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在文学的海滩漫步

在文学的海滩漫步

时间:2024-06-16 10: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按常规我应该是在母亲腹中待九个月出生。但不知什么原因,我却在七个月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人世。由于中国有句老话——七活八不活,意思是七个月胎儿可以成活,八个月却不行,因此母亲并不惊慌。问题是我大概很惊慌,整日大哭不止,直到比我小两岁的妹妹出生,我还是鼻涕眼泪地整日里咧咧个没完。也许我提前把一生的眼泪哭完,现在已不怎么会哭了。那个年月讲究算命,算命先生说我是“井泉水命”,意思是将来我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贵人相助,将井水打出来,否则只能窝在井里不见天日。

后来艰难的岁月,父亲被抓进监狱,迫使我十几岁就进工厂干活儿,养家糊口。但这并不能解决母亲和我弟妹们七口之家的生活问题。幸亏我们这个城市有大海,渤海、黄海,还有太平洋奔涌而来的万顷碧波。于是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跳进大海里,成了辽东半岛捕捉海参鲍鱼的“海碰子”。海碰子既是山狼海贼,又是英雄好汉——剃着短短的刺锅子头(北京称寸头),戴着亮晶晶的水镜,手持锋利的渔枪,脚穿橡皮鸭蹼,凭着一口气量,赤身裸体地潜进冰冷的海底,在犬牙交错的暗礁丛里捕捉海参、海螺、海胆、鲍鱼等各种海珍品。海浪在你周围狂轰滥炸,激流拼命地把你拖向死亡的深渊,冰冷的水下犹如钢针刺骨,尖锐的礁石和贝壳就是刀枪箭镞……每下潜一米,就觉得锋利的钢刀更加锋利。潜到幽黑的暗礁深处时,灵魂也被冻得僵硬,因为你的意识开始模糊。然而,只要眼前出现海参的身影,我浑身立即发热,眼睛开始放射着凶狠的光束,犹如恶狼冲进羊群一样,野蛮地抓住肉眼能看到的每一个海参。如果在气力用尽准备返回水面的关键时刻,又看到一个海参,我就会拼了命地再向前冲刺。有时不得不吞一口苦咸的海水,将口腔空间里的空气也压进肺里,在水下坚持最后一秒,这最后一秒就能多抓住一个海参。然后双脚使足力气地朝海底暗礁蹬一下,反作用的力量把我的身体向上弹去,一旦嘴巴露出水面,我就疯狂地大口喘气,那“呼哧呼哧”的绝不亚于蒸汽火车般的喘气声,使我刚刚逼近绝境的生命再一次充电。

回到岸上后,我疯狂地将冻僵的身子扑向火堆,感觉不到火苗灼烫的疼痛,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活。我一会儿像虾一样地勾着身子烤肚皮,一会儿身体反转过来烤脊背,像当今烤羊肉串那样,在火堆上反复地做着高难度动作。火舌像千万枚炽热的针尖,穿透皮肤,扎进肉里,钻进骨缝,驱除几乎要命的寒气,一直把僵硬的身子烤得柔软烤得发热烤得有了疼痛感觉。然后我挺起胸膛,再次潜进冰冷的波涛里拼命。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老海碰子对我说:“什么叫海碰子?这是把你的命抛进大海里碰大运呀!”

问题是我活得如此艰难困苦,却恬不知耻地爱好文学,竟然有当作家的理想。上班时,我躲在工厂的废铁堆里看书,在海滩上我更是看得入迷。最初看得入迷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和“三言二拍”我读得滚瓜烂熟。继续深入看下去,就闯出国界,贪婪地读着法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和苏联的小说。但我读得最多也最喜欢的就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和马克·吐温写的书,我大胆地模仿杰克·伦敦的超强力量感,把大连四周的海描绘得波涛汹涌;
还模仿马克·吐温的幽默,把海碰子的生活写得生动浪漫。海碰子全都有个粗野的诨号,什么“大头鱼、鬼蟹子、海兔子、海豹”等,我用杰克·伦敦的一部作品名字做我的大号“海狼”。

然而在那狂热革命的年月,对我这个“狗崽子”来说是严酷的,不准发表一个字,而且写东西还有“危险”。所以,我每写一段时间,就像突然患了恐惧症似的把所有的稿子烧掉,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激动万分地重新挥笔。这种断断续续的恐惧和激动往往使我厌烦和无聊。当一个人的劳动成果不被社会认可和欣赏,就会产生一种无奈的疲惫。但一个人的爱好,是灵魂里的情趣,使我终生激动。我口袋里始终揣着笔和纸,无论在车间工地上,还是在海滩礁石上,只要想起什么美妙的词句,就想法记下来。当然,无论美妙不美妙,最后还是变成母亲烧火做饭的废纸。但我不气馁,总觉得会有我想象的一天到来。

这一天突然到来,天空晴朗,阳光灿烂,父亲平反,也就允许我写作了。20世纪80年代初,文坛的上空不断地升腾着一颗颗新星,突然耀眼的光芒使我激动使我焦急使我想入非非。我充满海碰子的勇气、野气和傻气,所以就充满信心,发誓要潜到文坛的海洋里捕捉更大更多的海参鲍鱼。开始我写了一些小东西,但似乎没有读者理睬,更没人喜欢。我这才感到我的水平太差了,写的东西简单而肤浅,就像大海潮汐边缘的泡沫,一闪即灭,跟不上形势。

我开始疯狂地阅读杂志上发表的小说,这才发现,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在控诉他们的艰难困苦,为此将小说写得既如泣如诉,又荡气回肠,使我拍案叫绝,热泪盈眶。然而正因为如此,我更加沮丧,有这么多比我还受苦受难的作家,我怎么写也写不过他们。这简直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我恰恰是自豪地感到受苦受难太多,才具有文学创作的本钱。可我就是用笔尖蘸着血泪,也写不过那些饱受苦难的作家,白白地爱好了这么多年的文学,到头来却如此无能。我真是倒霉透了,倒了这么多的霉,却不会写控诉倒霉的小说。

当我沿着家乡的海滩漫步时,陡然的一阵冲动,犹如天降灵感,让我摆脱了当时所谓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框架。面对大海,我心胸里奔腾着浪涛和激流,我想到暗礁的凶险,想到捕猎海参鲍鱼;
想到海碰子们卓绝的拼搏,大自然的景色一下子涌进我滚热的脑海……于是,我充满激情地挥笔写下中篇小说《迷人的海》。可是我自觉得这篇小说与当时盛行的创作内容不相符、不合拍,所以就战战兢兢地寄给了一家刊物,果然,那家刊物退稿,大意是我写的东西没有严肃的思想性。我自觉非常尴尬,但看到我那些惊涛骇浪的文字,看到我勇猛拼搏的场景,觉得对不住我和我那些海碰子伙伴。于是我斗胆将退稿一下子寄到名声响亮的《上海文学》。可万万没想到编辑喜欢,并以头题位置发表,接着被文坛权威刘伯羽、冯牧及著名作家冯骥才发现,在《文艺报》上发文赞扬,竟然引起了轰动。也许我们文坛上太多太多政治愤慨的作品,太多太多怒火燃烧的文字,突然吹来一股海洋的鲜味,一股大自然的清风。所以文坛为《迷人的海》涌起一股绿色的波涛。后来张光年、王蒙、丁玲、蒋子龙等名家都为《迷人的海》喝彩,全国各地很多评论家在文章中热情赞颂我的小说。

问题是当时我还是大连机电安装公司的焊工,时不时潜进大海里拼命。当接到中篇小说《迷人的海》获全国大奖时,兴奋得昏头昏脑,犹如《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万幸的是我没有像范进那样精神失常疯癫,而是继续挟着饭盒上下班,挥动着喷射五彩缤纷焊花的焊枪。但我却为此对人生有着神妙的感悟,因为我想起算命先生说我是“井泉水命”,“将来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贵人相助,将井水打出来,否则只能窝在井里不见天日”,现在这不正是貴人相助,将我从井里打捞出来,见了天日吗?

我虽然心里燃烧着狂喜却又略感忧伤,因为我知道我不仅要离开沉重的、汗水淋淋的工地,而且还要离开生死与共的海碰子伙伴。果然上面下令,要我去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进修,记得当时安装公司的领导还以“邓刚是工地上奇缺的技术工人”,不能这么随便就脱离生产岗位为由,而不想让我去北京。可他们哪里想到这个上面不仅是市里、省里,而是全国作协的指令。安装公司领导们最终大吃一惊,说你小子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会从一个底层工人一下子飞得那么高!

临走那天,一些师傅为我搞了一个欢送会,也就是在一家小饭店里吃了一顿。记得一个老师傅说:“别人高升,都是一步步往上爬,你却是蹦上去的呀!”

在大家哈哈大笑的时刻,我却感慨万千,我哪是蹦上去的,为了文学的理想,我苦苦地爬了多少年啊,还不是一般的爬,是摸爬滚打啊!……

责任编辑:杨 希

猜你喜欢暗礁鲍鱼文坛人生的鲍鱼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鲍鱼红烧肉意林彩版(2022年4期)2022-05-03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2期)2019-09-10暗礁辽河(2019年7期)2019-09-03警惕“洗产地”暗礁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老人学拉丁要避开“暗礁”大众健康(2017年12期)2018-01-04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作文·初中版(2017年8期)2017-09-04第三只眼看文坛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第三只眼看文坛小说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第三只眼看文坛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推荐访问:海滩 漫步 文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