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要求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要求

时间:2024-01-07 0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文/王寿林

党的二十大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党的中心任务,并做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推进这五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因而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核心和政治运行的枢纽,是中国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发展战略的设计者、重大决策的定夺者、国家治理的统领者。这主要体现在统领政治体系、把握政治方向、防范政治风险、驾驭政治局面、凝聚政治共识、动员政治力量、完成政治任务等方面。党的领导,就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运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各领域各环节实施全面系统的领导。其实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党的性质、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危治乱、人民的利害得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保持中央政令统一,集中全体人民力量办大事,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使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得到切实贯彻,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才能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

坚持党对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整体意志,有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精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排除各种干扰,经受各种考验,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向前推进。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够提出适应时代发展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政治合作和民主协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党依据客观实际,不仅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而且将其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体现了追求远大目标与推动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相统一,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境界。

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国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分不开的。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昭示人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长盛不衰的创造力、众望所归的感召力、风雨同舟的凝聚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才能顺利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神圣使命。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体现着历史发展规律,决定着历史前进方向。现阶段,人民群众既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体,也是享受社会主义现代化成果的价值主体。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口规模巨大”。这里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中国人力资源丰富,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
二是中国现代化是在亿万人口规模的国度里开启的,是要把人口大国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不仅将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而且将重塑世界现代化的格局;
三是中国14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创举,加之各地区自然禀赋、社会禀赋、人文禀赋发展不均衡,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不懈的奋斗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3]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运用于具体工作之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方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形成了人民主体的历史观、人民至上的权力观、人民中心的发展观、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意味着党的理论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使命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使命,党的目标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目标,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的高度凝练,也是对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只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现代化事业才能生机盎然、蒸蒸日上。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国人民书写了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坚实的凝聚力、刚毅的忍耐力、无限的创造力的伟大人民,是创造历史、变革现实、开辟未来的磅礴力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整合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可靠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实现自身利益的价值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好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使每个人都能以一流的精神风貌,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充分享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成就感和受到社会尊重的自豪感。实践表明,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是创造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靠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奥秘所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实践的理论也必然是不断发展的。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党的基本理论系统把握,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准确理解,结合重大现实问题深化拓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具体运用,不断增强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执行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掌握科学体系、领会精髓要义上下功夫,深刻领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鞭辟入里的精神实质、改革创新的实践要求以及以人民为核心价值、以担当为政治责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治国理念,努力掌握蕴涵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更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人类美好的未来,始终与道路的探索和选择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探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的历史,其成果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上。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步开辟和拓展的,其要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
根本任务是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
总体布局是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式;
宏伟目标是蓝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果。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艰辛探索的重要成果和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着鲜明的理论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扎根中国沃土,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融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们党在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又指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适应的若干具体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昭示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力确证,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体现。中国式经济发展之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牵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依托,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发展之路。中国式政治发展之路是以党的领导为保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以依法治国为方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政治制度完善为取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的发展之路。中国式文化发展之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基石,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取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之路。中国式社会发展之路是以社会综合治理为基础,以保障民生为重点,以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依托,以和谐稳定为取向,以人民幸福美满为目标的发展之路。中国式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先导,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国策,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根本,以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支撑,以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保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不仅保持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而且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今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增添了新的活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上昂首阔步向前迈进,就一定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走在世界发展前列根本在创新,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也在创新。创新兴则民族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崇尚创新,致力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生机活力。创新已成为决定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领导人民在逆境中开拓进取,在挫折中总结教训,在前进中锐意创新,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始终立于时代潮头,不断引领时代发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政治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社会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只有坚持开拓创新,才能赢得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开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科学技术是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些重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基础研究领域,量子信息、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和基因编辑、纳米催化等领域都取得大批世界领先的原创成果。在战略高技术领域,空间科技、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新一代高铁、核能技术等方面创新成就举世瞩目。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科学家捷报频传,牢牢占领创新制高点。在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领军企业、创业投资,特别是大数据和应用落地等关键环节已呈现中美双雄格局。同时应当清醒看到,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创新基础比较薄弱,创新力量相对不足,许多重大领域仍然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加速转换的新形势下,只有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提出明确的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焦用力。一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坚持前沿导向,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科学、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领域,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优化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基础设施、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创新发展,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三是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造就大批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五是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7]我们党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论断,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我国经济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从要素投入的高耗能、高成本和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低耗能、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有利于推动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迈进,从而为我国发展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开辟新领域,塑造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增长的稳定性。保持经济增速稳定,不出现大起大落。二是发展的均衡性。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三是动能的创新性。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经济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四是供给的丰富性。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五是生态的永续性。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确保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六是社会的公平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有效社会治理、良好社会秩序、公平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发展转型、供给体系完善、商品服务升级、综合效益提高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质量和效益替代规模和速度成为首要目标,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地和成色,形成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大幅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质量第一不仅包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素质,切实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向国际先进质量标准看齐,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使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成为高质量的标志;
推动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通过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形成一批具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品牌企业和产品;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推动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集聚,鼓励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各类创新,使创新成为质量提高的强大动能;
把绿色发展作为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加快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全方位的绿色转型,使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特征。效益优先主要聚焦在要素配置效益、生产创新效益和市场组织效益等方面。要素配置效益是指随着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配置的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使要素得以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领域,以提高产出效益;
生产创新效益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生产体系产出效率更高、成本投入更低;
市场组织效益是指通过搭建良好的交易平台,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使市场匹配能力更强、交易空间更大、运行效率更高。质量第一是高质量发展的运行基础和内在要求,效益优先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与核心目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实践。

总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牢固确立系统观念,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统一,要素投入与创新驱动相统一,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相统一,质的提升与量的增长相统一,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统一,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相统一,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永续性,以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现代化道路特色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道听途说小猕猴学习画刊(2022年3期)2022-03-28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特色种植促增收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我们的道路更宽广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中医的特色英语学习(上半月)(2019年9期)2019-10-10完美的特色党建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0期)2017-11-07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读写算·高年级(2015年1期)2015-07-25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推荐访问: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