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的宣贯报告(精选范文3篇)

关于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的宣贯报告(精选范文3篇)

时间:2022-05-09 19: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会后,网络小说作家。代表作品有《开启动画时代》《我终将踏上巨星的不归路》,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的宣贯报告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的宣贯报告3篇

【篇一】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的宣贯报告

历史不能忘却

  时隔一个世纪,仍然无法忘怀。武昌首义的枪声还在耳中回荡,曾经震撼全国的辛亥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虽说很少想起,但却从未忘记。100周年,我们聚在一起,再度回首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深刻的反思,用心的感受,仔细的聆听。

    辛亥革命纪念馆早已粉刷一新,首义广场也庄严的建起来了。我想,是时候再度去纪念馆参观一下了,用心触摸那段历史;或许应该匍匐在首义广场上,细细聆听100年前激动的灵魂,还在生生不息的激励着中国的新一代人。

    历史不能忘却!在那个屈辱的年代,革命者们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艰难,终于组织起这样的伟大壮举。要知道,在一群麻木的人群中,在帝国主义和腐朽政府的夹逼中,在我们尚未探索出救国之道之际,勇敢的站出来,为救图存亡而努力的革命烈士们,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又背负了多大的压力!恐惧是必然的,迷茫也是正常的,挫折是家常便饭,但足以克服这些恐惧、迷茫和挫折的巨大勇气,使他们最终坚持下去,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真正践行了这句话!

    回到那时的中国,看看辛亥革命之前发生了什么。模仿西学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因为没有反封建;维新运动失败了,因为顽固派的阻挠;义和团失败了,因为没有反封建;太平天国失败了,因为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夹攻。战争的失利,割地的无奈,很大程度是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再也不能留住这个万恶的清政府了,我们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明眼人在怒吼,“不推翻清政府,中国就没有救了!”。于是,以孙中山为首的爱国志士,拍案而起,果断选择了反帝反封建、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这条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革命者的智慧使然!

    确立了革命的方向,要怎么实现呢?“对,要扩大革命队伍!”革命者走出了第一步。于是,兴中会,同盟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全国以及日本相继成立了,为革命招揽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这些团体在全国各地开展活动,极好的传播了革命思想文化。并且,革命者确定了领导核心,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赵声、章炳麟、陶成章等人为主要领导者。只有优秀的领导者才能团结所有人共同完成革命任务。

革命在全国准备了有一段时间了,领导人也正在酝酿一些小革命,希望能收获一些革命经验,为最终的大革命做足准备。于是,198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1900年,自立军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1910年,黄花岗起义。这其中还有很多小型的起义不下十余次。虽然起义造成了一些伤亡,许多有志青年英勇就义。但这些起义运动在全国各地燃起了空前热烈的革命浪潮,不少仁人志士纷纷加入革命队伍,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拯救危难的祖国。

忘不了感人至深的《与妻书》。昨晚才是新婚之夜,今朝竟要为国捐躯。这叫人怎么不心疼,怎么不心碎。

“妻,明天我要去参加起义,可能回不来了,你跟孩子要好好活啊……”

 “……好吧,我尊重你的志向,我会替你照顾好孩子,你就放心的去吧……”

两人抱头痛哭……

纵有娇妻在家,纵有呱呱婴孩,怎奈国家需要你,人民需要你。弃小家,保大家,林觉民,你是好样的!

     黄花岗终于埋葬了72位革命烈士,但却树立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一座精神的丰碑!

     大革命已经准备好了……

“是时候了,该是最后一击的时候了!”领导人坚定的说。

      1911年,清政府的皇族内阁让保皇派彻底失望了,清政府越来越衰败了,没有人再维护清政府了,推翻清政府只是时间问题。全国各地都在闹,四川闹得最凶。罢课、罢市、罢工、抢粮、打砸、农民起义,人民的愤怒再也遏制不住了!清政府还妄想着武力镇压,紧急从湖北调集兵力,赶赴四川救急。

当沸腾的民怨再也无法平息,股市崩盘再也无法控制,抢粮运动再也无法镇压时,统治者害怕了,躲藏起来了,开始后悔了。但是,革命不同于革新,愿意得革,不愿意也得革,容不得一点商量!

    武昌兵力空虚了,时机成熟了。清政府永远也无法想象,革命来得这么迅猛,来的这么强烈。一夜之间,革命军占领了总督衙门及各大重要位置,武汉胜利光复!

记住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吧,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马上,全国上下都知道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大街小巷欢呼沸腾。武汉站起来了,中国有希望了!全国性的大革命已然不可阻挡。

果然,几个月内,全国各地纷纷起义,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清政府彻底垮台了,人民胜利了!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至此,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一个崭新的民族资产阶级共和国站起来了!

当然,无可否认,辛亥革命最终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有许多。

客观方面: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恢复帝制;北洋军阀专制统治、肆意卖国等。

主观方面: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具有妥协性。

由于诸多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存在,辛亥革命最终失败,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虽然辛亥革命是以失败告终,但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历史上得重大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多方面的。

一、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三、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无产阶级也迅速由此壮大起来。

四、     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辛亥革命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其深远影响,社会各界给与其很高的评价。

   辛亥革命反映出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坚定决心,极大的改变了国民的思想,为今后的革命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也同样深刻的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民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时值辛亥革命纪念100周年,提及辛亥革命,内心不由得感慨万千,我想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吧,它让人更加智慧,更加深刻。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在想:我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出现辛亥革命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辛亥革命对我无关紧要了呢?

不是的!我且不说没有辛亥革命,可能就没有当今的幸福生活这类没意义的话;我只想说,辛亥革命表现出来的,不只是革命救国本身,而是当时的青年的思想。想我现在18岁,当年的革命者也不比我大多少,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们多么的有志气啊,不畏强暴,不畏牺牲,一心只想为拯救祖国献出热血,这是多么难得的气概啊!

可如今呢:早上起床纠结半天,白天上课没精打采,晚上上自习磨磨蹭蹭;食堂饭菜已经很好了,可偏要挑三拣四;住宿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可还怨声不断。不想作什么比较,因为没法比。这是当代青年的悲哀,是中国的悲哀!

国家花这么大力气培养人才,苦一点,累一点,又算得什么?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有多累?把我们这点苦跟100年前搞革命的青年相比,恐怕都会难以开口吧。

“少年强则国强”。是青年,就要奋斗,不奋斗,就要毁灭。历史不能忘却,辛亥革命的枪声再次在脑中响起,同志们,该奋斗了!(2790字)

【篇二】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的宣贯报告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的日子里,我因公来到武汉。“首义广场”是不能

不去的吧。

  首义广场离长江不远,与黄鹤楼毗邻,从北向南,依次由总督府、孙中塑

像、武昌起义纪念碑、武昌起义军群像、辛亥革命纪念馆几部分组成。今天

天气很好,站在广场上环顾四周,蓝天白云映衬下,色葱茏,高楼靓丽,车

水马龙,游人如织,这与百年前“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的情景是何其鲜明的对照。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有这幺一段:“由此上溯到

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想,这里指的“人民英雄”

应该包括武昌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以及清末革命党人领导的历次起义的英

雄。有些遗憾的是,它只写在了碑文上,数十年来并未写进人们的心中。

  中国历史上“光荣伟大”的人物可谓众如星辰。孙中就不说了,他已经成为

中华民族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旗帜,最难得的是在通讯和交通极端落后的物

质条件下,在数千年封建文化和伦理道德严密禁锢的精神条件下,清朝末年

居然涌现出一大批争取民主自由的仁人志士,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不幸中

的万幸,这不能不充分说明了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无可阻挡的大趋势。青松劲

草在悬崖绝壁上尚可生长,自由的种子一旦植入大地,怎能不逞蓬勃之势。

  秋瑾,一介女子,为了革命抛弃优裕的生活,就义时年仅 32 岁。她的“拼

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勇

气和精神都可昭日月。孙中为她写祭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

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对她感佩有加。

  林觉民,广州黄花冈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 24 岁。他不仅有勇气而且很

有才学,会多国语言,其着名的绝笔《与妻书》不知感动过多少人。我第一

【篇三】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的宣贯报告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元老诗词选篇赏析

作者:单济康;

作者机构:;

来源:诗词月刊

ISSN:1672-1462

年:2011

卷:000

期:001

页码:P.85-88

页数:4

中图分类:I22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辛亥革命;诗词;湖南长沙;革命党人;广州起义;景物描写;宋教仁;孙中山;同盟会;华兴会

摘要:痛悼英烈举哀兵挽刘道一——孙中山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挽刘道一》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时任中国同盟会总理的孙中山先生,为哀悼第一位为革命献身的该会会员刘道一烈士所写的挽诗。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 会后 周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