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任务群及课例探究,供大家参考。
2022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任务群及课例探究 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2022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划分成了 6个学习任务群,又根据课程内容整合程度上的区别,将 6 个学习任务群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面。整合程度较高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属于基础型,整合程度高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型,整合程度更高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属于拓展型。
通过对各个学习任务群总体目标任务的对比,我们会发现,共同点是都强调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的发展。每个学习任务群所涉及具体内容特点不同,所以指向的目标侧重点也就不同。了解了这些任务群的特点,就可以明白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可以围绕这些任务群去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从认知到认同,从理论到实践,既要体现课标的时效性,又要体现课标的实操性,更需要“课标、课程、课例”的体系性,实现三位一体,逐一进行落实。
今天谈谈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理解与思考。
课标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根据学段要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安排有不同的“学习内容”。
比如,在第二学段(3、4 年级)的学习内容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2)学习阅读说明、叙写大自然的知文,感受、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学习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展示已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
二、以主题阅读的语文课程 温儒敏教授指出:用好新教材,“最重要、先着手去做的,是对新教材要有通盘的了解”。所谓“要有通盘的了解”,既指对单个单元作整体考量,还包括将“这个单元”和“那个单元”作整体考量。语文教材单元分类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语文教材单元分为不同类型。对单元分类既有助于对语文教材有通盘的把握,也有助于单元整体教学。
第二学段(四年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材索引。
统编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田园生活》,人文要素: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语文要素:1、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课文:2、乡下人家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口语交际:转述 习作:我的乐园 再如第五单元《自然奇观》,人文要素: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语文要素: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三、学习任务群课例设计 温儒敏教授多次讲话的内容都鼓励教师对教材单元进行大胆设计。“教师可以对现有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使用新教材不必‘一刀切’,不必规定非得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学校和教师应当拥有选择权。” 如统编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自然奇观》。
(一)单元教材分析 作为习作单元,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此外还有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4 篇文章都指向“有序描写景物”这一 习作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语文要素: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两篇精读课文各有侧重。《海上日出》重在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记金华的双龙洞》强调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两篇课文还把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如《海上日出》中日出时的景象特别精彩,《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外洞、孔隙和内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学习两篇精读课文时,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的基础上,要把重点放在体会课文在写作顺序、写作方法上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这些表达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除两篇精读课文之外,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的课后习题都有通过找出过渡作用的句子,体会并理清
游览顺序的要求,而且两篇例文都有旁批,阅读批注既有利于从文中借鉴方法,又有利于写作时模仿。教师切忌上成阅读课,而应着力于用习作例文指导学生习作实践和评改。
本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两个板块可以作为习作前的预热环节,最终落脚在“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上。本单元中的各项内容都是围绕这一目标编排的,各项 内容之间环环相扣,体现出单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二)单元丛书分析 丛书“范文阅读”中的第 1、2 两篇文章《养马岛日出》和《三亚落日》,对应着教材中的《海上日出》一文。这 3 篇文章都体现了“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描写景物”的特点。
我们可以把《海上日出》作为精读课例,再拓展《养马岛日出》一文,进行“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学习。第 3、4 两篇范文《苏州漫步(节选)》《天然湖与果子沟》对应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这 3 篇文章都是“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且文章中都有起过渡作用的语句,学习时可以把《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为精读课例,再拓展另两篇中的一篇进行学习。“组文阅读”中的 4 篇文章《长江三日(节选)》《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黄山记(节选)》《青石小街》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结构描写景物,4 篇文章可以作为一组,用一节课进行对比阅读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写出特点的,并通过关键词句判断作者写景的顺序。
(三)研讨课例设计
第一节:精读引领课 《海上日出》+《养马岛日出》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海上日出”景观的特点。
2.借助关键词句,感悟景物变化,了解“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景”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有关日出的诗句、,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引出海上日出。
(二)理清顺序,感悟变化 【学习任务群(一)】
1.自由朗读,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读完文章的感受。
——伟大的奇观。
2.再读文章找出具体描写海上日出奇观的段落。
生汇报:第 2、3 自然段。
3.品读第 2、3 自然段,欣赏奇观,感受变化,并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内容:1、变化内容;2、变化过程。
任务:边欣赏奇观,边圏画出关键词,找出海上日出有哪几个方面的变化,完成表格。
4.学生汇报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明晰海上日出从颜色、位置、亮度三个方面的变化。
5.小组合作学习第 4 自然段,欣赏太阳走进云堆中的美丽景色。
6.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师相机指导。
7.学习第 5 自然段,欣赏太阳在黑云中的神奇景象。
8.汇报感受,适时点评。
过渡:所有的事物都成了一个发光体,熠熠生辉。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9.品读“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一句,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对海上日出奇观的赞叹之情。
(三)拓展阅读,举一反三 【学习任务群(二)】
1.快速浏览《向成长致敬》中的《养马岛日出》一文,用词语概括“日出”的特点。
(壮丽、壮观。)
2.再读文章,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日出时景物的变化。
(光线、色彩。)
3.总结:本文描写了作者特意赶到海边观看壮丽的日出景象,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写出了景物的变化。
第二节:精读引领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州漫步(节选)》 一、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游记的方法。
2.了解按浏览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体会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起来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1.出示,揭示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里的“记”是什么意思? (记载、记录、记叙)
2.体裁特点。
(游记)
游记是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
(二)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习任务群(一)】
1.默读课文,圈画表示作者行踪的关键语句。在小组内交流。
2.梳理文章的写景顺序。
(路上一洞口一外洞一孔隙一内洞一出洞。)
3.展示游览的路线,明确写景顺序。
(游览顺序)
(三)品读重点,学习写法 【学习任务群(二)】
1.默读第 4~7 自然段,概括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
全班交流,概括特点。
(外洞:大、高。孔隙:小、矮、窄。内洞:黑、奇、大。)
2.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特点的?读课文第 5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课件出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思考:船到底有多小呢? 你读出了孔隙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孔隙的特点的? 合作交流,明确答案。
作者用常见的事物(小船)具体写出了孔隙的窄小。
(2)假如这时候你就是游客,仰卧在小船里,工人拉着绳子,帮助你穿过孔隙,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找出相关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擦伤鼻子。
思考:这几句话是如何写出孔隙窄小的特点的? 引出作者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受,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了,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找一找描写内洞景物的句子,品味其特点。
(1)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2)找出描写石钟乳和石笋的句子,体会其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3)作者对内洞景色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找找相关的词语。
(4)总结写法。
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将景物的描写同自己的感
受结合起来进行写作。
(四)以例学习,举一反三 【学习任务群(三)】
1.阅读《向成长致敬》中的《苏州漫步(节选)》一文。
(1)理一理作者的游览顺序。
(入口走廊一涵碧山房一游廊一闻木樨香轩一小蓬菜一曲溪楼)
(2)作者抓住了留园的什么特点来描写景物?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
(它像所有的艺术杰作一样,带着深深的含蓄。)
(3)围绕“含蓄美”,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他是怎样将留园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作者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自己的感受,使得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师生点评,明确答案。
第三节:组文阅读课 《长江三日(节选)》《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黄山记(节选)》《青石小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提取关键词句梳理景物的特点。
2.初步学会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和游览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假期都去过不少地方游玩吧?不同的旅行有不同的收获,谁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 学生介绍,教师相机点评。
(二)复习回顾,再现方法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如何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的景物:
1.可以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顺序来写的。
2.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
3.抓住特别吸引人的景物的特点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在写孔隙的时候,将见闻和感受结合起来写了孔隙矮、窄、险的特点。
本节课,我们就用学过的以上方法,阅读《向成长致敬》中的 4 篇文章。
(三)初读文章,梳理内容 【学习任务群(一)】
1.这 4 文章描写了不同地方的美丽景色。快速浏览文章,找一找这4 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观,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优美景色的句段,多读几遍,可以在旁边写写感受。
(1)分享美景,谈感受
(2)读出眼中的美景。
(四)合作探究,明确顺序 【学习任务群(二)】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带领我们欣赏美景的呢?结合你喜欢的景观认真读一读,圈画相关词句,完成表格。
1.默读文章,找出自己喜欢的文章的关键词句,梳理文章写景的顺序。
题目
关键词句
写景顺序 2.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写景顺序。
3.交流展示,师生点评,明确答案。
4.“声”临其境。
(1)出示美文片段。
(2)师生共读。
(五)学以致用,读写结合 【学习任务群(三)】
选择一处你浏览过并且喜爱的景点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第四节:表达训练课 《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交流平台” 一、学习目标 1.能按游览的顺序说出游览路线,初步学会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
2.能运用表示空间转换的句子。
3.初步学会把特别吸引人的景物重点写。
二、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群(一)】
(一)交流汇报,明确写法 1.回顾《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交流汇报,进一步明确课文描写景物的顺序。
《海上日出》作者抓住了“伟大的奇观”这一特点,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经过,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并且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一个地方,要描写的景物往往很多,那么如何将这些景物联系起来呢? (1)通过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第 2、3 自然段,找出点名作者游览踪迹的句子。
①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新入山。
②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2)再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并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①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②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过渡句的作用:在记叙的过程中运用表示空间转换的句子,使景物
的转换更自然。
(二)学以致用,口语表达 【学习任务群(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