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宋元陶瓷中龙纹装饰分析研究及应用

宋元陶瓷中龙纹装饰分析研究及应用

时间:2024-01-05 10:45:01 来源:网友投稿

关雅心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江门 529000

(一)龙纹的来源

龙,起源于我们民族的情感,许慎《说文解字》中:“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1]。可见龙一开始并非是一个具像的动物,而是由古人集各家动物之长组合成带有神话色彩的一种动物。龙形象追溯到仰韶文化早期的蚌壳龙塑,龙身由蚌壳组成,躯体昂首弓背,前后有足,四爪。

(二)龙纹的寓意

中华民族作为文明从未中断的民族,在文化传播上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并有着自己的图腾信仰,在远古时期就选择了龙作为图腾,经过五千年的发展,由抽象到具象,龙的形象一点点地完善,如今,龙纹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寓意。在古代,皇帝是龙在人间的代表,在服饰以及日常用具中都绘有龙纹,百姓则将龙作为祥瑞的神兽和降雨的神灵。过去的图像不是纯粹的艺术品,是用来进行祈祷和行施法术的,所以龙的出现,源自于中华民族人民的情感,是人们的图腾信仰,也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我国的陶瓷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纹样装饰,其中龙纹在陶瓷装饰的传统纹样中占主要地位,但龙本身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通过无数人的智慧及想象构想出来的物种,我们的祖先取各家动物之长,组合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瑞兽。

工艺美术反映着时代思想,而社会生产水平又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发展。宋代是我国古代瓷业的大发展时期,北宋建立后,社会开始稳定,经济得以发展。政治方面: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统治也比较稳固;
经济方面:宋初减少各种苛捐杂税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手工业得以发展,工艺美术水平得到提升,对陶器的需求增加,手工匠人的创新也大大地提高,使得陶瓷装饰纹样的种类更为繁多,有利于龙纹纹样的发展;
文化方面:诸子百家后,到了宋再次达到学术高峰。

到了宋代,此时龙纹已非常具体,政府第一次颁布禁令,不许民众随便使用龙的图案,天子的龙是二角五爪,即长有两只角与五根爪的龙,但民间禁用。《饮流斋说瓷》中介绍道:“自宋以来已有官窑民窑之分,设专官以监督其工,发内帑以支销其用,故所制物品日益精美,御窑画龙必作五爪,尤其显著之识别欤”[2]。龙在宋代开始成为了统治者的一个象征,所以出现了许多窑受官方命令烧制御用瓷,瓷器上加盖龙的烙印成为了御用瓷的标志。官窑和定窑等窑瓶、盘等器物上,都使用印、刻、雕等手法,装饰上形态各异的龙纹。

(一)官窑

官窑是宋代在京城汴京和临安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材料采用紫金土与瓷石配成,所以官窑的装饰风格主要以紫口铁足、冰裂为主。如台北鸿禧美术馆收藏的官窑龙纹洗,采用对称的构图方式用浅浮雕的手法在盘子中心雕刻龙纹,龙姿势的表现形式为团龙结构。

(二)定窑

定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创烧于唐代,在北宋和金时期达到高峰,终于元代,定窑的装饰大多以印花、刻划花的形式所体现并以此著名于世,北宋时一度烧制宫廷和官府用的精致瓷器。烧制品种以白釉瓷器为主,早期多为浮雕纹,中期以后是划花、刻花和印花,尤以白釉印花瓷最为著名。定窑的装饰题材有花鸟和动物,龙纹纹样在其中有一定的占比,大多以盘作为载体,再配以划、刻、印花等手法,供给宫廷专用。《中国陶瓷史》写道:“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盘心采用刻划花的形式画着一条首尾相接的龙,龙的四周印满云纹,营造出一种腾云驾雾之势。”[3]盘子口沿处无釉,呈褐色,系采用覆烧工艺所致,盘身胎色洁白,龙头位于盘子中央,龙身刻有鳞片,肘部有毛,四爪。

(三)磁州窑

虽然规定民间不准用龙,但依然能在民间瓷器上看到龙纹,表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其中,磁州窑为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名窑体系,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观台镇和彭城镇,《饮流斋说瓷》记载:“磁窑,出磁州,宋时所建,器有白釉、黑釉、白釉黑花不等。”磁州窑装饰纹样的绘制方法是将传统国画中的水墨画技法应用到瓷器上,创造出带有水墨画质感的陶瓷,特征就是白底黑花的。代表作有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在瓶身腹部用刻、划、雕花等手法描绘出一条龙,肩部和胫部也刻有线条进行装饰,装饰范围的选取随着人观看视角的变化而变化,瓶身剔花部分施以黑釉。整条龙欠身仰望,爪部刻画精细有力,躯干布满鳞片,突出龙的威武雄壮,此时的龙头大颈粗,龙头收缩入肩,龙须较长。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由蒙古民族统治,由于是游牧民族,自古就有经商习俗,当时忽必烈鼓励海外贸易,交通得以发展,陶瓷也开启外销之路。元代的龙纹特征较为突出,龙头小,龙身细,龙张口、露齿、吐舌,须发飘向后方,身上带有鳞片,龙尾呈细长状,爪有三、四、五爪,以四爪居多。这时景德镇成为国家的制瓷中心,生产的青釉、青花瓷、蓝釉、红釉及釉里红等大多采用龙纹进行装饰,大多出现在瓶、罐、壶、碗、盘等器物上。

(一)青釉

元时期龙泉青瓷烧制的地域与产量增多,但无法复刻南宋时期的青色。所以采用了模印、贴塑、镂雕等手法进行陶瓷综合装饰,以追求器物的图案美与完整性。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釉呈青黄色,盘器形较大,敞口,浅腹,施青釉,盘心绘有云龙纹,在较厚的釉层下模印的云龙纹清晰可见,龙弓背昂首,身体刻画出细密的鳞纹,四周模印着一些水波纹,外围刻划着一圈花纹。

(二)青花

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而宋院画体制最盛,元代时期文人画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当时在文人画的影响下,画家们开始追求笔意与水墨的完美结合,追求墨色的深浅变化。受此影响,陶瓷龙纹主要采用青花形式进行绘画。青花是釉下彩的一种,先在陶瓷素坯上描绘纹样,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烧成后画面呈现层次丰富的蓝色。

元代时龙纹与其他辅助纹饰的组合形式巧妙,此时的龙纹多与云头纹、海水和火焰纹、卷草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缠枝菊纹等搭配,造型则有罐、梅瓶、扁瓶等,梅瓶有八方和圆型之分。

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此瓶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瓷身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艳。瓶身修长,瓶口小,颈细短,龙位于瓶身中央,共绘四条,张口露齿,须发向后,四爪,采用双勾画法,爪为弯钩状,龙身没有描绘鳞片等装饰,通体留白,肩部绘有小部分斜格锦纹,锦纹下方云头纹占了大部分面积,内部绘有麒麟和牡丹图样,龙四周辅助纹为青花海水和火焰纹,寓意吉样如意,突出龙的矫健磅礴之势。

青花云龙纹梅瓶,梅瓶细颈,丰肩,整个瓶身装饰分为五层,分别绘有卷草纹、缠枝菊纹、云龙纹和仰莲瓣纹。龙张口、露齿、吐舌,二角三爪,爪为弯勾状,肘部有毛,躯体采用细笔描画的细密鳞纹,身侧出飘带。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内粗颈,直口,外施青白色釉,足底无釉。外壁饰青花纹样,龙纹头小,张口吐舌露齿,下腭有短须,身侧有彩带飘出,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罐身周围还绘有栀子花纹、卷草纹、牡丹纹、仰莲瓣纹,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

(三)蓝釉

蓝釉是高温釉下彩的一种,以钴土矿为着色剂,在素坯梅瓶、盘上绘制白龙和海马纹,器型多为梅瓶和盘。如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小口,细颈,肩部丰满,瓶身通体施蓝釉,龙施青白釉,龙身用刻、划的手法描绘出龙鳞及一些细节部位,龙昂首张口、吐舌,二角三爪,肘毛长且细,腿部呈一高一低状,凸显出其动势。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通体内外施蓝釉,盘心饰白龙,龙形象高度概括,龙细颈、张口、吐舌、三爪、尾部细、肘毛呈刺状,身有刻划的鳞纹,作昂首翻腾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设计行业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以代表着吉祥文化的龙纹作为设计纹样,通过商业图形体现出来。

龙纹的元素在图形中应用范围很广,在现代化产业游戏设计的人物造型形象上,龙纹的图形形式以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装饰形式出现。在当代手游中,如英雄人物裴擒虎周年限定皮肤中,以金黄色盘龙的形式作为人物的背景装饰。描绘的龙纹图形形象龙头大、颈粗,向尾部逐渐变细,龙须较短,龙张口、露尖牙、吐舌,身上带有鳞片,四爪。龙纹不仅作为背景装饰出现,还与人物服装融为一体,英雄人物赵云身上印刻着一系列龙鳞和祥云等吉祥图案,描绘出腾龙祥云的祥瑞寓意。东皇太一其特效以龙头代替球元素,龙头小,龙张口、露齿,二角,须发浑厚,龙身无细致描绘,以黑雾概括。古为今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对宋元陶瓷的龙纹装饰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于宋元两朝其社会背景与生活方式的转变,龙纹的装饰形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宋朝在龙纹纹样的描绘上更为饱满,其余地方留空,主要刻画龙纹样式。元朝较之宋朝时期的龙纹主要刻画其外轮廓以及周边的花草纹样,龙身多为留白,但构图更为丰富、密集,布局完整。

猜你喜欢龙身梅瓶龙纹梅瓶宝藏(2022年3期)2022-08-0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灌篮(2020年29期)2020-11-24钧瓷梅瓶爱你·健康读本(2019年7期)2019-11-22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饮酒、插梅,作陪古人浪漫生活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9年5期)2019-05-28龙 王宝藏(2019年1期)2019-03-20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清代古典家具龙纹饰绘的什么龙中国林业产业(2016年8期)2016-03-26共舞“龙身”支点(2014年7期)2014-08-07元代纺织品中龙纹的形象特征丝绸(2014年8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宋元 分析研究 龙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