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云南高职院校面向“走出去”企业老挝语语言培训模式探究

云南高职院校面向“走出去”企业老挝语语言培训模式探究

时间:2024-02-02 16:45:01 来源:网友投稿

刘婷林惠,张 晖,张 琳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东盟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学院,云南 丽江 674199;
3.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旅游与人文科学系,云南 普洱 665000]

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如今,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投资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十九大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的最后一站就选择了老挝。2017年11月13、14日,习近平在老挝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了《中老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快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共建自中国云南,以中老铁路为依托,途经若干重要节点地区,抵达老挝南部的“中老经济走廊”(1)参见人民网《中老联合声明》,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115/c1002-29646324.html。随着中老铁路通车,在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下,云南企业人员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指向,但是语言成为了最难攻克的难点之一。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云南企业语言服务培训模式进行探究,寻找合适企业在职人员语言服务培训的模式,势在必行。

随着“一带一路”中“中老经济走廊”重点项目的飞速建设,国内尤其是云南省的一部分企业急需既有专业技术能力,又能够说老挝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走出去”企业在职人员在兼顾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探求适合在职人员的老挝语语言服务培训模式是大势所趋。

老挝语是国内起步晚、教学资源稀缺的语种之一,我国各行各业对老挝语语言人才需求很少,目前国内对企业在职人员语言服务培训模式的研究和探讨都比较少。我国高校开设老挝语语言专业的本、专科院校只有10多所,其中云南高校占了近70%,而本、专科院校的老挝语语言教学旨在培养熟练掌握老挝语翻译的专业人才,企业老挝语语言服务培训,需要根据在职人员特点调整相应的教学安排,并进行培训模式的实践运用与研究。对于零基础、非脱产的在职技术人员进行老挝语基础语言培训,目前国内还没有可借鉴的先行经验。本文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称“昆明冶专”)承接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双骨干老挝语培养培训班”为依托,对老挝语在职人员培训模式进行实践运用与研究,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合培训考核成绩,以及到用人单位回访,提出提高老挝语培训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案。

本文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双骨干老挝语培养培训班”作为研究对象。该培训从2020年5月开始筹备,于2020年7月31日启动,至2021年6月30日结束,历时1年零1个多月,共计4个阶段,5个班次。本文通过对本次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研究,围绕着云南企业“走出去”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和探讨。

国内的老挝语培训大都集中在语言培训机构,但语言培训机构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培训老师不固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和场地有限,欠缺承接正规、大型的语言服务培训能力。反观高职院校则有着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成熟的教学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是承接“走出去”企业老挝语语言服务培训的最理想基地。

培训教师团队由10位教师组成,8位主讲教师皆为省内各高校老挝语专业的骨干教师,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中级以上职称占主讲教师总人数的75%,教师团队构成合理,能够有效保证培训的教学效果和培训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3.1 学员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班学员共180人,来自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各个基层部门、技术部门、车辆段和机关,包括行车系统、货运系统、调度所、客运车站系统、客运乘务系统、机务系统、车辆系统、工务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基层一线职员;
也有来自对外合作部、物资部、人事部、工会、集团办公室等公司机关职工——反映出有跨境业务的企业对员工语言要求的日益重视。

因培训学员人数众多,根据语言培训教学的特点和管理的需要,集团公司团委根据部门分为了5个小班,1、2、3班各34人,4班35人,5班43人。每个班级都由基层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人员组成,以方便生活、工作和学习管理。

培训学员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有5名学员具有小语种学习经历(泰语和越南语),约占学员总人数的2.8%(图1—2)。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相较于正常语速,语速降低能够显著促进不同听力水平(较低和较高中等听力水平)学生的总体听力理解能力。(2)对于较高中等听力水平学生来说,语速降低有助于显著提高他们在长对话和短文题型下的听力理解得分;对于较低中等听力水平学生来讲,降低语速只能显著提高他们在相对简单的短对话题型下的听力理解分数。关于余下的题型,不同听力水平班级虽然可以因为语速的减慢而获得高一点儿的分数,但分数的提高并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

图1 昆明铁路局集团公司“双骨干培养老挝语培训班”学员部门构成Fig.1 Composition of the trainee department of the “double backbone training course on Lao language” of Kunming Railway Bureau Group Company

图2 学员年龄和小语种学习经验分布Fig.2 The ag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learning experience in small languages

3.2 培训教学组织形式及内容

学界研究认为,传统的培训系统主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培训内容较窄且与员工工作绩效相关度不高。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培训系统则能突出培训的重点内容,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3]。因此为了满足本次语言培训的需求,本次培训提前3个月开始筹备,对培训教学目标、方案、计划、内容等方面多次开会研讨,将胜任力引入语言服务培训,再结合培训单位培训人员情况,以及单位“短时停工,持续学习”的要求,最终采用了“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大班+小班”的“多重集散结合”培训模式,以此组织开展教学。

为期11个月的培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以第一阶段(语音入门)为例,培训总时长4个月,12个线上教学周,线下集中面授培训2次,共25天,除了考核之外,每个班级共计138个课时,其余教学安排为每周每班18个课时的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每班为354个课时。

通过对比,培训时间已经远远超过昆明冶专老挝语专业大一第一学期128个课时(2)参见《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东盟国际学院)应用外语(老挝语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课时量,也超过了“云南民族大学老挝语本科2021年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学期专业课课时160节的课时量(3)参见《第一届全国高校老挝语教学研讨会》[议题二:老挝语人才培养]发言1:《“中老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云南省老挝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云南民族大学,陶文娟副教授。,充分体现了培训教学计划安排的紧凑,教学重点突出、注重练习、掌握要点的教学目的。

培训除了理论学习和语言训练之外,还基于胜任力了解组织环境,工作岗位和个人需求,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整;
对学员语言培训学习进度进行调研,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教学内容,依据实际教学进度适度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员培训的教学效果,为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依托的重点项目“中老铁路”的发展培养语言服务人才。

本次培训教学内容从老挝语语音入门过渡到初级会话,从辅音元音发音拼读拓展到日常词汇句式的运用,并在第四阶段加入铁路专业术语,由浅及深,由基础逐步向专业化过渡。教学内容根据学员实际学习掌握情况调整安排,强调“以学员为中心”,重视学员培训中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3 培训教学方法

学界对语言服务的定义是指通过直接提供语言信息转换服务和产品,或提供语言信息转换所需的技术、工具、知识、技能,帮助人们解决语际信息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障碍的服务活动[4]。因此本次培训的教学方法针对语言信息转换,把课程分为理论课和练习课两类:理论课大班教学,纯理论输出,练习课小班教学,“一对一”纠音,详细讲解,融会贯通,纯练习输入。

因学员文化水平层次、年龄、语言接受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员的差异因材施教。

在职人员的语言培训必须同专业语言教学有所区别。语言培训教学方案的制定,应结合在职人员年龄层次、工学结合等特点,采用理论、练习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在授课中增加对老挝风俗文化,旅游热点等内容的讲解,提高培训学员有效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满足企业培训需求,结合传统语言培训体系(图3),笔者将胜任力理论引入语言培训,对本次“双骨干”老挝语培训班的语言培训体系作出调整,参考人力资源培训模型,结合语言培训领域自身的特点,构建“双骨干”老挝语语言培训体系(图4)。

图3 传统语言培训体系Fig.3 Traditional language training system

图4 “双骨干”老挝语语言培训体系Fig.4 “Double backbone” Lao language training system

4.1 “集散结合”小语种培训模式初见雏形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双骨干老挝语培养培训”已初步使用该培训模式,简称为“集散结合”培训模式,能做到在职人员短期集中培训联合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系统的基础老挝语学习。

4.2 “集散结合”培训的效果

该培训共4个阶段,已于2021年6月30日顺利完成老挝语语音、基础老挝语、老挝语实用会话、老挝语听力、铁路专业术语等培训课程, 180位学员中178位获得培训结业证书,其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137人,占比78%,证明此次培训的可行性,以及配合培训考核标准(图5)对应用实践与研究有明确的指向性。

4.3 “集散结合”培训模式的可行性

1)培训模式教学安排依据。“集散结合”培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制定、课程安排、教材选取、考核方案制定是以昆明冶专外语学院(东盟国际学院)应用外语(老挝语方向)教研室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

图5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双骨干”培养老挝语培训成绩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Lao language training results of “double backbone” training in Kunming Bureau of China Railway

昆明冶专的应用外语(老挝语方向)专业于2010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1届学生。已毕业的8届学生中,有一部分就业于昆明铁路局、中农钾盐有限公司、四川开远集团有限公司、老挝寮中红塔好运烟草有限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该专业已有成熟的教学体制,适用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结合在职培训的特殊要求,突出重点和技能运用,集中面授重点进行技能运用和实践,线上培训讲解理论知识,进行知识点的延续性教学,主次分明,理论与实践结合,既保证了语言基础教学效果,又契合在职培训的特点。

培训多次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如图6所示。

图6 4次集中教学进度问卷调查概况Fig.6 4 Centralized teaching progress questionnaire survey

由图6可知,通过教学进度、内容的调整,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磨合顺利,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2)培训模式的考核可行性和公平性。该培训分为4个阶段,每阶段至少有1次班级小测试(根据授课教师安排)和1次集中考核测试。每次集中考核测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由5~8位主讲教师分别出题,汇总之后由昆明冶专应用外语(老挝语)教研室教师从题库中抽题,整合组成考核试卷。笔试分为难度相同的A、B卷2份试卷,口试分为难度相同的A、B、C、D、E 5份试卷。考试范围经过培训教师讨论确认重点和难点并公布,对语音发音,单词拼读拼写,词句释义,句型运用、语法掌握运用、听力测试、写作、翻译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考核。在口试中,各班级采取交叉考核的方式,避免了任课教师考核本班学员。笔试结束后,采取全部培训教师集中分配改卷的方式,确保了考核成绩的公平和公正。

3)培训模式验证和反馈。

①教师队伍验证。该次培训聘请了11位培训教师,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4名,助教5名;
培训教师老挝语教龄超过10年的有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4%,且11位教师全都有到对象国学习或者工作的经验,足够承担本次培训的教学任务和考核任务。

②对培训学员培训结束后的到岗情况进行回访反馈,培训效果得到验证。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回访了解到,在“双骨干”培训班完成培训的178位学员中有超过65%的学员已分批次投入到中老铁路建设、维护和运营中,分布在中老铁路的万象运营中心(管理车辆段和车站)、琅勃拉邦维修管理中心(管理车辆维修、道路设备维护等)、各个站点客运段、调度部门等核心和基层部门。

③验证和反馈方式。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多种反馈方式了解到,大部分学员已投入到老挝的岗位工作中,经过近半年多(到笔者论文完成时)的学习和工作,大都已经适应当地的工作环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当地工作人员相处愉快,语言运用趋向熟练、地道和专业化。

5.1 教材问题

老挝语专业教材本就不多,培训缺少适合的教材,需结合培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培训老师需结合专业教材整理培训课程重点,选择部分适合培训学员学习能力的教材内容,提高培训教学的效率。在“双骨干”培训初期,每天集中培训完成后,培训教师要集中进行教学进度、教学难点、教学效果的汇总协调,对第二天的培训教学作出安排和调整;
初期培训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进展很艰难,希望老挝语培训需求的增加,能推动老挝语培训专用教材的编著和出版。

5.2 培训启示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签署,“大动脉”——中老铁路的建设和开通,老挝语语言培训由小众化走进大众视野。“一带一路”沿线覆盖国内十几个省份,较为落后的边疆地区如今已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地区、核心地区和热闹区域[5]。云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云南高校中公办本科院校有5所(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红河学院、普洱学院)已经开设老挝语专业,公办专科院校有4所(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学校排名依据老挝语专业办学时间。已开设老挝语专业,云南省高校老挝语教师数量、教师职称比以及专业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开展老挝语企业在职人员语言培训以及对培训模式的实践运用和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开设适合在职人员、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效果好的培训模式势在必行,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

因本文仅对“双骨干”老挝语培训的个案进行研究分析,没有横向对比其他语言的在职语言培训,在广度上有待拓展,期望于日后能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走出去培训语言培训通知办公室业务(2020年18期)2020-09-29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6期)2020-07-27语言是刀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3期)2018-04-18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4期)2016-12-01我有我语言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4期)2015-07-07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推荐访问:老挝 云南 走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