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方瑞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案

方瑞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案

时间:2022-07-14 16: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瑞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方瑞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案

 

 《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

 姓

 名:

 方瑞艳 单

 位:

 安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通讯地址:

 安阳市平原桥北安阳市试验中学 邮

 编:

 455000 联络

  :

 15836374760

 第七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河南省安阳市试验中学(第 39 中学)

  方瑞艳 一、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本章学问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根底;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局部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驾驭,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进步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充分表达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学问,相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绘电动势,并处理了局部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学问与技能。但是由于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相关学问较为抽象,而且学生刚学过欧姆定律,简洁形成“电源没有内阻”、“路端电压不随外电路变更”等思维定势,故学生理解起来仍旧存在很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的 (一)学问与技能 1、通过探究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着陆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3、驾驭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状况下的特点。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娴熟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展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详细应用,培育学生推理实力。

 2、通过探究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及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试验,培育学生利用试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运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实力。

 2、通过试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

 3、通过实际问题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间隔 ,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路端电压与电流(外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电源的电动势与内、外电路上电势着陆的关系;

 (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

 五、课时支配:

 1 课时 六、教学方法 试验法、启发式法、讲练法。

 七、教学用具 学生分组试验:可调内阻电池、电阻箱、开关、电压表(两个)及导线若干。

 演示试验:1 号干电池 3 节、演示电压表 1 个、演示电流表 1 个、变阻箱 1 个、开关、导线若干。

 八、教学过程 (一)引 入 新课:

 播放视频:南孚电池,玩具车用完收音机还能接着用。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节电池,玩具车认为没电了,收音机却还能接着用? 学生答复:可能 1.电动势变了。

 可能 2.收音机工作时电流小。

 引导学生分析,推翻“可能 1”,保存“可能 2”。

 电路中的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用电器接上电源后,实际获得的电压与电源的电动势有怎样的关系?咱们本节课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进展新课:

 1. 闭合电路 ( (1 )电路构造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须要先理解电路的构造。我们把由用电器,导线,电源,开关构成的电路叫做闭合电路,也叫全电路。

 把用电器,导线,开关叫做闭合电路的外电路。

 把电源的内部叫做闭合电路的内电路。

 ( (2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在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内电路中,从负极流向正极。

 内外电路电流相等。

 ( (3 )闭合电路中的电势变更 在外电路中,正电荷受静电力作用,从高电势向低电势挪动,即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外电路上总的电势着陆,叫外电压。习惯上叫路端电压。

 我们不禁要猜测:电源有内阻,内电路上沿电流方向是否也有电势着陆(内电压)? 假设我们能把电压表接到电源内部,很简洁就能测量出是否有内电压。但干脆测干电池或蓄电池的内电压是不行能的,所以本节课咱们用一种可调内阻的化学电池来探究. 展示铅酸电池,讲解其构造

 学生分组试验:探究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路电势着陆的关系 [ [ 试验原理] ] 利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可调内阻的电池的电动势、内电压受外电压,比拟电动势与内外

 电压之间的关系,其电路如下图.(虚线框内为可调内阻电池)

 [ [ 试验仪器] ] 化学电池、电阻箱、开关、电压表(两个)及导线若干. [ [ 试验步骤] ] 试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 S,调整 R 的阻值。

 ③把 V1、V2 的示数填入下表(测 5-6 组数据)。

  ④断开电路,测电源电动势 E。

 ⑤整理仪器。

 说明:S 闭合前,把电压表作为志向电表处理,则1V 的读数即可作为电源的电动势,2V的读数为零. [ [ 留意事项] ] ①为了尽量精确地测量内电压 U′,探针 a、b 应插在紧靠电极板的沟槽中,使之尽量与极板接近,但不能接触. ②试验中用电阻箱作为电源负载,是因为可调内阻电池电动势小,内阻大,故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不会超过额定值,而一般试验中不允许把电阻箱作为负载. [ [ 试验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 ①电表读数时有视差. ②探针 C、D 间间隔 小于极板 A、B 间间隔 ,使测出的内电压小于真实值. U 外 (v)

  U 内 (v)

  U 外 + U 内 (v)

 V 1

  V 2

  R

 S

 ③电池工作后,两探针外表状态不一样,形成一对电极,而产生极化电动势. [ [ 试验结论] ]

 引导学生分析试验结论:

 E = U 外+ U 内 即: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着陆之和。

 引导学生依据下图分析内、外电路的电势变更。

 闭合电路的电势

 学生探讨:假设电源是一节干电池,在电源的正负极旁边存在着化学反响层,反响层中非静电力(化学作用)把正电荷从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在这两个反响层中,沿电流方向电势上升。在正负极之间,电源的内阻中也有电流,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 (4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按以下思路进展:

  设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内电压为 U 内 ,外电路路端电压为 U 外 ,闭合电路的电流为 I, ①写出在 t 时间内,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E 外 的表达式; ②写出在 t 时间内,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E 内 的表达式; ③写出在 t 时间内,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 W 的表达式; 学生:①E 外 =U 外 It ②E 内 =U 内 It ③W=Eq=EIt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W=E 外 +E 内

 即 EIt=U 外 It+U 内 It 整理得:

 E = U 外 + U 内

  E r A B R I

  U用电器

 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又一次证明: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着陆之和。

 思索:若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状况又怎样呢?

 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若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外电阻为 R, 则:E=IR +I r 整理得:I=ER+r

 总结: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公式:I=ER+r

 (3)适用条件:外电路是纯电阻的电路。

 [ [ 揭秘] ]同一节电池,玩具车用完收音机还能接着用的缘由。

 [ [ 小试身手] ] 【例题 1】在图中 R 1 =14 Ω,R 2 =9 Ω。当开关处于位置 1 时,电流表读数 I 1 =0.2 A;当开关处于位置 2 时,电流表读数 I 2 =0.3 A。求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求电动势和内阻

 解: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题述的两种状况可列以下两个方程 E=I 1 R 1 +I 1 r E=I 2 R 2 +I 2 r 消去 E,解出 r,得 r= I1 R 1 -I 2 R 2I 2 -I 1 代入数值,得 r=1 Ω 将 r 代入 E=I 1 R 1 +I 1 r 中,得 E=3 V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例题。

 3. .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 (1 )理论分析: 思索 1:对给定的电源,E、r 均为定值,外电阻 R 变更时,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更? 学生:据 I=ER+r 可知,R 增大时 I 减小;R 减小时 I 增大。

 思索 2: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如何变更?试推导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再行分析。

 学生整理得:U=E-Ir 可见: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 (2 )试验探究: 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起用试验来验证一下。

 [ [ 演示试验 ] 探究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更的规律。

 ①投影试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探讨路端电压

  ②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③调整滑动变阻器,变更外电路的电阻,视察路端电压怎样随电流(或外电阻)而变更。

 总结试验结论:

 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 (3 )两种特殊状况:

 思索 1: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很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断路。断路时,外电阻 R→∝,电流 I=0,U 内 =0,U 外 =E。

 电压表测电动势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思索 2:当外电阻等于零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发生短路现象。

 短路时,外电阻 R=0,U 外 =0,U 内 =E=Ir,故短路电流 I= Er 。

 一般状况下,电源内阻很小,像铅蓄电池的内阻只有 0.005 Ω~0.1 Ω,干电池的内阻通常也不到 1 Ω,所以短路时电流很大,可能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实际中,要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

 [ [ 思索与探讨] ]

  为什么黄昏用电多的时候灯光发暗,而夜深人静的时候灯光特殊光明。又如插上电炉、电暖气等功率较大的电器时,灯光会变暗,拔掉后灯光立刻又亮起来。试着说明这种现象。

 (三)课堂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1.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电动势等于闭合电路内、外电阻上的电势着陆 U 内 和 U 外 之和,即 E=U 内 +U 外 。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表述: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表达式 I=ER+r

 3.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 U 随电流 I 变更的关系式:

 (2)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 R 的增大而增大

 断路:

 外电阻 R→∝,电流 I=0,U 内 =0,U 外 =E

 短路:外电阻 R=0,U 外 =0,U 内 =E=Ir,故短路电流 I= Er

 九、课后作业 1.比拟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局部电路欧姆定律的区分。

 2.以路端电压 U 为纵坐标,电流 I 为横坐标,画出 U—I 图象,思索:图像与纵轴 U 和横轴 I 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直线斜率的肯定值呢?

 十、板书设计 §2-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 闭合电路 外电路 R 沿电流方向电势着陆 内 电 路 r 沿 电流 方 向电势“升中有降”

  内 外U U E  

  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r REI

 (3)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 3.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rr REE Ir E U   路 U 外 (v)

  U 内 (v)

  U 外 + U 内 (v)

 十一、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1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七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课,本节课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本章学问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根底;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局部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驾驭,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进步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充分表达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但是由于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相关学问较为抽象,而且学生刚学过欧姆定律,简洁形成“电源没有内阻”、“路端电压不随外电路变更”等思维定势,故学生理解起来仍旧存在很大的难度。

 为克制这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相识到电源电动势等于闭合电路内、外电阻上的电势着陆 U 内和 U 外之和,本节课采纳学生分组随堂试验探究的操作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扶植下,利用化学电池,通过自己试验操作,来探究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路电势着陆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得新学问。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学问的产生过程,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育了学生利用试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同时,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结合逻辑推理分析,同时加以师生共同的试验验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进步了学生的推理实力。

 缺乏之处:课堂容量比拟大,时间比拟惊慌,以致于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教师没能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把问题挖掘的更深化,更彻底。

推荐访问:方瑞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案 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 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