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五篇】

关于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五篇】

时间:2022-05-24 13:55:03 来源:网友投稿

研讨,读音yán tǎo,汉语词语,意思是研究探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5篇

【篇一】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

“一把手末位发言制”为核心的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制度

根据《广东省公安机关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要求,按照本院实际情况,经院务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从反腐倡廉教育、领导干部监督、规范权力运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监督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建立本院“一把手末位发言制”为核心的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制度,具体如下:

一是制定了会前沟通和征询:即“一把手”于会前将拟上会研究问题、事项与班子其他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沟通、征求意见,确保与会人员会前清楚会议议题。然后拿出议题上会讨论。

二是制定议题:对确定纳入会议研究范围的问题、事项,由承办科室拿出会议议题并进行说明,“一把手”对会议议题要详尽了解。

三是议题表述:分管领导在会议研究时首先发表意见。对议题的内容、利弊、可能产生的结果等情况进行说明,如有需要应附该议题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应急预案。

四是讨论与分析: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就议题进行陈述发言。应本着实事求是、从全局考虑的态度坦陈己见,充分讨论和分析议题的可行性、执行后的利与弊。

五是议案形成:结合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一把手”从全局的高度和推动工作的角度进行表态发言,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策。

六是形成会议纪要:会议形成决议后,会议记录者根据研究及决定结果编写会议纪要,会议纪要须经与会领导审阅,“一把手”签发。

七是督办落实:会议纪要签发后,相关科室负责会议纪要的落实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会议纪要进行督办落实。从而规范了会议程序,任何人不可随意,提出议题或者更改议题,客观保证了会议议题的严肃性,最终会议程序达到规范性。

【篇二】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

党政一把手的关系

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主要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工作中构成的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研究两者在合作共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它。鉴于不同层级的党政班子在职能、任务和活动方式、领导方式事实上存在的不同,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构成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为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这里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市、县级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

问题的提出

地方领导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始终是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解决好党政一把手工作中构成的关系,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群体整体效能的关键。我们认为,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党委、政府两个班子关系问题的集中体现;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形成的矛盾关系更多的是党委、政府两个班子工作矛盾的反映。

应该看到,目前党政一把手之间有矛盾是普遍的,团结问题是班子建设中的常见病,而问题在于,靠自身机制解决得好的是少数。当然,从整体上讲,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上级党委加强对不团结班子的组织措施和社会舆论的强大外力作用下,不少党政“一把手”理性克制,求同存异,忠于职守,推进了工作。但是,问题在于它是客观存在的。目前的主要表现形态:一是在党委和政府的关系上,突出的问题是党委总揽全局作用发挥不够好,未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二是在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上,突出的问题是各自摆不正自身的位置,角色“反串”带来工作上的碰撞。三是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突出的问题是主要领导不协调、不团结,矛盾带来力量“内耗”,已程度不同地影响工作;同时,在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上,还有另一种形态上的关系,一些人为了求得形式上的“团结”,互相迁就,放弃原则,不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求得相互之间的“一团和气”,使党内生活庸俗化。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对党的组织肌体的损害,对领导成员间的创伤,对工作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

问题是公认的。但是当我们对问题进行细密的分析时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现实中不少党政一把手一开始都想搞好团结,但结果却是很多没能搞好团结;就个体来讲都是好同志,但工作中仍然会出现不团结、闹矛盾的状况;各级党委多年来一直将党政一把手的团结问题作为班子建设的重点在抓,但这个问题事实上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甚至一些班子不团结出现了“前仆后继”的状况。为什么?

基于上述这样一些状况,因此,我们在剖析党政一把手关系问题的原因时,一个基本的看法,那就是应该排除干部思想素质方面的因素,着重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去分析,即假定党政一把手都是好同志,他们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原因的分析

1.在体制方面,体制不顺畅

现行的“党政一把手”领导体制,突出了经济建设这个重心,突出了政府工作自成系统的运转,在执政的价值思想上强调的是党政分开,有利于国际惯例的接轨和国家政府间的交往。从一个比较高的层面来说,有利于政党集中精力研究大事,抓好自身建设,意义应充分肯定。

但是,这种“党政一把手”即事实上的两个一把手领导体制在基层市、县级这种层面,运转却十分吃力。这是因为,第一,在一个微观层面上的党委、政府,其工作职能和任务不能也无法分开,两方面的权力运行方向和方式围绕同一个重心发生作用,两个领导系统围绕同一工作实施领导,就必然会出现碰撞。第二,在现行体制下,党委的职能部门主要是抓党的建设工作,强调党委的职责应“总揽全局”,书记在若干重大方面是“第一责任人”,但由于工作系统的职能不能覆盖全局,“总揽全局”的权力运行系统和行政行为不具备,书记是有职但“缺权”,这就迫使党委特别是“一把手”,根据个人的理解去主动地、强迫性的总揽大的问题,包括定夺一些涉及改革、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这就常常出现所谓书记“侵权”、“揽权”的现象,党政一把手发生矛盾是必然的。第三,党政一把手这一体制的要害还在于,它自身缺乏自动调节矛盾的机制。在体制的磨合中,工作中的不同意见掺和着个人长期淤积,最终会形成大的矛盾。党政一把手在这种体制下产生的矛盾,靠自身得到真正解决的微乎其微,绝大多数都是靠上级党委的作用才能得到解决。

2.在职能方面,职能不清晰

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职能在要求上是明确的,但是在领导工作的实际中并不明确,在工作的操作层面上并不规范。这主要有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能互相覆盖、相互交叉。除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外,其它所有的建设、发展工作,党委和政府都有职责去抓。二是由于党委、政府职能上互相交叉,党政一把手大的工作职责不清,力量叠加。三是比较多的看法是,党委“一把手”在职责上有“无限”的责任,但从执政的行为角度上缺乏相应的权力。如他应对一个地区建设发展的各方面(工业、农业、商业、国企改革、社会稳定、安全工作、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再就业,包括计划生育、教育、文化)都负责,但他却缺乏推动工作的法定手段。

由于职能不清,体制不顺,相当部分的党政一把手在工作的切入和推动上难以准确定位;在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参照系数下,只能随着感觉走,这样必然经意、不经意地要与政府工作、与政府首长主持政府工作发生冲撞。

3.在制度方面,制度不严密

应该说,为了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各地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制定了若干制度,也有对领导者权力进行制约的规定。但是,总的来讲,制度建设既不完善,又不严密,对领导成员权力行为和政治生活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太小而且弹性太大,在党政领导工作交叉处、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缺乏严格的规范;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在民主集中制建设中的行为规范和制度要求几乎是空白。因此,一些党政一把手在合作共事中产生矛盾,不协调、不合作,直至走向力量“内耗”、影响工作而不能自拔,制度建设缺乏制约功能和纠错功能,不能不算是一个重要原因。

4.在教育方面,要求有缺陷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特别是在解决党政一把手的团结问题上花了很多功夫,如这些年开展的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党性党风教育及“三讲”教育等,有成效,但并没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本身来讲,对党政一把手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等自身化解矛盾的能力素质方面,缺乏教育和教育缺乏针对性,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缺陷。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有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中,我们不少党政一把手能主动地适应和把握这种条件,以领导者的境界,自身的能力及领导艺术去克服和解决目前这种“制度性缺陷”,使班子团结、协调,使大家心情舒畅,使工作顺利推进。(当然,党政一把手在抓工作时,对人际关系协调投放了大量精力,这都是在体制的设计和建设上须考虑到的)。但是,也应看到和承认,我们更多的党政一把手由于个人能力、境界胸怀和领导水平方面的原因,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解决这种“制度性缺陷”,在与体制的磨合上,久久不能适应和成功。

 这里需要提出一个观点:这就是一个科学的制度应该是封闭的,是排除人的作用因素的。这也许是一个有悖常论的观点,但它恰恰是制度的根本性、关键性意义所在。因为,我们如果强调靠素质高的干部、靠个人的作用去落实制度,使制度发挥出良好的效应;但我们也得接受一些素质不高的干部通过制度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甚至带来灾难性的结果,这恰恰不是我们研究制度建设所希望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着力点,应更多的放在进一步研究制度、体制的完备和科学上,而不宜花大精力去强调干部加强团结的素质。

5.在管理方面,管理不科学

 这里的管理,主要指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评价。对党政一把手的评价,在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欠完善、欠科学,对党委、政府包括党政一把手容易带来不健康的行为导向。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上级党委对下一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过多的看重形式上的“团结”,只要看到班子的党政一把手“团结”,就认为班子建设是好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是好的;反之,结论就相反。第二,研究和处理班子的矛盾和党政一把手不团结的问题上,是非不辩,功过不分,赏罚不当。这种处理机制,迫使不少党政一把手为了维系形式上的“团结”,放弃一些原则,甚至损害一些公共利益,去求得“哥俩好”。第三,上级党委对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的要求,在义务和权利、职责和手段上缺乏统一。特别是对党委“一把手”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远远超过目前赋予给予书记的职权(如很多工作书记都是第一责任人,但他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执行手段,只能打破现行的一些运行体制去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少同志谈到,党政一把手“角色反串”的现象,更多的是由上面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造成的。

  初步的对策

 我们认为,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建设上,研究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更多的其实是研究解决党委、政府的工作关系问题。我们研究的方向和落脚点应牢牢把握这样两个重要的原则问题,一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二是“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这是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民主集中制建设方面提出的重要思想。

我们总的认为:目前应立足于现行的党政一把手领导体制来研究,重点是应通过体制的完善,职能的明确,制度的作用,着重在建立、完善、细化、硬化党委和政府的关系、党政一把手的行为规范上下功夫。

对策之一:在领导体制完善上,关键是要避免一个地方两个中心去管,一件事情两个一把手去抓的状况。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在执政的观念和行为上,进一步规范、明确党委是领导核心,党委要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事实上,明确了这种领导体制的大专院校、农村基层,党政关系就很顺,反之如国有企业就不顺)。在具体思路上,可改变现行的党政一把手的提法,像大专院校和农村基层一样,更明确地强调党委书记是一把手的提法;实行党委副书记分别兼任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界定最高层面的领导关系等。

对策之二:在领导职能建设上,关键是硬化和细化党委在地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和重大问题上的决定作用。目前特别需要解决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一是明确规范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问题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式;二是明确规范党委书记、市(县)长各自具体的工作职责、任务和权力范围;三是明确规范党委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成员与政府负责经济工作领导成员的职能关系、活动方式和工作手段。这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为影响的重要问题。

对策之三:在具体制度建设上,关键是对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矛盾关系的关键环节建立规则,形成规范。应着重对党委和政府,对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摩擦、带来冲撞、激化矛盾的关键环节建立规则,形成规范,使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运行和方式有严格的制度监督和保障。如干部问题、财政开支、重大问题的决断(人权、财权、事权)这三大方面建立、完善细的规范;党政一把手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沟通应成为一项制度;政府提交给常委讨论的重大问题应有界定,报送程序要明确;应建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监督机制和违反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纠错机制等。

对策之四:在思想作风建设上,关键是强化党政一把手的合作意识和化解矛盾的领导艺术。应对党政一把手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如强调书记的民主意识,强调政府首长的配合意识;要求书记注意破除家长式作风,要求政府首长注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求书记在干部问题上多通气,要求政府首长经济工作上多汇报;要求书记对政府工作主动支持,要求政府首长对常委会意见自觉维护等。这些要求应该对党政一把手都强调,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但对书记、市(县)长突出更应注意的地方,有利于思想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过去我在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从教育本身来讲,要求太多、太高、太空,没有针对性,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教训)。

对策之五:在干部管理机制上,关键是调整和完善对班子自身建设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不同的考核标准和管理思想,对干部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走向。在干部管理考核机制上,必须调整和完善对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考核标准和衡量指标;必须调整和完善对党政一把手“团结”问题上的价值取向和奖惩办法;必须调整和完善对党政一把手权利和义务、职责和手段的统一。

不同的考核标准和管理思想,对干部会直接产生不同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走向。在一个班子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上,评价书记和行政首长到底要考虑和评价哪些主要的东西,我们确实应回过头来再反思和总结一下。

  深层的思考

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其实是多年来长期困扰领导班子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是班子在坚持和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在班子的自身建设上有这样的问题长期困扰而又没能和无法从整体上、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条件还不具备,可暂不解决;另一个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做法可能有问题,必须调整。显然,对解决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前者的结论是否定的,关键是后者,即解决问题的思路。

过去解决党政一把手的不协调、不团结问题,除了组织调整措施以外,在班子内更多的是在强调思想教育、提高成员素质、加强党性锻炼等方面做文章。应该说,有效果,但作用不大。我们认为,应改变过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定势和惯性做法,研究一下从体制方面做点创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各地已有的一些探索来看,我们认为,可实行“党委书记出任政府行政首长”领导体制。具体做法是:党委书记出任政府行政首长,在党和政府班子各明确一名主持常务工作的副职;同时,党委常委班子中再增加两个以上政府领导成员(达到13-15人),使常委班子能大大增加经济工作决策的参数。我们认为,从可行性分析上看是可行的。一是从政党制度看:我国政党制度决定,党委不直接抓经济和行政事务管理,但区别在西方政党制度的特点,在于共产党必须执政。因此,党一方面通过路线、方针、政策实施对国家的领导;另一方面,派任党员出任政府领导——这是“书记出任政府首长”的制度前提。二是从当前发展看: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尤其对市(县)级领导班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尤为重要。地方基层党委不能不抓经济工作,政府也不能不抓经济工作——这是“书记出任政府首长”现实需要。三是从实践探索来看:目前实行的党委书记兼任政府首长,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这是“书记出任政府首长”的作法借鉴。

这样一个不完全属于理论探讨已具备实践基础的领导体制,从效果来看,它既有利于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统一、有力的领导,更主要的是它能较好的解决党委、政府两个班子,党委和政府两名主要负责同志之间的团结合作。这不是体制的回归,它是体制在一个更高层面的确立。党委政府仍然按照自己的职责、自己的权力运行方式运行,但由于最高组织和决策者是一个中心而非两个中心,那么职责清楚而不会交叉,分工明确而不会碰撞,常委班子中党成员交叉面增大,注重经济工作的成员增多,可避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权力过多地集中在少数人,特别是书记手上。同时,这种体制在目前情况下,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当然,实现这一领导体制,必须同时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上,要明确市(县)两级党政不能也无法分开,从权力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一致的;二是在监督上,对书记权力运行要建立严格、科学的监督机制,如常委会讨论重大问题可实行票决制;三是在处理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上,要重新研究解决人大如何对政府实行科学的、规范的工作监督问题。至于这三方面如何解决,那是另一范畴研究的问题了。

如何当好“一把手”

  □中共北辰区委副书记蒋颖

“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所以,如何当好“一把手”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笔者认为,“一把手”不仅仅是方向上把关、决策时拍板,要做一个称职的“一把手”,还要发挥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用人上的选贤作用

毛泽东同志把领导干部的职责精辟地概括为“出主意、用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好“一把手”,关键在用人。用好一个人等于树立了一面旗帜,可以激励更多的干部奋发进取;用错一个人则会挫伤许多干部的积极性和事业心。这就要求“一把手”一要有识才之眼,做善相马的伯乐,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积极主动荐才、大胆用才。有德无才的会误事,有才无德的会坏事,德才兼备的才会成事。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二要有用才之胆,敢于用才,唯才是举。“人无完人”,我们选用干部,强调德才兼备,并非德才完备。对一些政治素质好、勇于开拓、确有本领而又存在这样那样缺点的干部,“一把手”要坚持看主流、看大节,防止以瑕掩瑜,尽力做到用其才,抑其短。三要有容才之量。“一把手”应具备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的气度,要能容人之短,不以一时一事论英雄,不以小恶掩大德。还要能容人之长,不去想所谓的“功高欺主”,怕日后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而不用甚至压制人才。四要有护才之能。领导者不仅要识才用才容才,更要爱才惜才护才,在政治上关心,搞好跟踪教育和培养提高,特别是对于那些新提拔的年轻干部,更要及时跟踪,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其后顾之忧;对一时不慎工作出现失误的人才,要积极、及时地与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找症结、卸包袱。

  团结上的凝聚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一把手”在维护领导班子团结中处于关键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班子成员所不能替代的。事实也证明,很多班子不团结就是因为“一把手”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因此,“一把手”要努力承担起团结大家的重任,带头树立四种风气:一是想全局、比贡献,不想个人名、权、位;二是胸襟开阔,不记个人恩怨,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同志倡导过的“两个抛弃”(抛弃一切恩怨,抛弃一切成见)、“两个宽阔”(眼界非常宽阔,胸襟非常宽阔),值得我们深思;三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谅解,容人之短,取人之长。“求大同、存小异”,小问题不争你错我对,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四是以诚相见,严于律己,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意见摆在桌面上,不在背后搞小动作。

  工作上的总揽全局、抓大事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一把手”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总揽一切,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并通过抓大事、抓根本、抓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这就要求“一把手”一要能在事务堆中识大事,要在庞杂的事物面前认真分析哪些是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哪些是影响本地区、本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哪些是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数”。二要能排除干扰抓大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排除各种干扰,把主要精力用在揽全局、抓大事上。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少参与,不必要的应酬不参加,排除干扰,求真务实。三要能调动力量干大事。调动集体力量干大事,既是“一把手”组织协调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完成好重大工作的根本保证。而要真正干好大事,“一把手”就不能唱“独角戏”,跳“单人舞”,必须注意提高“领班”的艺术技巧,调动班子成员乃至全体干部群众的力量。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

  作风上的表率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是全体干部群众的表率,一定要带好头,做合格的“领跑人”。一是要带头刻苦学习。新时期的领导都要有“三头六臂”,要有政治上的清醒头脑,决策上的精明头脑,学识上的智慧头脑,在工作上也要有几手硬功夫。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我们必须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寻求进步,“内存”不够,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很难适应领导岗位的需要。二是要带头勤政为民。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真正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拥护你。所以,“一把手”一定要有务实精神,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经济建设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总之,只要我们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千方百计让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带头开拓创新。在创新上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摆脱“言必有据,行必据典”的教条主义,摒弃保守封闭、故步自封的思维方式,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情绪,闯出自己的天地,干出自己的特色。四是要带头廉洁自律。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的一个先决条件,己不正何以正人?因此,“一把手”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认识到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我们必须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间,真正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熟练运用各项领导艺术,尽职尽责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做一名合格的“一把手”。

【篇三】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

重庆和北京的党代会即将召开,在已完成换届的29个省(区、市)中,共产生新一轮省级党委常委377名。

377位常委,成为领导和推动各省(区、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最终汇聚成中国发展的新速度。

377位常委,他们上学时学的什么专业?他们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他们中有多少是重庆人……本报逐一进行了梳理、分析。

这些新当选的常委,上学时第一学历主要都选的什么专业?总体分析来看,这些常委中上学时选择文科的明显多于理科,文理科比大致为7:5。

49个常委学习中文

我们一般都认为学文科就业面窄,不好找工作。但从我们目前查证到的资料来看,已完成换届的各省(区、市)常委第一学历中,文科有147人,理工科为103人。

据查到的资料来看,广东省常委中,文科为第一学历的人数最多,有8人;其次是广西13个常委里有7人学中文;内蒙古也有7人。

其中,文科里选择最多的专业是文史哲和经济学。选中文的有49人,其中47人学习的是汉语言文学,其中有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甘肃省副省长咸辉,河南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邓凯,青海省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

听众:28822人

+收听已收听

等等。

经济学有29人,其中绝大多数学习的是政治经济学,如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尹德明、福建省副省长陈桦、安徽省省长李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杨新力等。

除此之外还有历史学的16人,哲学的14人,政治学的12人,法学的9人。

理工科专业分布丰富而且均匀

理工科的专业分布丰富而且均匀,常委选择相对较多的专业分别是:机械专业17人,地矿专业12人,交通运输专业6人,统计学专业6人,物理学专业5人,兽医畜牧专业4人,化工与制药专业4人,仪器仪表专业4人。

机械专业学习的人数最多,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江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尚勇,福州市委书记杨岳等。

陕西省、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理科常委最多,都有6人,如,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学的是材料系金属物理专业、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学的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专业、副省长江泽林学的是农业机械专业、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学的是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学的是金属材料热处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学的是应用物理专业。

读师范类院校的有51位常委

各省(区、市)新一届常委中,第一学历的院校也有很明显的特点:师范类院校占的比例最大,有51人。

其中,海南省委常委中有5人的第一学历都是师范类院校,分别为: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蒋定之、省委副书记李宪生、省委宣传部部长许俊、副省长谭力。

此外,上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山东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常委中,第一学历选择师范类院校的都分别有3人。

在海南省的5位第一学历选择师范院校的常委中,只有许俊和谭力毕业后有过学校经历。许俊曾在海南黎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师,团委副书记、书记,学生科科长,宣传部部长。而谭力也有过在四川宜宾地区教育局工作,后到四川省委第二党校行政管理学教研室工作的经历。

只有天津、江西、山西的常委中第一学历没有选择师范院校的。

在新产生的377个常委中,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起步完成人生飞跃的?通过盘点他们的公开履历,我们发现,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大多也非常普通,教师、家具厂工人、编辑、供销社营业员……

超半数常委从基层做起

在已完成换届的29个省区市中,共产生常委377个。除去10个没有查证到其第一份工作履历外,其余367个常委中,第一份工作从基层做起的有189个,超过总数的一半。

王俊莲,女,43年前,她从辽宁省西丰县的一家供销社营业员做起,现在任辽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赵克志,现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山东莱西县的一名民办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各省区市党委一把手中,从基层做起的也达到了16个,同样超过总数的一半。

12人直接进中央部委工作

而第一份工作从省会以上城市起步的常委达178个,略微少于基层,约占总数的48.8%。

其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央部委机构的有12个,分别是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开朗,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肇雄;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尹德明等。他们所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分别是在国家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煤炭部干部司技术干部管理处;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处等。

政府机构最受“欢迎”

从常委第一份工作的特点来看,进入政府机构的占比最多,有106人进入政府机构,约占29%。其中,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1974年9月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和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工作,后历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国务院副秘书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

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金第一份工作是在云南省楚雄州计经委工作,天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长喜第一份工作进入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政工组工作。

75人曾下乡当知青锻炼

除了政府机构外,知青的占比(约占20%)排在次席,达到75个。当年的下乡知青,有5个成为省委书记,分别是辽宁的王珉、湖南的周强、河南的卢展工、广西的郭声琨、湖北的李鸿忠。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省区市都有常委曾经下乡当过知青,最多的甘肃13个常委中有6人曾是知青,广西也有5个常委曾当过知青。

8人选择进钢铁公司工作

此外,选择工厂或企业作为第一工作的人数为70个,约占19%。

其中,8人第一份工作选择了钢铁公司。分别是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辽宁省本溪钢铁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马飚(广西柳州钢铁厂),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武汉钢铁公司冷轧厂),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史济春(安阳钢铁公司),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虞海燕(新疆钢铁公司),福建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昌平(湖南省湘潭钢铁厂),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副主席秦宜智(攀钢动力厂),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杭钢技术开发处)。

50人当教师 49人进部队

另外,选择当老师的人数为50人。

进入部队的人数为49人,其中有26人后来成为军区政委或司令员。

在第一份工作当老师的人群中,选择留校的有20人,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秀领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校执教。

而山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兆前从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从山东工业大学副校长一职上转任山东省经贸委副主任,从此踏上仕途。

第一份工作选择进部队的49人中,其中还包括7位省区党委书记,分别是山东的姜异康、江苏的罗志军、青海的强卫、海南的罗保铭、新疆的张春贤、西藏的陈全国、浙江的赵洪祝。

1968年出生,44岁,福州市委书记杨岳,是目前省级班子中最年轻的常委。

这轮全国党委换届,60后干部开始大量进入各省区市常委班子,与50后并肩成为领导各地的中坚力量,领导班子呈进一步年轻化趋势。

贵州60后常委人数首超50后

在已经完成换届的29个省区市中,除了辽宁省军区政委张林外,其他有资料可查的376个常委中,年龄结构变化也很明显。

其中,40后常委有6人,占1.6%;50后常委有259人,占68.9%;60后常委有111人,占29.5%。

每个省平均有接近3个60后常委的占比,使各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贵州的13个常委,60后常委就占7个,首次超过50后常委的人数。其中,遵义、毕节、铜仁3个贵州的重点城市,其市委书记均进入省委常委班子,也均是年富力强的60后干部。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常委中,50后与60后常委各占一半。安徽、西藏、黑龙江、新疆等,也已经有接近一半是60后常委。

从年龄结构来看,40后常委已经很少,50后、60后常委是各地中坚,尤其是60后开始纷纷走上前台,在各地或各部门中担当要职。

常委平均年龄54.84岁

376个常委,平均年龄为54.84岁。60岁及以上的常委,共有30个,仅占7.98%。

在29个省区市中,有13个省区市的常委平均年龄均低于54.84岁的平均年龄,其中新疆15个常委的平均年龄只有53.13岁,班子最年轻。

而49岁的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不仅是目前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他带领的班子平均年龄也只有53.58岁,仅比新疆的平均年龄稍高一点,其常委成员中的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庄严、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吉林延边州委书记张安顺等3人,均还不到50岁。

最年轻常委44岁

辽宁人杨岳,生于1968年7月,年仅44岁已是福州市委书记,也是省级党委中目前最年轻的常委。

从其履历来看,杨岳也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18岁考入清华大学,学的是精密仪器与机械学。毕业后继续在清华大学读研,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清华期间,他就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校政治辅导员、全国学联主席等职务,毕业后留校工作。

2000年,32岁的他就调北京市通州区任区委副书记,1年后调团中央工作,后从团中央调往福建,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等职。

此外,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庄严、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兼区党委政法委书记邓小刚都是45岁。在376个常委中,年龄还不到50岁的有38个,占10.1%,还有生于1962年,今年刚好50岁的常委也有28个。这样总体计算,年龄在50岁及其以下的常委就有66个,占比达到17.55%。

中国历来提倡“学而优则仕”,但凡踏上仕途必先苦读。在南京的江南贡院里,有一个清代各省夺魁榜,吸引着大江南北的游客。上面统计了清代各省夺得状元、榜眼、探花的人数排名,其中江苏、浙江、安徽(这三个省在旧时通常被称为江南)位列前三,江苏产生过49个状元,浙江产生过20个状元,安徽产生了9个,江南的状元数量占了全国一半,而位居第四的是山东,产生了6个状元。

在目前已开完党代会的29个省(区、市),产生的377名常委中,哪个省的人又最多呢?

山东籍常委遍布21个省区市

从简历中的籍贯来看,山东籍的常委就有52人,占常委总人数的13.8%名列全国首位。这52人主要分布在21个省,只有内蒙古自治区、天津、新疆、安徽、四川、上海、浙江、海南8个省市区没有山东籍常委。山东人在外地任常委的,黑龙江省的山东籍常委最多,有5人,其次是河北省4人,辽宁、江苏、湖北都是3人。

排在第二的是河北人,河北籍的常委有28人,分布在14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天津、新疆、江西、福建、河南、江苏、安徽、四川、山东、上海、河北、贵州、黑龙江。其中除了河北省常委有5个本省籍之外,天津有4人,江苏有3人。

此外,江苏籍的25人,浙江籍的25人,河南籍的21人。

吉林省委组织部部长黄燕明、

山西省委副书记金道铭都是北京籍

上海籍的常委只有2人,且都在本地任职:上海纪委书记杨晓渡、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

北京籍的常委有3人,分别是:吉林省委组织部部长黄燕明、山西省委副书记金道铭、西藏自治区纪委书记金书波。

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籍4人;海南籍4人;西藏自治区籍4人。

山东13位常委9个都是本地人

大约2/3的常委籍贯不在本地,一共有247人(有两人籍贯根据目前的资料无法确定),而出自本省(市、自治区)的常委有127人。常委籍贯在本省人数最多的是山东,占到了9人,只有4人的籍贯在外省。籍贯在本省市的常委,人数最少的是天津,只有1人;上海、海南、黑龙江、甘肃,分别有2人。

籍贯在本省的常委人数和在外省市人数相当的省份是:陕西省常委12人,省内和省外各占6名。

4个县市都出了2个省级常委

在统计整理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同一个省中,还有的两个常委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老乡,比如辽宁纪委书记王俊莲和沈阳市委书记曾维的籍贯都是辽宁西丰;黑龙江省宣传部长张效廉和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马学义的籍贯都是山东梁山;河北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张越和河北省委秘书长景春华的籍贯都是山东广饶;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和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的籍贯都是山东荣成。

各省区市常委人数及籍贯所在地比例

省份 常委人数 籍贯在本省区市 籍贯在外省区市

内蒙古 12人 4人 8人

海南 12人 2人 10人

湖南 13人 6人 7人

贵州 13人 3人 10人

广西 13人 5人 8人

辽宁 13人 6人 7人

云南 13人 6人 7人

黑龙江 13人 2人 11人

西藏 15人 4人 11人

河北 13人 5人 8人

广东 13人 4人 9人

天津 13人 1人 12人

上海 12人 2人 10人

新疆 15人 5人 10人

江苏 13人 5人 8人

江西 13人 5人 8人

福建 13人 4人 9人

甘肃 13人 2人 11人

山东 13人 9人 4人

河南 13人 5人 8人

吉林 13人 4人 9人

安徽 13人 5人 8人

四川 12人 4人 8人

青海 14人 3人 11人

陕西 12人 6人 6人

山西 13人 7人 6人

宁夏 13人 3人 9人

(有一人无法查证籍贯)

浙江 13人 5人 8人

湖北 13人 6人 6人

(有一人无法查证籍贯)

377名常委中各省市区籍人数对比(单位:人)

内蒙古自治区 5

海南籍常委 4

湖南籍常委 17

贵州籍常委 6

广西籍常委 8

辽宁籍常委 18

云南籍常委 10

黑龙江籍常委 7

西藏自治区籍常委 4

河北籍常委 28

广东籍常委 7

天津籍常委 5

上海籍常委 2

新疆籍常委 5

江苏籍常委 25

江西籍常委 9

福建籍常委 11

甘肃籍常委 5

河南籍常委 21

吉林籍常委 9

安徽籍常委 16

四川籍常委12

青海籍常委 5

陕西籍常委 15

山西籍常委 14

宁夏回族自治区籍常委 4

浙江籍常委 25

湖北籍常委 20

重庆籍常委 3

北京籍常委 3

山东籍常委 52

省委常委换届中的纪委书记人选一直备受关注,事实上,近年来,省级纪委书记异地调任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统计发现,从去年底到现在换届,已完成换届的29个省区市中,目前“空降”省纪委书记已有16人。此次换届期间,各省级纪委书记由异地“空降”已渐成常规化的调整方式。

纪委书记平均年龄57岁

29名现任纪委书记中,有24人的户籍在外地。就查证到的履历资料来看,8人第一学历选择理工科,8人选择文科。如选择文科的有:西藏纪委书记金书波学习的是历史、内蒙古纪委书记张力学习的是中文、云南纪委书记辛维光学习的是哲学、湖北纪委书记侯长安学习的是历史专业等等。

选择理科的有:新疆纪委书记宋爱荣选择的是无机化工、青海纪委书记多杰热旦选择的是畜牧兽医、山西纪委书记李兆前选择的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广西纪委书记石生龙选择的是金属材料专业、江西纪委书记尚勇选择的是机械制造、福建纪委书记张昌平选择的是炼钢等等。

从年龄结构来看,29名现任纪委书记平均年龄57岁,其中最年长的是1951年出生的河北纪委书记臧胜业和辽宁纪委书记王俊莲。最年轻的则是甘肃纪委书记,1965年出生,才47岁的张晓兰。

地方交流型有10人

目前的中国16位“空降”省纪委书记,可明显地分为地方交流和中央下派两类。

其中10人为地方交流,除海南纪委书记马勇霞是在2007年到海南,担任过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之外,其余的常委在就任该省纪委书记时,都没有当地任职经历。同时被异地调任的干部中,多选择的是在同一地方长期工作的干部。

中央部委空降型有6人

可归为中央下派的有:甘肃纪委书记张晓兰、四川纪委书记王怀臣、广西纪委书记石生龙、河南纪委书记尹晋华、江西纪委书记尚勇、天津纪委书记臧献甫。这6人中,天津市纪委书记臧献甫此前长期在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等中央机关任职。

2008年8月,尚勇调任江西省纪委书记。而此前履历上并未显示出纪检工作背景的尚勇,在调任江西以前,于2007年10月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

本地成长型有5人

本地成长起来的纪委书记有5人。其中,新疆纪委书记宋爱荣和西藏纪委书记金书波虽不是当地人,但从他们工作到从政一直都在当地。

而青海纪委书记多杰热旦、陕西纪委书记郭永平、辽宁纪委书记王俊莲则是当地户籍,从学习到工作,再到从政,工作地点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当地。

也有纪委书记在当地已任职较长时间

还有一部分是籍贯不在本地,但长期在当地工作,有7人,其中,河北省纪委书记臧胜业是由外地调任后,留在当地工作已有十多年;另外6位虽然籍贯是外地,但一直在当地工作。

在已经完成换届的29个省区市中,除上海、陕西、四川暂缺外,其余26个省市区均有省军区级领导进入常委行列。

7位是司令员19位是政委

在常委们的公开履历中,26位戎装常委其中7位是司令员、19位是政委,政委的比例超过7成。从年龄上看,除辽宁的张林没查证到出生年月外,其余的戎装常委均是“50后”,1954年和1955年出生的最多,均达到了8个,1953年 出生的最少,为1个。

在26位戎装常委中,其中有7位是新晋的,分别是安徽的宋海航、广西的龙义和、甘肃的傅传玉、广东的黄善春、吉林的陈红海、青海的武玉德、海南的谭本宏,年龄都超过55岁,有4位为57岁。

从战士到少将 用32年的最多

综观进入省区市常委的省军区级领导,26个戎装常委中有1个是中将,25个是少将,中将为西藏的杨金山,2011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6人都是从战士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或政委。

除新疆、黑龙江、河北、贵州、辽宁5地,或缺少晋升少将的时间,或缺少入伍的时间外,在其余21个省区市中,从入伍到晋升少将军衔的时间,最长的用了37年,最短的用了30年,各有1人。短的是天津的廖可铎,他1978年参军,历经班长、排长、指导员、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处长、副部长等,2008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最长的是河南的周和平,他1972年12月入伍,2009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而从战士到少将这一过程用了32年的则最多,达到5人。

6戎装常委排副书记后第1名

关于戎装常委的排序,有的排名在秘书长、统战部长之前,如山东军区政委刘从良、黑龙江军区政委马学义。江西军区政委陶正明则排在统战部长、宣传部长之前,河南军区政委周和平排在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前面,而宁夏军区政委王志宏则排在统战部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之前。

山西军区政委张少华排在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长、秘书长前面,排在常务副省长、宣传部长、副省长、组织部长、纪委书记之后。

更有一些省区市的省军区级领导被排在除书记、副书记后的第1名,如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勇、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刘志刚、福建军区政委朱生岭、天津警备区政委廖可铎、河北军区司令员史鲁泽、广西军区司令员龙义和。

已完成换届的29省区市产生了377名常委,其中新面孔有77名,除了新疆在换届时维持原来阵型不变,其他28个省区市均有新鲜血液进入常委班子。

安徽新常委最多 有5个

本轮换届中,安徽有5人首次担任省委常委,比例最多,分别是1964年出生的宣传部长唐承沛、1958年出生的统战部长沈素琍、1955年出生的省军区政委宋海航、1962年出生的省委秘书长陈树隆和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

除安徽的5人外,河南、黑龙江、贵州、甘肃、海南、浙江6省区市有4位“新人”,并列排在第二位。

广西、福建、云南、上海、广东、陕西、吉林、山东、青海则有3位“新常委”。而江西、山西、江苏、河北、内蒙古、湖南、西藏、天津和湖北有两位。辽宁、四川、宁夏则只有1人首次入选。

年龄最小的今年45岁

在77名新晋常委中,1955年出生的占绝对主导地位,达到11人。

共有40位“60后”常委,超过了一半,其中年龄最小的西藏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小刚,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严,只有45岁。江苏、贵州、西藏、四川、宁夏出现的新面孔均为60后。

“50”后常委共有37人,年龄最大的今年58岁,有4位,分别是陕西省政法委书记安东,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增添,海南副省长姜斯宪,广西军区司令员龙义和。

担任的职务分布广泛

新晋省委常委担任的职务分布广泛,有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省会市委书记、非省会市委书记、纪委书记、军区司令员或政委等。

其中,担任非省会市委书记的人数最多,为13人,比如内蒙古的杜梓担任通辽市委书记,四川的吴靖平担任绵阳市委书记,广东的李嘉担任珠海市委书记等。

其次是秘书长,为12人。副省长有11人,排在第三。军区司令员或政委、统战部长各有8人,并列排第四。

新晋者1/3为市委书记

新晋的常委多来自地方一把手。据不完全统计,在新晋的77位常委中,有25名以前为市(州)委书记,比如宁夏固原市委书记,安徽合肥市委书记,河南周口市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山西吕梁市委书记,广东珠海市委书记等。

此外,省会城市的市委副书记也成为省委常委的“后备军”,本次新晋者中共有3名来自省会市委副书记。

副省长(直辖市副市长)亦是省委常委席位的重要人选。18名副省长(直辖市副市长)通过换届选举进入常委。福建省新晋者叶双瑜、苏增添、张志南“入常”前均为副省长,“入常”后,前二者分别担任省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后者维持不变。

值得关注的是,4名有着法院、检察院背景的官员进入省委常委,他们分别是山西的王建明、西藏的罗布顿珠、海南的马勇霞、陕西的安东,其中安东在晋级省委常委后,还兼任陕西省委政法委书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换届以后

调任这些省区的“新人”

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1954年10月生,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

安徽省委常委曹征海:1960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调入。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1962年11月生,原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田庚:1960年5月生,原农业部党组成员兼人事劳动司司长。

湖南省委常委许又声:1957年生,曾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姚亚平:1955年11月生,任命前是江西宣传部长。

除个别自治区外,一般省市现均配备13名常委,并按照要求至少保证一个名额是女干部,但也有在女常委退休、调任等情况时出现空缺的。据统计,在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换届中,共有35位女常委,约占常委总人数的9.3%。

江苏女常委最多有3位

目前全国已召开完党代会的29个省市区中,除西藏自治区因调任暂时空缺,均至少有一名女性省委常委,江苏省多达3名,辽宁、安徽、贵州、甘肃、福建各有两人。

这35人中,职务最高的是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女省长也有1位,即安徽的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此外,还有上海的殷一璀,也担任市委副书记要职。

从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来看,以专业论,女性干部不同于男性的一点是,35人中仅有8人第一学历选择了农林等理科专业,有17人第一学历选择文科,又以中文和汉语言为主。

有3位女常委不到50岁

籍贯来看,35位女常委中,有15位是本省市区的籍贯,20人的籍贯在外地。

从年龄结构来看,35名女常委平均年龄54岁。其中最年长的是1950年出生的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最年轻的则是甘肃的张晓兰,生于1965年11月,她也是最年轻的省纪委书记。此外还有河北省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浙江省副省长葛慧君,2人均为49岁。3名40多岁的女常委,占女性常委总数的8.6%。

12人最初都是在学校工作

从女性常委的发展履历来看,参加工作后最初涉足的领域,我们发现,有12名女常委和各类学校有所关联。

首先是毕业留校的,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新疆纪委书记宋爱荣、天津妇女联合会主席朱丽萍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和安徽省省长李斌曾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长春教育学院任教,此二人分别拥有硕士和博士文凭。

曾在中小学任教的则有四川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刘慧、湖南省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和浙江省副省长葛慧君。此外,贵州省副省长谌贻琴从贵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曾在贵州省委党校任教研室助教、讲师。

主管工作集中于统战、宣传、纪委部门

有人认为女性干部适合从事组织、纪委、宣传、统战、工会、妇联等工作,在现任女性常委中,35人中有统战部长6人,纪委书记、宣传部部长各5人,组织部长2人,总工会主席3人,共21人。

然而,也有女性干部活跃在省委副书记,乃至公安厅长的位置上。例如,上海的殷一璀是上海市委副书记。

还有云南的李江、甘肃的咸辉、福建的陈桦、浙江的葛慧君、贵州的谌贻琴等都担任着当地的副省长,分管一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的舒晓琴,法学学士出身的她现年56岁,长期在江西县市一级担任党政职务,在2001年12月,她卸去景德镇市委书记一职后,担任了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8年又加上了省公安厅厅长的职务,之后又把武警江西总队第一书记的担子挑在肩上,颇有“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风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晓兰,籍贯是重庆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曾任重庆市委副书记

转播到腾讯微博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曾在重庆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已完成换届的29个省区市,共产生377名常委,其中,有3位是重庆本地人,有4位在重庆工作过,还有7位在重庆上的大学。所以他们中可能还有你的同事、同学或是朋友。

3个重庆人外地任常委

张晓兰:(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在高新区工作的人,很多应该对张晓兰都还有印象。如今,47岁的张晓兰任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她,籍贯是重庆。

1982年,17岁的张晓兰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4年后继续在川大学习,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当时的四川省重庆光学机械研究所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在光学机械研究所工作时,她还曾借调到重庆市科委政治处工作过一段时间。

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后,张晓兰调到高新区,历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党工委委员兼招商局局长等职务。

谭力:(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工委书记)

另一个重庆人谭力,一说大家可能也有记忆,汶川地震时,他正是重灾区绵阳的市委书记。57岁的谭力,不仅是重庆人,大学也是在重庆上的,1979年考入重庆师范学院政史系政史专业学习。

周新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周新建,重庆人,57岁,1975年在当时的四川省重庆市巴县栋青公社当了3年知青,后考入西南石油学院。其后在石油部、中组部任职,2010年调往广西壮族自治区任党委组织部部长,2011年开始进入常委。

4位常委在重庆工作过

汪洋:(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2005年,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的汪洋,调任重庆市委书记。

也正是在主政重庆期间,汪洋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年调往广东。

姜异康:(山东省委书记)

姜异康是2002年从中央办公厅调来重庆工作,任重庆市委副书记。

2006年调回北京,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08年回到他的家乡山东,任省委书记。

朱明国:(广东省委副书记)

朱明国,55岁。2001年来到重庆,任重庆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2002年后任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2006年,朱明国回到他曾工作过的广东,现任广东省委副书记。

孙瑞彬:(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

孙瑞彬是1999年从邯郸钢铁总厂,调到重庆特钢集团,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2000年起历任重庆市万盛区副区长、代区长、区长、区委书记。2005年,调往河北任沧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后任邯郸市委书记,河北省副省长等职,现在是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

7人在重庆读大学

向巴平措:(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1972年,向巴平措在重庆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75年10月毕业。

秦宜智:(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47岁的秦宜智,是河南新乡人。1991到1994年,他到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学习。

周强:(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78年,周强来到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本科毕业后继续在西政读研,民法专业。

陈文清:(福建省委副书记)

陈文清,1980年进入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学习。

熊选国:(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熊选国,1981年9月至1988年8月,他在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学习。

杨成熙:(云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治委员)

贵州遵义人,2002~2004在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尹晋华:( 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尹晋华于1999年9月~2001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研究生结业,曾在司法部工作。

【篇四】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

行 政 领 导 任 职 发 言

尊敬的集团领导、各位同仁:

此时此刻,我心情难以平静。回顾多年来,我的工作和每一次成长进步,都依赖于各级组织、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多方面给予的教诲、指导和激励。借此机会,感谢集团党委、集团领导对我的培养与厚爱,感谢集团各部门、各兄弟单位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感谢我所工作过的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对我的帮助与认可。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

(一)牢记职责,敢于担当。倍加珍惜事业平台,继续保持“超越自我、奋发有为”的精神,继续保持想事、干事、成事的干劲,继续保持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作风,努力为集团发展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做出新贡献。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虚心汲取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勇于实践,尽快适应新岗位工作需要。

(三)严格自律,率先垂范。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正确对待事业、正确对待权利、正确对待自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勤政、遵章守纪,清清白白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忠实履职,不辱使命,努力塑造和维护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四)团结同志,无私奉献。在党政班子正确领导下,工作中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宽以待人,严于正己。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多沟通、多包容、多补台。执行班子决策,服从班子领导,维护班子团结,合力推进集团各项事业迈向新台阶。

谢谢大家!

【篇五】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研讨发言

“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实施办法 

为深入落实全省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专项工作部署和“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推进流程再造的工作要求,切实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推动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取得成效,结合我地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各相关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个年度要把属地内或自己负责的政务服务大厅、业务职能科室主要事项流程全部走遍,主动体验办事流程,深入查找突出问题,研究谋划流程再造,努力实现工作流程再优化、再升级。

二、主要任务

(一)体验范围。体验办事流程要从实体大厅及网上办理两个方面进行,重点体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司法、行政执法等重要服务事项,着重关注热线服务、网站服务、自助查询、服务指南、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表格填写、中介服务、奇葩证明等。

(二)工作方式。采取亲身办、代理办、陪同办等形式走遍全流程。网上办理事项要从注册登录开始全流程体验,从中发现办事不便、程序繁琐等问题,促进服务工作提效。要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直接受理审批服务事项,从中发现流程不优、运转不畅等问题,促进审批服务提速。要直接参与执法办案,从中发现执法司法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督促整改。针对走流程、坐窗口发现的问题,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站在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的角度牵头制定改进措施,立行立改。不能马上整改的,要建立整改台帐,明确整改事项,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逐一销号解决。要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解决问题,防止走过场,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发生。要把“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与“放管服”改革、与流程再造紧密结合,努力使流程更优化、服务更便捷。

(四)时限要求。原则上每季度体验一批次本部门行政审批执法服务等流程,逐步覆盖全部事项。对于审批服务重要时间节点、群众投诉集中问题,要立即进行体验。对“放管服”等重点项目审批、权力下放等,实行跟踪体验。因事项较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体验的,可委托分管副职领导代为体验部分事项,但涉及核心职能的事项特别是高频事项要做到“一把手”亲身体验。

三、监督检查

(一)建立报告制度。各地各单位要每半年向地区作风办作风评议组报告一次“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工作情况,接受审核监督。

(二)强化结果运用。将“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作风评议内容,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评定考核意见和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重点考核年度体验是否全覆盖、是否及时、是否发现有价值问题、整改是否到位、是否建立长效机制等。

(三)宣传先进典型。地区作风办定期收集整理“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典型经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动作风整顿深入开展。

(四)明确职责分工。地区作风办作风评议组牵头负责各地各单位贯彻执行“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实施办法的监督检查工作,具体承担综合汇总、组织考评工作;流程再造组配合指导具体问题整改;宣传报道组配合做好典型经验收集、宣传工作,各地各单位及时向宣传报道组提供典型经验材料

推荐访问:把手 研讨 提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