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1)(完整文档)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1)(完整文档)

时间:2022-07-13 20: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1)(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1)(完整文档)

 

 教师 姓名

 任教

  学科

 初中化学 本 年 度 研 修 计 划

  一、我是大桥中学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酷爱书法字画和吟诗作赋,在诗词中散发一抹抹馨香,浅抒流年。时光清浅,岁月嫣然,学会珍惜,懂得从容,充满自信,释怀人生,保持“三心”(即心静、心净、心境),努力活出自我风采!

 二、在近 20 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地帮助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某些疑难困惑,有的放矢地突破教学难点,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在本次信息技术 2.0 研修学习过程中,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从“一师一技”到“一师一策”的转化,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水平,更逐步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个性化教学能力,旨在研发堪称最为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

 三、为了圆满完成总体目标,我给自己制定了以下的研修任务:

 1. 认真解读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学习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计划,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规划以及项目开展的意义。

 2. 结合自己在教学中之所见所闻所感,确定能力点,寻找技术解决策略,并与化学组诸同仁一致围绕以下三点而学习探究: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基础点);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研究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发展点)。

 3. 我在独立研修的学习基础上,积极参加县、校、学科的研修活动,通过组内老师的协作,卓尔有效地进行线上选课研修学习和线下践行并收集材料、提交作业。的确,收获颇丰!

 四、鉴于研修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时间大致为 2020 年 8 月初至 2020 年 11 月末。

 1.在这期间,我一定会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本次研修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笔记,有效地融入专家讲解思路,转化成自身的知识,以弥补自己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知识的不足。

 2.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会向大桥中学专业计算机甘老师请教,努力与化学组老师交流探讨,必要时向网上研修专家寻求帮助解决。

 3.每天结合自己在研修学习中的感受,撰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以及创作出教学资源(如课件 PPT),发表于学校的研修平台上,与各位老师共同交流探讨有关如何提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能力。

 4.在未来教学中,我会让信息技术"学以致用",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最大限度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足。

 5.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有道是: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六、最后,我赋诗一首,聊以抒怀:

 《研修感作一首》

  宾阳神采教书匠,勤耕不辍陈怨蜚。

  弄月吟风凤凰湖,陶然仁师也飘逸。

 【寄语】

 预祝本次研修学活动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学校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 20 .0 校本 研修 方案

 一、培训管理团队与指导 团队成员

 管理团队

 成员

 分工

 校长 领导小组组长,首席信息官 CIO 书记 副组长,检查与评价 教学副校长 副组长,常务管理、督促推进、检查评价 德育副校长 副组长,检查与评价 后勤副校长 副组长,检查与评价 指导团队

 成员

 分工

 信息处主任 指导小组组长,2.0 培训首席指导官 制定学校培训规划、实施方案 教务处主任 副组长,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检查管理、记录、数据采集

 教科室主任 成员,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校本教研的组织指导、检查管理、记录、数据采集 信息中心主管 成员,2.0 培训技术指导 信息技术老师 成员,2.0 培训技术指导 二、校本研修目标

 1.每个老师至少要完成 5 25 学时的校本实践(通过三个微能力点来证明这些实践)和 2 25 5 学时的在线学习,并且在学校层面提交至少 2 个教研活动简报。

 2.面向教师:打造开放式现代型名师团队,让全体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和养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应用理念、应用习惯,促进教师信息思维、文化等方面有所提升。

 3.面向学生: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课堂自信心在前后测试中,表现出明显差异。标准化测试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4.面向学校:一年以后,学校统考成绩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技能大赛、优质课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

 三、校本研修实施

 1. 学校集中培训安排

 理念与模式学习:定位学校对全体教师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期望,提出技术无痕,让技术常态化应用、简单技术熟练化、改变教师资源观、让信息技术从教师的“教的工具”向“学的工具”转变。

 时间 专题 学时 培训方式 授课者 第一次 1.能力提升工程 2.0 文件系列解读。

 2.微能力点选择与学习应用策略。

 3 线上讲座 /线下讲座 专家/研修团队 第二次 1.专家讲座:混合式校本研修如何有效开展? 现场展示:围绕主题某教研组开展研修过程+小讲座:如何有效开展混合式校本研修。

 2.校本应用考核的实施细则。

 3 线上讲座 /线下讲座 专家/研修团队 第三次 1.微能力点解读及应用策略。

 (结合学校选择典型微能力)

 2.微能力点应用案例分享。

 3 线上讲座 /线下讲座 专家/研修团队 1.现场展示课:微能力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2.小讲座:微能力点的选用及应用策略。

  线下讲座 专家/研修团队

 第四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应用。

 3 线下讲座 + 操作应用 研修团队/专家 第五次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变革。

 3 线上讲座 /线下讲座 专家/研修团队 微能力点选学

 微能力点名称 选择理由 适合群体/学科 …… A4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A12.评价数据的伴随式采集。

 适合多媒体环境操作 主要针对老教师和刚入职教师。

 B1 技术支持的测验

 B2 微课设计与制作。

 B3 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B4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B5 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

 B10 档案袋评价。

 …… 常态化课堂走向教与学方式转变 多数中青年教师 C 2.创造真实学

 C3 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C4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C5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 前沿应用与研究个性化教学 部分骨干教师和信息达人。

 2. 教研组研修活动安排

 活动形式:A.集体备课 B.示范观摩 C.听课评课 D.同课异构 E.微格教学 F.案例分析与点评 G.专题讲座 H.交流研讨 I.结对互助 J.专题沙龙 K.小组学习 L.实践反思 M.教学竞赛 N.专题研究 O.论文撰写 P.课程学习 Q.能力认证 R.展示分享 S.其它 时间 主题 内容 / 流程 活动形式 主持人 第一次 学习研讨 1.结合微能选择线上信息技术融合教研资源。

 2.结合案例学习研讨。

 学科工作坊 线上+线下

  第二次 集体备课 1.围绕自选微能备课,形成初步融合教学设计。

 2.协作文档上,在线编辑修改。

 3.现场说课,进一步研讨教学设计。

 个人+学科工作坊 线上+线下 (现场观摩/网上直播)

  第三次 微能支撑 1.根据内容和微能,选用媒体资源及平台。

 个人+组本 线下

 2.互动教学课件修改完善。

 第四次 上课议课 1.根据以上设计,现场上课。注意与班班通结合。

 2.观课,议课。(组内教师轮流上,可上短课)

 个人+学科工作坊 线下(现场观摩/网上直播)

  第五次 成果打磨 1.成果展示。

 2.教研组或校培训团队提出修改建议。

 3.成果上传平台/参加评选。

 个人+学科工作坊 线下

  第六次 模式研讨 1.了解常见教学模式。

 2.归纳总结学科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

 学科工作坊研修 线上+线下

  四、校本应用考核

 (一)考核总体要求

 1.课程学习:25 学时。

 2.校本应用实践:25 学时,其中每个微能力点为 5 学时,每次教研活动为 5 学时,学校需要至少组织两次教研活动。

 3.全员教师参加培训,100%合格,20%优秀。每位教师需要考核三个微能力点。能理解趋向混合学习和智慧学习,测评通过率争取达到 100%。

 (二)学科教师校本应用考核评价表

 研修 环节 考核任务内容 评分细则 分数

 五、机制建设

 1. 组织保障

 成立信息化 2.0 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CIO),全面负责本轮培训的统筹与管理工作,并结合我校发展规划,持续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

 学校集 中培训 15 分 1.按时参加学校集中培训。

 全勤 5 分;迟到 2 次以下 3 分;2 次以上 0 分。

 2.培训后收获或感想 1 篇。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 合格 1 分。

 3.个人培训计划。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 合格 1 分。

 线上自 主学习 30 分 完成线上培训任务,达到规划学时数。(30 分)。

 完成任务要求得 30 分; 未完成线上学习得 0 分,整个培训一票否决不合格。

 校本研 修活动 30 分 1.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案。(5 分)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合格 1 分。

 2.互动式课件/微课。(5 分)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合格 1 分。

 3.课堂实录片段,3∽10 分钟,可用手机录制。(10 分)

 优秀 10 分;良好 8 分; 合格 5 分;不合格 3 分。

 4.与微能力点“提交指南”对应的任务及评价标准。(10 分)

 优秀 10 分;合格 8 分;不合格 0 分。

 成果打 磨展示 25 分 1.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合格 1 分。

 2.融合创新应用经验交流/论文。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合格 1 分。

 3.融合创新应用课题研究。

 市级以上 5 分;区级课题 5 分;校级课题 4 分。

 4.教学设计、说案、课件、微课、实录等资源包。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合格 1 分。

 5.教学模式/校本研修创新方式。

 优秀 5 分;良好 3 分;合格 1 分。

 加分项 10 分 1.区级及以上交流或示范培训。

 2.教学模式交流及推广应用。

 3.区级以及上赛课获奖。

 参与 1 项得 5 分,最高 10 分。

 考核 结果 优秀(

  )

  合格(

 )

  不合格(

 )

 总分

 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指导团队,负责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培训的规划、实施、调整、推进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发展性建议。

 学校信息组担任技术支持。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分别担任工作坊主和主力,领导建立教师引领团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学科和年级为单位,加强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应用指导。

 2. 制度保障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情况纳入过程性绩效考核;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和骨干教师考核内容;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

 3 3. . 激励政策

 学校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培训活动中的优秀个人和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进行表彰。

推荐访问:(1) 校本 信息技术 研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