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未来乡村余杭样板

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未来乡村余杭样板

时间:2024-01-17 0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311100)吴建中 郑 浩 钟玉良 沈晓鸣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又开始探索未来乡村建设。

2020年8月,余杭启动“未来乡村实验区”黄湖青山试点,出台“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举措28条,聚焦“未来村居、未来村业、未来村文、未来村治、未来村民”5个场景,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未来乡村发展和治理模式,探索更好服务乡村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型村庄发展形态。一是建立完善“受益者付费”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
二是实施“未来乡村”招才引智计划、乡贤回归工程、青年创业计划、新时代农村工匠培育工程,积极承接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资源,推动科技、资金、项目下乡,形成“未来乡村实验区”全域创新体系;
三是开展党领导下的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建设,激发“未来乡村实验区”治理活力迸发;
四是推进公益文化村、青山学堂、艺术村落等创建,打造以“传统之上的未来”为核心的未来乡村思想高地、文明高地、文化高地;
五是推进“自然好邻居”计划,创新乡村产业收益分享模式,促进强村富民共同富裕。持续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村民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是未来乡村规划上不明确。时值余杭区划调整和“十四五”起步,在乡村规划与建设、农村发展的顶层设计及可持续等方面,要提炼出新余杭未来乡村建设总体纲领。二是基础设施上仍需完善。从普惠均等看,余杭区目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部分区域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重点发展区域内高端多元的教育、医疗卫生资源较为紧缺,养老事业发展水平与需求增长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管护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农村基础设施长期运行和效益发挥缺乏足够保障。三是产业带动上仍有空间。余杭区三产逐步融合发展,但依然存在产业融合水平低,名优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深入,农文旅结合深度有待加强,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低,运营管理人才缺乏,民间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四是和美乡村建设上存在短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各类人才短缺较普遍。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乡村传统特色民居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原有民俗仪式已失去传统文化功能,传统技艺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
乡村社会淳朴仁厚的价值观念、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民俗规范认同感降低等。

(1)高起点规划,分门别类推进未来乡村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锚定一个目标,划定四个类别,制订多步战略,高标准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一是在整体规划中高起点谋篇布局。以“建设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型乡村”为主要目标,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富、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在风貌上保持农村味、在功能上紧跟都市风、在品质上媲美国际范,能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满足人民群众对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多元需求。二是在具体设计中分类别制订标准。综合考虑各村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未来乡村可考虑分“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产业主导型和特色保护型”四种类型,参照“十不十宜”规范,根据类型特色制定相应的建设规范,差异化提升乡村韵味、档次和功能,形成辨识度高的乡村IP。三是在项目实施上分步走推动落地。在时间维度上,可与现代化目标同步考虑,整体上分为2025年基本实现和2035年全面实现“两步走”;
在具体实施上,2021、2023、2025年又可分为试点探索阶段、扩面推广阶段和标杆打造阶段,在基础条件好、村班子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先行先试,形成具有余杭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

(2)制定共性目标,以项目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未来乡村“五化十场景”的愿景,围绕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智化、共享化、现代化价值取向,聚力未来“党建、平安、生态、共享、产业、乡貌、互助、双创、人文、治理”十大场景的共性目标,系统地、协同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规划上更加注重系统性。坚持系统观念,用好统筹方法,把未来乡村建设摆到乡村振兴全局中谋划,系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建设共同体,强化规划控制,准确把握建设的时度效。在制订规划时,将美丽乡村“1510”项目、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创建项目、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环境扩面提升项目等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与未来乡村建设有机衔接,同时融入数字乡村等规划内容,统筹制订未来乡村建设规划,多元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整体性功能。二是在建设上更加注重协同性。未来乡村既可以是单个行政村,也可以是打破行政边界,使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的多个村组团式、片区化发展,形成功能集成、人口集聚、土地集约的新型联合体。可按照不同功能布局,错位建设、互补优势,协同打造生活共同体、建设共同体和服务共同体。三是在管理上更加注重连续性。通过乡村建设全方位的探索创新,制定标准体系、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等,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运营发展、长效管护等机制,形成完整、连贯的建设和运维闭环。同时,加强与高校院所、智库等战略合作,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做法。

(3)因地制宜发展,丰富多样打造未来乡村样板 根据未来乡村建设的不同类型,制定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乡村建设路线。一是城郊融合型村庄,主要为城区近郊以及毗邻县城的村庄。例如,余杭街道永安村距离阿里巴巴总部仅15分钟车程,依托区位优势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便利和人流效益,后续可持续承接城市功能外溢,借助城市化推进带动未来乡村建设。二是集聚提升型村庄,主要为乡镇所在地及周边村庄。例如,中泰街道紫荆村依托丰富的苦竹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后续可以持续以生态为底色,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序集聚人口,并依托江南慢村的社会、文化和产业等优势,就地就近培育、壮大竹笛等农创、文创或科创等乡村产业,促进产村人融合发展。三是产业主导型村庄,主要为主导产业鲜明的乡村。例如,径山镇小古城村依托茶产业带动观光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通过进一步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尽可能保持村庄原有形态,保留乡村风貌和田园风光,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四是特色保护型村庄,主要为沿山沿江沿湖等自然资源以及少数民族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较丰富的乡村。例如,瓶窑镇南山村依托摩崖石刻、盛氏家风馆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农文旅结合为切入点,通过个性化、特质化、精品化、智慧化打造,培育乡村新型业态,加快乡村发展。

猜你喜欢村庄建设我的小村庄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0年9期)2021-01-14村庄,你好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村庄及其他散文诗(2017年19期)2018-01-31村庄散文诗(2017年18期)2018-01-31《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村庄在哪里红领巾·萌芽(2016年5期)2016-05-14村庄延河(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样板 新发展 乡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