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探索数据新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路径

探索数据新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路径

时间:2024-01-05 12:30:02 来源:网友投稿

◎何博洋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随着新闻学界与业界对数据新闻栏目的应用与拓展不断深化,数据新闻在各类主题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财经、科技、环境、体育等。现如今,自然灾害、事故安全、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诸多突发事件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资源。突发事件具有偶发性,包含大量的数据数值和地理位置等,对新闻的时效性和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大数据为新闻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使新闻颠覆了传统文字报道形式,具备宏观叙事、数字化呈现和预测分析等优势,使得数字新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被广泛运用[1]。

数据新闻的生产涵盖三个阶段。首先是数据采集阶段,即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深层采集。其次是信息过滤阶段,通过投入大量的精力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甄别过滤,去伪存真[2]。最后是新闻呈现阶段,即通过多媒体将数据新闻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完成新闻报道。大数据技术为数据新闻的信息来源和数据新闻的制作创造了契机。媒体在大数据信息时代迫切地需要改革转型,从而为数据新闻的兴起提供动力。视觉传播时代下受众的新闻抓取习惯改变与受众审美志趣,为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催化剂。多重的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数据新闻的稳步发展,成为新闻领域的今日新星。

大数据技术助力数据处理。大数据是指在大规模、大空间下,经过长时间积累的可供计量、定量分析的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3]。大数据具有极大的规模和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内容,并以交错的形式呈现,而且在时间层面可以追溯出在数据背后所呈现出的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新闻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大数据的海量信息系统能够为数据新闻拓宽采集渠道,既可以使用广泛公开的数据,又可以通过部分用户所形成的私有化数据。同时,智能大数据为数据新闻的生产创新技术赋能,使新闻数据化成为可能。

媒体转型压力推动新闻生产变革。在自媒体盛行的信息全球化时代,人人皆可媒,传统媒体的新闻主导力被不断削弱,处于弱势的局面,使得媒体需要大力改革转型[4]。在转型中数据新闻成为媒体变革新闻生产机制的一大进展。传播碎片化的时代中,涌现出的海量新闻良莠不齐、难以辨别,受众对新闻的信度逐渐降低。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新闻的客观公正性为新闻专业控制和开放参与搭建了桥梁,使传媒业界成为“意义的构建者”[5]。同时,广告收益在很大程度上被分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使传统媒体不断寻求转型契机,以缓解广告收益削减所带来的压力。纷纷创新媒介渠道,开发媒体平台,以争取以尽可能快的速率将优质新闻提供给受众。

(一)数据新闻的客观性避免报道过度煽情

数据新闻的核心内容就是数据,而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客观性。大量的原始数据运用可以确保受众对突发事件的确切了解,避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过度渲染导致受众的情感被绑架,媒体为吸引受众,往往聚焦突发事件受灾个体或者受伤害的个体,调动受众的怜悯情绪,导致受众被无条件带入到趋同化的悲悯情感中[6]。数据新闻的运用,使得理性、客观的新闻数据弥补了惊魂动魄现场血腥图片和一些过度采访情况的展现带给受众的焦虑情绪,用数据对事件的过程发展进行客观分析,从海量信息中采集相关数据取代传统的突发事件报道,仅针对个别事件的抽样采访调查,深度挖掘数据,客观理性地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确保突发事件的真实性,充分展现出当代新闻媒体坚守的“最小伤害”的报道理念和对死亡与牺牲的正视姿态。

(二)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易读性

数据新闻搭载网络技术,将单调乏味的数据信息用生动的视觉图像等多元模式展现给受众,让突发事件报道更具可读性,方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突发事件的信息。传统的突发事件报道主要以文字和描绘现场突发状况为主,利用大量枯燥的专业名词和个别数据进行描述和罗列,受众在接收时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与时间进行分析和信息的抓取。在信息时代,数据新闻以信息图表动态展现、视频片段精准推送、手机端以及众多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均使得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图像的感知和多元化的立体式表达,快速精准地获取基本的文本和数据信息[7]。同时,数据新闻通过运用大量的具有隐喻意义的图文标识,将数据的隐秘的规律和信息对受众公开展现。例如,消防员手握灭火器代表火灾的扑救信息;
两只手紧握代表社会救援、众志成城;
红色代表受伤而黑色具有死亡的寓意。这些视觉信息对受众的刺激可以在快速传递新闻报道主基调的同时,唤醒受众的阅读热情。合理的可视化呈现可以最大程度上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让突发事件报道更具易读性。

(三)数据新闻的宏观性提升突发事件报道的纵深度

传统突发事件多从个人的微观角度出发,着重跟踪事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而缺乏宏观性的全知全能叙事角度,内容上缺乏纵深度。数据新闻则擅长从全局切入,通过在复杂的数据中海量计算信息上升至从整体把握事件的丰富逻辑性,找出背后的因果关系和事件起因等,通过时间轴对事件的发展进行着重观察;
运用气泡图、流程图等突破事件表层进而深度剖析突发事件的因果关系;
运用大数据计算、各类折线图等反映出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关系。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和影响力,而且其背后的震动波将会波及社会的诸多方面,数据新闻此时可以起到避震器的功效,运用算法程序对事件的发展进行预测,肩负起制定处理预案的职责,利用强大的媒体号召能力指引受众加强防范,从而降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伤害。

(四)数据新闻的交互性提升受众的参与度

信息互联时代受众的自我意识和表达欲望逐渐增强,数据新闻注重受众的参与度。突发事件报道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等路径,以多元化的方式向受众展现数据新闻,受众在阅读理解数据新闻后,可以通过网络上传数据等方式进行意见反馈,受众在无形中不断深入突发事件报道中,以沉浸的状态去思考事件,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数据新闻通过用户心理进行个性化设置,受众可以根据自我需求自主选择新闻去点击阅读,而媒体为了增强用户黏性,需要不断对新闻内容进行创新和个性化定制,吸引用户对数据新闻进行积极参与互动,从而实现其表达欲望。

媒体动用多方资源获得一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处理发现数据背后的新闻价值,而数据采集成为数据新闻的重要一环,是对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保障。相关数据显示,在长期的数据新闻实操锻炼中,数据新闻制作团队将70%的精力投入于前期的资料采集和筛选数据环节[8]。广泛且权威的数据来源成为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重要砝码,这也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将数据新闻称为“资料新闻”的原因。

(一)数据来源的渠道

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来源大至包含以下几类。一是政府以及政府组织,例如国家生态环保部门、国家应急管理部、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等,也包含国外的政府机构。二是企业单位,例如企查查、天眼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也包括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例如个推大数据、艾瑞咨询等。三是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例如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科研机构,也包含相关学者的学术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内容。四是其他媒体及出版物,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外的纽约时报等。五是媒体自采,主要指媒体以自主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所抓取的独家数据资料。六是社会组织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机构,例如国际反奴役组织、绿色和平、红十字会等公益性质的行业协会[9]。

(二)数据来源的分布特征

数据采集来源决定着数据新闻的报道的质量水平。相关研究表明,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主要以政府权威数据为核心,主要指可公开获得的政府数据。以2017—2020年的300 篇突发事件数据新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数据来源呈现多元化的形式,但是政府及政府组织的数据来源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共有174 篇报道采用此类数据,占比33%;
77 篇报道来自于企业,占比15%;
124 篇报道来自其他媒体及出版物,占比24%;
18 篇来自于科研机构及院校,占比15%(如上页图1所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其他媒体和出版物、科研机构及院校对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信息来源起到了补充作用。

图1 突发事件数据新闻数据资源分析

(一)数据缺乏原创性与丰富性,数据来源描述模糊

数据新闻媒体在数据挖掘方面通常以自身的惯有属性为主,例如对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因素的报道,而忽视数据背后的深层联系,切断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导致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报道停留于突发事件进展的浅层。相较于国外突发事件数据新闻在数据使用方面,我国多数数据新闻报道对数据来源包含的网址链接、学术论文名称等描述模糊,使得受众二次查看数据来源时很难追溯。

(二)可视化形式浅层化,缺乏用户交互

数据新闻通过多样化的图表展现形式把复杂的数据关系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是一种新型的叙事手段,让新闻独具可读性。相关研究发现,现如今很多突发事件新闻均主要采用静态图表形式,而且在色彩设计上主要集中于红蓝黑的色彩基调,大篇幅的描述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在交互性上严重匮乏,难以发挥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安抚作用。

(三)数据反应缺乏时效性,影响传播效果

突发事件数据新闻报道尤为关键,媒体为争得先发制人的主动权,均力求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报道。大数据时代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很多突发事件的舆情会迅速传播,数据新闻需要对多资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可视化呈现需要时间,所以新闻报道时效性很难保证。相关研究发现,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媒体的数据反应时间均在一周左右,新闻制作的周期过长导致报道的阅读量偏低,影响传播效果[10]。

大数据时代,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大量的数据信息将受众包围,让受众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因此,数据新闻媒体要承担起传播正确信息、稳定社会舆情、积极引导突发事件正向发展的责任。首先,要对数据新闻的内容加以优化,深挖数据的深度价值,一方面致力于提升报道主题的选题深度,聚焦事件的责任追究等,极大程度地避免因梳理突发事件背后的人事物时出现人为利益收买等情形,另一方面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经济价值也要引起重视,让数据的客观性为新闻质量背书,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促使用户愿意为数据的运用而买单。其次,数据新闻应不断进行形式创新,关注用户的交互。数据新闻较比于传统文字描述型报道,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采用合理的视觉呈现策略,通过色彩、图标、标识等多样的可视化形态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为了使数据新闻能够“活”起来,突发事件数据新闻应以内容为中心,一切的展现形式需围绕内容主题,在视频动画中融入语音元素,将现场场景尽量还原,增强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阅读性。同时,在报道中积极引入互动环境,最大程度地增强用户的交互性,打造沉浸式体验,根据用户心理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最后,数据新闻媒体应注重人才培养,搭建团队。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聘请计算机编程师、视觉设计师等专业人才,搭建专注数据的复合媒体团队。推荐媒体工作人员去优秀媒体体验学习,锻炼数据记者的数据意识和可视化制图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新闻的传播时效。

随着我国对数据新闻的深入探索,新闻界对数据新闻的应用已拓宽到财经、民生、体育、环境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G 网络的应用为数据新闻的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并运用可视化呈现和数据分析软件等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进行提前预测。突发事件数据新闻已成为当今媒体报道的重要途经,数据新闻因其独具的客观性和可视化呈现模式,使新闻报道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因此,数据新闻可视化这一新型新闻报道方式应用于突发事件报道领域,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的新闻媒体应倾听时代心声、顺应潮流,对数据新闻不断创新,让数据新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焕发出持续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突发事件受众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用心感动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10期)2016-06-05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突发事件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推荐访问:突发事件 路径 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