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培育机制研究——以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为研究样本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培育机制研究——以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为研究样本

时间:2024-02-07 12:30:01 来源:网友投稿

陈启迪, 蔡芙蓉

(常州大学 人文社科处, 江苏 常州 213164)

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先后实施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200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将实施范围扩展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简称哲社领域),促进高校发现、培养、集聚起一批以长江学者为代表的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但总体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仍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学术原创能力较弱的状况。探寻高校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及其培育机制,对于加快培养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长江学者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江学者履历信息的计量分析,揭示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探究其培育机制,以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培育提供决策参考。

(一)样本筛选与数据采集

以教育部发布的1999—2017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名单为基准,委托青塔科技公司筛选出2004—2017年受聘,至2022年仍在江苏高校任职的48名哲学社会科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统称长江学者)相关数据,借助百度搜索、长江学者任职高校官方网站、江苏社科规划网、知网数据库、个人论文专著及通过邮件采集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长江学者个人履历信息。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剔除若干个人履历信息缺失较多、完整度不高的人员,以履历信息完整度高、便于量化分析的45名长江学者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个人履历分析法(Curriculum Vitae)又称CV分析法,是指通过对评价对象的个人背景和学习、生活、工作经历进行分析,判断其对未来岗位适配性的一种人才评价方法。近年来该方法被普遍应用于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科技人才职业发展评价研究。本研究运用CV分析法,研究江苏高校长江学者个人履历信息,以计量数据揭示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个人履历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受聘时间、任职高校、教育成长经历等。

(一)年龄结构

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学术积累的时间。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出生年份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出生年份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的出生日期分布在1954—1979年。按出生人数多少,依次是:1961—1965年出生的有16人,占35.6%;
1954—1960年出生的有10人,占22.2%;
1966—1970年出生的有9人,占20.0%;
1971—1975年出生的有8人,占17.8%;
1976—1979年出生的有2人,占4.4%。年龄分布情况是:46岁以下2人,47—50岁8人,51—58岁10人,59—60岁15人,61岁以上有10人(见图1),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且60岁及以上人数较多,青年学者人数极少,反映出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图1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出生年份分布直方图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受聘时的年龄在38—57岁之间(见表2)。其中,受聘时41—55岁的39人,占86.7%;
受聘时40岁以下的仅3人,占6.7%。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受聘时的平均年龄为47.25岁,明显高于全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受聘者受聘时44岁的平均年龄[1]。

表2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受聘时的年龄分布情况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受聘时的年龄分布同样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见图2)。

图2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受聘时的年龄分布直方图

(二)性别分布

高层次学术人才的性别分布状况不仅体现了男女两性学者各自的职业发展图景,在某种程度上也透射出中国杰出人才的整体发展趋势。2004—2017年江苏高校共产生哲社领域长江学者45人,其中女性只有3人,仅占6.7%(见表3)。

表3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由表3可见,江苏高校哲社领域女性高层次人才匮乏。政府和高校应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促进女性优秀学者成长的重要性。

(三)学科分布

长江学者的岗位设置侧重于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分析受聘者依托的学科能够揭示其成长过程的学科特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情况。据统计,如表4所示,江苏高校45名哲学社会科学长江学者主要集中于管理学(10人)、文学(8人)、经济学(6人),总共24人,占总数一半以上(53.3%);
其中依托管理学的受聘者人数最多,占比22.2%。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学、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应用性强,问题导向明确,具有经世致用特色;
文学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悠久的学术传统,具有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哲社领域各学科的发展程度、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一些学科出现频率非常低。比如,2015年才有受聘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教育学的长江学者,2017年才有受聘政治学的长江学者。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一些学科的研究人员总体偏少所致。但从整体上看,江苏高校哲社领域各学科的发展较为均衡,没有出现“抓大放小”、顾此失彼的不平衡现象。

表4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依托学科分布情况

(四)高等教育经历

高等教育经历是学者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深化自身知识体系、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阶段,是影响高端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本部分从长江学者的第一学历毕业院校、最后学历毕业院校、留学情况和教育程度四个方面分析其成长规律。

1.第一学历毕业院校分布

在45名长江学者中,有3人第一学历信息缺失。在其余42名长江学者中,第一学历本科毕业于985高校的有21人,占50%;
毕业于211高校的有7人,占17%;
毕业于非985、211高校的有13人,占31%;
另有1人为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见表5)。

表5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第一学历毕业院校分布情况

由表5可知,江苏高校哲社领域50%的长江学者毕业于985高校,其中26%毕业于南京大学。这充分说明高水平大学在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也表明985高校本科毕业生与其他本科高校本科毕业生相比,更具有学术发展的潜力。第一学历毕业于非985、211高校的长江学者占30.9%,明显高于毕业于211高校的人数。这表明,非985、211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同时说明,个人努力也非常重要。

2.最后学历毕业院校分布

在42名长江学者中,最后学历(一般都是博士)毕业于985高校的有23人,占54.8%;
毕业于211高校的有8人,占19%;
毕业于非985、211高校的有2人,占4.8%;
在海外获得最后学历的有9人,占21.4%(见表6)。

表6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最后学历毕业院校分布情况

由表6可知,985、211高校对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非985、211高校作用有限。结合第一学历来看,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本科几乎都毕业于国内高校,但在最后学历阶段,有超过20%的人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全国19.1%的比例[2]。这表明,江苏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开放水平较高,对海外留学人才吸引力强。这还表明,海外留学对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作用显著。

3.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反映了学者的知识结构,也体现和影响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学位分布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的学位分布情况

由表7可知,在45名长江学者中,有42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占比为93.3%。3名硕士学位长江学者的受聘年份主要在2004—2011年。可见,攻读博士学位已成为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以学术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导向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提升研究者学术水平的关键。

(五)工作单位分布

人才因流动而聚集,进而产生聚集效应。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名校云集。工作单位在南京的哲社领域长江学者有40人,占比为88.9%。其中,南京大学27人,占60.0%;
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各4人,分别占8.9%;
南京审计大学3人,占6.7%;
东南大学2人,占4.4%。南京之外,苏州大学有长江学者2人,占4.4%;
江南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各有长江学者1人,分别占2.2%(见表8)。

由表8可知,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工作单位的区域性聚集特征明显。南京作为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吸纳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在新形势下,江苏“双一流”建设对各高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江苏“双一流”高校有长江学者40人,占该省长江学者总人数的88.9%。南京审计大学则从“双一流”高校引进了2名长江学者。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在本工作单位的稳定率在90%以上,表明江苏高校绝大部分长江学者更倾向于依托原单位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熟悉的科研环境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六)行政任职及学术和社会兼职

在45名长江学者中,担任或曾经担任过行政职务的有41人,占91.1%。其中,担任校级领导及以上职务的有6人,占13.3%;
担任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或学院负责人的有29人,占64.4%,担任系所负责人的有7人,占15.6%。从任职的时间看,受聘长江学者前担任行政职务的有39人,受聘后任职的有2人,受聘后晋升行政职务的有24人。而在自然科学领域,未担任行政职务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占获奖者总数达55%,未担任行政职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占院士总数的17%[3]。由此可以看出,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担任行政职务的比例过高,特别是很多人在受聘长江学者后行政职务得到晋升,其原因值得深思。

表8 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的工作单位分布情况

除行政任职外,多数长江学者担任了不同形式的学术兼职或社会兼职。其中,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成员的有10人,占22.2%;
担任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有6人,占13.3%。还有39.2%的长江学者在全国性一级学会中任理事,有72.2%的长江学者担任省内相关学会会长或副会长。这是因为,担任一定的社会兼职不但可以使长江学者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激发学术灵感,促进学术成果的创新、创造,而且还能扩大其自身的学术与社会影响力[4]。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4—2017年江苏高校受聘的45名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的量化分析,发现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在年龄、性别、学科、高等教育经历、单位分布和行政任职等方面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1.年龄分布不均,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高层次哲社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中青年高层次哲社人才严重缺乏,反映了哲社领域的科学研究不仅要求学者不断深化研究,还必须随着年龄增长,丰富社会阅历。

2.性别分布不均,女性高层次人才稀缺。在45名哲社领域长江学者中,女性学者只有3人,占比仅为6.7%。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3.学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领域,占比高达53.3%,远高于其他哲社学科。

4.本土化培养特色明显。绝大多数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本科毕业于国内高校,博士阶段也只有23%的学者在海外高校就读并获得学位。可见,江苏高校哲社领域人才队伍的主体是国内自主培养的,具有很强的本土化培养特色。

5.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明显。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现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南京大学等在宁高校。这既表明南京大学以绝对优势代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大实力,也表明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领军人才形成了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

6.“学而优则仕”的晕轮效应明显。江苏高校哲社领域长江学者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数高达91.1%,反映了高校在选人用人方面的人才晕轮效应明显,存在将科研能力等同于管理能力,将优秀的哲社领域专家与领导能力简单等同的倾向。

(二)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快构建青年及女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扶持激励机制。针对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老龄化严重和女性人才稀缺的状况,政府和高校要加快构建青年及女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扶持机制,着力解决青年和女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面临的展示机会少、发展通道窄、评价考核繁多等突出问题,确保青年和女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充分激发他们的科研潜能与创新活力。高校要设立职业初期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专项,对新入职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给予不少于3年的普惠性基础科研经费支持,设立博士后创新研究岗位。省里要加大对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支持力度,稳步加大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力度和资助规模,为更多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
在省部级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中增设青年人才类奖项,适当提高女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入选的比例,给青年和女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提供良好的上升管道。

2.建立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多渠道培养机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极度分化,形成了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为此,要从三个方面建立江苏高校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多渠道培养机制。一是,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和重视地方普通高校在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长江学者第一学历来自非985、211高校的比例不小,说明这些高校也是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的重要力量。二是,建立省内双一流高校与非双一流高校合作帮扶机制,鼓励非双一流高校柔性引进长江学者,或者全职引进已退休的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指导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发展。三是,加强出国研修与国际交流。留学经历对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早期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加强出国研修与国际交流,有助于高水平学术人才开阔学术视野,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和政府要进一步优化出国留学、研修的政策和机制,为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3.探索实施本硕博贯通制的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本硕博直读型受教育方式相较于其他类型受教育方式在平均成才周期上减少2.3年[1]。实施本硕博贯通制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安排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的各个阶段,通过培养方案和内容的优化整合,可以有效规避上述三个阶段培养过程的重复,实现各个培养环节的无缝衔接。本硕博的贯通还可以减少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毕业阶段因准备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毕业实习、求职就业、毕业手续办理等付出的大量时间,可以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该培养机制有助于青年人才保持科研的连续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早日成为哲社领域高层次人才。

猜你喜欢社会科学学者长江学者介绍管子学刊(2022年2期)2022-05-10学者简介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2期)2022-05-05《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学者介绍管子学刊(2022年1期)2022-02-17《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纵横(2022年1期)2022-02-16《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6期)2021-12-29长江之头青年歌声(2020年11期)2020-11-24长江之歌(外二首)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长江图(外二首)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学者介绍影视与戏剧评论(2016年0期)2016-11-23

推荐访问:高校 研究 长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