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纸力量大班科学教案汇编7篇【优秀范文】

纸力量大班科学教案汇编7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4-03-24 11:15:01 来源:网友投稿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简单了解物体受力与物体承受力之间的关系。2、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感兴趣。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的纸、每张桌子上有若干张纸。活动过程:1、由大变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纸力量大班科学教案汇编7篇,供大家参考。

纸力量大班科学教案汇编7篇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简单了解物体受力与物体承受力之间的关系。

2、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的纸、每张桌子上有若干张纸。

活动过程:

1、由大变小:

——“你们每人手中的一张纸,能用什么办法使它变成两张?”

(1)、幼儿尝试,交流自己变的方法:

——“如果现在我们用手拉住纸的两端用力往外拉,纸会撕破吗?”

(2)、幼儿反复感受两种不同方法的用力大小:

——“为什么撕纸时,轻轻用力就能撕开,而拉纸时,用了很大的力也不一定撕开呢?”

2、看实验理解科学道理:

(1)、教师实验,帮助幼儿理解:

——“猜猜哪张纸先破?”

(2)、教师演示拉纸,让幼儿摸一摸纸被拉直的紧绷感。

3、教师设疑:

——“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东西也是依据这个道理做成的?”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第2篇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开展探究式科学活动已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幼儿作为科学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让幼儿在主动探究、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报纸、宣纸、牛皮纸的不同承受力并尝试改变纸的承受力,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学习用记录表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纸条提水”实验中,发现不同的纸力量也不同,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活动难点:

尝试改变纸的力量。

活动流程:

感知了解“纸的材质”——猜测验证“纸的力量”——尝试改变“纸的力量”——拓展延伸“纸制品的方便”。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纸条(报纸、宣纸、牛皮纸)、矿泉水若干;有柄小筐、记录表人手一份;

教师操作材料:报纸做的购物袋一只;有柄小筐一只;矿泉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纸的材质是不同的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纸:报纸、宣纸、牛皮纸,这三种纸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2、师幼小节:它们的颜色、用途不同,有的软软的、薄薄的,有的硬硬的、粗糙的,它们的材质是也不同的。

3、如果用这三种纸来做购物袋,谁能装最重的物品,为什么?

(环节自评:报纸、宣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性接触到的物品,此环节加上牛皮纸后直点主题式的导入,鼓励幼儿再现对报纸、宣纸的已有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发现这三种纸的材质不同,形成新经验。在此基础上,大胆进行推测和假设。)

二、纸条提水实验:找出承受力最大的纸

1、究竟谁做购物袋最合适呢?我们来做个“纸条提水”实验。

2、教师讲述操作要求:取一张纸条,两手提起装有水的小筐,看看这张纸最多能提几瓶水(从装一瓶水开始),然后,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每种纸条都要试一试。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4、分享孩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那种纸条提的水最多?

5、师幼小结:每种纸的材质不同,他们的力气也不同,报纸和宣纸比较薄,容易破,做购物袋不合适,牛皮纸最坚韧,力气最大,那么,最适合做购物袋的是牛皮纸。

(环节自评:这是活动重点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自然引出验证的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最大力量的纸的兴趣。教师实验前的要求明确具体、方法简单到位,促使幼儿养成边实验边记录、从少到多逐渐递增等科学实验的方法与态度,并在集体分享孩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找到共同的答案,让全体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乐趣。)

三、尝试改变纸的承受力

1、如果老师想用废旧的报纸做购物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增加报纸的力量,使它也能提起7瓶水,甚至更多。

2、幼儿实验,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放入更多瓶水。

3、分享孩子实验结果: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提了几瓶水?

4、师幼小结:纸的力量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把纸条叠在一起或扭一扭增加纸的力量,那就能提更重的物品了。

5、教师演示自己用报纸做的购物袋能放几瓶水。

(环节自评:这是活动难点环节,幼儿凭借已有经验,最先想到多拿些纸条的方法来增加纸的力量,在讲述理由的过程中,难点得以突破:重叠加厚可以增强纸的力量。经验提升内化后,幼儿又想到扭转纸条的方法也能增强纸的力量。最后,教师利用报纸做的购物袋进行演示,不仅巩固幼儿的知识经验,而且回归生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材质的纸,它们做成的物品都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你们见过吗?

2、下次请你们老师再用其他不同的纸跟你们做实验吧!

(环节自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生活是基础的源本,利用生活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此环节帮助幼儿做到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促进在生活中发展与成长。)

活动反思:

1、提供适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且是幼儿有持续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儿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猜测和验证,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设计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活动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答案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纸条提水”实验,收集数据(记录表),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提升经验,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经验于生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流程,提升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要求及时的记录

实验记录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在每尝试一种纸条后就记录下数字结果,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第3篇

教材分析

《纸绳力量大》是一节生成活动。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开始增强,为了训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有机会探索,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类型的纸,让幼儿尝试进行折、卷、撕、捏等活动,从实践中发现纸的特性和玩法。顺应《纲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的要求,《纸绳力量大》通过设疑、实践,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在反复实验、动手操作的游戏中,让孩子们发现卫生纸里存在“纤维”这一有趣的现象。孩子们在探究游戏中感受快乐,获得智慧。

目标预设

1.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2.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3.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重点、难点

本活动重点是探索、感受纸绳的承重力。

难点是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设计理念

在玩纸时,一个孩子偶然做成的纸绳拉不断,引起了同伴的关注和模仿。我把握契机,生成了科学活动《纸绳力量大》,鼓励幼儿学习做有力量的纸绳,并进行拎水桶的尝试,在游戏操作中感受纸绳力量大。

设计思路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学习,在动手中发现。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材料“卫生纸”和“水桶”,让孩子进行操作实验,把有关力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孩子可亲自操作的游戏(如撕面条比赛、制作有力量的纸绳、纸绳拎一个水桶、纸绳拎两个水桶、合作用纸绳拎水桶等),依托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正方形卫生纸若干,篮子若干,装满水的小油桶16个。

活动过程

1.玩“撕面条”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卫生纸)卫生纸可以干什么?

(2)今天,我们用卫生纸来玩“撕面条”的游戏,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里谁撕的面条又快又多。快行动起来吧! (幼儿操作)

(3)听好哦,时间马上就到了:5、4、3、2、1,停!互相看看,谁撕的面条又快又多!

(4)小结:有的小朋友撕的"面条很多,有的小朋友撕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卫生纸上藏着的小秘密吧。

2.观察卫生纸的纹路,再次尝试玩“撕面条”。

(1)请你们拿一张卫生纸看一看、找一找,发现了吗?这一条一条线就是卫生纸的纹路。试着用手摸一摸它的纹路,然后放回篮子里。(教师巡视检查)

(2)好,谁来帮我找到这张卫生纸的纹路?画一画,按照这个方向撕一撕。撕成又细又长的面条了吗?换个方向再试试,把上面的纹路撕断。

(3)出示两张画好纹路的纸,让幼儿明白竖线方向不容易撕,横线方向容易撕。

(4)幼儿重新拿一张卫生纸“撕面条”。

3.玩“纸绳拎水桶”的游戏,初步体验纸绳力量大。

(1)刚才我们用卫生纸玩了撕面条游戏,我还想把它变成纸绳来玩游戏呢,你们会把它变成纸绳吗?谁来试试?(请一幼儿示范)

(2)他用了什么方法把卫生纸变成了纸绳的?(先卷后拧)

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3)(出示油桶)卫生纸做成的纸绳能拎起这桶水吗?

(4)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5)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将卫生

纸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

注意,手不能碰到桶。做好了就可以上

来试一试了!将两边的水桶拎到中间。

4.讨论纸绳的秘密。

(1)请拎起水桶纸绳没有断的小朋友站这边,纸绳断了的小朋友站那边。

(2)我给你们准备的是同样的卫生纸,为什么有的纸绳没有断,有的纸绳却断了呢?

拿两根松紧不同的纸绳引导幼儿观察,寻找原因。

(3)什么原因呢?大家讨论一下。谁来说说?

(4)究竟什么原因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从两组幼儿手中各拿一个纸绳)

(5)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两根纸绳(一根没有断,一根断的)。

(6)我们试着按卷的方向撕一撕。

断的纸绳撕一撕,怎样?这样做成的纸绳,看,1、2、3,纸绳断了。

没有断的纸绳撕一撕,没有断。这样做成的纸绳怎样?不容易断。

原来,容易撕的拧成纸绳就容易断,不容易撕的拧成纸绳就不容易断。

(7)现在你们会做有力量的纸绳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再次巩固)

(8)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记住,找准方向,拧得越紧纸绳力量就越大。

(9)和好朋友拉一拉,看你的纸绳是不是够力量。如果纸绳断了,赶快找出原因,重新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请幼儿用有力量的纸绳把水桶拎到活动室的两边。)

5.尝试拎两桶水。

(1)小小纸绳可神气啦!它说还能拎起两桶水呢!行不行?谁来试试?

(2)一幼儿用一根纸绳拎两桶水。(如果没断,说明纸绳力量大;
如果断了,说明什么?)

小结:是啊,一根纸绳的力量有限,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会更大!

6.经验拓展,玩“运水桶”比赛。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两队,运水桶接力比赛。

可以增加难度——合作运水桶。(找一个好朋友,把两根纸绳变成一根,两人合作运两桶水。)

7.活动延伸。

师:纸绳虽小,它的力量却很大!我们带它到外面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拎起比水桶更重的东西,好吗?

带上你的篮子,捡起地上的垃圾,拎起水桶,出发吧!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第4篇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1.教师: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活动反思:

1、提供适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且是幼儿有持续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儿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猜测和验证,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设计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活动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答案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纸条提水”实验,收集数据(记录表),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提升经验,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经验于生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流程,提升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要求及时的记录

实验记录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在每尝试一种纸条后就记录下数字结果,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1.教师: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卷筒纸的纸芯、报纸、白纸、卡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报纸有弹力吗?

教师手拿一张报纸说:“这是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信不信?”教师操作验证。

2、提问:“是谁把纸筒弹起来的?”、“报纸的弹力从哪里来?”

3、幼儿动手操作,感受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1、请个别幼儿演示。

2、“你的纸筒弹起来了吗?你是怎么让纸筒弹起来的?请你试一试,试给大家看一看。”

3、讨论:同一张报纸折叠,为什么纸筒弹起的高度不一样?

4、幼儿再次操作,感知如何使报纸的弹力变大。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猜测不同的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变化。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三种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一样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自己的猜测

2、幼儿操作验证,并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

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一开始我就进行了报纸弹力的实验,然后告诉幼儿报纸有弹力,再让幼儿照着我的样子去操作,这样致使幼儿在操作时没有悬念,兴趣不浓。如果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报纸的这些秘密,那么幼儿的兴趣也许就更浓了。探索的目的性也就更强了。另外,在幼儿讲述猜测结果时,教师最好准备一张大记录纸,便于汇总。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二研)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卷筒纸的纸芯、报纸、白纸、卡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2、大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报纸有弹力吗?教师手拿一张报纸说:“这是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信不信?”幼儿猜测,教师讲述操作要求,幼儿自己进行探索。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和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

3、“是谁让纸筒弹起来的?报纸的弹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那你多折后和少折后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同一张报纸折叠,为什么纸筒弹起的高度不一样?幼儿回答,教师进行小结。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猜测不同的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变化。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三种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一样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自己的猜测

2、幼儿操作验证,并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

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二研)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报纸的弹力,因此,幼儿的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能认真去探索发现报纸的秘密。只是,我把探索弹力,和比较弹力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多少有关这一知识点放在了同一环节,致使有些幼儿一时没有弄清要求,有些混淆。

如果把这两个知识点分成两部分操作,效果也许会更好。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三研)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之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述。

活动准备:

1、雪花片、报纸、白纸、硬板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2、大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手拿一张报纸“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教师将报纸对折五至六次后,在报纸上放一个雪花片,请幼儿猜测雪花片会怎样?

2、幼儿猜测后进行验证操作,发现弹力。

3、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1、提问:那同一张报纸,少折几次和多折几次,它的弹力会怎样呢?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动手操作,感受报纸折叠次数的多少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2、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白纸、硬板纸、手揉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这三种纸折叠同样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事一样的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并回答。教师统计猜测结果。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并记录。

5、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小结。

三、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纸折叠后能产生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纸折叠的次数多、少,纸的软硬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种类的纸,他们的弹力是大是小呢?以后我们可以动手再试一试。

活动反思:

在这一次活动中,我让幼儿分步探索,从易到难,慢慢来发现报纸的秘密和力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些知识点。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较高,都能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只是,我在记录汇总时,记录的是幼儿的举手人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问题,看不清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不能很好的分出哪中纸的弹力大,哪中纸的弹力小。如果用

1、

2、3来表示,效果就会更好,结果也就更明确。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 第7篇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卷筒纸的纸芯、报纸、白纸、卡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报纸有弹力吗?

教师手拿一张报纸说:“这是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信不信?”教师操作验证。

2、提问:“是谁把纸筒弹起来的?”、“报纸的弹力从哪里来?”

3、幼儿动手操作,感受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1、请个别幼儿演示。

2、“你的纸筒弹起来了吗?你是怎么让纸筒弹起来的?请你试一试,试给大家看一看。”

3、讨论:同一张报纸折叠,为什么纸筒弹起的高度不一样?

4、幼儿再次操作,感知如何使报纸的弹力变大。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猜测不同的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变化。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三种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一样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自己的猜测

2、幼儿操作验证,并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

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一开始我就进行了报纸弹力的实验,然后告诉幼儿报纸有弹力,再让幼儿照着我的样子去操作,这样致使幼儿在操作时没有悬念,兴趣不浓。如果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报纸的这些秘密,那么幼儿的兴趣也许就更浓了。探索的"目的性也就更强了。另外,在幼儿讲述猜测结果时,教师最好准备一张大记录纸,便于汇总。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二研)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卷筒纸的纸芯、报纸、白纸、卡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2、大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报纸有弹力吗?教师手拿一张报纸说:“这是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信不信?”幼儿猜测,教师讲述操作要求,幼儿自己进行探索。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和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

3、“是谁让纸筒弹起来的?报纸的弹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那你多折后和少折后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同一张报纸折叠,为什么纸筒弹起的高度不一样?幼儿回答,教师进行小结。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猜测不同的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变化。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三种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一样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自己的猜测

2、幼儿操作验证,并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

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二研)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报纸的弹力,因此,幼儿的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能认真去探索发现报纸的秘密。只是,我把探索弹力,和比较弹力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多少有关这一知识点放在了同一环节,致使有些幼儿一时没有弄清要求,有些混淆。

如果把这两个知识点分成两部分操作,效果也许会更好。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三研)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之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述。

活动准备:

1、雪花片、报纸、白纸、硬板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2、大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手拿一张报纸“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教师将报纸对折五至六次后,在报纸上放一个雪花片,请幼儿猜测雪花片会怎样?

2、幼儿猜测后进行验证操作,发现弹力。

3、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1、提问:那同一张报纸,少折几次和多折几次,它的弹力会怎样呢?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动手操作,感受报纸折叠次数的多少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2、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白纸、硬板纸、手揉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这三种纸折叠同样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事一样的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并回答。教师统计猜测结果。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并记录。

5、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小结。

三、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纸折叠后能产生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纸折叠的次数多、少,纸的软硬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种类的纸,他们的弹力是大是小呢?以后我们可以动手再试一试。

活动反思:

在这一次活动中,我让幼儿分步探索,从易到难,慢慢来发现报纸的秘密和力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些知识点。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较高,都能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只是,我在记录汇总时,记录的是幼儿的举手人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问题,看不清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不能很好的分出哪中纸的弹力大,哪中纸的弹力小。如果用

1、

2、3来表示,效果就会更好,结果也就更明确。

推荐访问:大班 汇编 力量 纸力量大班科学教案汇编7篇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汇编7篇) 纸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视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