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读后感 > 202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3篇)(完整文档)

202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3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05 13: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3篇)(完整文档)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篇一

十六岁的爱斯梅拉达是一位吉卜赛女郎,她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她带着她的小山羊丽丽来到巴黎当舞姬。她天真、可爱,渴望空气与爱情。她爱上了军官弗比斯·夏托佩尔队长,而弗比斯却以极其恶劣的手段玩弄了天真幼稚、一片痴情的爱斯梅拉达,他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是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最让我感动的是爱斯梅拉达的善良。有一次,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被绑在耻辱柱上半个小时。放下来的时候向人们乞求给一点水喝,可人们不但不给他水喝,还大声地嘲笑他、辱骂他。就在这时,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从人群中来到台上。卡西莫多以为她也要辱骂他,可是吉卜赛小姑娘只是从腰间拿出一个盛满水的小水壶喂给卡西莫多。泪水从卡西莫多焦灼、干涸的眼里流出来,滚落在地上。爱斯梅拉达匆匆地走了。

还有一次,穷诗人格朗古沃被一群流浪汉组成的——他们自称的乞丐王国捉住并要杀死他时,吉卜赛公爵问有没有吉卜赛女人要他,爱斯梅拉达为了救他,就摔罐成亲(摔破一个罐子,摔成几片婚期就几年)婚期四年。但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爱斯梅拉达给他住宿,但不和他同居。

爱斯梅拉达这样美艳并且善良可爱,像一朵纯洁的玫瑰花,为什么作者让她在当时凋谢呢?为什么不让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完美结合呢?我又上网了解了一下当时的背景,明白了。当时法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宗教的迫害,王朝内部的倾轧和腐败,皇室成员的奢华生活,使普通百姓痛不欲生。作者如果不让他们死,就不能深刻的反映出当时王室的腐败。

想想我们,生活在中国和谐的社会主义下,是多么的美好啊。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效劳!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篇二

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那阴云是邪恶的,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可是你不能,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几个人物,代表美丽善良的姑娘--爱斯梅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齐莫多,送上的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们看到她是美丽的,她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染的。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呢?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几个隐修女,疯狂的副主教,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卡齐莫多,副主教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

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着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篇三

宏伟壮丽但又颇显陈旧的巴黎圣母院仍然挺立着,它楼顶的大钟被时间和历史撞得“咚咚”作响,它在警醒着人们,要看穿虚伪的外表,看透人性之根本。

雨果通过《巴黎圣母院》揭露了中世纪时期,封建教会对人们的生活剥削,教会势力的昏庸无道,导致当时社会的混乱与悲剧。想象一下当时的巴黎景象:街道旁到处都是坐关女人的“老鼠洞”,成群的人们拍手叫好地看着绞刑,一不小心就会因触犯教会法律而受罚,穿着各种长袍的主教、炼金石在街上如同幽灵一般荡着,法庭上由聋子主持公正……这是多么可怕与混乱的景象啊!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民又怎么会幸福?不但如此教会的邪恶力量还在腐蚀着人们的心灵……

书中的克洛德是教会的折射,但又是被教会所迫害的人。表面上看,作为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的确是一个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对爱斯梅拉达不择手段地追逐与迫害,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教会的虚伪和凶残,也体现了人性的丑恶面。但是克洛德有着更为复杂的性格,雨果在描写这个人物时,时不时还带着同情与怜悯。因为克洛德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教会,准确来说,他的悲剧与人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信仰的宗教一手造成的。刚开始时,克洛德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善良、聪明好学又十分疼爱弟弟的有志学子,他的前途十分光明,大家对他称赞不断。渐渐地,他由于长时间恪守教会的古板要求,克制个人情感,人性逐渐冷漠,被冻成了一潭死水。到最后,他遇见爱斯梅拉达时,扭曲的人性驱使他行为上的残暴与无礼。克洛德的禁欲与纵欲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这也是他以死相逼爱斯梅拉达的偏激原因之一。

与克洛德相比,敲钟人卡西莫多就是一个正面例子。他独眼、驼背、跛足,外貌奇丑无比,被称为“愚人王”。克洛德收养了这个弃婴,他也成为了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因为先天的不足被人们所鄙视,但他那丑陋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他因在受刑时爱斯梅拉达的滴水之恩而勇劫刑场,无悉不料地照顾她。他对她的爱中有忠诚,也有隐忍与小心翼翼,卡西莫多为了保护爱斯梅拉达,却怕吓到她而选择睡在门外冰冷的地板上。他没有像克洛德一样的粗鲁,就算爱斯梅拉达一直被弗比斯所迷惑,但他还是在尽力护她周全,以至于追随她一同死去。卡西莫多的人性之美所闪耀的光芒足以透过那不堪的外表,但那不幸的人啊,却被教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卡西莫多迫于养父,也曾劫持过爱斯梅拉达,但是与克洛德不同的是,卡西莫多最终选择了反抗,杀死了克洛德,坚守了自己的人性之美。

克洛德有体面的外表,却内心腐朽;卡西莫多也许外表不堪,却内心美丽。外在的一切真假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唯有内在的人性会经过岁月的沉淀而更加清晰。一个人的美与丑,并不绝对。再美的玉也会有瑕痕,外表内心都很美的爱斯梅拉达也会被弗比斯所迷惑,终究接受不了卡西莫多的真挚之心。但是我们仍要努力弥补人性的阴暗面,使人性之美所闪耀的光芒穿透丑陋。

《巴黎圣母院》中的人们,在教会主义的迫害下,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每一个人最终都以悲剧结尾。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塑造与生活影响极其重大,而环境又是由我们每个人构成的。因此,让我们一同唤起人性的美好,一起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不仅是为他人,更是为我们自己。

推荐访问:巴黎 读后感 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3篇) 2023年《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3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00字左右

猜你喜欢