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完整)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完整)

时间:2022-07-10 1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完整)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作

 者:

 顾之川

 作者简介:

 顾之川,文学博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和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编写工作,主编人教版多套初中、高中语文教材。著有《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顾之川语文教育论》《语文论稿》《明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国文化常识》等,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文心经典”“名师语文课”等大型丛书,并有古籍整理著作多种。

 原发信息:

 《中国教师》(京)2017 年第 20174 下期 第 22-25 页

 内容提要:

 语文教师阅读不仅能充实提高自己,培养扎实学识,实现专业进步与发展,更是教学生学会阅读、掌握语文工具、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教师应该读什么、教师应该怎么读三方面具体阐述了语文教师阅读的重要性及阅读策略。

 关

 键

 词:

 教师阅读/阅读书目/阅读方法/专业发展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7 年 09 期

 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教师阅读应该读什么,怎么读,恐怕言人人殊,看法未必一致。这里结合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传播知识、播撒光明的启蒙者,是点亮学生心灯与激情的火炬手,是锤炼品格、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唯有教师自己底蕴深厚、视域宽广、心灵纯净、情趣高雅,才能给予学生最深厚的滋养和最有力的引导;也只有志存高远、知识丰富、悟彻人生的人,才能真正悟出培养人才、促进人生成长的教育真谛,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创新。教师的学识从何而来?只能从阅读中来,从学习实践中得来。教师应是读书人。语文教师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培育扎实学识,实现专业进步与发展,更是教学生学会阅读、掌握语文工具、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

  尽管都是阅读,但教师阅读不同于一般读者阅读,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走近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家与教学名师,拜他们为师、以他们为友、与他们对话,领略其教育教学风采,学习其激情洋溢的教育思想,感受其充满智慧的教学实践,从而加深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理解,扩大知识积累,锻炼敏锐史识,提高阅读、思维与写作能力,获取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优秀教师总是善于学习,并以此为乐,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教师呢?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已有的知识,

 并且有自己新的独到体会与发现,这就可以当老师了。用今天的话说,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善于守正出新,与时俱进。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

  语文教育是国家语言战略的重要内容,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语文不只是中小学的一门学科,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更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文化之根、精神之源,是实现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的基础,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语文教师理应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怀和教育追求,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育出具有中国气质、中国精神、中国思维的新一代中国人。语文是纯正的中国话,语文是流利的方块字,语文是举手投足的书卷气,语文是字里行间的家国情。语文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二、教师应该读什么?

  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既没有统一的阅读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阅读书目。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学术基础、专业发展志向以及兴趣爱好来制订阅读计划,选择阅读书目。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的国民阅读确实有浅表化、碎片化、娱乐化、功利化的倾向,所以教师阅读应尽量读经典名著。独立思考的前提,就是读过一定量的经典。具体说来,一是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内容的需要来读,包括图书、报刊甚至网络,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

 动向、新知识、新成果。二是要选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论著,教育改革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方法技巧,语文名师的教学论著。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读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除以上两点外,教师还应由所教学科拓展开去,有意识地选读一些非专业书,不能把眼光只限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有些书看起来与自己任教的学科没有直接关系,但能有效提高人文素养,增强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阅读视野广阔,博观约取,“内外兼修”。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语文教育经典论著,语文教育大家如叶圣陶、吕叔湘、朱自清、黎锦熙、张志公、刘国正等人的著作,语文教学名师如于漪、章熊、钱梦龙、孙绍振等人的著作固然要读,但也不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一些哲学、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著作,不求“走火入魔”,但求略窥门径。语文教学涉及方方面面,语文教师要做“杂家”,正如孙权劝吕蒙读书时所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语文教师既是经师,也是人师,在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因为语文不仅是教语言文字,还传播价值观和信仰,要当好语文教师,必须对人生有着丰富而深入的体验,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创新实践。

  就笔者近年来的阅读体验来说,以下图书曾使我深受教益与启发。一是顾明远、钱理群、江晓原主编“现代教师读本”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包括“人文卷”“科学卷”“教育卷”“艺术卷”“生活

 情趣卷”等五卷。二是任翔主编“教师素养读本”丛书(济南出版社2016 年版),精选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 360 篇,各卷 60 篇,分编为《哲学的星空》《教育的智慧》《文学的旅程》《艺术的韵味》《科学的奥秘》和《文化的印记》六卷。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全传》《夏丏尊教育文存》《叶圣陶教育名篇选》《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刘征文集》、于漪的《我和语文教学》、钱梦龙的《我和语文导读法》等。

  三、教师阅读怎么读?

  教师阅读怎么读?正如读什么没有统一标准,读书方法也不宜“一刀切”。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欧阳修读书常在马上、枕上、厕上,朱熹强调熟读精思,华罗庚提出书要“越读越薄”。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读书宜采取“拿来主义”。当然并不是提倡带着功利目的读书,也不能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说,要读有用之书,能够为我所用,最理想的是把阅读与自己的教学工作或研究兴趣结合起来。杨绛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理解读书是一种“借力”,即借助别人的经验智慧充实自己。我读书基本上既是工作需要,也是自己的研究兴趣所在,读书与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收集写作素材、提炼思想的过程。比如,作为语文教材编辑,选文时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捡哪些“菜”大有讲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举就举最典型的例子,最能说明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例子,以便

 学生通过这些例子,在阅读、写作方面增长知识,受到启发,提高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衡文”眼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慧眼识珠。教师们经常要出题目考学生,尤其是高考、中考试卷,也是这个道理。试卷所选语料,一要能够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二是便于考查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三是能够出来题目,即要有所谓“题眼”,并且要努力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第二,阅读方法可以“各随所愿”,即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读书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章法,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读多少就读多少。精读细品亦可,浮光掠影亦可,挑灯夜读亦可,见缝插针亦可。正襟危坐可以读,躺着站着也可以读。所谓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其实现在来看,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读书时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读一书,不一定要记住多少内容,更不需要记住书中的每一句话,但每读一次,总要力求更接近本质,理解内涵,掌握要领。人们之所以嘲笑那些“书呆子”或“两脚书橱”,就是因为他们读书时往往食书不化,没有将书本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三,读书最好能“风过留痕”。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吸收营养的过程,读时可能会受到感动,得到启发。作者的某一个观点看法,可能正是自己想过但没有想那么明白,或者虽然想到却没有说出来的,正所谓“于

 我心有戚戚焉”。这种感动或启发,常常稍纵即逝,随风而散,这时就要善于抓住这“灵光乍现”的一瞬,及时记录下来,形诸文字。否则,一旦时过境迁,即便想要再写,也印象模糊、无从写起了。据江苏省教研室的统计,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能力,读书写作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写生活是构建自我职业身份的关键所在。一个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读写能力。

  教师阅读,永远都不会晚。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悦”读者!

推荐访问: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完整 教师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