复发率

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慢性期局限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其发生与环境、食物、寄生虫感染、内分泌失调及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女阴湿疹是由于外阴部位环境潮湿,卫生状况较差所致,病程具有缠绵难愈的特点,临床表现多为浸润肥厚,当有渗出时可为浮肿性红斑,可出现色素减退,因剧烈瘙痒会经常搔抓,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5-7]。临床常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易引起皮肤黏膜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副作用明显,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是治疗女阴湿疹关键所在。

西替利嗪可在服用后快速结合靶细胞膜上H1受体,防止靶细胞被激活,还可抑制活性肽P 物质在体内的活性,减缓炎症细胞活动,抑制皮肤变态反应[8-10]。西咪替丁属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可阻断免疫抑制中间环节,使T 细胞转化加快,具有免疫修复和抗氧化的效果,还能够增强免疫反应,有效减少因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肾脏损伤[11-13]。本研究针对女阴湿疹采用西替利嗪与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方案效果确切。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较对照组低,提示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可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在于,西替利嗪可降低组胺浓度,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西咪替丁能够可逆地阻抑H2受体和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还可阻抑变态反应,具有免疫调节和止痒的作用。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提示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分析原因在于,西替利嗪可提高药物体内代谢水平,安全性确切,同时能够明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及功效[14-15]。西咪替丁作用持久,对患者伤害小,不良反应轻。两者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有效降低复发率。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该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西替利嗪西咪替丁湿疹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10期)2022-05-29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21年1期)2021-07-22战胜湿疹是持久战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6期)2020-02-01烦人的湿疹何时休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战胜湿疹是持久战中国生殖健康(2018年6期)2018-11-06西咪替丁联用禁忌家庭医学(2016年3期)2016-04-05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4期)2016-01-15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可行性研究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18期)2015-08-06

推荐访问:湿疹 疗效 复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