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柏门老人卞元亨

柏门老人卞元亨

时间:2023-12-27 17: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卞龙林

卞元亨(1330~1419年),元至顺元年(1330年)出生,河南江北行省淮安郡盐城县伍佑场东溟镇(今便仓镇)人。祖父,济之,又名君用,字国辅,号仁波老人,苏州枫桥人。父仕震,济之长子,字叔正,号东冈老人,仕敦武校尉、余东场司令、台州长亭监运。

据徐鹏举、史载德等编纂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两淮运司志》:“卞元亨,初,父仕震无子,祷北极神感异梦而生。肋惟独板骨二,既长。好文学试剑,膂力过人,能举千斤。尝行遇虎,蹴而毙之。元至正癸巳年(1353年),受伪周聘为主帅,子存礼,有父风,为副帅。天朝削平僣伪,父子归隐海滨。”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卞元亨戍辽东,“历艰苦,无怨尤”。永乐元年(1403年),戍辽十年赦归。隐居海滨,“吹鹤骨笛,唫牡丹园”。“园有两株古柏,平列直接,出入如门”,自号“柏门老人”。卞元亨一生,蹴虎英雄,戎马倥偬,牡丹仙翁,是为两淮传奇历史人物

蹴虎英雄

让卞元亨最先声名乡里的是一脚蹴死老虎的惊世之举。

盐城远古,黄河、长江出海口。江河交汇,大海波澜;滩涂湿地,森林莽苍;碧水畅流,群鸟欢飞;鹤舞蓝天,鹿鸣原野。想不到的是,滩涂湿地森林茂密的“东海尝出猛虎”。

1330年,卞元亨出生在“生涯煮卤,躬耕惟田”业盐仕宦家庭。自幼天姿英敏,相貌魁梧,丰额高颧,骨清神伟。“谦恭为处世要道”“廉耻在所宜饬”家风熏陶,善诗舞文,能举千斤,膂力过人。海边常有猛虎出没,“路绝往来”,卞元亨发誓为民除害。

常言道:初生牛畜不怕虎。十五六岁的卞元亨凭借年轻气盛的胆魄,一身勇武神力,赤手空拳寻老虎去了。这天,元亨捧着酒葫芦,走一路、饮一路,向树林深处走去。前面是一大片空地,一块光溜的大青石横在中央,卞元亨倒身在青石上睡下。不一会,一阵狂风。树林丛中崩出一只老虎。卞元亨“啊呀”一声,翻将下来,闪在青石后边。那老虎圆睁双眼,看得清楚。只见它前爪地上一按,“腾”地跃上半空。卞元亨惊出一身冷汗。

说时迟,那时快。元亨见老虎“呼”地扑下,急忙一闪,转到老虎身后。那老虎从空中下来没扑到人,摔在青石板上翻个个儿,滚在青石板一侧。老虎就地来个前爪搭地,虎臀虎尾向元亨这边一掀。元亨闪到另一侧。老虎见掀不着,咆哮发急,翻身再次扑将过来。这一扑,已没先前劲儿了。元亨“呼”地飞出右腿盘花脚,就如飓风一样向老虎头部扫去。手能举千斤、脚力也非凡的卞元亨真是了得。飞起一脚,老虎踢到半空,喷出鲜血,直往下淋。半空老虎继续向东飞去了六七丈远,摔将下来,陷进了泥沼。

原来,卞元亨就在与老虎转悠的当口,看到东侧不远一片沼泽地。“虎落沼泽被狗欺”,这老虎死定了。元亨这一脚蹴在了虎颔命门上,老虎立毙。头朝下、臀朝上,一命呜呼。卞元亨回过神来,低头一看,右脚鞋上沾有血迹。脱下鞋,右脚没伤,血迹是老虎的。转身回走,慢步到青石板边。这一脚,使尽了力,元亨手脚苏软,四爪朝天瘫睡。倒在一旁酒葫芦内剩酒,被他咕噜喝个尽。 元亨赤手空拳,“搏虎而谧一方”的英雄壮举传遍四方。

关于卞元亨蹴虎,誉为“江北之杰”的宋曹在“元亨将军传”中写道:元亨公“有膂力,胆略过人。东海尝出猛虎,路绝往来。公忿曰:‘昔周处射虎斩蛟,以除民害,吾当效之。人以为狂,公独往,无寸械。适虎当振威,公从容近之,以足蹴其颔,虎立毙,其豪迈如此。”

近来发现,明代陆颙吟有“赠东海隐士卞元亨”诗:“阴阴乔木暮田庐,山泽谁知有隐儒。刺虎昔闻林下勇,登龙今访海中居。苔花半蚀前朝剑,芸草幽香累代书。客里相逢又相别,归帆摇飏意何如。”蹴虎英雄卞元亨,绝非虚言。

戎马将军

元朝末年,官员腐败;穷苦百姓,揭竿而起。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威震江淮。

张士诚出生白驹场,十岁操舟运盐,在盐民中早有威信。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张士诚等盐民十八人手执扁担,齐聚北极殿,扯起造反旗。卞元亨“毁家产,给军饷募兵勤王”,与长子一同加入起义军。起义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攻占泰州、高邮。在高邮,张士诚建“大周”,称“诚王”。至正十四年(1354年)六月,再克扬州,占踞长江下游,切断朝廷赋税粮食供应。九月,元顺帝急令右丞相脱脱率重兵攻打张士诚。元军将高邮围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张士诚拼死抵抗,双方展开持久战。

元军重兵围困高邮的同时,继又攻打盐城等地。张士诚聘卞元亨为“殿左将军”,“任谋划,谕之以训乌合之众,毋刀刃,以泽物利生”。卞元亨亲率左军在大纵湖、德胜湖间构筑12座营寨,做好迎敌准备。脱脱丞相派骁将董抟霄率两万精兵与元亨所率义军数度交锋。义军利用水网优势习水本领,袭扰重创元军。董抟霄下达“屠庄令”,杀戮百姓,殃及平民。至正十五年(1355年),为减轻元军对高邮压力,不连累盐城父老乡亲,卞元亨率义军北上,占领安东州,与元军主力周旋在北沙、庙湾、沙浦一线。面对湖泊湿地环境,元军从扬州调来战船,再增三万人马。卞元亨所率义军弃舟七十余艘,退至泗州。

至正十六年(1356年),红巾军忠义王赵均用派平章毛贵率五千精兵南下,接应卞元亨。元亨与毛贵是老朋友,两军会合,元军连吃败仗。卞元亨乘胜挥师东进,与前天增援的五万元军激战海州西七天七夜。义军截断董抟霄供粮之道,董抟霄只得固守海州孤城。廟湾乡绅刘太公仰慕卞元亨英名,献计引诱董抟霄劫营。义军乘机反劫董营,夺得战马一千余匹,器械、粮食不计其数,军威大振。元亨“三女适庙湾刘”发生在这一时期。

时值汛期,洪泽湖涨,水深漫膝。义军苦于无帐,难以扎营,放弃歼敌良机,转而乘船转战山东。至正十七年(1357年),义军在胶州湾登陆。进军途中再得毛贵协同,并肩作战势如破竹,连克胶州、莱州、益都、般阳等地。济南告急,元廷急派枢密院知事卜兰溪率精兵10万,统领董抟霄部,全力拦截义军。卞元亨利用元军蒙汉矛盾,巧施反间计,元军显内讧分崩之态。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亨攻克济南,首建山东行省。元亨诗云:“箪食壶浆夹道迎,马头千里送降旌。山东草木沾恩泽,天下儿童识姓名。”

回头再说元军围城高邮。高邮城内军民在张士诚率领下与元军拼杀。三个月猛攻死守,高邮城坚如磐石。至正十五年(1355年),脱脱兵权被罢,河南行省平章泰不花等统领高邮战事。主将被罢,军心摇动,元军无心恋战。张士诚乘势杀出城外,元军败逃鸟散。卞元亨左军北上牵制了元军主力,打击了元军有生力量,为推翻元朝统治作出了特殊贡献。

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克平江,改承天寺为王宫,立国号“大周”,称“吴王”。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常州之役,张士诚军事步入下风,急招卞元亨南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卞元亨经镇江、绕金陵,往苏州。次年,张士诚聘其为兵马大元帅,“历事戎行专阃政”。时,张士诚贪图享乐,将军屡谏不听。二十七年(1367年)秋,平江城攻破。眼看大势已去,卞元亨父子俩杀出重围,解甲归田,隐迹海滨。

牡丹仙翁

卞元亨英名流传至今,应该说与枯枝牡丹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卞元亨生平带有神秘色彩,在卞氏迁徙地留下若干神话故事。据《古盐卞氏宗谱》记载,卞元亨父亲卞仕震“年五十无子,解组归。祷于伍佑场之佑圣观,萧生,曰元亨。”又云:卞元亨系“其父余东侯祷真武神而生”,以及卞元亨是“萧太君梦,真武神界以左金童觉而生”。由此,伍佑场“佑圣观”修缮之事成为卞氏世代相传之责,《佑圣观碑记》有证。

枯枝牡丹,本是洛阳所生。早在唐代长安御花园内,就有专供皇上赏用牡丹,汉代上林宛内传下的牡丹更是艳丽。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长安牡丹花开盛况。据传,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开。“花开九十九种,独牡丹未开”。武后大怒,令将宫中两千株牡丹连根拔起,放火炙烤成枯枝。众人皆“请圣上宽恕半日”。其实,武后对牡丹有钟爱之情,只炙其枝,不灼其根。两个时辰未到,炙烤后的枯枝牡丹竟然含苞欲放了。女皇欣喜之余,怒气不息,枯枝牡丹贬至洛阳。

便仓枯枝牡丹来历有多个版本。《古盐卞氏宗谱》记载认为:枯枝牡丹系迁盐一世祖卞济之“参政公携自中州,三世至将军元亨公又加培护”,从而形成“荒径尚存苍翠柏,故园犹有牡丹花”的独特景观。卞济之,“少有名誉”,“通经博古”,先后任江西置制司副使、参知政事,世称“大参公”。卞济之“不近权贵有直声”,“为参政,日夜劳思,奈势不能挽,遂解绶,隐东海”,举家迁伍佑场东溟镇。“世祖恩荣衣紫时,牡丹携得洛阳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卞济之从洛阳携得“紫袍”“赵粉”红白二本牡丹,“辟园手植”,“常斗雪开,人莫敢移”。“红者寄丹心,白者寄洁志,破裂者寄丰棱之烈烈,粗皴者寄壮气之莽莽,干枯者寄窘迫而不回,脆槁者寄百折而不屈”。

便仓牡丹神奇浪漫的传说则与卞元亨相关。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张士诚兵败姑苏,卞元亨含恨隐归。时值深秋,蓝天云秀;滩涂湿地,漫野碧透。卞元亨牵着白龙马,顺着小溪,漫步岸边。疆场纵横十五年,白马银枪战顽敌,历历往事浮现眼前。他抬起头,努力想從纷杂思绪中走出。意欲上马,忽然发现手中马鞭不知何时丢失,无奈牵着缰绳慢步前行。走了一路又一程,过了一水又一桥,不觉眼前见大道。金秋微风拂面,林海涛声贯耳。远处跃出一头梅花鹿,口衔枯枝跑来,温顺地跪在将军面前。眼前情景让卞元亨惊讶不已,他丢开缰绳,索性与鹿儿亲昵起来。元亨从梅花鹿口中取下枯枝,瞬间,那枯枝却成了马鞭。梅花鹿纵身一跃,跑向了远处密林。看着郁郁苍苍的林海,卞元亨心中念叨:心爱神鹿,谢您助我!翻身上马,挥着枯枝变成的马鞭,消逝在前方。

说来也怪,卞元亨回到故园,刚栓好白龙马,手中马鞭又成了枯枝。是马鞭?是枯枝?怎办?他有点手足无措。为防他人随手当柴烧掉,暂且插在牡丹园篱槛边,日后再作安排。谁之,这枯枝却在第二年春天萌芽展叶,不久含苞欲放,谷雨吐艳争芳。不禁又引起卞元亨对鹿儿的思念,身归故里园,心恋梅花鹿。他把对鹿儿的思念深情转移到对枯枝牡丹的培育上,他像牡丹仙翁一样悉心呵护,并将牡丹园命名为“花神池”。为让枯枝牡丹世代传承繁茂,《卞氏家规条约》增写一条:呵护牡丹,族人有责,“如我族诸人见有私折一枝者,罚银二两办公”。由此,枯枝牡丹成淮南一绝,与并蒂莲、琼花誉为“江苏三绝”。

上面说的是枯枝牡丹神话,我们再回到卞元亨随张士诚盐民义举的史实上来。至正十三年(1353年),卞元亨作为张士诚的表弟,又是膂力过人的蹴虎英雄,自然加入盐民起义队伍,不经意间与朱元璋留下过结。明太祖朱元璋素知卞元亨勇略,有意传唤为官。元亨不恋仕途,不喜富贵。洪武九年(1376年),卞元亨发配成都右卫戍。八年后,返回故里,醉心于培育“特珍爱”之牡丹,“分以二台,以槛砌为之”。“叮咛百世儿孙辈,一度相看一度思”。在牡丹仙翁精心养护下,卞氏牡丹园呈现“飞来琼岛灼灼鲜英,倚遍春风亭亭老干”的奇特景观。牡丹呈国色,枯枝名天下。朱元璋疑忌:元亨乃士诚旧部,恐其居心不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卞元亨年已六十有二,再戍辽东中屯左卫。永乐元年(1403年),辽东十年遇赦回归,“牡丹盛发”。卞元亨欣喜题诗:“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惟恋故人还。”卞元亨就此“隐居海滨”“不道往事”,过起“抚琴咏诗”“草笠种牧”田园式的生活。清乾隆年间,李汝珍居留伍佑,将便仓枯枝牡丹写进了《镜花缘》:“如今世上所传枯枝牡丹,淮南卞仓最多”,枯枝牡丹声名远播。

永乐四年(1406年),卞元亨“作自祭文”:“生必有死,死不复还”“为人子者,孝亲为先,生前不养,死祭徒然”。辞赋式自祭文,道出他的乐观心态和对后人的谆谆教诲。永乐十七年(1419年),历经五十年戎马生涯的卞元亨逝世,享年九十虚岁。卞元亨鸣笛善诗,代表作《辽东有感二首》、 《戌归》、 《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

猜你喜欢元军枯枝牡丹鸟落枯枝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2年4期)2022-04-08枯枝(外一首)诗歌月刊(2021年9期)2021-09-29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华声文萃(2021年9期)2021-09-05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28期)2021-08-19牡丹孩子·小学版(2020年10期)2020-12-07路 途青年文学家(2020年13期)2020-05-26赏牡丹儿童绘本(2020年8期)2020-04-27因偷马引发的倾国之败做人与处世(2017年20期)2018-01-26绿牡丹连环画报(2017年1期)2017-07-13盗刷房东余额宝,“安全堤坝”从哪里溃口知音(月末版)(2014年4期)2015-01-07

推荐访问:老人 卞元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