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油茶产业实施方案【完整版】

油茶产业实施方案【完整版】

时间:2022-07-02 17:1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油茶产业实施方案【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油茶产业实施方案【完整版】

 

 油茶产业实施方案

 规范有序、科学合理利用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加强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修复的融合。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都市型林下休闲业和特色种养殖业,着力提升林下经济产业附加值。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发展以森林人家、森林驿站为代表的林下森林康养业,以南药、食用菌、珍稀植物等为特色的林下种植业、采集加工业,以及林禽、林蜂等特色的林下养殖业。推动林下经济绿色化、精品化、特色化、规模化经营,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培育壮大发展主体。提升林下经济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能力,建立健全林下经济标准体系。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根本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惠民、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创新引领、示范带动,在严格保护耕地、严守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及生态保护红线、坚决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明确林草种植区域,确保不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资源,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扩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种质资源挖掘和基础研究,强化良种选育、用材林培育、林业新材料、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智能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关键核心技术。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鼓励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国家生态安全、粮油安全、木材安全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与利用的关系,建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推动林业产业低碳发展。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发展新根基。

 一、 加强政策扶持引入社会资本 林业产业覆盖一、二、三产业,与农业、制造、建筑、旅游、养老、食品、医药等行业交叉融合,但政策协调不够充分、衔接不够紧密。要进一步打破行业界限,推动林业产业与其他行业政策融合,尤其要推动农业支持政策全面惠及林业产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将林业产业融入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将支持发展木竹建材、木竹制品、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碳汇等绿色低碳产业纳入“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达峰行动计划等战略规划,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将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各级财政对林业产业投入不足,是当前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20 年以来,中央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调整为用于森林资源管护、国土绿化等方面,不再支持林产品加工和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林业产业的财政支持弱化。林业产业投资周期长,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扶持引导。应不断完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政策,明确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可用于林业产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或建立政府性基金,对林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生产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等予以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国家储备林、油茶等木本油料、木竹建材、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二、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产业管理职责,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服务。加强对财政、金融、科技、土地、税收、流通、贸易等各方面调查研究,梳理相关政策措施,用足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新政策,强化稳定制度性政策供给,推动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地全

 面推行林长制过程中,争取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纳入林长制监督检查、考核奖惩中。

 (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放活经营权,提升林权价值预期和保障,激活林农、经营主体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严格林地林木流转资格条件,落实流转合同备案制,完善林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镇村林场改革发展,促进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完善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木本油料营造、林木良种培育、油料产业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国土绿化示范等项目资金,积极争取省级涉农统筹资金和乡村振兴专项,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用好林业贷款贴息、税费优惠等财税支持政策,用好林业产品抵押、质押融资、森林保险等金融服务。加快产权模式创新和金融创新,完善林业投融资服务,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投资林业产业。完善林业资源资产评估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优化资源管理完善林草湿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机制,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后,允许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

 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落实国家关于支持乡村振兴的有关用地政策,在不破坏生态和严格履行程序的前提下,保障林业产业用地。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土空间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 1%-3%的治理面积从事旅游、康养等产业开发。在林地上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符合《森林法》有关规定的,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五)推进示范建设鼓励各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申报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引导发展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林农和基地为基础的“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新型经营模式。

 (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种质资源挖掘和基础研究,强化良种选育、用材林培育、林业新材料、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智能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关键核心技术。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鼓励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

 三、 特色林果产业

 发展岭南特色林果产业,打造北回归线优质林果产业基地和热带林果示范区,既合理开发新区,也适度调整产地,防控与改种并举。提高林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强水果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装备研发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凉果蜜饯、原汁原浆生产和果酒精深加工,发展优质荔枝、龙眼、芒果等干制产品,提升传统凉果蜜饯生产精深加工技术和绿色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生产设施设备的机械化水平。

 四、 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编制《广东省森林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依据岭南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构建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自然公园为主体,国家公园(创建)、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生态公园、古树公园、野生动(植)物园等相结合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支持在自然保护地指定范围内开展资源友好型生态旅游活动,适当利用景观资源和自然保护地内高质量生态普惠产品。健全生态旅游建设发展管理体制,推广生态文化和自然教育理念,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能力。开发一批“森林+”新业态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出一批国际国内一流的森林生态旅游地,创作一批生态文化创意产品,将生态旅游培育成我省林业

 支柱产业、重点旅游品牌,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实现规模化、跨越式发展。做好全省林业系统生态旅游游客量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

 五、 推动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展自然教育发展规律、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编制自然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着力构建机制科学、体制健全、主题鲜明、竞争力强、国内领先的广东特色自然教育体系,全力打造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依托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科普场馆、动植物园等,打造 100 个自然教育基地,20 个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基地 20 个,自然教育径 150 条及自然教育园区(场馆)300 处。搭建粤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打造自然教育特色品牌,建立自然教育标准。提高公众生态意识,重点开发针对中小学生以及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高标准打造 30 个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综合示范作用。

 六、 推动森林康养高质量发展 科学利用森林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食品药材和生态文化资源,加快发展以森林疗养、森林保健、森林养老、森林休闲、森林游憩、森林度假、森林文化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建设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森林康养产业集群,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森林康养产业格局,培育

 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森林康养领军企业、知名品牌。完善技术、标准、监测、培训、宣传推广等支撑体系,突出打造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森林康养基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森林生态产品和服务。

 七、 多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 尊重种植传统,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林药、林菌、林茶等林下种植,规范发展林禽、林畜等林下养殖,积极发展林下采集加工,加快发展森林人家、林家乐、森林康养等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八、 香料产业 香料是食品、日化、烟草、医药、饲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天然香料的精加工已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鼓励类的产品目录。重点发展广东特色木本香料和林下草本香料植物,如土沉香、松香、降香黄檀、龙脑型阴香、香樟、互叶白千层、肉桂、檀香、佛手、红葱、薄荷、罗勒、山苍子、广藿香等。在粤东、粤西各建立芳香本草基地 1 个,粤北地区建立瑶族百草基地 1 个,肇庆、云浮各建立肉桂八角基地 1个。

 1.扶持沉香产业发展。在博罗、惠东、东莞、中山、电白、信宜等地区重点发展沉香产业,创建沉香精油国家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2.扶持右旋龙脑(梅片)产业发展。提高梅州右旋龙脑(梅片)产业聚集度,创建梅片国家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3.扶持新会小冈香传统产业发展。促进新会小冈香产销对接和初级产品高质化,延长产业链。

 4.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完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出一批有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如香囊、精油、润唇膏等,扩大在食品、日用、轻工、医疗、美容、康养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天然植物香精香料产业优化升级。

 5.培育香料产业新业态。结合健康产业,探索“香业+文化+旅游+养生+互联网”的发展新业态。

 九、 油茶产业 编制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扶持龙头企业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油茶全产业链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扶持河源、梅州、韶关、清远、茂名等地区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现有种植面积达 10 万亩的龙川、兴宁、高州、东源、平远、和平、连州等县(市)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

 1.加强油茶林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全省完成油茶新造林面积 94万亩、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 70 万亩。

 2.加强良种选育。加快研制、审(认)定高产、高油、高抗的适宜广东种植的油茶良种,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和高产林基地建设。

 3.提升加工水平。培育规模化茶油加工企业,规范小作坊茶油生产,大力发展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日化用品等新型油茶产品,推进油茶加工副产品循环综合利用。

 4.推进市场和品牌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油茶产品营销和宣传力度;加强茶油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推动制定广东茶油质量团体标准,引导企业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控,打造广东茶油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油茶品牌做大做强。

 5.加强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政策联动。加强与农业农村、医疗卫生、文旅、市场监管、发展改革、财政、金融、保险等部门协调,争取融合更大政策支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成立省林业产业协会油茶分会,推动企业间合作,实现油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到 2025 年,油茶林总面积达到 360 万亩,茶油年产量达 8 万吨,打造 10 个省级油茶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全省完成油茶新造林面积 94万亩、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 70 万亩。

推荐访问:油茶产业实施方案 油茶 完整版 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