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辛亥革命孙中山原声讲话三篇

辛亥革命孙中山原声讲话三篇

时间:2022-05-14 16:45:03 来源:网友投稿

《原声》是Neerav Ghosh2011执导的印度的剧情歌舞电影。Rajeev Khandelwal,Soha Ali Khan参加演出。本片讲述了 Raunak Kaul,是一个从印度小镇辗转来到孟买发展的26岁小伙子。他来到这印度最大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辛亥革命孙中山原声讲话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辛亥革命孙中山原声讲话3篇

【篇一】辛亥革命孙中山原声讲话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力挽狂澜第一人——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94-1911的辛亥革命,不可谓之不力挽狂澜,不可谓之不荡气回肠。想要真正了解辛亥革命, 就要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发起者与领导者——孙孙中山的生平与经历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年(光绪九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

—1892年(光绪十八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至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从1906至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孙中山亲临前线参加战斗。——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

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民国二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武士英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一心只为天下公——辛亥革命的历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共和梦碎化精神——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成功

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大清亡了,不等于新社会的诞生,甚至不等于旧社会的死亡。因为这些青年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也没有想过如何发动民众建立新社会,结果就是火力过度集中于作为旧社会代表的清朝皇族,在胜利的茫然间默许大清的各路旧势力接手政权——所谓“革命果实”被窃取,就是这个意思。

从真正底层百姓的角度来说,大清亡了也未必是进步,因为大清只求维持农业社会,不求发展,这个思想虽然落后,却有一个“永不加赋”的政治正确来配套,而且至少维持了面子上的和平,所以农民的日子还算勉强过得去。到了民国,国家四分五裂,实力派人人号称要自强、要发展,对农村敲骨榨髓远甚大清,结果流民四起,岁岁灾荒。这也是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但是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意义不可否认,简单的来解释,就是把中国社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范畴之内。

当时的中国只有一个建立在几乎停滞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体制,一个已经明显在体制碰撞中完全落于下风,马上就要被摧毁的体制。如果没有一个完全的冲击与改变,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内,那亡国灭种指日可待。

正是有了辛亥革命这一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给中国人民从政治上、思想上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篇二】辛亥革命孙中山原声讲话

“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主题演讲稿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同时激励数千万中国人。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主题演讲稿【精选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1866年11月12日,暗夜沉沉、万籁俱静,忽然一阵嘹亮的啼哭声撕裂黑暗、刺破苍穹,这哭声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来临。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新的生命,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若干年后,他高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他就是孙文----孙中山!
      朋友们,提起中山先生,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充满无限敬仰之情。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改天换地”的伟人,更是一种精神和信念的象征!作为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颠簸而坎坷的,一次次革命失败、一次次流亡海外,一次次举步唯艰,一次次危在旦夕,但为了振兴中华的夙愿,为了四万万同胞的福祉,中山先生从来没有动摇过、没有屈服过,“民族”、“民权”、“民生”,他大声疾呼、苦苦求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近代中国的充满剧变和曲折的峥嵘岁月,把孙中山铸造成为20世纪的一位巨人。作为光辉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近代化的前驱,孙中山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奋斗了终生。
  在这位伟人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太多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大义凛然而又不失温情的一幕:
      1912年,中山先生组织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了,他再次被迫流亡日本。在国内,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了帝制,并对中山先生进行通缉追杀,中山先生在日本度过了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1914年,当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不顾宋庆龄父母的反对结婚时,他送给夫人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朋友们,你们能猜得出那是什么吗?不是娇艳的玫瑰、不是华美的服饰、更不是璀璨的珠宝,而是一把寒光凛凛的毛瑟手枪,连同这把手枪一起的,还有二十颗锃亮的子弹!那时,中山先生四面受敌,身边杀机重重,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新婚之时送给夫人这样一件不同寻常的礼物,先生的寓意是相当明显的,那就是将十九颗子弹射向敌人,把最后一颗留给自己。从这把毛瑟手枪和二十发子弹中,我们看到了一名威武不屈的斗士,蔑视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慷慨赴死的坚强信念。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啊!面对这伟大而坚毅的灵魂,我们能不肃然起敬吗?!
      但是,只有敬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牢记这样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中山先生临终前的谆谆教诲,更是鞭策我们前进的永恒力量。是的,建设一个“天下为公”、和谐美好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正是孙中山先生未竞的事业,要完成这一事业,需要你、我,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沿着革命先行者的足迹,大踏步地踏上振兴祖国、报效人民的壮丽征程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参赛选手:                                
      这地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漫步在中山路,望着人群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一片富庶祥和之景。大家都知道,今天的祖国,是建立在民主革命之上,民主革命的先驱,就是与这条路同名的孙中山先生。如果没有他,也许今天的中国已经被瓜分,沦为殖民地。
      所以,人民用天天都要走的路来纪念他,这正如先生当初一样,创立革命道路,然后由一批仁人志士继承发扬,最终成为人民的道路。
      先生有他自己理想的路,并为之奋斗。少年时,为了强健国民,他决定学医,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他医术高明,曾为穷人免费治疗,“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但是,先生看到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了解到必须先医国,救人靠医术,救国需革命。先生毅然弃医从戎,开始了革命这条路。
      从镇南关起义到钦州枪声,从河口硝烟到黄花冈烽火,民主革命未曾停止;最终武昌定江山。这就是先生所开辟的路,为了祖国,民族统一而斗争、革命的,反封建与殖民的路,这条路,虽然有袁世凯般一只两只拦路虎暂时受阻,但随着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这条路一直在延伸继续,走在不同的但又有相同信念的人的脚下,这条路不断被踏出、踏平。荆棘丛生,石砾遍布也成了路,这不是先生一个人的路,这是所有革命者,用前赴后继的毅力与不畏牺牲的勇气加上相信历史定会改变的豪气所走出的,通往新中国的路。
      “其实这地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过去如此,现在不也如此吗?
      今天的生活,便是顺着“中山路”一直走来的“解放路”、“建国路”,正在踏出的是“发展路”、“统一路”,将来一定会走上“富强路”、“复兴路”。
       我们作为下一批的行路人,不应该有所领悟吗?还是只在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抑或干脆崇洋媚外,“哈韩”,“哈日”?
      时代在召唤,征途上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怎能踟躇不行?历史真的只是历史吗?我们现在所走的路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其实,什么也不要想,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不管是齐步,正步还是八字步,我们在这条路上无法停步,这是前人的路,也是我们的路;这是从历史传来的路,也是将一直延伸成为历史的路,我们的确是在路上的。
      回想一下,先生的路,既不是“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也不是三民主义发扬光大。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不会因片面的利益而损害国家的利益,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敬佩他,才会有如此多的中山路……
      时钟的指针不停飞转,夜晚的中山路灯火通明,人群有增无减,夜色中的路,一直通向那灯火阑珊处。
      远处,似乎有“振兴中华”传来,路上人们不断地远行,远行,最终到达何方?不是“乌托邦”,不是空想,是科学的,和谐的社会。
      先生的精神不因他的逝去而里我们远去,而将会因他的存在而使历史改变,震撼世人,“三民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亦可,只要为民而生,就会被人民记住。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我,已经在中山路上了,不要让我踽踽独行,我们,一同踏上这条路吧!

【篇三】辛亥革命孙中山原声讲话

第16卷第4期天中学刊Vol.16No.42001年8月JournalofTianzhongAug.2001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联络洪门原因浅析
李 秀 茹
(驻马店教育学院 历史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活动中义
造成风云激荡的革命形势
孙中山
洪门会党
的主要来源地关键词
非常重视联络国内外洪门会党
他联络国内洪门进行多次武装起
对国外洪门的联络使得华侨地区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策源地革命经费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孙中山独特的革命生涯
Abstract:DuringtherevolutionaryactivitiesbeforetheRevolutionof1911,SunZhongShanhadmuchattentiontothecontactwiththeHongMenPartybothathomeandabroad.Manyarmeduprisingswereheldthatmadetherevolutionarysituationsurgingforward.ThecontactwiththeforeignHongMenPartymadetheareaofoverseasChinesebecomethesourceofbuorgeoisdemocraticrevolutionandthemainsourceofrevolutionaryfunds.ThatcreatedSunZhongShan"srevolutioncareertosomeextent.Keywords: SunZhongShan;theHongMenParty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活动中内外洪门会党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教育的革命知识分子洪门会党
A          文章编号
1006-5261(200104-0076(03

非常重视联络国
作为饱受西式有时甚至大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中会
开始走上反清革命斗争的道路
这也可视为其革命生涯的一个特色
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孙中山为何把注意力
当时清政府虽然日
益腐败没落可仍掌握着上百万的军队控制着中央政权具有相当大的势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要武装反清
长期以来
必须寻求革命事业的支持者
尤其要有一支
以马
能为自己利益冲锋陷阵的武装力量
史学界在论及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时
列主义及我们党的革命经验作标准行革命斗争
经常抱怨以孙中山为
发动农民起来进应该看到

部分精力投向带有浓厚封建和神秘色彩的秘密社会组织
本文试作一简要分析

孙中山出身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劳动来所言
便广泛接触农村的劳动群众
亲身参加过农业正如孙中山后
[1]P25
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深入农村
没有和农民建立强大的联盟
对下层的艰苦生活有很深刻的体验
农家子也生于畎亩久早知稼穑之艰难中山自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被清政府通缉而流亡海外起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回国土
因而也谈不上深入农村
孙中山几乎没有踏上国
并且这
发动和组织农民了
他听过代表农民利益的太平天国英雄的事迹的武装反抗斗争表现出一种崇拜心理坑等村都设有三合会武馆士良交往甚密考之材料将郑氏引为十六年地址
[1]
对下层群众

当时翠亨附近石门
他常偕同学前往观看练武始悉彼为三点会头目之一
一时期中国社会底层广大农村居民对外来压迫的反抗和内在的危机感并不强烈规蹈矩
发他们的反抗意识决不是一朝一夕机等待
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
他们更加循
努力激

不敢越雷池一步
要发动他们起来斗争
广州博济医院南华医校读书时
及交愈稔
P584
他和惠州会党首领之一郑
大得为予实行参
并光绪在该
[2]
P23
于是赖以得知中国向来秘密结社之内容
肱股
直言与郑
发动者本身也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一言一行能够收效的
了解了广东会党的反清斗争传统
很称莫逆
放言造反
而当时的民族危
国家灾难不容许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有太多的理智的权衡和迟缓的行动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本身和封建势力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

孙中山游广州观音山三元宫时孙中山的家庭境遇和早期经历
宫潜修的郑安特向他详述会党的组织宗旨及各地会党分布
使他能在思想上和
情感上给处在下层社会的洪门会党以认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危难之中 1894年收稿日期2000-08-05作者简介李秀茹1972-
力量极其微弱
们宁愿依靠封建官府而不愿依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来发展和保护自己的经济革命时期
整个辛亥
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孙中山和国内资产
女河南上蔡人驻马店教育学院历史系助教

李秀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联络洪门原因浅析·77·阶级基本上如油水一样相隔这样人数众多又相对有一定组织不断进行反清斗争的洪门会党自然纳入了孙中
山的视野
洪门会党是中国秘密社会一大系统组织
三点会及
流行于广东的三合会都属其支派
孙中山曾论及洪门的起
源问题洪门者
创设于明朝遗老
起于康熙时代盖
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图恢愎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与虏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
迨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尽
二三遗者见大势已去
无可挽回
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
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
以待
后有起者
可供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设之本意也
[3]
P170-171
这里
我们且不论孙中山的阐述与洪门的实际根源是否相符但至少代表了孙中山对洪门的认识洪门打
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使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感觉到洪门
的宗旨与他们的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的民族主义相一

洪门宗旨
与无党主义无殊具有同一排满守旨
[4]
P227
孙中山还宣称会党本是民族主义的遗产
所以教同志们赶紧加以整理和指导[5]革命与洪门

同道合
声应气求
合力举义
[1]
P271
宗旨的相似
奠定了孙中山联络会党的思想基础使他认识到能和会党
建立反清联盟
故予先从联络会党入手[6]
P25
19世纪末
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会党势力飞速
发展会党组织已遍布全国为了生存他们不断掀起反对
封建官府的斗争并且地区组织间逐渐联合有的地区斗争
已连成一片
遍布广东的三合会
孙中山认为其具有强大势
力他曾讲到潮嘉惠三府其人民十居八九已加入反清复明之会其人亦最强悍官府不敢究之并且一月之内可集山林剽悍之徒三四十万[1]
P183
同时孙中山在从
事革命活动时内地之人
其闻革命排满之言
不以为怪

只有会党中人耳
自己先前倡导民族主义时共鸣者仅会党而已中流以上者寥寥无几
[7]
P223
国内存在着
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并且其对自己的革命言行不以为怪于是孙中山把会党视为可以利用和凭借的现成组织看作进行反清革命行动的同盟军和依靠力量便把力量集中到联络会党方面来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乙未广州起义和庚子惠州起义
上至将帅
下至士卒
咸以会党为主力
[8]
广州起义失败后牺牲者皆为洪门中人[9]
在起义中洪门会
党的勇猛敢斗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孙中山联络洪门的决心
同盟会成立后
会党更是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站在一起

极投身到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之中孙中山直接或间接领导的钦廉潮惠起义镇南关钦州上思河口之役等武装革命斗争都有会党参加但这几次起义失败后胡汉民等认为会党首领不足为依靠其会众乃乌合之众
不足持为革命力量应注全力于正式军队孙中山也曾抱怨会党皆知
识薄弱团体散漫凭藉全无只能望之响应
不能用为原动力
[10]
P3
但他又说
会党性质
我固知之
其战斗自
不如军队然军中人辄患持重故不能不以会党发难

役虽无成
然影响已不细
今后军队必能继起吾人对革
命之一切失败
皆一切成功之种子也[11]
孙中山能够以
伟大革命家的眼光和气度来辩证看待会党在革命中的作用
1908年以后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虽转向以发动新军起
义为重点但仍积极联络会党以配合新军行动
如广州新
军起义
黄花岗起义等
莫不如此二
孙中山曾多次高度评价海外华侨各埠华侨
即捐巨资以为军饷而回国效命决死以为党军模范者
复径相接其坚忍勇往之忱诚不可得也[12]
又云慷慨助

多为华侨
热心宣传
多为学界
冲锋陷阵
则在新军与会党[13]
P40
甚至说华侨为革命之母
实际情
况确是如此
海外华侨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华侨的支持
就没有孙中山的革命事
业同时也可以说
如果没有孙中山对海外洪门的联络
也就没有华侨的强力支持孙中山对洪门的联络主要在美

辛亥革命前世界各地华侨大约有五
六百万人

中大多数集中在南洋一带和美洲洪门组织在这些地区也
很普遍并且在当地华人社会中拥有很大的势力
为生存
自卫
参加洪门组织的华侨也相当多据1907年统计美洲华侨有272829人而
华侨名列会籍者十之八九[14]
P138
美州洪门组织在辛亥革命前有
致公堂秉公堂萃华堂端瑞堂等几十个山堂其中势力至大人才至众
章程至善
财力最厚
之大会堂为致公堂
海外洪门和内陆洪门会党有一定历史渊源
在形式上
基本一致具有团结互助之凝聚力
恪守着
反清复明
的宗旨
孙中山作为一个华侨子弟经历了长期的海外革命活
动他深知华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如果把华侨的力量与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事业联系起来革命的队伍和物质力量
就能充实和壮大起来
革命成功就会大有希望
所以孙中
山革命早期就在华侨中积极从事革命的组织与宣传然而许多华侨对孙中山的革命宣传或躲避或置之不理

者谆谆
听者终归藐藐
欢迎革命主义者每埠不过数人
或十余人而已[15]
P5
同时保皇党人在南洋
美洲地区也大肆活动梁启超等人甚至加入了洪门得到很多华侨的拥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阻力很大针对华侨中洪门力
量强大的状况他决定以洪门为突破口
寻求洪门支持
如不动员洪门要发动华侨参加革命几乎是不可能的

洪门帮规洪门只接受帮内人领导于是
1904年
孙中
山经洪门前辈钟水养介绍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任职洪

元帅
这样
孙中山以其灵活的革命策略
以加入
洪门为契机为其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孙中山加入洪门组织后在美洲致公堂大佬黄三德等人的支持下
改组洪门的报刊
夺回被保皇党派所把持的

·78·李秀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联络洪门原因浅析致公党喉舌大同日报的大权由革命知识分子刘成任该报主笔与保皇派展开论战为革命造舆论
印刷邹容
的革命军
11000册
分寄美洲及南洋各地侨胞
广为宣传
全美华侨得此有力宣传品之启导不乃半载

识为之大进[16]
P105-106
为将洪门致公堂逐步纳入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轨道孙中山倡导在美洲进行洪门总注册
重新修订了致公堂章程新章程提出
本堂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与孙中山创立的兴
中会的纲领完全一致
这成为致公堂在政治上的飞跃
使得海外洪门变为辛亥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1907年1910
年相继在美洲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建立同盟会分会为了便于公开进行革命活动进一步把致公堂改造为革命
组织1911年
孙中山在旧金山建议同盟会员一律加入致
公堂并决定同盟会与美洲致公堂合并
征得黄三德等人的同意后双方刊登联合布告以示合作致公堂刊登的布告称孙文大哥痛祖国沉沦抱革命真理
遍游五洲驾抵金山与众兄聚集
倡议与同盟会联合结成大团体
匡扶革命事业同盟会会员热心祖国全体共认其未进
洪门者
一律入围联成一气本总堂叔父大佬义兄等
备极欢迎开特别欢迎之礼以示优遇
尽释门户之见冀
将来光复之伟业扫虏廷专制恶毒复汉家自由幸福仰我
洪门人士一体知悉须知招纳天下英才乃本堂主义特
此布告统为鉴照
天运辛亥年五月二十二日
美洲大埠致
公总堂启同盟会与美洲致公堂的合并使得美洲华侨社会
的革命形势顿为改观冯自由后来回忆孙中山此举实为联
络同志厚植势力计同时也可为孙中山的筹款活动提供了
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为开展革命而进行的筹款活
动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其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动武装起义还是进行革命的组织和宣传都需要足
够的资金
对此
孙中山有深刻的体会
他多次强调经费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辛亥革命史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3]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辛亥革命史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胡汉民.七十二烈士的成仁便是成功[A].中国国民党广州特别执行委员会.革命先烈纪念专刊[C].[6]孙中山全书第1册[M].上海广益书局.
[7]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过庭记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J].民报第1号.[9]庄政.国父革命与会党[M].台北正中书局1981.[10]辛亥革命史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胡汉民.在西贡堤岸三次会见孙中山的回忆[A].胡汉民
自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
[12]邓泽如.孙中山先生二十年来手札卷3[M]. 广州述
志公司1927.
[13]胡汉民.总理全集[M].上海民智书局1930.
[14]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之接济关系到事之成败功之迟速
[17]
历次起义之志
以失败都和
财力之不逮[18]
有关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后孙中山致赵公壁书说此次事之不成不过差五千之

[19]
P312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
他致谢秋函又说
近日
省城之事告败其原因皆金钱之不足[19]
显然这过分夸大
了金钱的作用但多次起义的失败与经费不足密切相关
是勿庸置疑的
并且革命经费不足也使革命党人多次失去
举事的大好机会1909年
孙中山给缅甸同盟会负责人庄
银安信中说吾人不能乘时而起者只以财政困难
无以
解决
故每每坐失良机
殊甚痛惜
甚至说今日之急
以在外洋运动款项为第一要义[20]
为此
孙中山在海外进
行了大规模的筹款活动
尽可能给革命斗争提供资助
在孙中山的筹划款活动中
海外洪门起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1904年在改组美洲致公堂时他就强调美洲洪门人士众多仅注册费一项即可得美金二十万元以上若发
动起来将为祖国之助
[21]P56
黄花岗起义前夕他到美
洲募捐温哥华致公堂以应祖国大举
捐港币一万元加
拿大致公总堂将维多利亚致公总堂的公产抵押得一万元
全部捐助革命美洲中国同盟会和致公堂联合后孙中山提
议在旧金山设立洪门筹饷
筹饷局通过发行债券动员洪门
组织和华侨捐款为革命筹措了大批资金武昌起义爆发时致公堂仍在为革命党人汇款10月15日黄三德致函孙中山报告汇给革命军二万元27日报告汇款八万元港银[22]P50-51
1911年革命后孙中山拟回国领导革命苦于无资无法就
道经美洲洪门致公堂资助才得以成行

孙中山为了民主革命事业积极联络国内外洪门会党他联络国内洪门进行武装起义
造成风云激荡的革命形势
削弱着清王朝统治基础
对国外洪门的联络
使得华侨地
区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策源地革命经费的主要来源地这充分显示出孙中山联络员国内外洪门的重要意义在一
定程度上
也造就了孙中山独特的革命生涯
[15]冯自由.华侨革命开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16]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张永福.孙中山致永福手书第七[A].南洋与创立民国
[M].北京中华书局1933.
[18]邓泽如孙中山先生二十年来手札第2卷[M]. 广州
述志公司1927.
[19]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20]邓泽如.孙中山先生二十年来手札第2卷[M].广州
述志公司1927.
[21]冯自由.华侨革命开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22]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责任编辑 刘友朋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 原声 三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