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昆明物流中心目【优秀范文】

昆明物流中心目【优秀范文】

时间:2022-07-05 14:3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昆明物流中心目【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昆明物流中心目【优秀范文】

 

 昆明物流中心

 一、目的及意义 呈贡国际物流中心作为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批准的重点物流建设项目,是云南省乃至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建设国际性综合物流园区的经济环境和政治条件。为了加快昆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物流投资环境,特制定呈贡国际物流中心扶持政策,目的在于建立有利于汇聚物流相关要素的平台,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聚集,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体现规模效应及降低物流成本,最终使物流产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发展,解决昆明市当前物流行业企业分散、现代化程度低、规模效应不突出、互补性差、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

 呈贡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和发展,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能有效优化产业结构,将成为呈贡东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推动呈贡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及加速呈贡新城城市化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昆明市物流产业现状 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昆明市目前已成为综合性的现代化大城市。在西南边境贸易与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中,昆明起着区域商品流通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作用,是西南市场与内地市场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以及泛亚铁路、昆曼公路的建设,昆明市物流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物流需求的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物流设施及物流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昆明市物质流通、区域贸易、对外贸易等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受到昆明市物流产业现状的制约。

 昆明市物流产业现状具体如下:

 1、昆明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快速发展的运输网络体系,但由于各种运输方式存在的运输网络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导致运输能力不足、运输效率不高。

 2、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效率低,缺乏功能齐全、能力足、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现有物流企业尚不能满足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物流服务的要求。

 3、缺乏高水平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现代物流的科学理念尚不普及,大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人员仍然保持传统物流的观念。

 4、物流企业绝大多数仍然属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现有物流企业拥有的设施和技术装备,如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等较为陈旧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要求。同时,自动化管理、物流信息网络等现代物流必备的条件还不具备。

 5、物流企业较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产业聚集的平台,物流各环节相互割裂,系统性、互补性均较差,导致物流行业不具备规模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

 6、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理解还不足,相关的政策和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各自为阵、独立发展是各企业发展物流的主导思想 为了改善昆明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根据云南省“十一五”对物流产业的规划,昆明市物流发展将以昆明东城物流区为主,依托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南站及昆曼公路等资源,重点建设呈贡国际物流中心,将呈贡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物流产业聚集的平台,来解决昆明市物流企业分散、规模效应差、现代化程度低、运作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建议昆明市委、市政府及呈贡新城管委会从产业导向、政策导向及投资导向的角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力支持、举全东城之力共同打造呈贡新城国际物流中心产业平台,对呈贡国际物流中心进行产业政策扶持,给予呈贡国际物流中心“一区一策”的扶持,在政策、用地、人才、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坚持“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缓则缓、能低则低”的原则,按照“大钱减免、小钱打包、区钱不要”的模式进行具体操作,以便完善投资环境,促进呈贡国际物流中心的快速发展。

 建设的必要性 昆明呈贡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作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项目,其主要使命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心内企业物流服务的具体运作,而是通过物流中心的建设建立起昆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平台与运作基地,积极引导扶持昆明市现

 代物流企业,依托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条件,建立起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区域内现代物流运作、组织和信息管理的系统框架。

 ⑴ 全面推动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毗邻,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相连,北部与四川省和重庆市为邻,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是连接东盟与亚洲腹地的枢纽和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历史上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原因,使云南形成了自我封闭、相对保守的经济环境,严重制约了云南经济发展的步伐。自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大力投入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省内外、国内外的交通设施日趋完善,为云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将各类交通资源有效整合,充分高效的发挥交通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作用,在云南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已是迫在眉睫。尽管云南有少数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企业,落后的物流企业制约了云南经济的再次腾飞,严重影响了云南特色产业经济对外的互通往来。而现代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有力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发挥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

 物流园区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于一体,面对的客户更广泛、服务辐射半径更长、规模更大、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更强。同时,将众多物流企业聚集在一起,实行专业化分工,既避免重复投资,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水平,提高物流功能的集约化。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各部门、产业、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互相依赖关系错综复杂,物流产业就是维持这个关系的纽带,物流被称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 GDP 的20%,但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成本一般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12%左右,美国不足 10%,而云南物流成本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能将物流费用占 GDP 的比重降低到 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约物流成本 2400 亿元。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经济良性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动脉系统,作为第三产业的现代物流园区,可以带动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将会全面推动昆明市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云南积极响应“走

 出去”的战略号召,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近几年来,云南经济已取得了可喜的业绩。2004 年云南省生产总值(GDP)完成 2959.48 亿元,人均 GDP 为 6733 元,提前一年完成人均 800 美元的阶段性目标,比上年增长 10.5%;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 20.4:43.4:36.2 调整为 20.4:44.4:35.2;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活力增强,2004 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 1021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34.5%,比上年提高 2.9 个百分点;全省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4 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28.1%,比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交通设施方面,已经建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四位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目前我省铁路通车运营里程达 2300公里,包括贵昆、成昆、南昆等铁路干线,共 7 条。同时泛亚铁路建成后也将成为我国经云南进入东盟国家的重要物流通道之一;公路通车里程 16.49 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其中,高等级公路 3278 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8000 多公里、民用航空航线里程 1824 公里。仓储设施方面,投资规模较快增长,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面积逐年增加;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省内自主研制开发了一批包装设备和搬运机械设备,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信息通讯方面,我省已拥有近 2 万公里的电信网络干线光缆和 1 万多公里的长途微波线路,覆盖了所有州市和 90%以上的县。同时,EDI、ERP、MRP、GPS 等一些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到了应用。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对外经济方面,2004 年全省进出口额高达 37.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40.4%,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最好水平,而昆明市进出口总额高达 17.8 亿美元,增长 20.1%,更加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泛亚铁路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建设以及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加快了云南对外经济贸易的进程,引发了巨大的物流市场需求空间,使得昆明呈贡新城国际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势在必行,正式提上了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日程。

 作为昆明呈贡新城国际物流中心总项目之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其项目所在地紧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 18 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呈贡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处于呈贡新城规划核心位置,将充分发挥云南昆明地理区位优势,抓住昆

 明南站及昆明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建设的契机,从服务区域经济入手,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枢纽为基础,以社会物流需求为对象,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休系中多式联运的作用,立足昆明、着眼云南、面向全国及东盟,使之成为云南物流产业经济发展和昆明呈贡国际物流中心快速发展的启动器,最终全面促进整个昆明呈贡新城国际物流中心的高速发展,打造出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使之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及世界的重要窗口,全面推动昆明市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 全面推进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作为昆明市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积极前导和有益尝试,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将充分发挥昆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和大市场优势,为昆明市建设以综合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提供积极的发展契机和实践空间,有利于大力推进工业、商业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运用现代物流技术的改造重组和社会化协作,有利于推进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的积极转型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与宽松健全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⑶ 培养和造就昆明市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的必要 昆明呈贡物流中心的建设将大大促进昆明市积极引进和利用国际商贸和物流企业的步伐,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与运作技术、物流中心建设理念与建设方法以及建设资金管理渠道与使用方式,使先进的物流服务企业以其成熟而规范的服务运作为昆明市物流服务发展提供良好的范例与榜样,为昆明市培育和发展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企业提供运作支持,推动传统物流服务企业的跨部门重组和联合,积极引导传统物资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改组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使昆明呈贡物流中心真正成为培养和造就推动昆明市物流产业提升和营运流程创新的孵化器。

 ⑷ 引导和转化潜在物流需求的必要 物流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需要在供、需两个方面不断地相互适应、相互满足。虽然昆明及其周边区域内当前存在着巨大的物流需求,但相当的物流需求是一种低水平的物流需求,表现为相当部分传统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仍保持着以自我为中心、“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组织模式,尚未认识到通过联合规划与

 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体系改善目前的生产供应与产品销售;企业在生产、销售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跨企业、跨行业的联合重视不够,在推行各自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时尚未意识到建立共同的物流标准的重要性,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难以形成。

 随着昆明市整体经济的发展,这种初步意义上的物流需求将必然向现代高水平的物流需求转化,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提高昆明市在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方面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昆明呈贡物流中心的建设将使昆明市物流服务设施与物流服务企业在园区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机结合,从而有力地加强现有铁、公、水、航的设施衔接以及交通运输设施与库、场设施的衔接,使现有物流资源得以整合,基础设施及其技术装备的运作水平得以提高。

 同时,大批具有现代物流服务能力的企业在物流中心的进驻与经营服务,使得昆明市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得到充分的展现,其群体效应所构成的系统服务能力的加强。对快速、及时的物流服务要求的满足以及因对物流系统性能的改进、物流过程环节的调整、物流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所造成的对服务目标企业管理成本中的巨大物流费用的节省,将对物流服务目标企业的现行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正面冲击和主动诱导,物流中心内物流服务企业群体不断增加和改进的物流服务功能,将使服务目标企业对于应用现代物流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较大的增强,这将意味着昆明市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与转化开始向主动、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将有效地扩大昆明全市范围的物流需求规模。

 ⑸ 支持有效的物流市场机制建立的必要 物流的市场化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同时也与市场开放、管制相关联。有效的物流市场机制建立要求市场更加开放、管制更加合理和科学。

 物流活动具有网络化的特点,物流园区只是其网络上的一个结点,需要网络上各个结点之间相互开放彼此的物流服务市场,便于企业在较大的市场范围内进行兼并、重组以资本运作为...

推荐访问:昆明物流中心目 昆明 心目 优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