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完整版

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完整版

时间:2022-07-16 20: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完整版

 

 附件 3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课 题 类 别:

 重点□

  一般

  委托□

  课 题 名 称:

 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课题主持人:

 学 校 名 称:

 通 讯 地 址: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信 箱:

 填 表 日 期:

 2020.10.08

  江 西 省 教 育 厅 制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此表时,不得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应简明扼要。

 2.本表所附《申报书(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活页需报送三份,每份单独装订。

 3.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网上填报时将签名页和盖章页扫描替换电子稿相应位置后上传。

 4.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一、简表 课题简况 课题名称 基于 C SPOC 的 “ 线上+ + 线下 ” 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 《 数据结构 》 课程为例

 配套经费 学校 0.5 万元 起止 年月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 (从申报月份开始计算,研究时间一般不少于 24 个月)

 其它 0 万元 课

 题

 主

 持

 人 姓

 名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副教授/教师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硕士/中国 近三年承担教学工作 学

  期 课

 程

 名

 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 在 单 位 2017-2018-2学年 《Android 应用开发》等 电信 A1541 班等等等 336

  2018-2019-1学年 《数据结构》等 电信 A1521 班等 304

  2018-2019-2学年 《Python 数据分析》等 电信 B1781 班等 288

 2019-2020-1学年 《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 智能 B1881 班等 256

 2019-2020-2学年 《数据结构》等 智能 B1871 班等 272

 2020-2021-1学年 《移动游戏开发》等 电信 A1771 班等 184

 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况 时

 间 课题名称(校、省、国家级项目;主持/参与)

 概况(在研、结题、获奖)

 2015/06-2016/08 新媒体背景下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2015 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 主持)

 结

 题 2015/10-2016/12 南昌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南昌市“十二五”2015 年度社科规划课题, 主持)

 结

 题 2016/01-2017/12 基于 Android 的移动学习平台研发与应用研究 (2015 年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主持)

 结

 题 2016/12-2018/12 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 (2016 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课题, 主持)

 结

 题 2018/01-2019/12 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模式研究 (江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8 年课题, 主持)

 结

 题 2020/01-2021/12 基于区块链电子交易的查询优化技术研究 (2019 年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主持)

 在

 研 课题组主要成员简况(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出生年月 专

 业 技术职务 工

  作

  单

  位 课题中 的分工 签

 名

  讲

 师

 教学设计 与教学实践

 讲

 师

 资源开发 与教学实践

 中学一级

 资料整理 与课件制作

 副教授

 部分报告 与论文撰写

 总人数 高级职称 人数 中级职称 人数 初级职称 人数 博士 硕士 学士 2 3 0 0 4 1

 二、立项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简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500 字内)

 在国外,混合式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从商业培训逐渐推广到校园教学 [1] 。从 1996 年开始,美国教育部门通过数据分析研究混合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2] 。在国内,何克抗教授 2004 年首次引入混合式学习,前瞻性的提出混合式学习对建构主义认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以及教学设计的深远影响 [3] 。2014 年之后随着 MOOC、SPOC、微课等的涌现,对翻转课堂、混合教学课堂的研究越来越热,2018 年教育部提出建设“金课”后,教学改革的浪潮席卷教育大地,特别是大学校园,对于混合式的线上线下教学,张策、潘小栋、王建明等学者从课程案例角度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问题、经验及策略 [4-6] 。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作为“后 MOOC 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在融合 MOOC 教育思想的同时,也把微课、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形成了 SPOC 特有教育模式 [7] 。许多学者关注如何利用 SPOC 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8] 。学者廖宏建等人基于混合学习过程理论,探索了校本 SPOC 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教学实践表明,SPOC 是高校革新教学模式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选择路径 [9] 。学者徐小凤等人在同济大学“普通物理”课程中,利用 SPOC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10] 。学者周朝晖等人详细分析了国内外 SPOC 教学实践案例,并介绍了同济大学“高等数学”SPOC 设计、实施和教学效果。他们认为 SPOC 有助于促进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提高教学绩效 [11] 。

 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模式就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结合起来 [12] 。2015 年地平线报告指出,混合学习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趋势。因此,将 SPOC 引进传统课堂,采用混合学习形式既有利于共享网络资源,提升高校的品牌效应,又能发挥 SPOC 集约化、小众化等在线学习特点,使线下课堂变得更加动态、灵活,提高校内教学质量 [13] 。

  主要参考文献

 [1]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 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2]王志军,苏珊.MOOCs 何以支持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访国际在线学习专家特里·安德森 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06):4-12. [3]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3):5-10. [4]张策,谷松林,徐晓飞,初佃辉,季振洲,吕为工,谭璇月.MOOC 教学试点学院探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38-42.

 [5]潘小栋,卢艺舟.基于 SPOC 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表现”课程教学模式重构[J].图学学报,2018,39(01):169-174.

 [6]王建明,陈仕品.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3):107-114+139. [7]贺斌,曹阳.SPOC:基于 MOOC 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22-29. [8]丁永刚,金梦甜,张馨,张雨琴.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 2.0 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7(06):95-101. [9]廖宏建,胡宜安,蔡忠兵.校本 SPOC 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探究—以“生死学”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0):93-99. [10]徐小凤,王祖源,张睿.基于 SPOC 的大学物理课程实践效果研究—以同济大学的物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3):87-93. [11]周朝晖,张弢,许涛,殷俊峰.同济大学“高等数学”SPOC 开发与应用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6(07):52-56+65. [12]方旭,高若宇.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以“绩效技术导论”课程为例[J].现代 教育技术,2016,26(09):86-92. [13]张稚鲲,郝桂荣,李睿,伍晓光.基于 SPOC 理念的文献检索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南京 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检索课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04):13-17.

 2.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限列 5 条,300 字内)

 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能够突出以学为中心的需要。SPOC 强调以学为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恰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能让学生突破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化、学习过程的自主化、交互行为的信息化、学习风格的个性化。

 (2)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热点。对于线下教学来说这意味着不得不打破整体的教学计划,但对于在线课程来说较容易实现。因此,更科学的做法就是把 SPOC 和传统课堂融合起来,开展基于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互相补充,相互融合。

 (3)能够激发学习主动性的需要。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上,许多原理性的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而 SPOC 利用先进视频制作和动画技术将教学难点重点以动态的、立体的方式呈现,大大增加课程趣味性和体验性,让学生能容易掌握内容。结合线下和线上教学,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和思考,激发主动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因此,课题组认为开展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教学改革实践方面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课题实施方案 1.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本课题主要围绕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① 学生方面,学生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弱。随着教学延伸,学生个体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又由于传统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全面照顾到每个学生。数据结构学习范围仅局限于课堂,课后学生鲜有主动应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② 教学方面,教授内容着眼于书本,相对狭隘。书本与教师充当了模板和模板讲解员角色,而学生成了模仿者,失去了学习主体性。评价形式也主要以考试试卷为评价主体,缺乏对学生能力提升过程性的评价,致使不能给予学生更多正面反馈,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网络时代情境下,学习者基于新建构主义,就要主动去删繁就简、主动去选择和甄别、主动去屏蔽和接受,而不是一味被动在知识的灌输里找不到方向。这样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线上学习时具有一定主动性,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② 设计导向职教理论:设计导向是建构主义的补充,又是建构主义的升华。德国设计导向职教理论的具体模型之一“柏林模型”指出在教学实施时要充分考虑教学条件和环境,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媒体;甚至包括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这样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对教学相关的要素进行分析时就有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③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者的特点也会得到更宽泛的显现,如何去发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秀特质,就需要教育者有多种的评价方法,并做到细致和具体。教育者也要多付出精力,去积极的关注学生,去观察学生在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课堂中的一言一行,记录其表现,保证教育评价的公平合理。

 ( (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的研究 课程资源建设既是线上教学核心部分,又是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课程教学内容不是将纸质教材内容简单数字化,它需要经过筛选和处理。线下课程教学教材是根据统一课程标准设计,使用学术性语言描述,较为客观地介绍学科知识,具有严谨知识体系,但缺乏生动性。而线上课程内容可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采取生动形象方式,更详尽有趣地诠释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① 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首先,根据《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标准和课程内容,提炼并制定《数据结构》课程内容和对应的知识点。在线上《数据结构》课程学习中,课程内容必须以独立的知识点为单位,否则很难进行自主学习,为此,需要将课程按照知识结构组织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

 ② 针对《数据结构》线上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资源建设包括:教学视频和拓展资源(包括:教案、课件、习题等),并将课程资源发布于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和学习。

 ( (4 )基于 SPOC 的“ 线上+ 线下”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构建研究

  ① 教学指导思想制定。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是两种诞生于不同时代的不同教学形态,课堂教学是网络诞生之前就出现的教学形态,在线教学是网络诞生之后才出现的新型教学形态融合“线下课程”。好的混合式教学需要从整体式规划教与学的过程,做到线上线下、网络与面授的有效结合。如何将这两种不同的教学形态融合起来,构成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形成一个总体教学指导思想。

 ② 混合教学框架的构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达成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起来,使两者做到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个思想,课题组认为对于基于 SPOC 的“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课堂教学与线上的数字化或网络教学相互融合,通过不断进行实践和综合性评价,逐渐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基于 SPOC 的“线...

推荐访问: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完整版 江西省 研究课题 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