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说课稿(2022年)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说课稿(2022年)

时间:2022-07-20 16: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说课稿(2022年),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说课稿(2022年)

 

 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本次说课将从教材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六个部分来介绍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谈中国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言。《咬文嚼字》的思想建构在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上;《说“木叶”》可以看作 “咬文嚼字”的范例;《谈中国诗》文采飞扬,中外诗例信手拈来,令人视界大开。

 整个演讲,钱钟书先生旁征博引、纲举目张、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又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及横扫了西方人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通过本文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了解中外诗歌的异同,掌握比较的方法,对我国诗歌鉴赏的理论高度有所提升。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学生,从能力与学生生活经验方面来看,其

 已有了高一一年对阅读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包括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对课外文章的充实等等,这些体验都是对这篇文艺评论性文章学习的一种良好的铺垫。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会非常吃力。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以他的睿智和渊博,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表现出了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从认知结构、知识的纵深度来看,作者的引用语句的精妙与内涵以及比喻的妙用对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教学设计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在充分考虑教材和学情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活动探究和互助讨论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和合作过程中带领学生把握作者行文的结构思想以及文章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分析他就精神和对待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感受作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妙趣横生的丰厚学术涵养。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并使学生能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

 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所使用的引用、比喻之法。

 二、教法学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流程的顺利展开都离不开得当的教学与学法,接下来介绍教法与学法的使用。

 (一)教法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变传统教学为师生或生生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课堂上要创设情境,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为学生铺路搭桥,点拨引导,令其学会自主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授课目的。

 理论来源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发展的建构主义思想也强调老师在设计教法和学法的时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基于以上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同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完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反复阅读,感知文本。本文写得典范古雅,行文布局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点拨引导,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要掌握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然后逐层展开,使文章跌宕生姿。

 3.探究合作,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的旁征博引以及比喻的妙用,都要用心揣摩体会。

 (二)学法 必修五作为必修教材的“终结者”及选修教材的衔接者,承担着“授人以渔”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是:

 1.自主研读法。

 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

 2.组织学生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3.拓展思维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

 (三)课时安排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在学生进行课外搜集资料和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检查学生在字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交流印象中的钱钟书先生,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二课时重在研读文本,突破重难点,同时进行课外延伸。

 三、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视听设备。导入新课时引播放郑愁予的旋律《错误》,配上问题设计,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自然的与文本进行链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2.孔子提出“不愤不启”的启发式教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是无法确切探测的“黑箱”。因此,利用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不仅方便快速,还能通过刺激反应推进课堂生成,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

 4、教学过程 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教学步骤:(共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以“香”引蝶—情景导入 伴随 ppt 课件轻柔优美的音乐旋律播放郑愁予的《错误》(课件展示内容)之后,老师吟诵:

 中国是诗的国度,它从远古的《诗经》走来,历经了建安的苍凉、盛唐的繁华,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从小至今,我相信大家学过不少中国诗。结合如上诗歌,谈谈中国诗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发言)下面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么说的。老师适时展示课题:《谈中国诗》 [设计意图]“花香蝶自来”,好的导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语言能力也能起到熏陶作用。本课采用配乐诵读,老师

 牵引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

 环节二: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这个环节意在突破整个文章的重难点,主要以课前准备作为铺垫,遵循循序渐进,步步深化的原则,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操作:

 (一)引“人”入胜——印象作者 (二)把握“脊骨”——研读文本 (三)丰满“血肉”——深入探究 (一)引“人”入胜——印象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作家资料及背景材料,老师加以补充,以便为理解文章奠定良好基础。在介绍作家时,不仅仅当其是枯燥的文学常识,而是把每一位作者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物,用他们的人格和精神激励我们的生活。这部分主要用讲故事方式来介绍,这样学生们会记忆深刻,对培养作文的思路也有帮助。

 (二)把握“脊骨”——研读文本 解读文本部分主要通过设置三个问题解读行文结构,理解作者利用对比把握中国诗的个性与普遍性的方法。真正明白作为“中国的”诗,它有哪些别具一格的特点,而如果不分国界,它们的共同之处又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问题的设置如下:

 1、阅读思考——理行文思路 (1)钱钟书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后概括归纳,老师请 2-3 位学生答并适当补充)

 (2—7 段)

 (2)本文是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美国人,钱钟书先

 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述中国诗的?(学生找答题段落,归纳)

 (第 1段) (3)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第 8 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合作筛选信息以及概括归纳能力。

 (4)小结:行文结构及中国诗的特点 结构:第一部分(第 1 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 2 段),概括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及其一般规律。

 第三部分(第 3 至 7 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 8 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特点:(突显个性和普遍性)

 篇幅简短,韵味悠长(形式)

 ——“轻鸢剪掠” 富于暗示,引人遥思(技巧)

 ——“微雕”艺术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语言)

 ——“中和之美” 无地心引力一蹴而至(构思)

 ——“空中楼阁” 多社交诗,少宗教诗(内容)

 ——“无甚差异” 2、讨论分析——解文法之妙 学生分组讨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此部分重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丰满“血肉”——深入探究 1、旁征博引

 这小节主要让学生找出文中引用的古今中外的例子,讨论分析,最后师生交流,概括作者这些引用的特点。

 (1)感受丰富 (2)感受巧妙 (3)感受贴切 【设计意图】:在读和品中感受作者引用的特点,通过阅读和鉴赏,激发学生对作者学养渊博的体悟。

 2、妙用比喻 通过问题“这篇文章钱先生用引用的方法,将观点议论地如此深入,那又如何让美国人听懂并心领神会的呢?文章在晦涩难懂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进入到比喻的分析,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比喻句子;投影所有比喻句并小结,归纳方法。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易把握的比喻,由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领略幽默大师的风范。

 至此,教学重难点得以落实。

 环节三:演练提升,课外延伸 1.学以致用 ——演练提升 结合所归纳的方法,欣赏下列比喻句,分析其妙处。(课件展示例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由学生欣赏,品读后口述完成。其设计旨在学

 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由此及彼——课外延伸 钱钟书所阐发的“中国诗的印象”,能引起你的共鸣吗?你认为中国诗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请结合自己阅读诗歌的体验谈一谈。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不仅温故而知新,还能进一步对中国诗歌的特点做纵深化的了解。)

 环节四:余韵留香,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第 53 页“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异同,看看相同大海背后的异国文化。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训练,既能检验学生的课堂吸收情况,又能训练写作表达能力,这对适应当前高考是很有好处的。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微型教案,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把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对应教学过程,我设计板书如下:

 谈中国诗 对比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重逻辑性、启发性,循序渐进。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

 做了一些尝试。但在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方面做得不够。对于文章妙句和引用挖掘不深,如能更细微入至的思考,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指导!

推荐访问:高中语文《谈中国诗》说课稿 中国 高中语文 说课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