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通用5篇)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2-05-13 13: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出版或称发表,是指将作品通过任何方式公之于众的一种行为。在大多数国家,作品一经完成,不论是否出版,即享有著作权。作品获得国际标准书号并经过一定资质的出版机构印刷成书籍称为出版物;出版物内容以数码形式呈现的称之为电子出版物或叫做电子书。以出版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篇一】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教学计划二年级下册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60人,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每名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三、教学目的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12、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措施

1、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 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7、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8、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9、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课时安排:

  二年级本学期每周二节音乐课,共十一课根据平时学生课堂上的各方面表现和期末音乐成绩测查,得出学生的总成绩,报与学校。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时间

具 体 进 度

课时

1

2.26——3.1

第一课、春天来了1、聆听2、表演

2

2

3.4——3.8

第二课:难忘的歌1、聆听2创编

2

3

3.11——3.15

复习第1、2课的主要内容

2

4

3.18——3.22

第三课:童趣1、聆听2、表演与创编

2

5

3.25——3.29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1、聆听2创编

2

6

4.1——4.5

复习第3、4课主要内容

2

7

4.8——4.12

第五课:兽王1、聆听2、表演与创编

2

8

4.15——4.19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1、聆听2创编

2

9

4.22——4.26

适当听课【期中考试】

10

4.29——5.3

复习第5、6课的主要内容

2

11

5.6——5.10

第七课:小音乐家1、聆听2、表演

2

12

5.13——5.17

第八课:静静的1、聆听2、表演

2

13

5.20——5.24

复习第7、8课主要内容

2

14

5.27——5.31

第九课:飞呀飞1、聆听2创编

2

15

6.3——6.7

第十课:跳起舞1、聆听2、表演

16

6.10——6.14

复习第9、10课的主要内容

17

6.17——6.21

第十一课:乡间的歌1、聆听2创编

18

6.24——6.28

复习与升级考试

19

7.1——7.5

第一课 春天来了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一、聆听《嘀哩嘀哩》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二、聆听《春晓》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三、表演《小树快长高》 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三、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四、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五、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教 学 建 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40分钟。

教 材 分 析

l. 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嘀哩嘀哩》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采用2/4拍、大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结构十分规整,每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糅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即第三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不再像前面三个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句末则运用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 显得活泼、俏皮,颇具童趣。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配上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这首歌曲自创作以来深受孩子们喜爱,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咏唱春天,抒发了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2.歌曲《春晓》《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合,有使人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让人想起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而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教学反思:利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很喜欢,但是要注意提示学生有强弱对比、声音不能压过音乐。

板书设计:

第二课 难忘的歌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拍为歌曲伴奏。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 学 内 容

一、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歌曲,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用一句话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再次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三、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四、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五、编创与活动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六、表演《卖报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七、编创与活动

1.这是本课安排的一个听辨音高的练习。可以有下面的几种作法。

2.教师可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3.教师用琴弹奏,让学生听,说出是第几个报童并唱出。

4.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2.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课程,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教 材 分 析

1.合唱《儿童团放哨歌》

《儿童团放哨歌》是《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一首奋进向上的儿童合唱歌曲。由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

第二部分,旋律完全由新的因素构成,节奏则起着前后统一的作用。四声部卡农式合唱,歌声此起彼伏,既表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创设了儿童团员在红旗下成长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小公鸡的啼鸣表示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的新生活开始了,颂扬了***和他领导的队伍是人民大救星的主题。

我们仿佛在歌声中看到了手拿长梭标,臂带红袖章的红小鬼机智勇敢、严阵以待的神态。尤其是中段结尾处,作曲家巧妙地加了一个升记号 ,将孩子们见到红军哥哥时天真而急不可待的甚至有点唐突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作曲家介绍

瞿希贤(1919- )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2.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采用2/4拍,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

开头四句歌词概括了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调性、宽广的节奏、经常从弱拍起的灵活多变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较大的旋律线条,刻画出少先队员昂首阔步、豪迈刚强的英雄形象。中间四个短句,同样处理得果断坚定,铿锵有力。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为了给它作好铺垫,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用不同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把音乐逐步推进,使最后一句高潮得以突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音乐形象,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作曲家介绍

寄明(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自幼会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钢琴,后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到延安鲁艺任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个钢琴家。后任东北音专副校长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早期以小歌剧、说唱性歌曲创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3.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歌曲为四段歌词的分节歌,4/4拍,五声宫调式。

旋律以小跳、级进为主,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其典型的节奏 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歌曲《卖报歌》

《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清早就要去报馆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印象。就以她为原型,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

《卖报歌》为F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

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

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作曲家介绍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

他们走到吕班路(现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事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

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词作家安娥把词写好,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问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聂耳听后和安娥商量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小姑娘还真的

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聂耳早已去世了,但他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大 家 来 劳 动》教 案

教学内容:

1、节奏传递游戏。

2、为歌曲《大家来劳动》配置劳动声音。

3、游戏圣诞晚会

教学理念:音乐是全方位的,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引导,让孩子们在玩中乐、玩中学,本节课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叠置、立体的感觉。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 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1、音乐律动《洗手绢》

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

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

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  ×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 ××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

× — 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扫地—沙沙沙 水声—哗哗哗 擦桌子—擦擦擦

      拖地、擦窗等等

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

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 沙沙 沙沙 沙沙 (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

擦 擦 擦 擦  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给

哗 —   哗 —  学生进行两次。)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呢?

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

(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游戏圣诞晚会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生:想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a、.将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为晚会做准备工作。

(孩子搬桌子、摘果子、抬水、扫地、擦凳子、洗食物等将劳动的声音节奏组合在一起,汇成一片劳动的海洋,此处是课的延伸)

b、师:晚会准备好了,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老师参加我们的晚会。

在欢乐的舞曲声中师生同乐,下课。

第二课 难忘的歌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难忘的歌《卖报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怕、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二、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1、聆听歌曲,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 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 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一、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象、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八路》的故事。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二、创编与活动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象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三、《卖报歌》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装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四、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这一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应该给他们扩展知识,看一下《红孩子》或《英雄小八路》等革命影片,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

板书设计:

第三课《童趣》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玩具交响曲》《出发》《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 能杂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 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

教 具: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 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 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你仿佛听到什么?

3 复听时,让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 学唱《打花巴掌》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2 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3 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4 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

四 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2聆听音乐。————————出示《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提问:这首歌讲的是关于蜗牛的什么故事?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 歌曲学会后请学生分组创编动作:有人做葡萄架,有人学黄鹂鸟和蜗牛。通过音乐实践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胜利的道理。

教后反思:在学欣赏课的时候,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来听,而且要多听几遍,每一遍都有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会很有兴趣,如果再让小组之间比赛的话效果会更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用具:道具、多媒体电脑、钢琴、课件、奖牌

奖项设计:个人、集体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努力奖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1 2 3 4 | 5 — | 1 5 5| 1 5 5| 5 4 3 2 | 1 -|

同学 们 好 ! 您好 您好 闫老 师您 好!

师:看这是什么?今天表现出色的同学就能够获得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和最嘉创意奖,最佳努力奖,今天要看看谁最出色就把这些奖颁发给他。

二、 进入教学

A、《加沃特舞曲》(为《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情绪铺垫)

师:听一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曾经在哪里听过呢?(播放音乐)

(1)聆听音乐(节选)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2)简单的律动(2次)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设计目的:此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曲式A+B+A的结构)

B、《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图片展示问:看老师手上拿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用动作做出来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试一试看能不能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来做卡片上的动作,看看你的反应够不够快。

1、玩一玩

(1)用卡片训练学生有节奏的对卡片的图示做出反应。

师:现在你来听!(不带伴奏慢速范唱)

(2)教师范唱并在音乐休止时做出夸张的提示,帮助学生记歌词。

师:这次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好吗!(跟音乐原速范唱)

(3)学生跟音乐节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动作反应。

(4)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提示能够自己看图片做出反应。(教师把卡片放在胸前换而不必夸张提示)

师:游戏玩得高兴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唱一次好吗?

2、唱一唱

(1)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钢琴伴奏(慢唱)边唱边做动作反应。

(2)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音乐(原速)跟唱

3、跳一跳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3、编一编

(1)启发

师:如果你高兴的时候你还会怎么样?(启示:唱唱歌、拍拍屁股)

(2)把统一新编的歌词配合卡拉OK伴奏再唱一次。(叉腰、唱、跳、拍屁股)

师:现在能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歌曲唱一唱跳一跳呢?

三、复听《加沃特舞曲》

师:刚刚我们一起听了《加沃特舞曲》,舞曲是给人们跳舞用的音乐那我们也来一起手拉着手跳一跳吧?

(1)围着桌子绕圆圈进行律动

师:音乐后三拍在原地做,其他跟着节拍走动,一句左右的换一个方向最后音乐结束后可以摆个造型,你可以自己来做造型,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摆一个造型。

① 先围圆圈左右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边听音乐边走路,我们既然可以用脚合着音乐走路那一定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其他的动作。

② 启发怎样用各种动作表现。

师:想想你怎样把你高兴的时候做的动作加到前三拍动作里去呢?(请学生合作示范)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次吧!

四、颁发奖项(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刚才全体同学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现在颁奖仪式现在开始!

五、结束

带上课本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突出每一句的后三拍离开教室

师:我们向这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表示祝贺!好啦!现在请同学们带上课本用你喜欢的动作跟着《加沃特舞曲》的节奏走出教室吧!

板书设计:

第五课 《兽王》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2、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学准备:

老虎头饰、小描头饰、狮子卡片、塑料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两只老虎》

2、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

变魔术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在教室外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

“孩子们,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出示狮子卡片)”

完整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再听乐曲时,将事先准备的狮子卡片发放给孩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贴卡片,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猫虎歌》

2、聆听《老虎磨牙》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进入音乐课堂。

二、表演《猫虎歌》:

故事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如果有孩子听过这个故事,就让孩子来讲述)

“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孩子们,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2、复听乐曲

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老师将准备好的塑料锯齿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等分组发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

板书设计: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彩笔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劳动最光荣》Flash)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如 。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 小音乐家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并能准确地吹奏、演唱。

教 学 内 容

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聆听《青蛙音乐会》

表演《音乐小屋》

表演《箫》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编唱旋律的练习,课本上提供了7个唱名,都是学生熟悉的,没有提供节奏,使学生束缚更少一点,注意力集中在对音高的表现上。

2.教师可提示学生自由用口风琴吹奏这七个音,分小组编创几条,由学生唱唱名,教师写在黑板上共同吹奏出来。

3.教师可假设同学们为“箫”写一条曲子,演奏出来听一听,由几名同学扮演箫,接着乐曲,并演奏出来。

过程与方法

1.单簧管独奏《单簧管波尔卡》

是一首以波兰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器乐曲,这首经波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的器乐曲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后来,乐曲又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和合奏曲。

2.管弦乐《青蛙音乐会》是一首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3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

3.歌曲《音乐小屋》

《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这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小故事:冼星海和箫

冼星海的童年是在珠江海堤的下环街外祖父家度过的。这里濒临大海,每当夜幕降临,委婉低迥的民谣和姑娘优美的渔歌随着海风,送到星海耳中,小星海常常跟着哼唱,还缠着外祖父问这是些什么歌。

外祖父常拿出自己的竹箫,吹出逼真的螺号声,使星海很着迷,他也把两手放在胸前弹动,嘴还不停地吹。在外祖父的影响下,星海很快就能吹奏广东水乡的民歌了。从此,三尺竹箫成了小星海的亲密伙伴,每到晚上,他都坐在屋檐下吹奏心爱的箫。从此,从事音乐成了冼星海的终生理想。他带着一根竹箫漂洋过海,又带着一根箫回到祖国,成为我国伟大的音乐家。

第 一 节 课 时: 11 -1

教学内容:聆听《单簧管波尔卡》表演《音乐小屋》

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聆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1)组织学生聆听《单簧管波尔卡》的同时选放有关《单簧管波尔卡》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3)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不同时读出。]

(4)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三、学习表演歌曲《音乐小屋》

1.听乐曲音乐小屋

2.学唱音乐小屋

四、最后结束部分:小结。

第 二 节 课 时:11 —2

教学内容:聆听《青蛙音乐会》表演《箫》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青蛙音乐会》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

(3)听乐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2.聆听歌曲表演唱《箫》

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歌曲《箫》

是一首山东汉族民歌。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全曲共有九个乐句,乐句长短不一,旋律起伏跌宕、优美动听,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平稳流畅。箫也称洞箫,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吹管乐器,民间常用一根竹管做成,管身开六或七个按孔,一端有吹口,竖吹。歌中描述了用紫竹做箫及“箫儿对正口,口儿对正箫”的吹箫过程,其中“吁底吁底”四字采用得形象生动,衬托出小朋友学会吹箫的兴奋心情和欢乐场面。

分组歌表演编创与活动

1.本课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编唱旋律的练习,课本上提供了7个唱名,都是学生熟悉的,没有提供节奏,使学生束缚更少一点,注意力集中在对音高的表现上。

2.教师可提示学生自由用口风琴吹奏这七个音,分小组编创几条,由学生唱唱名,教师写在黑板上共同吹奏出来。

3.教师可假设同学们为“箫”写一条曲子,演奏出来听一听,由几名同学扮演箫,接着乐曲,并演奏出来。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课后回顾:

板书设计:

第八课《静静的》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聆听《天鹅》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乐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前面一段(即主题)旋律。记住这一优美的旋律。

3.随着乐曲做天鹅的动作。

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月亮河边的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可让学生用碰钟、沙球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导与活动安排了用颜色或线条分辨两首聆听曲的音乐情绪的练习。

2.老师可提示学生,在听辨后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天鹅》与《月亮河边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更"静"一些。但学生的感受不一定这样,不要强求统一答案。

表演《小小摇篮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边听边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旋律,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提示:歌曲是在什么时候的唱?你应该怎样唱?

2.听教师范唱,轻声跟唱。再听琴跟唱,学生跟唱时,教师要注意琴声清晰。

3.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4.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5.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表演《月光光》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让学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静静的"主题的不同含义。

2.歌曲很短,教师可采用听琴模唱的方式进行,先听教师弹一遍,学生再轻声跟唱。

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课本上介绍了很多物品,有铁丝、锣丝刀、废角钢、装水的玻璃杯、纸盒、桌子、木板地……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让学生分组讨论:敲击哪几件物品为歌曲伴奏?还可以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敲击出清脆的声音。再编创伴奏的节奏加入歌曲的表现。一组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试一试,哪一组伴奏的效果好。为什么?做简短评价。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可由教师自己决定。

2.学习歌曲时,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动作、声调为表现歌曲的内容做好铺垫。注意提示学生从一开始跟唱歌曲就要有情感表现,而不是在歌曲学会以后再加以处理。从小养成有感情地歌唱的良好习惯。

3.本课的聆听曲可有精听、略听的安排,可视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定。

[教 材 分 析]

1.大提琴独奏《天鹅》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演奏,两架钢琴伴奏。在钢琴奏出的轻柔的琶音引子后,大提琴奏出了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同时钢琴以玲珑剔透的琶音与分解和弦为衬托,展现了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芭蕾舞《天鹅之死》即是根据这首乐曲构思的。

乐曲为6/4拍,行板速度,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一句的句首旋律迂回下行,复又作音阶式直线上升,旋律的气息绵长宽广。中段的旋律系由前面主题发展而来,也包含两个乐句,但调性有所变化,运用了模进手法,情绪略显活跃和激动,仿佛清风拂过湖面,吹皱了平镜似的湖面。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后句有所变化,力度稍作加强,最后全曲在悠长轻柔的乐声中结束,宛若天鹅缓缓地游向远方……作者通过安娴、幽静略带忧伤的音调,形象地刻画了"天鹅"纯真的情感和高雅的姿态。

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

《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2、童声独唱《月亮河边的孩子》

《月亮河边的孩子》是近年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歌唱性强,其节奏较为舒展。富有诗意的歌词叙述了天真而富于幻想的孩子们把洒满月光的青石板想像成月亮河,让"心儿像小船穿过云的波浪",表达了孩子们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第一部分为四个规整的乐句,前两乐句 的节奏完全一致,旋律只在前后巧妙地改动了一个音,第三乐句出现了色彩性的"音,似旋律中亮点一闪,随即在下行起伏的旋律上结束。第二部分为卡农式的二声部,提高了音区,重新构建成的节奏,旋律变得更为抒情、激动,伴唱声部衬托着孩子的歌声,似孩子们起伏澎湃的心绪,随着"月亮河"流向远方,懂憬着美好的理想。歌声在哼鸣中结束,意犹未尽。

3、歌曲《小小摇篮曲》

《小小摇篮曲》是一首亲切、抒情的创作歌曲。4/4拍,徵调式。

歌曲的旋律起伏、节奏紧凑,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歌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两乐句,起伏的旋律流畅而抒情,似摇篮有规律地晃动。第二部分旋律重复较多,配合着紧凑的节奏和幻想歌词的叙述,极富童趣。想像使孩子们进入了梦幻的童话世界,抒发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歌曲《月光光》

《月光光》是一首温州民歌。2/4拍,羽调式。旋律热情,具有一气呵成的特点。旋律开始的4小节规整,合着有规律的节奏,稍加变化,紧接乐句的旋律、节奏都有了新的变化,在高音区流动的激动音调并出现了歌中的惟一的附点四分音符的长音,并采用了两小节具有前面旋律因素的补充性结尾,巧妙自然,完整统一,带有浓郁的山歌风。流畅的旋律合着朴实的歌词,抒发了人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

第九课《飞呀飞》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3、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4、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教学难点: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材思路、教路和学路:

一、聆听《蜜蜂》

1、完整地聆听全曲。听赏前可不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2、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动作进一步体验,待学生比较接近地说出是“飞”的动物后,再揭示曲名。

3、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4、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二、聆听《蝴蝶》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感受钢琴伴奏《蝴蝶》的生动形象。

2、复听时让学生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

3、进行唱名编创旋律的练习。活动拟定是为小蜜蜂的歌填写完整,赋予实践活动一种趣味性。

4.练习可分小组进行,一小组内编唱的旋律不可重复,按编唱的字母提示接着编下去,然后分组唱一唱,吹一吹,看哪一组编唱的旋律流畅,唱奏得准确。

三、表演《小蜜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教师可采用歌曲录音或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范唱可进行几次,视学生接受程度确定。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交待清楚。还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统一,避免起速快,到八分音符处放慢速度。

3、歌曲学会后,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再跟着老师用唱名唱一唱。

4、用口风琴吹一吹课本提示的sol、re两个音。一拍一个音,并试着这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由教师弹奏旋律,一组学生伴奏,其他学生唱歌。

5、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6、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四、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启发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结合歌曲。提示:它们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使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课本上标记了三种打击乐器;响板、沙球、三角铁,学生可以按着标记,敲一敲为配合演唱歌曲,还可以编创其它伴奏方式试一试。

五、总结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根据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打开课件按《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学生兴趣很好。

打开课件按《蝴蝶》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

按《小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按图片看《小蜜蜂》。学生兴趣很好。

按钮《小乌鸦爱妈妈》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学生对创编活动很感兴趣。

作者介绍,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板书设计:

第十课《跳起舞》

课型: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跳起舞》是集唱歌、欣赏、编创于一体的综合课。也许有人认为音乐课就只要把这首歌学会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音乐欣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欣赏及其教学,是满足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接受性环节。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本课里面,包含了两首歌曲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两首欣赏曲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堂课设计成融歌唱、欣赏、创作、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用具:音像资料、钢琴、录音机、有关图片资料、打击乐器

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把握

二、踢口达 基本步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二、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三、 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 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 的 活 动 学的活动 意图

导入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今天呢,老师要带着大家到西藏去旅游,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听一听他们藏族歌曲,跳一跳他们的舞蹈,大家说好吗?

出示图片,并播放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

图片1 藏族自然风光

图片2 藏族服饰

节庆服饰

图片3 藏族歌舞

(边看图片边对藏族进行简介)

师:看了这么多的图片,小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那么小朋友们对大草原感兴趣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谈感想

让学生对藏族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发学习兴趣体验感受

《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

一、学唱

1、师:这是一首藏族童谣。首先,我们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听一遍。听的时候呢,想一想,他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放歌曲

提问:小朋友们觉得他们唱这首歌曲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再次放歌曲录音

师:在熟悉了旋律之后呢,老师要求同学们用“la”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这段旋律

3、师:同学们的哼唱非常好。那在同学们演唱歌曲之前呢,老师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给大家听好吗?

教师范唱

4、师:那接下来呢,老师就要求同学们把歌词加进去,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

5、师:非常好!同学们学得非常快。那在刚才演唱歌曲的时候呢,老师发现还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大家改进的。

提出不足之处。

提出演唱要求: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

学生试唱。

6、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一遍。要注意老师刚才提的那几个要求。

二、学跳基本的藏族舞舞步——踢口达 基本步

三、结合歌曲,边歌边舞

师: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歌曲的音乐,一边唱一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喜悦心情。

听歌曲,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用“la”哼唱歌曲旋律

演唱歌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试唱。

学跳藏舞舞步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让学生熟悉旋律。熟悉旋律,

统一声音,并起到发声练习的作用

使学生明白不足之处以及歌曲的演唱要求

使学生通过身体语言感受藏族音乐

培养学生接受和反应能力。

欣赏 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一、初听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唱藏族歌曲跳藏族舞蹈有趣吗?

那么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听一首非常有名的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

要求学生闭着眼睛边听边轻声地拍手。

放音乐

二、复听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舞蹈动作边听边跳舞

听歌曲

感受歌曲节律,并拍手

听音乐并随之动起来

让学生再次感受藏族歌曲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藏族歌曲的节律

小结 本课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西藏玩了一下,感受了藏族人民的歌舞,大家玩得开心吗?

师:那么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再去收集一些有关藏族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分享好吗?

对本节课作一总结 回答问题 总结本课,布置课后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意图

导入 师:上节课,老师带着大家去感受了藏族民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呢?

复习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师:老师也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关于藏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回答问题

交流 回顾复习上节课知识

作业检查

加深学生对藏族的了解

听唱结合,学习新歌 《我的家在日喀则》 1、师:刚才我们讲到了日喀则,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其实“日喀则”是一句藏语,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如意庄园”

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

听录音,学生谈感受

2、对歌曲进行简介

3、师:听完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应该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那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能哼的小朋友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

3、师:大家一起和老师来轻声地学唱这首歌曲

4、跟着录音,继续学唱歌曲

5、要求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演唱歌曲

指出不足之处,并纠正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师:同学们已经唱得很好了。那大家听听,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呢?如果我们给歌曲加进乐器伴奏一下,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请学生按照书本谱例为歌曲伴奏

师:想一想,这三种乐器怎么敲击声音与唱歌结合起来最好听呢?

听录音,回味藏族民歌的特点

学生体会歌曲感情

再次听录音

学唱歌曲

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小组讨论并分组为歌曲伴奏(小组比赛)

使学生回顾藏族民歌的特点,并对新歌有初步印象

使学生对歌曲有所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培养审美能力

欣赏 聆听《雪莲送北京》 师:在比赛中啊,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那接下来,我们在放松一下,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放录音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们能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师:对了,这又是一首藏族民歌,它的名字是《雪莲献北京》。下面,老师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去仔细聆听这首歌曲。

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听音乐

回答问题

复听音乐 边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使学生通过音乐特点来辨别藏族民歌

使学生体会音乐基本情绪

节奏

游戏 1、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那在这里啊,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来玩一个游戏。你们说好吗?

2、 宣布游戏规则

按图排列游戏队伍

师:待会老师会击鼓,同学们听到老师的鼓声要按照老师鼓声的节奏走或跑或停,知道了吗?

3、小结游戏情况

听着鼓声走或停 激发学生游戏兴趣

使学生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小结 课堂小节 1、师: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两首藏族的民歌,还听了两首藏族民歌,而且还学习了藏族舞蹈,你们觉得藏族怎么样?

2、师: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非常地好听。那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可以多多留意少数民族的音乐,收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

3、对本课学习情况加以总结 回顾第四课内容 回顾第四课内容

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平时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马上乡第一小学热烈欢迎各位同行、有志之士共同携手未来!

【篇二】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朝 夕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第二课时

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课 足迹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 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二课时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 教学基本要求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第三课时

一、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二、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

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第一课时

一、聆听《天黑黑》

1. 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一、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二课时

一、《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回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5.小结:家是可爱的。

第三课时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课 故 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做变奏创作练习。

   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第二课时

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第三课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3、4、5、#4、6、5、3”。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 ”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1.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可。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但必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听辨练习

1.先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分别弹奏这两段曲调。要求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跟着钢琴模唱一遍,说出这两段曲调相同与不同之处。(节奏相同,曲调也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第二小节的“4”升高半音为“#4”)

3.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第七课 雨 花

教 学 目 标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踩雨》;听《踩雨》。

   第二课时:听《雨滴》;唱《雨中》。

   第三课时: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第一课时

一、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

2.聆听范唱。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6.最后8小节曲调很容易,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

7.要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8.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9.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

10.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呵!

一、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

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3.再次欣赏《踩雨》。

  谈话:听了两遍《踩雨》,也唱过了另一首《踩雨》,能说出他们的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

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第二课时

一、聆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

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

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6.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见乐曲分析)

7.聆听全曲。如果班级中有学生能演奏此曲,请她(他)来演奏,效果更佳。

8.小结:雨滴带给人们遐想……。

二、表演《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

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

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

5.分声部自学曲调。

(1)把全歌分为两个部分:前16小节为第一乐段,其余是第二乐段,分乐段自学。学好第一乐段,巩固第一乐段。再学第二乐段。

(2)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教师可参与第二声部给予支撑。

6.因为歌曲是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很容易投入。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以表达校园的多彩生活。

第三课时

一、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上)《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

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

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二、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2.构思:

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第八课 冬 雪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表演

第二课时

一、表演《堆雪人》

1.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

3.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小节)。

4.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3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每一句的第1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2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3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

5.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迎刃而解了。

7.歌曲的表演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是唱好衬词“啦啦啦”。其次是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谱,要花一定时间排练。当然合唱的和谐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8.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二、创作活动

1.在找到歌曲第一乐段的四句曲调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这就是曲调创作上的一种模仿进行的发展手法。

2.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创作练习;素材是:

   模仿创作的第一个音是规定的,这样很显然其创作的曲调应该是:

三、聆听《乘雪橇》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

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

3.初听全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国家)的音乐风格?为什么?

  (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

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5.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四、祖国各地的冬季

1.展开中国地图的挂图。

2.找出课本中的“黑龙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

3.同样是冬季,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冬景不一样?

4.让学生谈谈在寒假中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或从书本知识、影视媒体、网络上获得的各地冬季的风景。 5.请体验过冬雪的同学谈谈其感受。

【篇三】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问声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森林火车》。

2.通过聆听歌曲《夏天的阳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唱歌《森林火车》

(二)欣赏《夏天的阳光》

(三)综合复习

教学评价

1.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

4.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森林水车》;复习《夏天的阳光》,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森林水车》,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

2.复习听赏歌曲《夏天的阳光》,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

(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

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

教学评价

1.能否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

2.学生是否对音高的练习感兴趣。

3.学生是否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早上好》。

2.歌表演创作。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早上好》。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本课教学。

2.启发学生谈谈对麻雀的了解。

3.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评价

1.是否能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表演。

2.听赏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背唱歌曲。

2.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

3.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第二课幸福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2.学唱歌曲《快乐的罗嗦》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和《快乐的罗嗦》。

(二)课题导入

(三)教师做本课小结

教学评价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2.能否边唱歌曲边进行简单的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音乐的变化。

2.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听赏音乐《阳光下的孩子》

(三)师生一起总结本课

教学评价

l.能否听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

2.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讲故事。

(二)为图片选择音乐。

(三)配乐讲故事。

教学评价

1.能否听辨音乐情绪并与相应的图片对应起来。

2.能否配乐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故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乃哟乃》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乃哟乃》。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三)教师小结

教学评价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乃哟乃》。

2.能否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第三课音乐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青蛙音乐会》。

2.,唱有关动物的歌曲。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青蛙音乐会》。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学唱《青蛙音乐会》

(二)唱有关动物的歌曲。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熟练地演唱《青蛙音乐会》。

2.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青蛙音乐会》。

2.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能背唱《青蛙音乐会》。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唱《青蛙音乐会》

(二)听赏《百鸟朝凤》

(三)唱唱做做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熟悉地唱唱名。

2.学生能否背唱《青蛙音乐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掌握齐唱这一种歌唱形式。

2.能主动参与齐唱或领唱。

教学过程

1.教师将录制好的领唱、齐唱《快乐的音乐会》完整地放一遍。

2.教师教唱歌曲几遍。

3.老师领唱、同学们齐唱,要求齐唱部分准确、整齐。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尽快掌握齐唱这一歌唱形式。

3.学生是否在讨论中积极发言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唢呐配喇叭》。

2.发声练习《铃鼓》。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

2.能积极创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铃鼓》

(二)听赏《唢呐配喇叭》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

2.学生是否会创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

第四课咯咯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公鸡母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公鸡母鸡》。

2.能积极探索乐器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1.听《公鸡母鸡》的录音数遍。

2.教师解释歌词的含义。

3.学生跟着伴奏带演唱《公鸡母鸡》。

教学评价

1.学唱《公鸡母鸡》的效率。

2.探索乐器演奏方法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公鸡母鸡》。

2.欣赏歌曲《我的小鸡》。

教学目标

1.能较为熟练地演唱《公鸡母鸡》。

2.能用乐器为《公鸡母鸡》作伴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公鸡母鸡》。

2.随教师学唱《公鸡母鸡》的歌谱。

教学评价

1.学生演唱《公鸡母鸡》时的表情与投入程度。

2.学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母鸡叫咯咯》。

2.欣赏乐曲《小鸡的一家》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母鸡叫咯咯》。

2.即兴表演母鸡的动作。

教学过程

1.听赏歌曲《母鸡叫咯咯》的范唱录音。

2.录音学唱歌曲。

3.教师领唱、学生齐唱。

教学评价

1.学生演唱《母鸡叫咯咯》时的投入程度。

2.学生听赏音乐时的积极性。

第五课童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小狗圆舞曲》。

2.表演小小音乐剧《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目标

1.教唱歌曲《小狗圆舞曲》。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小狗圆舞曲》。

(二)聆听歌曲《跳圆舞曲的小猫》。

(三)听并学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教学评价

1.学生基本能背唱歌曲。

2.学生参与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打花巴掌》。

2.音乐活动《蜗牛与黄鹂鸟》,随着音乐做律动。

教学过程

(一)《打花巴掌》

(二)跟着录音带演唱伴唱部分。

(三)聆听歌曲,选择合适的节奏。

(四)聆听《蜗牛与黄鹂鸟》,播放动画片《动物森林》片断。

(五)随着音乐设计与动画片相关的律动。

(六)随着音乐设计其他律动。

教学评价

欣赏歌曲《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的感情

第六课跳起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及乐曲《糖果仙子舞曲》。

2.跟着录音哼唱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用动作表现小天鹅和糖果仙子的身姿。

教学过程

(一)《四小天鹅舞曲》

(二)《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评价

1.学生听赏乐曲时的情绪反映。

2.学生哼唱歌曲《四小天鹅舞曲》,情绪是否与乐曲吻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洋娃娃和小熊。

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教师分句教唱。

教学评价

1.学生设计歌表演动作的广泛性。

2.学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红帽》。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听录音两遍。

2.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可放慢速度。

3.教唱第二段歌词。

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效果。

3.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七课大海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海摇篮》。

2.欣赏乐曲《海上风暴》(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3.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4.教唱第二乐段歌词。

5.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

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注意区分节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过程

1.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

2.播放《大海》,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

3.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

4.其他学生陆续加入。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率。

2.热烈欢快的场面与良好的纪律相统一。

3.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4.活动中,学生创造力的表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云》。

2.掌握换气符号。

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云》,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

2.复习本单元所讲的音乐知识过程

(一)欣赏歌曲《云》

(二)编写云的“童话故事”进行表演

(三)教师小结本单元内容

教学评价

1.感受歌曲《云》欢快诙谐的情趣。

2.表演本单元所讲有关大自然的童话故事。

第八课新年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晚会》。

2.欣赏管弦乐曲《窗花舞》。

教学目标

1.能随着《玩会》的音乐展开想象。

2.能按节拍很快地想出种种场景。

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晚会》。

2.介绍有关春节的民俗。

3.复听《晚会》。

4.初听《窗花舞》,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教学评价

1.欣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2.随音乐而想象的正确性。

3.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器乐曲《小拜年》。

2.学唱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

1.欣赏器乐曲《小拜年》。

2.引导学生表演《过新年》。

3.了解打击乐器分类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过新年》,拉开《过新年》的序幕。

【篇四】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第一课 春天来了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 学 内 容:

聆听《嘀哩嘀哩》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 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教 学 建 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40分钟。

教 材 分 析

l. 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嘀哩嘀哩》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采用2/4拍、大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结构十分规整,每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糅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即第三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不再像前面三个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句末则运用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 显得活泼、俏皮,颇具童趣。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配上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这首歌曲自创作以来深受孩子们喜爱,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咏唱春天,抒发了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2.歌曲《春晓》《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合,有使人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让人想起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而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教学反思:利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很喜欢,但是要注意提示学生有强弱对比、声音不能压过音乐。

教学反思: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拍为歌曲伴奏。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 学 内 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歌曲,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用一句话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再次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编创与活动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表演《卖报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编创与活动

1.这是本课安排的一个听辨音高的练习。可以有下面的几种作法。

2.教师可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3.教师用琴弹奏,让学生听,说出是第几个报童并唱出。

4.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2.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课程,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教 材 分 析

1.合唱《儿童团放哨歌》

《儿童团放哨歌》是《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一首奋进向上的儿童合唱歌曲。由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

第二部分,旋律完全由新的因素构成,节奏则起着前后统一的作用。四声部卡农式合唱,歌声此起彼伏,既表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创设了儿童团员在红旗下成长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小公鸡的啼鸣表示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的新生活开始了,颂扬了***和他领导的队伍是人民大救星的主题。

我们仿佛在歌声中看到了手拿长梭标,臂带红袖章的红小鬼机智勇敢、严阵以待的神态。尤其是中段结尾处,作曲家巧妙地加了一个升记号 ,将孩子们见到红军哥哥时天真而急不可待的甚至有点唐突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作曲家介绍

瞿希贤(1919- )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2.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采用2/4拍,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

开头四句歌词概括了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调性、宽广的节奏、经常从弱拍起的灵活多变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较大的旋律线条,刻画出少先队员昂首阔步、豪迈刚强的英雄形象。中间四个短句,同样处理得果断坚定,铿锵有力。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为了给它作好铺垫,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用不同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把音乐逐步推进,使最后一句高潮得以突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音乐形象,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作曲家介绍

寄明(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自幼会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钢琴,后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到延安鲁艺任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个钢琴家。后任东北音专副校长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早期以小歌剧、说唱性歌曲创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3.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歌曲为四段歌词的分节歌,4/4拍,五声宫调式。

旋律以小跳、级进为主,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其典型的节奏 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歌曲《卖报歌》

《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清早就要去报馆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印象。就以她为原型,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

《卖报歌》为F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

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

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作曲家介绍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

他们走到吕班路(现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事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

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词作家安娥把词写好,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问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聂耳听后和安娥商量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小姑娘还真的

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聂耳早已去世了,但他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大 家 来 劳 动》教 案

教学内容:1、节奏传递游戏。

2、为歌曲《大家来劳动》配置劳动声音。

3、游戏圣诞晚会

教学理念:音乐是全方位的,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引导,让孩子们在玩中乐、玩中学,本节课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叠置、立体的感觉。

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

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1、音乐律动《洗手绢》

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

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

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  ×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 ××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

× — 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扫地—沙沙沙 水声—哗哗哗 擦桌子—擦擦擦

拖地、擦窗等等

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

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 沙沙 沙沙 沙沙 (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

擦 擦 擦 擦  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给

哗 —   哗 —  学生进行两次。)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呢?

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

(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游戏圣诞晚会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生:想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a、.将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为晚会做准备工作。

(孩子搬桌子、摘果子、抬水、扫地、擦凳子、洗食物等将劳动的声音节奏组合在一起,汇成一片劳动的海洋,此处是课的延伸)

b、师:晚会准备好了,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老师参加我们的晚会。

在欢乐的舞曲声中师生同乐,下课。

第二课 难忘的歌 《卖报歌》

教学目标:

一、 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 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 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怕、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

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二、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1、聆听歌曲,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 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 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一、 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象、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二、创编与活动

1、

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象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三、《卖报歌》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装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四、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这一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应该给他们扩展知识,看一下《红孩子》或《英雄小八路》等革命影片,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

【篇五】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教学进度表

内容
计划
实授节数
节数

第1课“芬芳茉莉”欣赏歌曲《茉莉花》、《东边升起月亮》

第1课“芬芳茉莉”学唱歌曲《茉莉花》
三教
聆听《小河淌水》

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第3课“美丽童话”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第4课“京腔京韵”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八
第4课“京腔京韵”聆听京剧唱腔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2

2

2

第3课“美丽童话”
2

第2课“悠扬民歌”
2

第2课“悠扬民歌”
22

2


九十十
期中复习;期中考核;第5课“赞美的心”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
222



习反复记号;第5课“赞美的心”

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聆听《黄河颂》;
十三十四十
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五
色光之歌》。
第7课“七色光彩”

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演唱歌六
曲《萤火虫》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2

第6课“两岸情深”学唱《半屏山》,发声练习。
第6课“两岸情深”聆听与学唱《阿里山的姑娘》。
第7课“七色光彩”
2

2

2

22

第8课“游戏宫”漫步太空我能行《音乐宫》自我测评
期末复习;期末考核;

222



教学目标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进入多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全册总课时:32课时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困生转化措施




推荐访问:音乐 上册 教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