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双循环经验与启示(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目录
一、保护主义真的 是 美国
19 世纪崛起的秘诀吗?
........................................................................................................ 3 1.1
保护主义壮大有其历史原因
............................................................................................................................................. 3
1.2
美国崛起与
20
世纪中后期 “ 亚洲奇迹 ” 颇为相似
............................................................................................................. 5
1.3
保护主义在美国仍有争议
................................................................................................................................................. 6
二、美国产业政策 未 曾 脱 离干预主义
.............................................................................................................................. 8 2.1
林肯铁路基建与罗斯福新政异曲同工
.............................................................................................................................. 8
2.2
战争与工业科技的联动关系
............................................................................................................................................. 9
2.3
新时代 “ 网络式 ” 产业干预模式
........................................................................................................................................ 10
三、美国“ 以内为 主” 时期及资产表现
............................................................................................................................ 11 3.1
为什么是上世纪
30
年代中后段?
.................................................................................................................................. 11
3.2
货币极度宽松下:资产价格表现不俗
............................................................................................................................ 12
风险提示
........................................................................................................................................................................... 13
瑞士经济学史家保罗·贝罗赫在研究 19 世纪下半段的欧洲经济增长与贸易关系时,提出著名的“增长-关税悖论”:高关税将提高经济增速。关税与经济增速的正相关性同样出现在美国(图 1)。更为突出的是,19 世纪美国的关税税率领跑全球。同期,美国成功超越英国,成为工业最发达国家。因而,国内保守派一直将“增长-关税悖论”视为保护主义的最佳证明。但是,保护主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传导关系一直存有争议。经过我们查阅资料和比较分析,美国经济崛起和保护主义之间的传导机制并不清晰,甚至可能产生负作用,阻碍资本积累。不过,从美国 200 多年产业政策发展可以看出,美式干预主义(包含保护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基因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对内民主,对外霸权”。美国从未“闭关锁国”,一切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宗旨。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现状下,我国仍需注重经济发展规律,突出我国的优势:14 亿人口的全球最大市场。
图
1 :1 19 9
世纪 下 半段关 税 税率 与 经济增 速 呈现 正 相关
资料来源:凯文·奥罗克,NBER,民生证券研究院
注:共有 10 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瑞典、
英国和美国,时间跨度为 1875 年至 1914 年。
一、保护主义 真 的是美 国
19
世 纪 崛起的秘诀 吗 ?
1.1 保 护 主义壮大有其历 史 原因
三点原因促使美国 独 立 初 期离不开保护主义 。( (1)
)
政府收入高度依赖 关 税 收 入 。独立战争后,美国几乎“一穷二白”,政府收入极其有限,只能依靠发债和关税。根据美国统计局数据显示,1860 年前,关税收入在联邦政府收入中占比长期维持在 80%以上(图 2)。
( (2)
)
实现军事自主和 发展 制造业的愿景。
。1791 年,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著名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提倡通过关税和补助政策实现军事自主化和工业化,获得华盛顿总统和国会的支持。美国诞生的基因里就含有保护主义。(3 )立法机构多数派 关税税率(
)
35 30 25 20 15 10 5 y = 0.0542x + 0.7966 6 5 4 3 2 1 0 -1
0
-2 -3 经济增长率(
)
决定政策方向 。独立后前一百多年时间内,国会被保守党牢牢掌控,保护主义政策缺乏有效对抗。美国完全进入自由贸易的标志是 1974 年贸易法。
图
2 :
独 立后的 前 一百 年 ,美 国 政府收 入 高度 依 赖关税
资料来源:
USITC,民生证券研究院
19 世纪上半 段 开始出 现关 税争议的苗头。
。1800 年至1860 年,美国关税税率先升后降,不仅波动较大,而且绝对水平也较高(图 3)。这主要和当时政策缺乏数据支持以及南北矛盾有关。根据 USITC 资料显示,在 19 世纪上半段,多位美国财政部长均对数据是否支持高关税政策持怀疑态度,认为关税制定过于草率。而且,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企业存在谎报和瞒报的可能性。由于数据匮乏,美国国会流行“假如…就会…”的逻辑推导,政策制定极具主观色彩。虽然南方代表的自由贸易派认为,高关税会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并会阻碍美国与海外经济的联系。
但是,由 于 保护主义势力强大 , 南北分歧并未出现根本 性改变,美国最终走 向 内 战 。
图
3 :1 19 9
世纪 上 半段美 国 进口 关 税先升 后 降, 绝 对水 平 领先 全 球
资料来源:
USITC,民生证券研究院
美国贸易长期处于 逆 差。
。19 世纪 20 年代,美国贸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30 年代出现显著逆差,对应关税税率快速下滑;40 年代重回平衡状态,并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顺差,对应关税税率上升;50 年代又是连续十多年的贸易逆差,对应关税税率下降(图 4)。因而,根据关税税率与贸易赤字的负相关,保守主义支持者坚持使用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其中,来自农业部门的呼声最为强烈。
由于未找 到 贸易赤字的具体来 源 , 我 们无法判断保护主义对早期的美 国 经 济 增长是否具有正向 推 动 作 用。
图
4 :
较 高的关 税 税率 能 够改 善 美国早 期 的贸 易 赤字
百万美元
商品贸易净出口:
1820-1860
40
20
0
-20
-40
-60
-80
资料来源:
NBER,民生证券研究院
1.2 美 国 崛起与
20 世纪 中 后期 “ 亚洲奇迹 ” 颇 为 相似
美国依靠人口增长 和 资 本 积累推动经济超越 英 国。
。19 世纪下半段,美国实际 GDP 年均增长率为 3.94%,大幅高于英国的 1.9%(表 1)。对比同期的英国自由贸易主义,保护主义政策似乎更具优势(表 2)。但是,通过拆解英美的经济增长来源,可以发现人口、地理和资源优势是美国赶超的主要因素。在此期间,美国人口增速高于英国0.8 个百分点, 1900 年人口接近英国的两倍;资本存量增速更是英国的 3 倍有余。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与“亚洲奇迹”尤为相似 。
值得注意的 是 , 美 国的全要素增长率 与 英 国 基本上相等,表明两国在资源配 置 的 有 效性上比较接 近。
。另外,自由贸易时期的美国(1950 年-1992 年)与保护主义时期的美国都拥有 3%以上的经济增速, 最大的区别是全要 素 生 产 率增速 , 表明美国完成了创新 驱 动 的 经济转型。
超高税率
税率下降
税率上升
税率下降
1820
1822
1824
1826
1828
1830
1832
1834
1836
1838
1840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1858
1860
表
1 1 :
美国依 靠 人口 增 长和资 本 积累超 越 英国 , 再依 靠 科技 创 新完成 二 次飞跃
美国
英国
时间
1870-1913
1950-1992
1870-1913
实际
GDP
增长(
)
3.94
3.22
1.90
人口增长(
)
2.09
1.25
1.21
人均
GDP
增长(
)
1.81
1.95
1.01
资本存量增长(
)
5.53
3.21
1.73
全要素增长率(
)
0.33
0.98
0.31
资料来源:道格拉斯·欧文,NBER,民生证券研究院
表
2 2 :1 19 9
世 纪 下半段 全 球关税 逐 渐上升 , 美国 税 率冠 绝 全球
1875-1879
1880-1884
1885-1889
1890-1894
1895-1899
1900-1904
1905-1909
1910-1914
澳大利亚
9.7
9.2
10.7
12.8
14.2
19.0
19.7
19.0
加拿大
15.7
16.9
18.1
19.0
19.5
19.3
19.3
19.5
丹麦
11.9
11.6
12.6
9.2
9.0
8.1
6.8
5.0
法国
5.2
6.0
7.9
9.7
10.4
8.6
8.5
8.9
德国
3.7
6.1
8.2
8.9
9.3
8.4
7.6
7.0
意大利
7.9
8.3
9.0
9.6
10.2
10.8
11.7
11.7
挪威
10.2
12.6
11.1
11.2
11.6
11.7
11.5
12.8
瑞典
9.7
10.5
10.7
10.7
11.4
10.7
9.5
8.4
英国
5.3
4.8
5.3
4.8
4.8
6.1
5.3
4.8
美国
29.4
29.1
29.9
23.5
22.7
26.8
23.0
18.3
平均值
10.9
11.5
12.4
11.9
12.3
13.0
12.3
11.5
资料来源:NBER,民生证券研究院
英国对美国 也 有不满 ,与 当前中美关系既有 相 似 又 有不同。
。相似点在于 19 世纪美国的黑奴制度一直受英国谴责,新生的美国也担心拥有强大海军的英国实施海上制裁。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塞尔·米德表示:“ 在独立之后的最初
150 年 年 , 最让美国 外 交政策学者 担心的不是丧失领 土 , 而 是 贸易中断 。”不同点在于两国文化接近和语言相同,美国人一直尊重英国的悠久文化。而且,英国对欧洲强国德国更加上心,压制远在美洲大陆的美国并不划算。
1.3 保 护 主义在美国仍有 争 议
高关税政策的传导机制 并 不清晰。(1)收入传导。高关税保护国内劳动者不受外来竞争对手的冲击。收入提升也对提振内需有所帮助。矛盾之处在于缺乏创新和人力成本上升将会降低国内行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损失海外市场,甚至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通货膨
胀。
需要注意的是,根 据 贸易理论模型,自由贸 易 假设下,落后的国家在 收 入上会逐 渐向先进国家收敛。
。所以,收入传导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晰。(2)投资传导。在分类征收关税政策下,对最终商品征收高关税将使得资本商品价格相对下降,从而提高资本商品的吸引力,并能够吸引外部直接投资(FDI)。但是,根据德隆(1998)测算,19 世纪中后期,美国资本品的关税税率与农产品几乎一致,均在 40%左右。FDI 在美国投资的占比较低,平均也仅有 5.3%(图 5)。美国投资的主要来源是高储蓄。
实际上,通过 对 资本商品征收高关税来保护国 内 工 厂 ,甚至可能会阻碍 资 本 积 累和其他产业发展。
图
5 :
美 国并不 依 靠外 部 直接 投 资,大 部 分投 资 来源 为 居民 储 蓄
%
美国:
FDI/ 投资总额
14
12
10
8
6
4
2
0
1774
1799
1805
1815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资料来源:德隆, N BER,民生证券研究院
宏观背景将影响关税与 增 长关系。19
世纪,关税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是,直到今天,学术界对当时宏观状态下的因果传导关系尚未达成共识。与之相对的是,学术界普遍认同较高的关税税率在 20 世纪会阻碍全球经济增长(负相关)。另外,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缺乏直接可比性,后者的研究成果可能更适用于当前宏观经济背景。
美国的关 税 保护政策主要是为了迎合国内保守势力,而 保护主义基因一直存 在 于 美 国产业政策中。
二、美国产业 政 策未曾脱离干预主义
2.1 林 肯 铁路基建与罗斯 福 新政异曲同工
国家扶持推动美国 工 业 壮 大。
。19 世纪 60 年代,林肯总统提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美国体系”:高关税和补贴保护战略产业,政府采购确保市场需求,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1864 年至 1969 年,美国历史上最具野心的跨州铁路修建完成。当时,美国刚刚结束内战,雄伟的经济建设计划即刻出台,导致国债占 GDP 比重长期处于独立以来的最高水平(图 6)。跨州铁路不仅提高国内贸易流通,而且加速人口流动,成为美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从美国就业分布变化看,1870 年至 1910 年期间,农业人口下降较为明显,劳动力主要流入制造业、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业(表 3)。如果高关税政策有效的话,农业部门工资有所支撑,将会阻碍工业人口流入。但是,政府的干预政策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平衡。
“美国体系”被罗斯福进一步发扬光大,著名的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创立是公私结合(PPP)模式成功的最早案例。
图
6 :
林 肯时期 美 国联 邦 债务 创 下独立 以 来新 高 ,长 期 依靠 发 展投资
%
联邦政府债务 /GDP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资料来源:
IMF ,民生证券研究院 1800
1808
1816
1824
1832
1840
1848
1856
1864
1872
1880
1888
1896
1904
1912
1920
1928
1936
1944
1952
1960
1968
1976
1984
1992
2000
2008
越南战争
苏联解体
表
3 3 :
劳动力 从 农业 部 门流向 制 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