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烫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烫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时间:2022-07-08 13: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烫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供大家参考。

烫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烫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烫伤是由高温液体、高温固体或高温蒸汽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烫伤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水疱,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避免住院患者发生烫伤,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全面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烫伤的防范意识。

 举例 01

 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81 岁,主因呕血 12 小时由急诊平车推入病区,来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贫血貌,疼痛刺激可有躲闪动作,医嘱一级护理,禁食一。入院后对患者家属及陪护进行健康宣教:患者意识不清,间断呕血,有误吸的危险,呕吐时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床头抬高 15°〜30°;患者现有循环衰竭症状,末梢循环较差,需严格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为防止压疮,翻身叩背 1 次/2 小时。

 2.事件发生经过:入院第二日上午 10:00 护士巡视病房,检查输液管道在位通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陪护在其床旁休息。10:30 再次巡视患者,协助患者翻身时发现患者右手示指指腹皮肤局部红肿,有一大小约 2cmx2.5cm 的水疱,询问患者陪护,了解到陪护未经护士同意,给予患者使用热水袋保暖,立即报告医生,请烧伤科会诊。

 3.本案例原因分析:

 (1)主观因素:患者由于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贫血貌,禁食,循环衰竭等症状,肢体血供不足,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发凉,患者家属

 私自错误用热水袋取暖,但由于患者远端皮肤感觉消失,对冷热无反应,极易发生烫伤。

 (2)客观因素:患者局部用热后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心由于患者周围循环衰竭,一方面不能满足升温后组织代谢増强的血氧需要;另一方面,组织温度升高后又使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局部的缺血、缺氧:此外,由于循环不畅,使代谢产物在局部堆积,进一步抑制了组织代谢,继而引起组织细胞的渗出、肿胀、变性及坏死。加之组织血供不足不利于散热,也不能充分满足加温后组织代谢增强的需要,特别是组织血供受阻后对热的敏感性增强,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热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3)护理人员因素:护士在防烫伤方面存在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认知不足、宣教不到位,对患者疾病程度、防烫伤高危因素评估不到位,未能及时观察发现患者用热情况,执行热疗时未遵守操作规程等问题。

 举例 02

 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男性,58 岁,主因左眼睑下垂半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无家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患者意识清楚。医嘱:二级护理,患者病情平稳,生活完全自理,心理状态良好。

 2.事件发生经过:入院当日 17:00 护士交接班时,患者自行打开水时右手被开水烫伤,及时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并由值班医生陪同去烧伤科会诊,给予涂抹碘伏,无菌纱布覆盖;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认真交接班,加强巡视,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3.本案例原因分析 (1)护理人员对烫伤风险预见性不强,在患者入院时护理安全评估欠全面。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不足,护理人力安排不科学,职责不明确,特别是晨晚间烫伤高发时段,患者因洗漱、睡前泡脚取热水等护士未能及时协助。

 (2)患者自认为生活自理,活动自如,日常生活粗心大意,导致打开水时不慎烫伤。

 应急处理流程

 患者烫伤→护士立即査看伤情→立即撤去致热源,以免患者伤情加重→通知医生评估病情→并立刻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降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患者卧床休息→请烧伤科会诊→报告护士长→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安抚患者家属→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原因分析

 患者意外烫伤多为偶发现象,秋、冬季节发生率较高,多为小面积深度烫伤,它既给患者造成身体伤害,又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甚至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1.患者因素 (1)自身疾病因素:老年患者、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者、肢体感知障碍者是烫伤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功能退化,对不良刺激的反应和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皮肤损伤和疾病的发生率明显

 增高。在进行热疗时,即使正常的温度、时间、距离,仍可能造成烫伤。

 (2)知识缺乏:由于患者或家属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及认识不够,并且对各种热疗措施应用的原理及注意事项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烫伤。

 (3)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薄弱:家属对患者可能发生烫伤的危险性认知不足,不重视护士的宣教和提示,擅自用热,使用热水袋等保暖措施,导致烫伤发生。另外,有患者或家属抱有“烫着舒服”的心理,使用热水泡脚、局部热敷等导致烫伤。

 2.陪护人员方面的因素 (1)高龄患者,多有家属或陪护人员陪护,他们对患者的关注程度不同,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够了解,个别陪护人员与患者关系不和谐、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老年患者发生不安全的因素之一。

 (2)陪护人员多未受过护理专业的培训,故操作时不熟练,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并且他们对各种热疗措施了解不够,不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3.管理因素 护理管理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有烫伤风险的患者未纳入重点交班对象;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不够,护理人力安排不科学,职责不明确,特别是晨、晚间烫伤高发时段,患者因洗漱、睡前泡脚取热水等护士未能及时协助,易引起烫伤的发生。

 4.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由于长期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倒班次数较多,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工作注意力降低,对潜在风险缺乏警惕性。在患者入院时护理安全评估欠全面,未及时了解患者既往有无使用热水袋的习惯,是否有烫伤史;对有烫伤史的患者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5.为患者提供烫伤预防措施未得到落实,仅停留于口头宣教;未及时发现患者或家属的不遵医行为及对皮肤的损害,对发生烫伤的紧急处理措施不到位。

 防范措施

 (1)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烫伤的重视程度。患者发生烫伤多由于患者或家属未请示医护人员、未正确掌握热疗注意事项而导致。因此,着重关注老年患者、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者、肢体感知觉障碍等烫伤高危患者,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采取口头、书面等方式进行烫伤危害性的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杜绝烫伤的发生。

 (2)天气寒冷或循环衰竭的患者给予添加棉被,老年患者使用热水袋水温应低于 50℃,使用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套好热水袋、暖手器外套的同时,还需再包一块毛巾或放于两层毯子之间。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应禁止使用热水袋,泡脚水温应预先调节好,以手试温或水温计测温,控制在 40℃左右。对需要做局部热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治疗过程不离开患者,并严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等反应,一旦发生皮肤表层损伤,局部轻度红肿、疼痛等

 明显烫伤,可将伤处在凉水中浸泡 30 分钟,遵医嘱涂抹药膏,以减轻疼痛及避免引起水疱。

 (3)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护理安全监管,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定期培训、考核护理人员对安全防范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有烫伤风险、习惯使用热水袋的患者,应纳入重点交班对象。合理安排护士人力,明确各班、各岗位职责,增加晨、晚护理人员,指导、协助、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

 (4)护理人员要增强预防烫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认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及责任意识。可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学习有关防烫伤的知识及烫伤后果教育,从思想上引起反思及重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高危烫伤患者识别及上报,重点防控、追踪防烫伤措施执行落实情况.及时总结、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等。通过全员培训共同提高认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减少烫伤事件发生。

 (5)护理人员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安全评估,及时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烫伤相关知识的认知,做好患者住院期间各阶段的健康教育指导,对有烫伤风险的患者应特别强调预防烫伤的重要性,并落实相关预防措施。

 (6)加强防烫伤宣教,落实防烫伤措施。在气候寒冷季节,形成常规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烫伤危险因素评估,提供相关注意事项交给患者或家属阅读,床头悬挂防烫伤标识,督促落实防烫伤措施;住院过

 程中随时评估,反复宣教,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用热,指导正确用热,以防意外发生。

 (7)加强环节质量监控。病区护士长应提高管理意识,分析烫伤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高危环节,监控流程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烫伤危险,及时预警,并记录在案向护理部或总护士长报告,共同讨论不断完善各项热疗操作流程,完善规章制度是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安全的根本保证。因此,特别强调护士长的管理职能,可以为完善规章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8)护理部接到烫伤不良事件报告后,要及时组织调查分析,督促科室落实整改意见,并通过全院性安全教育警示,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9)加强高危烫伤患者管理。针对不同髙危人群采取不同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烫伤的发生率。

 ①婴幼儿、高龄患者以及感觉障碍者:确需用热时必须在严格看护下使用,并严格控制温度在 50℃以内,取暖物品严禁直接接触皮肤或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

 ②麻醉术后 6 小时内患者:禁止局部用热取暖保温,可通过加盖棉被、空调加温以及用药,如肌内注射异丙嗪注射液等方法缓解症状,并向家属解释清楚原因及处理措施,告知局部用热可能发生的烫伤危害,说服家属取得理解和配合。

 ③截瘫、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患者:加强巡视和宣教,用热疗时护士不得离开患者或过长时间,5~10 分钟巡视 1 次。

 ④糖尿病患者:寒冷会加重糖尿病患者肢体末端尤其是足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感觉迟钝、麻木等,极易发生低温烫伤,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也导致了局部皮肤营养供给不足,同时高血糖的环境极易诱发感染,最终导致创面长期难以愈合。因此,糖尿病及血液循环障碍者应尽量避免局部用热,如确需使用严格控制温度在 45℃以下,谨防烫伤。

 ⑤用热患者登记册:纳入交接班重点对象进行班班交接,巡视观察用热局部皮肤情况,保证用热安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细化护理操作规程,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管理者要加强监督,全程监控,把牢安全质量关,环环紧扣,疏而不漏,杜绝人为因素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推荐访问:烫伤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烫伤 案例分析 护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