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初中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研究》中期进展情况汇报【优秀范文】

《初中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研究》中期进展情况汇报【优秀范文】

时间:2022-07-20 16:3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研究》中期进展情况汇报【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研究》中期进展情况汇报【优秀范文】

 

 《初中“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研究》中期进展情况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一)新时代教育呼唤双班主任制研究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使班主任工作成了教师难以释怀的负担,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是学校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由此,双班主任制开始进入学校班级管理的领域。

 我国双班主任实施的目的正如一个学校的目标描述:以加強照顾学生在自理、纪律和品德行为各方面需要,让两位班主任能互相协作和支援。本世纪初叶,有一些学校安排一位正班主任和另设一位副班主任协助管理一个班级。两个班主任的作用在于齐抓共管,强化学生纪律。一般性的理解,两个人管理一个班级会管理更全面,更仔细。然而,如果两个人没有合理的合作机制和明确的管理目标,会导致班级管理多面性,造成管理混乱,还可能出现相互推诿,出现问题时,不知谁负责任的状况。

 简单的层面上理解双班主任就是一个班两个班主任做一个班主任的事。这虽然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但能否起到促进班级学生成长有效化,使双班主任有效而充分的分工合作,发挥双智慧在班级管理中的功用,必然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要发挥双班主任的“1+1”智慧“大于 2”的功效, 必须探索双班主任实施的有效方法。上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探讨出了有效的双班主任模式——“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

 (二)“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是我校实现班级管理均衡优质发展目标的有效举措 一中是一所国办初级中学,近年来由于连续扩班,有限的优秀班主任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均衡教育的需求。我们的办学宗旨是“让每一位师生都精彩”。但有几个突出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优秀班主任少,学校共有 40 个班,但优秀班主任不足一半;青年班主任缺乏有效指导,班级管理效果不好;班级之间学生发展不均衡。这为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为了促进老师尽快成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学校,我们必须创新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于是我们进行了“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了现在国内几种“双班主任制”模式的特色和利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双班主任制”的实践研究。我们的“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模式是两个班主任共同管理两个班,两个班主任不分早晚,是全天候;有分工,但不搞承包;不轮岗,全学年;分主次,平等协作。我们的“双班主任制”课题研究,既要研究班级管理的设岗定量,合理分工,更要研究两位班主任的沟通合作,同舟共济,互通有无,打造一支能负责、敢创新、积极进取、团结和谐的老师团队;既要研究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成效,更要研究班级管理的内涵,增强其民主性和科学性。目的就是把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益,打造班级管理特色品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培养老师们“人人育人,责无旁贷”的意识,

 积累班级管理经验,提升班级管理水平,营造全员育人的校园文化。面对如何实现学校的班级管理均衡优质发展目标,面对青年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迅速成长成熟这些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了《初中“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研究》这一课题。

 迄今为止,在市区班级管理都基本上是单班主任的模式,我们进行“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为兄弟学校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 1952 年设立了"班主任"一职,至今己经有 60 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班主任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

 在 1988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中指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责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2009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神,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十多年了,但以单班主任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一直没变。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和教育管理,国内出现了一些“双班主任制”班级管理的改革实践。这些“双班主任制”可分为下面几种模式:

 一是“早晚班”。江苏省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寄宿制学校试行的“双班主任制”,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白天和课余、节假日两个时段,白天正常教学时间由班主任负责管理,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再配生活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全过程管理。

 二是“承包制”。江苏扬州育才小学的“双班主任制”,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教学和日常生活、心理两大块,由两位班主任分别“承包”,各司其职。

 三是“轮岗”。重庆璧山七塘小学的“双班主任制”一个负责第一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另一个负责第二学期,轮流上岗,交替自然。

 四是“分正副”。香港大部分中小学都实行了分正副的“双班主任”管理模式。

 这些“双班主任制”的班级管理,形式不同,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同一班级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分解。

 (二)国外研究现状 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设想将学校全体学生按年龄、学力大致相当的成员分成几个部分,后来就形成了班级,这部分学生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教材和固定的教师以及上、下课时间,因此明确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概念。

 尽管现代社会各国使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的比较多,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设置班主任一职,而且从事班级管理事务的人员也不都被称为班主任。因此,国外关于班主任的资料很少。研究发现,目前国外设置班主任的代表性国家主要是俄罗斯、日本和泰国等。国外的学校班主任的角色与我国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国家的中学班主任有不同的针对性,他们所重视的内容也有所区别。其中俄罗斯的班主任工作和我国单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极其相似。

 加拿大国际教育机构佛山雅居乐花园卡尔加里幼儿园由中外籍教师共同担任班主任,可称之为国语班主任和外语班主任,让孩子在双语环境中成长。

 在泰国的中学里,由于泰国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他们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如同父母一样的关爱,因此,学校里的每个班级通常会配备男女各一名的两个班主任,以此保证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业发展与身心发展等方面都有更全面的指导。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内外双班主任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他们所采用的双班主任的做法都是将班主任工作进行分割,无法解决我校由于连续扩班,优秀班主任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均衡教育需求的实际困难。同时,国内外现有的班主任工作模式无法实现我校对青年教师在班主任管理方面快速成长提高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了“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一方面吸取其他国家和学校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把一些较为先进的教育元素

 融入到我国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中去;另一方面大胆突破以往单班单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由首席班主任带领辅导员管理整个大班组,实现教育均衡,达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目标。

 三、本课题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本课题研究和已有研究都认为,学校里的每个班级应该配备优秀的班主任,以此保证所有学生在学业发展与身心发展等方面都有更全面的指导。

 区别:已有的研究单班主任单班管理或双班主任共同管理一个班.本课题关注的是:“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共同管理两个班组成的一个大班组,主要解决优秀班主任少和青年班主任的快速健康成长问题,最终实现班级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四、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突破点 (一)解决主要的问题 解决我校在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青年班主任缺乏有效指导,班级管理效果不好;不能实现班级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等。

 (二)突破点 重点是辅导员(青年班主任)的成长与发展。

 难点是首席班主任如何实施与辅导员(青年班主任)的有效协作与共进策略研究。

 突破点是建立关于“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五、课题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克服单一班主任制的不足,扩大育人队伍,形成育人合力 目前,基础教育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性的管理服务工作主要由一位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同时还要担任教学工作,工作量大,在育人时效性上难以保证。因此,引人“双班主任制”将一方面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发挥班主任在专业指导、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也发挥辅导员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制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班主任岗位,能让广大教师在班主任岗位上得到锻炼,同时这一模式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有益于实现育人合力最大化。

 (二)实现班级管理的灵动性 “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中,班主任可以依据学情、小组合作、班级纪律、班风建设的需要灵活机动的调整班组成员,实现对优秀学生的奖励与鼓励,对问题学生鞭策与激励。使学生在班组流动管理中实现自律、自主与合作。

 (三)实现青年班主任的快速成长 “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在一对一的贴心辅导中,首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模式与方法,尤其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给辅导员以示范引领,让每位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影子培养”的最佳效果。

 (四)实现优秀资源的扩大利用与再开发提升 “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班组管理实现了优秀资源的广

 泛的分享与应用,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了最优质的教育。同时还促使每位首席班主任在新的大班组管理模式下的不解地探究与实践,去开拓新的高效管理思路,不断地提升自己对学生教育与管理水平。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通过“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以“影子培养”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快速健康成长,促进青年班主任的全面发展。

 七、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首席班主任:由学校精选的具有五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验、有较高的师德及教育理论修养、班级管理成绩突出的班主任。

 2.辅导员:参加工作五年内的有上进心、责任心但缺少班主任管理经验和方法的青年教师。

 3.大班组管理:两个平行班级组成一个大班组,由首席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管理一个大班组。

 4.“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是由经验丰富且优秀的班主任带着一名积极上进年轻辅导员共同负责一个班组包含的两个班的学生教育、班级管理等工作的班组管理模式。

 “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的实施,目的是促进青年班主任的快速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二)研究内容

 1.调查传统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首席班主任选拔认定标准。

 3.研究首席班主任与辅导员在不同时间段的职责和分工。

 4.研究首席班主任与辅导员在不同时间段的措施效果。

 5.首席班主任指导帮助辅导员成长策略。重点是辅导员的成长与发展。难点是首席班主任如何实施与辅导员的有效协作与共进策略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构建以专家指导,优秀班主任参加的课题研究团队,以行动研究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课题研究策略。

 2.通过对首席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情况的具体调查,找出首席班主任和辅导员在自身成长和大班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实施行动研究。在行动——反思——再行动——再提升的反复探索中整理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探索辅导员由实习班主任——准班主任——合格班主任的成长规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深入阅读、检索与论题有关的各种文献,通过对文献材料的整理、分析,了解该课题现有研究状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案例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首席班主任+辅导

 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的对青年教师及班级的发展影响。

 3.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调查分析“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归类整理。

 4.行动研究法。在行动——反思——再行动——再提升的反复探索中整理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形成辅导员由实习班主任——准班主任——合格班主任的成长规律。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的实施做法进行整理、分析和提炼,以探寻“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设置、运行和完善的基本规律。

 九、课题研究步骤 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准 备 阶 段 调查传统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确定课题;首席班主任、辅导员的选拔认定采取个人申请与学校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实施方案,统一认识,进入角色;上报课题方案,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修改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组织开题。

 (一)首席班主任的选拔认定标准 选...

推荐访问:《初中首席班主任辅导员双班主任大班组管理模式研究》中期进展情况汇报 班主任 班组 辅导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